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骨质疏松(OP)是一类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恶化导致骨脆弱性增强、易发生骨折风险为特征的疾病[1]。该疾病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两大类。其中,原发性OP包括绝经后OP(Ⅰ型)、老年OP(Ⅱ型)和特发性OP(包括青少年型)。继发性OP是指任何影响骨代谢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该病发病隐蔽性强,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发生骨折后经X线检查或骨密度检查等后方被确诊。  相似文献   

2.
<正>骨质疏松(OP)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疾病,双生子和家系遗传基因的研究有力证明了遗传因素对骨量有决定性作用,遗传因素约占80%〔1〕。迄今已发现近100种OP相关基因,其中研究较多的是:维生素D(VD)受体(VDR)、雌激素受体(ER)、Ⅰ型胶原(COL1)、载脂蛋白E(ApoE)基因等。对OP相关基因的探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1 VDR基因VD是重要的骨代谢调节激素之一,可调节骨钙的内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血清骨桥素、TNF-a水平与病情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RA95例,分为3组,RA合并OP患者35例,合并骨量减少30例,无OP患者30例,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和疾病情况,对照组20例正常人,ELISA法检测血清骨桥素(SPP1),TNF-α水平,分析与疾病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SPP1、TNF-a水平明显增高,与骨密度T值和发生骨折呈正相关。结论 RA合并OP中,SPP1、TNF-a作为骨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可能参与了RA并发OP的发生,临床中指标升高提示了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张向群  朱勇  李敏 《山东医药》2012,52(17):60-62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女性RA患者54例(RA组)、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KOA)患者78例(KOA组);检测两组骨密度(BMD)及RA组血生化指标、疾病活动度相关指标、骨代谢指标、双手及腕数值化X线等临床资料。结果①KOA组BMD高于RA组,RA组OP发生率高于KOA组(P均<0.01)。②RA组OP患者的绝经时间长于骨量减少者,骨量减少者长于骨量正常者(P均<0.01)。③RA组OP患者的HDL-C低于骨量减少者,骨量减少者低于骨量正常者(P<0.01或<0.05);OP患者的LDL-C高于骨量减少者(P<0.01)。④RA组OP患者的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高于骨量减少者,骨量减少者高于骨量正常者(P均<0.05)。结论老年女性RA患者比KOA患者易伴发OP,其伴发OP患者绝经时间长,HDL-C升高可改善其BMD,伴发的OP有高转换型骨代谢特点。  相似文献   

5.
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代谢与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继发性骨代谢与骨密度 (BMD)变化的原因、临床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 根据COPD肺功能诊断标准将 5 0例老年男性稳定期单纯COPD患者分为中度组和重度组 ,另设老年男性健康对照组 3 0例。检测并分析血气分析 ,BMD ,骨矿含量 (BMC) ,与骨吸收和骨形成有关的血、尿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中、重度组患者的BMD和BMC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或 0 .0 1) ,其中 ,重度组BMD、BMC的降低与氧分压降低明显相关 (r =0 .48~ 0 .5 3 ,P <0 .0 1)。骨吸收指标中尿钙 /肌酐比值明显升高 (P <0 .0 1) ;骨形成指标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2 5 (OH)D3 和雌二醇均明显升高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根据WHO有关骨质疏松 (OP)诊断标准 ,多数老年男性COPD患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低 ,很少发生OP ,这可能与机体代偿性对抗OP发生有关。其骨代谢特点与高转换Ⅰ型OP相似 ,与原发性老年男性Ⅱ型OP不同。治疗原发病 ,改善COPD患者缺氧状态可能是一种重要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女性代谢综合征(MS)与骨质疏松(OP)的关系。方法 85例老年2型糖尿病女性分为OP组及非骨质疏松(non-OP)组,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代谢组分及骨密度(BMD)。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BMD与代谢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OP的影响因素。病人再分为MS组和非MS(non-MS)组,比较两组的BMD及OP患病率。结果 OP组较non-OP组的年龄、脉压(PP)、总胆固醇(TC)、尿酸(UA)、纤维蛋白原(Fg)高(P<0.05或P<0.01),而体重指数(BMI)、双股骨、L14BMD低(P<0.05或P<0.01)。双股骨BMD与年龄、TC、Fg负相关,与BMI正相关;L14BMD低(P<0.05或P<0.01)。双股骨BMD与年龄、TC、Fg负相关,与BMI正相关;L14BMD与年龄、TC、TG负相关,与BMI正相关。OP的影响因素为TC,PP,BMI。MS组和non-MS组的BMD及OP患病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的MS与OP的关系复杂,今后应围绕胰岛素抵抗在基础和临床方面进行两者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情况及其骨代谢水平。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RA患者腰椎前后位(L2~L4)、双侧股骨颈、大转子的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钙素(bone gal protein,BGP)等骨代谢参数以及炎性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的水平,并同时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RA患者OP的发生率为56.67%,女性高于男性,绝经后高于绝经前,OP的发生率在大转子处最高。与正常对照比,RA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降低,IL-1β、BGP水平显著升高;合并OP的RA患者较骨量正常或骨量减少的RA患者年龄大,血清钙水平低,OPG、IL-1β和碱性磷酸酶水平高。结论 RA患者存在较高的OP发生率,老年及绝经后女性尤为明显,OP的发生与较高的骨转换率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OP)是绝经后女性的易患疾病之一〔13〕。本研究观察骨康胶囊治疗女性绝经后OP患者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骨科女性绝经后OP患者189例,经X线片检查及骨密度(BMD)测定诊断,年龄453〕。本研究观察骨康胶囊治疗女性绝经后OP患者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骨科女性绝经后OP患者189例,经X线片检查及骨密度(BMD)测定诊断,年龄4576〔平均(55.64±7.98)〕岁;病程376〔平均(55.64±7.98)〕岁;病程39年,平均(5.95±1.23)年;自然绝经时间19年,平均(5.95±1.23)年;自然绝经时间110〔平均(6.83±1.83)〕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18F-NaF PET/CT显像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骨显像特点,分析其与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对肾性骨病(RO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行18F-NaF PET/CT显像的MHD伴ROD的20例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及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N-MID骨钙素(N-MID OS)、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等指标,通过18F-NaF PET/CT骨显像检查,计算18F-NaF的标准摄取值(SUV)。描述ROD骨显像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SUV与骨代谢标志物等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骨18F-NaF摄取与ROD的相关性。结果:70%ROD患者的18F-NaF PET/CT图像显示全身骨骼多处显像剂异常浓聚,符合超级骨显像表现,颅骨及上、下颌骨显影明显表现为“黑颅征”或“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CT检查(简称“CT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超声检查”)辅助诊断骨与关节结核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经手术病理(9例)、细菌学检查(10例)及临床(4例)诊断为骨与关节结核的患者,共计23例。其中,单纯性骨结核12例,单纯性滑膜结核9例,全关节结核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CT检查与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技术对各型骨与关节结核的辅助诊断情况。 结果 CT检查诊断为骨与关节结核的正确诊断率为65.2%(15/23),超声检查诊断为骨与关节结核的正确诊断率为56.5%(13/2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5,P=0.546)。对于单纯性骨结核患者的诊断,CT检查的正确诊断率(83.3%,10/12)明显高于超声检查(33.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P=0.013);对于9例单纯性滑膜结核患者的诊断,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出8例,CT检查正确诊断出3例;对于2例全关节结核患者的诊断,CT检查均做出了正确诊断,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出1例。 结论 对于单纯性骨结核,CT检查的诊断正确率优于超声检查;但对于单纯性滑膜结核,超声检查的诊断正确率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判定长春地区骨质疏松(OP)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并分析其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12月长春市社区常住中老年居民692例,男142例、女550例,平均年龄(61.8±4.4)岁;骨量正常组232例,骨量减少组255例,骨质疏松组205例。填写OP社区研究调查问卷表,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统计调查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及左髋骨密度,检测肌酐(CR)、碱性磷酸酶(ALP)、25-羟基维生素D等骨代谢指标,分析各个骨代谢指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长春地区OP人群中阳虚质最多见,其次为气虚质和阴虚质。与非阳虚质人群比较,阳虚质OP人群CR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长春地区OP人群体质类型以阳虚质最多见,其次为气虚质及阴虚质。阳虚质人群与骨代谢指标中CR水平有一定相关性,两者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正>骨质疏松(OP)发病隐匿、骨折风险高。O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OP影响因素及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OP的定义OP最早是1885年Pommer提出来的,通过对OP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1993年第四届国际OP大会将OP定义为以骨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1〕。其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男性T2DM患者68例,均测量身高、体重、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骨密度。并根据BMD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OP)组进行比较。结果 (1)男性T2DM患者骨量减少的检出率为48.5%,OP的检出率为22%。(2)与骨量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及OP组受检部位骨量明显下降(P<0.01);与骨量减低组比较,OP组L2、大转子(Troch)处的骨量下降不明显,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Ward三角处的骨量在各组均明显低于其他受检部位。(3)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减低组的HbA1c明显升高(P<0.01)。(4)年龄和Neck的骨量呈负相关,BMI是维持骨量的有利因素,IGF-1及IGF-BP3、病程与骨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男性T2DM患者骨量减少及OP的发病率高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男性正常人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应定期对男性T2DM患者股骨BMD进行筛查。血糖控制水平对男性T2DM患者OP发病早期有重要影响。男性T2DM患者的BMI应维持在适当水平。骨量减少是糖尿病基础病变的一部分,性别的差异可能影响血清IGF-1在男性T2DM患者骨代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绝经后骨质疏松易致骨折以及其他病症出现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生活质量。本文利用双能X吸收法 (DEXA)测定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 ,观察不同绝经年限与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关系 ,为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临床实验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因周身疼痛或负重性疼痛就诊者共 2 43例 ,符合 :①自然绝经 ;②排除影响骨代谢的各种因素如 :糖尿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及其它内分泌代谢疾病 ;③无雌激素 ,降钙素 ,维生素D等药物服用史 ;④无烟酒嗜好。体检、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者。年龄 45~ 8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及OP患者的糖代谢、骨代谢、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776位绝经后汉族女性被分为4组:T2DM组(218例),OP组(223例),T2DM+OP组(186例),健康对照组(149名)。分别测定受试者的骨代谢、糖代谢指标及血钙、血磷等相关指标,用双能X线仪测定不同部位BMD,并进行统计分析及相关性研究。结果 T2DM组腰椎BMD明显高于对照组,T2DM+OP组和OP组腰椎及股骨颈BMD低于对照组。T2DM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T2DM+OP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T)、BALP、TrACP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则显著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BMD与患者HbA1C、FPG、血清TrACP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清OT、BALP、25羟基维生素D3、BM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2DM患者骨代谢呈低转换状态,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T2DM组OP的危险性增加。血清BALP、OT、TrACP和25OHD可考虑作为T2DM合并OP的早期诊断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O、骨代谢变化情况及NO与骨代谢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 2 8例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男性健康人群测量腰椎 (L2~L4)骨密度 ,并测定血清NO、BGP、PTH、CT、Ca、P、尿PYD ,观察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O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 ,骨密度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尿PYD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2型糖尿病患者NO水平与骨密度、血BGP呈负相关 ,与尿PYD排泄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骨密度的降低 ,升高的NO可能对骨密度降低、骨代谢变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降钙素 (CT)在女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AIT)患者骨质疏松 (O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5例健康女性对照者及 3 3例女性AIT患者 ,其中无OP者 16例 ,合并OP者 17例 ,用钙负荷 CT兴奋试验分别观察各组CT基础值及其储备功能的改变。结果  (1)AIT患者CT基础值及其储备功能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2 )合并OP的AIT患者CT基础值及其储备功能比无OP的AIT患者更低 (P <0 .0 5 )。结论 在合并OP的女性AIT患者中 ,CT缺乏可能参与OP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OP)患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BMD)与OP性骨折的关系。方法 OP患者432例中发生OP性骨折194例为骨折组,非骨折238例为非骨折组,检测髋及腰椎BMD,抽血清检测25羟维生素D3[25-(OH)D3]、总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骨折组BMD明显低于非骨折组,PINP、β-CTX均显著高于非骨折组,而25-(OH)D3显著低于非骨折组(P<0.01)。年龄与体质指数(BMI)、BMD(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股骨转子间、总髋部、Ward三角区、腰椎等部位)及25-(OH)D3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其他骨代谢指标无明显相关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股骨转子间、总髋部BMD与β-CTX呈负相关、与25-(OH)D3呈正相关(P<0.05),与PINP无相关性;各部位BMD与女性、年龄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P<0.01)。β-CTX的升高、女性是骨折的危险因素,而25-(OH)D3是骨折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骨代谢指标和BMD及OP性骨折关系密切,β-CTX升高可用于骨折危险的预测,25-(OH)D3的升高可减少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O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1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动脉检查,测量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并按级分组,同时测定股骨颈的骨密度(BMD)值并按级分组,首先以动脉硬化程度为自变量,对各组BMD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然后以OP为自变量,对各组股动脉IMT行评价,判定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2在同时间段对患者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碱性磷酸酶(ALP)、C-反应蛋白(CRP)化验室检查,分别以动脉硬化及OP为自变量,对入选的以上应变量进行分析,评价相关性。结果 1骨量变化各组中,OP程度越重,股动脉IMT越厚(P0.05)。2骨量正常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OP组(P0.05);HDL-水平显著高于严重OP组,其余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正常值组CRP水平显著低于OP组(P0.05);ALP显著低于OP组(P0.05),其余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股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程度各组中,硬化程度越高,BMD值越低(P0.05)。4股动脉硬化0级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2级、3级组(P0.05),1级、2级组均显著低于3级组;股动脉硬化0级组HDL-水平显著高于2级、3级组(P0.05),1级、2级组显著高于3级组(P0.05);0级组的CRP水平显著低于2级、3级组(P0.05);0级组ALP显著低于1、2、3级组(P0.05),其余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OP与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IMT增厚、粥样斑块形成)在发生率及疾病分级程度上呈正相关性;2TC、TG、HDL-C、LDL-C、ALP、CRP是影响OP及动脉硬化程度的共同因素。3OP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可作为彼此疾病诊断的参考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胶东半岛老年男性不同年龄组骨密度(BMD)及血中与骨吸收和骨形成有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多阶段整群抽样的97例5889岁老年男性进行腰椎(L2-4)BMD测量。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Ⅰ型胶原C端肽(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降钙素(CT)、25-羟基维生素D〔25(OH)D〕以及血钙(Ca)和磷(P)并进行比较。结果骨质疏松(OP)患者各部位BMD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1)。老年男性BMD及骨形成与骨吸收指标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各组研究对象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男性OP属于低转换型,骨转换指标随增龄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