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导管造影钼靶X线与磁共振(MRI)检查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影像表现差异。方法选取52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影像检查。比较导管造影钼靶X线检查和MRI检查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差异,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导管造影钼靶X线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43例(82.7%),MRI检查符合44例(84.6%),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患者中35例X线钼靶平片无异常发现,但所有患者导管造影钼靶X线检查均可见异常表现:可见明显肿块影者31例、导管膨胀13例、导管扭曲8例。MRI图像可见囊状扩张的导管内结节样病灶者13例,乳腺内未见明显扩张导管且病灶呈实性结节样形态者39例;病灶明显均匀强化45例,不均匀强化6例,未见明显强化1例。结论两种检查方式均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联合使用,以此降低误诊及漏诊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5TMRI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例42乳腺导管内孤立/多发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术前均行乳腺X线、超声检查及 AURORA 乳腺专用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 -RADS) ,评价其病灶的形态学(包括病灶大小、形状、部位、边缘、多形性及与导管的关系)、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模式及其他相关的特征 ,并与X线、超声检查相对照.结果:42例病人孤立导管内乳头状瘤27例 ,多发导管乳头状瘤15例.MRI共检出38个病灶 ,其中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MRI为阴性 ,2例双侧多发导管乳头状瘤MRI检出双侧病灶.其MRI形态学表现最多见是沿导管分布多发小结节样或环形强化(42.5% ) ,其次为乳晕后区孤立或多发结节样强化(20.6% )及乳晕后方导管样、线状、分支样强化(11.3% ) ,伴或不伴导管扩张 ,MRI增强信号 -时间曲线以平台型和流出型为主 ,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部分(4例)表现为类似恶性肿瘤的 M R I征象(9.5% ) ,难以与恶性肿瘤区分.结论:乳腺专用 M R I检查对检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具有较大的优势 ,能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定位 ,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手术、病理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4.5%(98/116),误诊率15.5%(18/116)。9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分为2型,中央型73例,周围型25例。声像图特征以扩张导管内乳头状或结节状低回声最常见,占66.3%(65/98),43例有血流信号显示,占43.9%(43/98),各血流参数在导管内乳头状瘤良、恶性病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导管内乳头状瘤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作为隐匿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延边医学院学报》2020,(2):119-122
[背景]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意义.[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19年10月间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诊断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70例患者(共78个病灶),记录超声波检查表现,根据图像特点进行超声分型,总结超声波检查声像图的特征.70例(78个病灶)中Ⅰ型30个,Ⅱ型9个,Ⅲ型17个,Ⅳ型14个,Ⅴ型8个,Ⅰ~Ⅴ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78%,12%,71%,25%.[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直接或间接征象,诊断符合率高,操作简便,可作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钼靶以及MRI检查在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作用价值。方法 1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的患者均经过钼靶X线和MRI检查。结果 MRI图像显示7例患者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部位以及形态,5例患者边界清晰,2例边缘不规整,肿块的T1WI等信号或者低信号,T2WI等信号或者稍高,有部分肿块位于囊状扩张的导管内。钼靶X线检查仅有3例患者检查出来,病灶的形态等与MRI相似,1例患者可见病灶所在的部位有沙粒状钙化。结论对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行MRI检查结果比钼靶X线更加理想,清晰的显示病灶情况,临床检查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及病理类型的对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9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误诊声像图特征及原因具体分析.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为87.5%,对于Ⅰ、Ⅲ型的超声诊断准确性100.0%,对于Ⅱ型超声诊断准确性66.7%,对Ⅳ型超声诊断准确性25%.结论:超声对部分导管内乳头状瘤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MR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及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对1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MR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表现分为3种:扩张导管内或导管旁结节;乳腺内实性结节,不伴随导管扩张;单纯导管扩张,乳腺内无实性结节。MR的阳性率为88.9%。结论 MR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有望提高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术前定位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及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评价术前超声定位的作用。结果 5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中1例高频超声检查阴性。根据超声表现分成6类,Ⅰ型:23例乳头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实性乳头状团块;Ⅱ型:9例扩张导管的末端呈低弱回声团;Ⅲ型:7例囊实混合回声结节,内见小片状无回声;Ⅳ型:6例实性低回声团块,无导管扩张;Ⅴ型:6例单纯的导管扩张,未见明确导管内结节;Ⅵ型:1例超声检查阴性,患者存在乳头溢液症状。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76.9%(40/52),术前定位准确率98.1%(51/52)。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表现多样,高频超声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通过术前定位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和超声对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确诊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59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在手术前对患者分别实施磁共振成像及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病变检出率,观察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在两种影像学检查中的表现形式。结果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准确率及病变检出率明显优于超声检测(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高于超声检测,两者可联合应用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中实施综合诊断,进一步提高影像学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特性.方法 对40例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乳腺导管乳头状瘤患者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9例经高频超声检出,其中5例误诊;1例高频超声未检出,诊断符合率为85%,误诊率为12.5%,漏诊率约为2 5%.声像图表现分为5型,Ⅰ型:导管扩张并导管内低回声团(17例);Ⅱ型:囊实混合性团块(4例);Ⅲ型:导管扩张(5例);Ⅳ型:导管扩张并远端处实性团块(3例),Ⅴ型:实性团块(10例).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乳导管造影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表现、乳导管造影x线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为:乳腺囊型增生症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导管内乳头状瘤病3例,导管癌2例,与病理对照,2例误诊,诊断正确率为93.9%.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伴溢液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超声资料,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准确度,并分析主要的超声特征。结果:88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病灶96个,超声检出91个,准确度为94.79%;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灶的主要超声表现为导管扩张或增粗(100%)、导管走形不规则(58.33%)以及钙化(95.83%);88例患者中,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结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将其作为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彩超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诊断价值并进行分析.方法 观察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比较.结果 16例中,12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2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增生结节2例.结论 对于有导管扩张,回声致密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彩超诊断较为准确,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云奇  胡文胜 《吉林医学》2011,32(25):5200-520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较完整的8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结果:85例乳腺导管造影显示88支导管异常,导管内圆形充盈缺损47支,不规则充盈缺损25支,小条状充盈缺损8支,导管截断状改变18支。85例术前均经导管造影检出,其中81例在术前明确诊断,准确率达95.3%。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琼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570-4571
目的:讨论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高频超声检测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病理诊断得知,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3例、Ⅳ型2例、Ⅴ型3例、Ⅵ型1例;高频超声诊断女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分型准确率为88.2%(15例),术前诊断成功率94.1%(16例)。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女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靠的术前定位有助于医师更好地判断患者病情,及早的诊疗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表现.结果:5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20例显示圆形充盈缺损,15例出现导管突然中断,断端呈杯口状,10例表现为条状充盈缺损,5例呈不规则状充盈缺损.结论:对上述诸多特殊表现的认识,在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正确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各种类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8例(32个病灶),术前均行彩超检查,分析病变部位、超声二维图像及血流特点,以提高超声对不同类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能力.结果 本组28例(32个病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单发病例25例,多发病例3例.超声检出29个(6个误诊),漏诊3个,超声检出率90.6%(29/32),与病理诊断符合率79.3%(23/29).其中表现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10个;小导管内乳头状瘤12个;局限导管扩张并远段管壁不规则增厚5个;不规则囊性暗区内出现微弱均质回声2个.频谱多普勒检出信号16个,其中静脉样频谱10例,动脉样频谱6例.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能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及定位,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超声对女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40例(共43个病变)的高频彩色超声图文报告,记录其超声下特征与超声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高频彩色超声诊断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及Ⅴ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5%(15/16)、84.61%(11/13)、75.00%(3/4)、75.00%(3/4)、66.67%(4/6)。结论高频彩色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特别是Ⅰ型、Ⅱ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符合率高且误差小,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可作为其首选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9.
黄向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195-19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高频声像特征。结果:2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3型,实质结节型(17例)、混合性结节型(5例)和局限性导管扩张型(2例)。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高频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型表现,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及MRI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局部见浸润性微乳头状癌,4例病灶合并导管原位癌,1例并黏液癌,1例并神经内分泌分化,1例伴有不典型增生,14例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12例脉管内出现癌栓。乳腺内病灶MRI强化方式表现为以肿块样强化的病灶18个,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呈不规则或呈见毛刺,边缘强化较内部强化明显,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均早期明显强化,时间-信号曲线(TIC)显示均为流出型曲线;呈非肿块样强化病灶4例,分布形态呈段样分布(2例),呈区域分布(2例),病灶内部强化不均匀,TIC显示3例流出型,1例平台型。MRI显示腋窝可疑转移淋巴结17(21)例,12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达为70.5%。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MRI表现高度提示病变的恶性特征及淋巴脉管转移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