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测定不同时期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B淋巴细胞的数量,并同时检测患者血清心肌损害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探讨其在VM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期VMC患者(n=126)外周血CD4+CD45RA+和CD4+CD45RO+以及CD19+的表达,并设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n=50)。结果: 急性期(<3个月)患者CD4+CD45RA+和CD4+CD45RO+以及CD1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1个月以CD4+CD45RA+和CD4+CD45RO+为著(P<0.01;P<0.01)。病程<7 d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CD4+CD45RA+值的降低具有显著性(P<0.01);CD4+CD45RO+值下降明显(P<0.01)。而病程7~14 d、14~21 d及21~30 d的患者CD4+CD45RA+值、CD4+CD45RO+值及CD19+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4+CD45RO+值恢复较快。CD4+CD45RA+/CD4+CD45RO+在发病14 d内的患者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4~30 d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发病1~3个月患者以CD19+为著(P<0.01)。急性期CD4+CD45RA+/CD4+CD45RO+细胞的比例失衡。恢复期(3~12个月)患者CD4+CD45RA+和CD4+CD45RO+以及CD19+、CD4+CD45RA+/CD4+CD45RO+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VMC患者感染初期(<1个月)以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为主,感染后期(1~3个月)以B淋巴细胞异常较为显著,以上两时期均存在CD4+CD45RA+/ CD4+CD45RO+细胞比例失衡。恢复期(3~12个月)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逐渐恢复至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和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免疫支持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4+/CD8+水平;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9例化疗有效的肺癌病人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22例卵巢癌病人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不明显,但化疗后肿瘤标志物(CA125)水平较化疗前有明显降低;经过免疫治疗后的肾癌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化疗并不损害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免疫治疗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共刺激信号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未经治疗的98例PBC患者为研究组,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30名作为对照组.以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淋巴细胞表面的共刺激信号CD28.结果 PBC与对照组T细胞亚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C组CD4+T淋巴细胞升高,CD8+T淋巴细胞下降,CD4+/CD8+比值上升(P<0.05);CD4+CD28-T细胞和CD8+CD28-T细胞明显增加(P<0.05).结论 PBC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的异常,其中CD28的表达明显减少;CD8+CD28-的细胞群可能在PBC中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载量和抗HCV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相对数量,与20例正常健康人做比较;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其外周血HCV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分为3组进行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抗HCV水平,分2组进行比较分析。另外,分析HCV RNA载量及抗HCV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低于正常人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正常人组;随着HCV RNA载量的增高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比例逐渐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增高。随着抗HCV水平的增高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比例逐渐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增高。结论 CH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着较严重的失调,随着HCV病毒复制和机体抗体水平的增高,患者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越受到抑制,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越弱,导致病毒不能有效的被清除,使病情反复迁延,造成HCV病毒持续感染,从而促进了HCV感染的慢性化及疾病的进展,少部分患者甚至发生了恶变导致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复制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CHC患者65例和健康体检者20名,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HCV RNA复制程度。结果 CD3+T细胞亚群在两组人群中分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亚群在CHC患者中分布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而CD8+T细胞亚群在CHC患者中分布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CD3+T细胞亚群百分率与HCV复制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T细胞亚群、CD8+T细胞亚群百分率和CD4+/CD8+比值与HCV复制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H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与导致HCV感染慢性化密切相关。HCV RNA复制程度增加进一步导致T细胞亚群紊乱,CD4+/CD8+比值的动态变化可提示HC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45RA和CD45RO的表达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收集44例60岁以上老年人外周静脉血,按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老年对照组(25例)和老年高血压组(19例),另收集20例健康成年人外周静脉血(成年对照组),均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45RA+和CD45RO+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分析CD45RA和CD45RO抗原表达的相对关系。结果:老年对照组外周血CD45RA+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较成年对照组显著降低,CD45RO+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较成年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与老年对照组相比,老年高血压组外周血CD45RO+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45RA+/CD45RO+的比值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45的表达变化提示T淋巴细胞的过度激活分化,可能参与了老年高血压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D老年大鼠脾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老年大鼠(10只)和青年鼠(5只)脾脏和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SD老年大鼠脾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阳性率的变化相一致,CD3+、CD4+、CD8+细胞阳性率均低于青年组水平,且CD4细胞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CD4+/CD8+比值均低于青年组,在脾脏CD4+/CD8+比值与青年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D老年大鼠脾脏和外周血T胞亚群阳性率均减少,且CD4+/CD8+比值明显降低,提示SD老年大鼠免疫功能的衰退和紊乱与T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8例溃疡性结肠炎(UC)和9例Crohn病(CD)患者,于疾病的不同时期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UC患者缓解期时的CD3+、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活动期时,其CD8+和NK细胞数明显下降(CD8+活动期23.1%±1.0%,对照组31.3%±1.2%,P<0.05;NK活动期9.8%±1.0%,对照组15.1%±1.1%,P<0.01),CD4+/CDs+比值上升(活动期1.8±0.1,对照组1.4±0.02,P<0.05);活动期CD患者的CD8+细胞和CD4+/CD8+比值(43.0%±44%和0.6±0.1)变化却与UC组活动期呈相反趋势(P<0.01).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在IB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UC和CD的细胞免疫机制不同;外周血CD4+、CD8+、NK细胞和CD4+/CD8+比值可作为检测UC病情变化和疗效考核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应答组55例、部分应答组71例、无应答组24例基线,治疗12周、24周、52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正常对照组CD3+、CD4+、CD8+T细胞数以及CD4+/CD8+比值均降低(P<0.05)。治疗前完全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及无应答组的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替比夫定治疗后,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在完全应答组及部分应答组均较无应答组升高(P<0.05)。在完全应答组内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自服用替比夫定12周起及其后各时间点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部分应答组内CD3+、CD4+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从服用替比夫定24周起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应答组治疗各时间点与基线相比较,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替比夫定治疗后可抑制其HBV复制,替比夫定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64例健康者,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以肝炎肝硬变下降最显著,急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HBV DNA(+)与HBV DN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主要见于慢性病毒感染状态,其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27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26例献血员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升高(t=4.366、P=0.003),CD8+T淋巴细胞数目降低(t=3.476、P=0.005),CD4+/CD8+比值升高(t=1.015、P=0.041);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4周时,患者CD4+T细胞下降(t=0.998、P=0.023),48周时CD4+T细胞继续下降(t=6.366、P=0.001),CD4+/CD8+比值增加(t=2.314、P=0.043)。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登革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发病时间71例登革热患者外周血中总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并将急性期患者、恢复期患者及正常人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期登革热患者T细胞和CD4+T细胞都显著减少(P<0.01)、CD4+T/CD8+T比值显著降低(P<0.01),恢复期登革热患者上述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登革热患者CD4+T细胞显著升高(P<0.01);急性期、恢复期登革热患者和正常对照组CD8+T细胞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登革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CD4+T/CD8+T比值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结论登革热患者急性期细胞免疫异常,通过治疗可以逐渐恢复。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作为监测登革热患者免疫功能的一个指标,对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细胞免疫异常可能在登革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CVRNA含量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探讨HCV感染者PBMC中HCVRNA水平及其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128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HCVRNA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检测CD3+、CD4+、CD8+、CD4+/CD8+。结果PBMC内HCVRNA阳性组与HCVRNA阴性组比较,前者CD3+、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增高,CD4+/CD8+比值下降大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型肝炎病毒侵染PBMC后可加重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诊疗的40例MM患者T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DC)、效应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及调节性T细胞数量变化,分析MM患者细胞免疫指标与血红蛋白(Hb)、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血清肌酐及血清钙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初诊组CD4+/CD8+、DC1/DC2、CD8+CD25+/CD3+T细胞的比值均降低;Th1/Th2比值显著降低(P0.05);CD4+CD25+/CD3+T细胞的比值升高(P0.01)。与初诊组相比,化疗后MM患者CD4+/CD8+、DC1/DC2及Th1/Th2比值显著升高(P0.05)。CD8+CD25+/CD3+T的比值升高。与稳定期MM患者相比,进展期患者CD4+/CD8+、DC1/DC2、Th1/Th2及CD8+CD25+/CD3+T均降低,CD4+CD25+/CD3+T升高。CD4+/CD8+、DC1/DC2及Th1/Th2降低的MM患者,同时伴有β2-MG和肌酐升高(P0.01),血红蛋白降低(P0.01),白蛋白及血清钙降低。CD4+CD25+/CD3+T及CD4+CD25+CD127low/CD4+T升高的MM患者,伴有β2-MG和血清肌酐上升,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降低。结论 MM患者T细胞亚群、DC、辅助性T细胞及效应性T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数量减少和功能下降,调节性T细胞相对数量增多,这些异常和MM病情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该校附属医院8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结果,与另选的8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于术后20 d复查肺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对比缓解者与未缓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表达水平检测中,观察组CD3+、CD4+、CD4+/CD8+比值与NK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于术后20 d复查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根据结果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发现缓解组CD3+、CD4+、CD4+/CD8+和NK表达均较化疗前明显上升,CD8+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未缓解组各项指标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K细胞与外周血T淋巴亚群对诊断、评价肺癌的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ymphotactin,XCL1)对COPD患者外周血CD4+ T、CD8+T细胞亚群及有关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1 3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和13名健康人,分离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培养,经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干预后,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外周血中CD4+T、CD8+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表面Fas、FasL表达,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血清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XCL1、IL-2表达水平.结果 AECOPD及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的XCL1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ECOPD组又高于稳定期组患者(P<0.05).COPD患者(包括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T细胞培养液中,XCL1干预组与未干预组相比,XCL1、CD4+-Fas、CD4+-FasL、CD8+-Fas、CD8+-FasL表达增高(P<0.05),CD4+/CD8+降低(P<0.05),而IL-2表达减少(P<0.05).且XCL1的表达与CD4+-Fas、CD4+ FasL、CD8+-Fas、CD8+-FasL的表达呈正相关,与IL-2的表达及CD4+/CD8+呈负相关.结论 XCL1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其参与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Fas、FasL的表达,导致CD4+T、CD8+ T细胞的凋亡增加,CD4+ T/CD8+T比值下降,造成CD4+/℃D8 +比例失衡,XCL1还可引起IL-2水平降低,间接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或低下,可能是导致COPD炎症持续存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兔疫调节性T细胞的改变及其活化.方法采取2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白细胞,单克隆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标记CD3,CD4,CD8,CD45RO,CD30,CD25,CD69,CD45及CD14,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中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其各活化分化抗原的膜表达情况,并与其它原因心衰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扩张型心肌病CD8+T细胞百分率下降,CD4+/CD8+细胞比值升高,CD8CD69双阳性T细胞百分率增加,CD4+细胞的CD25,CD45RO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加。结论扩张型心肌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Ts细胞在数量上及功能上都有改变,Th细胞活化增加,揭示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是扩张型心肌病自身免疫过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扩张型心肌病和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 ,探讨它们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检测 3 0例DCM和 3 0例VM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4 + 、CD8+ 、CD4 + CD8+ 比值 )、NK细胞活性、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相比较。结果 :DCM和VM患者CD4 + CD8+ 比值均升高 ,具体表现为DCM患者CD8+ T细胞减少 ,VM患者CD4 + T细胞增多 ,CD8+ T细胞减少 ;DCM和VM患者血清sIL 2R和TNF水平均增高 ;VM患者NK细胞活性下降。结论 :DCM和VM患者存在相似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可能在疾病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33例AMI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并与对照组的30例比较;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33例AMI患者血清CRP的系列变化值,取其峰值。结果:AMI患者外周血CD3+和CD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8+无明显改变(P>0.05),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RP峰值与CD4+/CD8+比值呈显著的负相关(r=-0.731,P<0.01)。结论:AMI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炎症因子CRP有相关性,炎症因子及免疫机制可能都是影响AMI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介入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组)及40名正常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受体黏附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T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CD4+/CD8+和肿瘤红细胞花环(DTE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ACE治疗后CD3+、CD4+、CD4+/CD8+及RBC-C3bRR均值较治疗前稍有降低,RBC-DTER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RBC-ICR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介入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提示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应重视细胞免疫功能调节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