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苦滴丸(SK)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相关炎性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阳性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405 mg/kg灌胃。SK高剂量组予SK 1 600 mg/kg灌胃,SK中剂量组予SK 800 mg/kg灌胃,SK低剂量组予SK 400 mg/kg灌胃,共给药10 d。连续3 d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 mg/kg。第8、9天给予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 mg/kg),空白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第10天灌药后30 min,各组大鼠分别以10%乌拉坦(0.5 ml/100 g体重)麻醉,仰位固定,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 mg/kg),空白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2 h腹主动脉采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1;处死大鼠,取心脏,处理后行显微镜观察;观察SK对心肌细胞中1κB蛋白、NF-κBp65蛋白表达、NF-κB活性、NF-κBp65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SK可不同程度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阻断心肌缺血炎症机制。结论 SK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相关炎性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褪黑素(MT)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Iso(Iso 2 mg/kg)制备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不同剂量MT对小鼠心肌缺血损伤后Ⅱ导联心电图S-T段的偏移值、心肌含水量(MWC)、心肌指数(MI)、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结果 MT能明显降低S-T段偏移值、MWC和MI,并且能延长小鼠心肌损伤后在常压缺氧下的存活时间。结论 MT对Iso所致小鼠急性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LR4/NF-κB信号通路在黄芪甲苷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以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腹腔注射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组、异丙肾上腺素+黄芪甲苷20 mg/(kg·d)、异丙肾上腺素+黄芪甲苷40 mg/(kg·d)、异丙肾上腺素+黄芪甲苷80 mg/(kg·d)及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40 mg/(kg·d).给药组连续灌胃3周,并于灌胃1天后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周.给药3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全心质量指数(HMI)、左心质量指数(LVMI);取左心室组织进行HE染色,测量左心室心肌细胞横径;RT-PCR检测心肌组织ANP和TLR4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TLR4、p65和IκBα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6含量.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异丙肾上腺素组大鼠表现为HMI和LVMI显著增加,左心室心肌细胞横径增加,ANP和TLR4 mRNA表达增加,TLR4和p65蛋白含量增加以及IκBα蛋白含量减少,血清中TNF-α、IL-6含量明显增加.与异丙肾上腺素组相比,黄芪甲苷不同剂量组表现为HMI和LVMI降低,左心室心肌细胞横径缩小,ANP和TLR4 mRNA表达减少,TLR4和p65蛋白含量减少以及IκBα蛋白含量增加,血清中TNF-α、IL-6含量减少,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抑制转录因子核因子保护大鼠心肌缺血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核因子 (NF κB)在大鼠心肌缺血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抑制NF κB激活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4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 (Iso)组、Iso加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PDTC) 5 0、10 0、15 0mg/kg组 ,每组 8只。Iso造成心肌缺血模型 ,腹腔注射PDTC抑制NF κB的激活 ,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乳酸脱氢酶 (LDH)及心肌匀浆中SOD、MDA的水平 ,免疫组化观察心肌NF κB的激活程度。结果 :腹腔注射Iso引起典型心肌缺血损伤的组织学改变 ,NF κB在缺血组织的血管壁及浸润的炎性细胞中大量激活 ,血清中LDH、TNF α、VCAM Ⅰ、MDA的含量及心肌匀浆中MD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清及心肌匀浆中SOD活力均显著低于正常 (P <0 .0 1)。而用PDTC抑制NF κB ,上述改变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 ,其中PDTC 15 0mg/kg剂量组可显著减轻Iso造成的心肌缺血损伤 ,只有极少量的NF κB被激活 ,血清及心肌匀浆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NF κB在心肌缺血过程中被大量激活 ,产生相应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等递质 ,造成心肌损伤 ,抑制NF κB激活 ,能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高血压因子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SD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85mg/kg)造成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后,观察其心肌含水量、心肌酶(CK、LDH)释放量、心肌钙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及心肌病理损伤程度,结果上述指标显著增加(P<0.01),如同时腹腔注射抗高血压因子(3.0mg/kg)则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减轻(P<0.05)。提示抗高血压因子对异丙肾上腺素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理主要是与抗高血压因子防止心肌细胞钙超载和抑制氧自由基产物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线粒体氧化应激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构建的无创性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只,实验组8只.间隔24 h腹腔注射5 mg/kg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实验组于第3次注射后24 h处死.各组大鼠处死前取血清进行心肌酶检测,常规 HE 及8-OhDG和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的乳酸脱氢酶(LDH)分别为(6 762.70±786.76)U/L、(4 317.60±690.82)U/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对照组血清磷酸激酸(CK)分别为(58.32±5.76)U/ml、(43.69±4.82)U/m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显示实验组局部心肌组织变性坏死,伴有炎细胞浸润;对照组心肌无异常.实验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大量心肌细胞质表达8-OhDG和Caspase-3;对照组无表达.结论 腹腔大剂量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构建的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模型,其机制在于氧化应激导致的心肌细胞线粒体DNA损伤,并通过Caspase-3路径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本研究对于心肌缺血缺氧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点,以保护线粒体为切入点,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川芎生物碱对大鼠心肌缺血产生损伤模型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性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川芎生物碱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各组均正常饲养,川芎生物碱高、低剂量组于实验前7d给予川芎生物碱50mg/kg·d和12.5mg/kg·d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记录心电图变化,测定血清各项相关生化指标。结果高剂量组可改变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S-T段变化幅度,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心肌SOD活力,抑制CK活性,增加MDA含量。结论川芎生物碱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以减少心肌缺血损伤,起到保护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alpain 1在黄芪甲苷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组、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40 mg/(kg·d)组、异丙肾上腺素+黄芪甲苷20 mg/(kg·d)组、异丙肾上腺素+黄芪甲苷40 mg/(kg·d)组、异丙肾上腺素+黄芪甲苷80mg/(kg·d)组。给药组连续灌胃2周,并于灌胃1天后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0 mg/(kg·d)2周。2周后,采用TUNEL检测心肌凋亡,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病变,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线粒体Calpain 1、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蛋白表达和心肌组织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丙肾上腺素组凋亡率明显增加;心肌线粒体肿胀、膜融合消失、嵴断裂;心肌线粒体中Calpain 1表达增加,AIF表达减少;心肌组织中PARP1表达增加。与异丙肾上腺素组相比,异丙肾上腺素+黄芪甲苷40 mg/(kg·d)组、异丙肾上腺素+80mg/(kg·d)组表现为心肌凋亡率减少;心肌线粒体结构相对完整;心肌线粒体Calpain 1表达减少,AIF表达增加;心肌组织PARP1表达减少,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Calpain 1表达,从而减少线粒体AIF释放至胞浆并转位至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丹蒌片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一次性多点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15 mg/kg)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并观察心电图J点、血清酶学、心肌病理形态及心肌坏死面积变化.结果 丹蒌片能明显对抗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J点下移,降低血清CK、LDH和AST活性,改善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缩小心肌坏死面积.结论 丹蒌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下调CaMKⅡδC-p38通路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力衰竭的保护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异丙肾上腺组(Iso)、异丙肾上腺 美托洛尔组(Iso Meto)和美托洛尔组(Meto),每组10只,所有动物均自由进食进水。(1)Iso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Iso 5 mg/(kg·d),连续10 d;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Iso Meto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Iso 5 mg/(kg·d),连续10 d,在背部皮下注射Iso前1天开始Meto 10 mg/(kg·d)灌胃,连续4周;Meto组给予10 mg/(kg·d),连续4周灌胃;(2)所有大鼠饲养4周后,采用Millar P-V Loop导管经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使用Powerlab生理记录系统测量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统计各组大鼠心脏重量和心脏重量/体重比值;(3)TUNEL法和Caspase-3活性检测心肌细胞凋亡;(4)ELISA分析CAMKⅡ活性;(5)Western blot检测CaMKⅡδ、p-CaMKⅡδ、CaMKⅡδC和MAPKs家族(p-38、JNK、ERK)、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0只SD大鼠实验过程精神状态好,进食进水正常,无呼吸困难及水肿。(1)Iso和Meto干预SD大鼠心脏重塑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显著改变,与Control组相比,Iso组心脏重量和心脏重量指数明显增加(P<0.05);而Iso Meto组心脏重量和心脏重量指数明显低于Iso组(P<0.05);大鼠体重、肝重和肺重四组间也无明显差异。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BP)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Iso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但左室压力变化速率(LV±dp/dt max) Iso组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而Iso Meto组HR、MBP和LVEDP明显低于Iso组(P<0.05),但Iso Meto组±dp/dtmax明显高于Iso组(P<0.05);(2)Iso组SD大鼠心肌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和Caspase-3活性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Western杂交分析检测Iso组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而促抗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3)CaMKⅡ活性分析结果显示Iso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说明Iso诱导了明显的心肌细胞凋亡,并且心肌细胞凋亡和CaMKⅡ活性明显正相关;(4)CaMKⅡδ异构体、MAPKs家族在β1-AR持久兴奋的SD大鼠心肌表达情况,我们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结果显示Iso组CaMKⅡδC和p-CaMKⅡδ、p38 MAPK、JN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但与Control组比较,Iso组ERK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Iso组相比,β1-AR阻滞剂Meto可减少CaMKⅡδC和p-CaMKⅡδ、p38 MAPK、JNK蛋白表达,增加ERK蛋白表达(P<0.05)。结论(1)持久兴奋β1-AR激活CaMKⅡδC-p38通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导致心肌重塑、心力衰竭;(2)β1-AR阻断剂美托洛尔可阻断β1-AR持久激活CaMKⅡδC—p38导致心肌细胞凋亡途径,对心脏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红景天酪醇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型冠心病的作用。方法取30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给药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联合用药的方法,正常对照组喂养基础饲料,模型组与给药组喂养高脂饲料,连续5 w。腹腔注射4%异丙肾上腺素(Iso)5 ml/kg,在通过装有钠石灰缺氧再给氧的装置制造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冠心病模型,红景天酪醇灌胃给药1 h后,记录心功能,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K)及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给药组心电图变化较模型组明显改善,LDH和CK水平明显下降,心肌MPO和MDA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红景天酪醇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复方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急性心肌缺血防治作用。方法用灌胃的方法,给大鼠灌服益气活血复方(2 mg/kg)两周后,皮下注射Iso(5 mg/kg)以诱导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并测定心肌线粒体中丙二醛(m alond 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 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 ionperoxidase,GSH-PX)活性;心肌组织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 inase,CK)含量。结果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中,心肌线粒体中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及GSH-PX活性增加;益气活血复方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中MDA含量降低,SOD、GSH-PX活性显著增加;心肌组织中LDH、CK含量显著升高,血清CK、LDH含量显著降低。结论益气活血复方可能是通过降低心肌线粒体中MDA含量,增加SOD、GSH-PX活力,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50 mg.kg-1.d-1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建立Wistar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模型,以心脏超声、DHE染色、Western blot、实时定量RT-PCR、免疫组化等实验方法,检测NAC对心功能,氧自由基、细胞凋亡、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表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出现心肌缺血损伤,血清LDH增高,心肌组织氧自由基生成明显升高,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SOD-1减少,PDGFRβ表达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异丙肾上腺素处理组比较,NAC(200 mg.kg-1.d-1)预处理后心肌损伤减轻,氧自由基生成降低,凋亡细胞减少,PDGFRβ表达降低,SOD-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抗氧化剂NAC可以通过抑制心肌氧化应激,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和心肌细胞凋亡,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尿激酶目前已经成为常用的静脉溶栓药物,尚未见对老龄大鼠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报道。本研究以异丙肾上腺素(ISO )造成的老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为模型,从心肌病理学、心肌酶学及心肌氧自由基等方面探讨尿激酶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旨在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提供实验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ISO性老龄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的制备 18月龄以上雄性wistar大鼠,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5 63±2 6g ,参照文献〔1〕方法制备。即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ISO (5mg/kg) ,同时腹腔内注射与尿激酶等容积的生理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异丙肾上腺素(180)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配体非诺贝特与心肌能量代谢的关系.方法 健康纯系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即正常对照组、Iso损伤组(采用腹腔内注射Iso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和非诺贝特(FF)保护组(在预先给予FF的基础上复制Iso致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心肌形态学改变.检测脏器指数变化.铜显色法测定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PPAR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F保护组和:Iso损伤组均可见心肌坏死,心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高明显,同时PPARα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FF保护组与Iso损伤组比较,前者心肌病理改变轻,心肌坏死面积分别为(7.36±2.60)%和(10.00±3.00)%,组间比较P<0.01.FF保护组心脏指数低于Iso损伤组,分别为(4.03±0.10)和(4.32±0.11),组间比较P<0.01.FF保护组和Iso损伤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736.53±70.30)、(939.53±69.51)μmol/L,心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16.28±14.03)、(140.59±19.34)μmol/L,前者均明显低于后者,组间比较P均<0.01.FF保护组心肌组织中PPARα表达水平高于Iso损伤组,分别为215.08±9.61和191.97±10.74,组间比较P<0.01.结论 在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存在脂肪酸的利用障碍,即能量生成障碍,非诺贝特可以通过活化PPARα参与急性缺血性损伤心肌的能量代谢,对急性缺血性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二氧化硫(SO2)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s抑制剂(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异丙肾上腺素(Iso)]组、SO2干预(Iso+SO2)组、SO2对照(SO2)组。首先构建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组,Iso组和Iso+SO2组予以持续2 d腹腔注射Iso 50 mg/(kg·d),Control组及SO2组大鼠则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行心电图及肌钙蛋白检测,确定造模成功后,Iso+SO2组和SO2组大鼠腹腔注射亚硫酸钠(Na 2SO 3)/亚硫酸氢钠(NaHSO 3)溶液(0.54±0.18)mmol/(kg·d),Control组及Iso组则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4 w后,将大鼠处死,通过Masson染色检测心肌胶原沉积情况,用Western印迹对大鼠心肌组织MMP-3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进行检测。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Iso组心肌组织间可见明显胶原纤维沉积,MMP-3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TIMP-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Iso+SO2组与Iso组相比,大鼠心肌组织可见胶原纤维沉积减少,MMP-3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TIMP-1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SO2可能通过调控MMP-3/TIMP-1改善Iso诱导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正>心肌营养素1(CT-1)可促进未成熟心肌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卡托普利(Cap)则可通过缺血预适应减轻心肌损伤。本实验通过给大鼠腹腔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Iso),建立急性心肌损伤的动物模型,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心肌保护作用是否与CT-1和TNF-α的  相似文献   

18.
二氮嗪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 (mitoKATP)开放剂二氮嗪 (diazoxide ,Diaz)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3 6只 ,分为对照组 8只、异丙肾上腺素 (ISO)组 10只、二氮嗪 10mg/kg组 9只和二氮嗪2 0mg/kg组 9只。用ISO 5mg/kg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 ,2 4h后采血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活性及乳酸含量 ,同时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并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  结果 :ISO引起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时 ,ISO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清LDH、CK活性和乳酸含量明显增加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组织形态学也发生明显改变 ,心肌细胞损伤严重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预先口服二氮嗪 10~ 2 0mg/kg可逆转血清LDH、CK和乳酸的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 ,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二氮嗪 10mg/kg不影响收缩压和心率。  结论 :二氮嗪对ISO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rt-PA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SD大鼠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O) (5mg kg)造成心肌缺血损伤模型 ,观察腹腔注射rt PA(10mg/kg)对血清心肌酶 (CK、CK MB、LDH)释放量、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以及心肌病理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 :ISO组较正常对照组心肌酶 (CK、CK MB、LDH)释放量以及心肌病理损伤程度均显著增加 ,ST段明显抬高 (P均 <0 0 1) ;ISO +rt PA组则较ISO组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CK、CK MB、LDH和ST段分别降低 5 4 9%、5 1 3%、4 2 6 %和 5 4 5 % (P均 <0 0 1)。结论 :rt PA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了通过大鼠尾静脉给于内毒硷 (L-Carnitine,100mg/Lg/d、连续3日)对异丙基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提示大鼠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ISP)后能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内游离肉毒硷含量,同时使血中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明显升高,达正常值的4倍多。预先给大鼠注射 L-Carnitine,能阻止 ISP 降低心肌细胞游离肉毒硷的作用,并能显著降低血中 FFA 的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