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证候要素(证素)以病机为基础,是辨证的最小单元,动态观察中医证素演变规律,可为把握病机规律和临床辨证提供依据。近年来针对中医证素演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仍存在诊断标准不一、临床研究缺乏理论创新、分析方法较为单一、多数研究缺乏深入分析与挖掘等问题,难以有效、客观地获得疾病证素演变规律。本文从既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论述了证素演变规律研究设计及方法,同时对证素演变研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阐释,为下一步临床研究及相关疾病证素演变规律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证候要素与药性组合的关系获取相应的药性组合模式,创建出适合当今时代要求的新方剂,以期为疾病的方剂和食疗原创设计以及相应的作用机理解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基于2015版《中国药典》中中药所对应的药性和功能数据,对同时出现大于或等于两次以上的药性组合与功能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基于前期已筛选的核心证候要素,结合相应的治法,对证候要素对应的药性组合模式进行分类。结果 共统计出250个药性组合和152条功能数据。共确定37个证候要素均有对应的治法和药性组合模式。结论 基于证候要素与药性组合的关系,可以依据证候要素诊断结果,抽提出相应的药性组合模式,不仅保留了辨证论治的特色,也为实现智能诊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证候是困扰中医规范化、现代化,制约中药疗效评价的关键科学问题,而证候要素作为辨证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一直是揭示证候实质的核心研究内容。随着与哲学、数据挖掘、系统科学、信息学、天文历法、时间医学等学科不断地交流及融合,证候要素概念的内涵及证候要素的研究方法正经历着更新。通过对证候要素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证候要素研究方法的回顾分析,可以为我们深化对证候要素概念的认识,提高证候要素研究水平及层次,提供认知学和方法学借鉴。  相似文献   

4.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但其治疗机制至今尚未明确,限制了中医药在此领域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肥胖动物模型评价体系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肥胖中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痰湿证、痰瘀互结证、肝胃郁热证、脾虚湿盛证和肝郁脾虚证的造模方法,发现存在肥胖模型评价标准不统一、证候造模方法和评价方法不严谨,“病”“证”结合不紧密、以方测证有缺点等问题。可见,肥胖的中医证候模型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还要立足在中医肥胖理论和临床的实践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冠心病病变全程的证候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 基于冠心病证候、证候要素诊断的行业标准,运用改良动手深度学习(Transformer)算法构建冠心病证候要素诊断系统,对比系统诊断结果与4位临床医师基于治疗指南的诊断结果,获知系统证候要素诊断准确性;借助冠心病证候要素诊断系统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1221例冠心病住院病例进行证候要素诊断及不同分期证候要素分布、组合规律研究。结果 通过临界病变、冠心病心绞痛未行介入手术、冠心病心绞痛介入术后12周内、冠心病心绞痛介入术后1年以上并伴心功能降低(NYHA分级为II级或III级)患者病例各20例的人、机对比,冠心病证候要素诊断系统平均准确度可达96.46 ± 8.957%。冠心病证候要素诊断系统对证候要素判断结果提示,冠心病冠脉临界病变阶段以气滞、血瘀的实性证候要素及组合为主;冠心病心绞痛未行介入手术阶段存在血瘀、气虚、痰浊、气滞等实性证候要素为主的分布及其组合形式;冠心病介入术后12周内的患者可呈现阴虚、气虚、气滞、血瘀等证候要素分布及其组合形式;冠心病介入术后1年以上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表现为气虚、痰浊、阳虚等虚性证候要素为主的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形式。结论 冠心病病变全程的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形式存在一定时间性的演变规律,可出现由实性证候要素向虚实夹杂的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形式演变,最终发展成虚性为主的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模式,而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冠心病证候要素辨证系统为证候要素诊断的客观化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279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调查,总结更年期综合征在围绝经期、绝经后期两阶段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并比较两阶段的异同。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符合标准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在对专家经验辨证结果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取病位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获取279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其中围绝经期140例,绝经后期139例。专家经验辨证结果,经初步规范后共涉及证候名称37个,其中百分比>5%为肝肾阴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肾阴虚证、肝气郁结证等11个。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5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且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山西地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辨证病位以肝肾为主,病性在虚以阴虚、阳虚、气虚为主,在实以气滞多见。研究提示该疾病证候分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临床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程可长达20-30年。中医治疗慢乙肝有特定的优势。慢乙肝中医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是了解慢乙肝不同证候及证候间的分子标签、发现生物标志物和中药作用靶点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目前蛋白质组学方法应用于慢乙肝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常见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慢乙肝不同证候,包括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虚证、脾胃湿热证型以及证候之间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旨在为慢乙肝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抽样选天津市七家中医院两年内门诊和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SPSS13.0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机以气郁、痰阻为特征.2)哮喘缓解期体质特点与其发作期证候表现类型存在一定关系.[结论]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及其内部证候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受缓解期体质特点的影响,其间也存在一定规律.2)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针对性较强,是对以综合判断为特征的传统辨证方法的有益补充.3)哮喘缓解期和发作期之间证候演变规律研究,有利于发挥中医治末病理论的优势,提高哮喘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丁宇坤  高雅  郭建波  王辉  何庆勇 《北京中医药》2017,36(12):1095-1097
目的探究失眠症证候、证候要素及靶位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2007年5月—2017年5月)的期刊文献,筛选后共获取182篇文献,总涉及11 640例患者,运用SPSS 20.0建立失眠症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经过合并归纳后得出17个证候,居前4位的分别是心肾不交证(20.75%)、心脾两虚证(15.07%)、肝郁化火证(13.32%)、肝郁血虚证(11.71%);得出11个证候要素,居前4位的分别是阴虚(22.83%)、火热(18.88%)、气虚(18.67%)、血虚(18.57%);得出6个靶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心(32.14%)、肝(27.86%)、肾(27.16%)。结论失眠症的核心病机是阴虚、火热、气虚、血虚,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肾;治疗以交通心肾、补益心脾、疏肝泻火及柔肝养血法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临床分布规律。方法:应用冠心病相关临床信息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西医诊断、合并疾病、中医证候等,对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重点分析冠心病中医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冠心病总体证素分布以血瘀证常见,其次为气虚证和痰湿证,均在60%以上。其中,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证素分布与总体分布基本相同;心律失常患者以血瘀证、气滞证、热蕴证、气虚证居多,均在60%以上;心力衰竭患者以血瘀证、气虚证、阳虚证、水饮证居多,所占比例均在70%以上。结论: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随临床分类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以血瘀证、气虚证和痰湿证为主要证素,且各证素常交互出现,多表现为复合证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介入治疗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ACS患者于介人治疗成功后24—48h内调查其病史、症状、体征及证候要素特点,利用冠心病中医临床科研共享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家医院480例介入治疗成功的ACS患者,其中血瘀占81.7%,痰浊偏寒占22.5%,痰浊偏热占18.3%,气虚占51.7%,阴虚占42.5%,阳虚占10.8%。证候要素组合情况显示:2个证候要素相兼占52.5%,3个证候要素相兼占23.3%,单证候要素占14.2%,4个证候要素占10.0%。其中血瘀与痰浊(包括偏寒与偏热)相兼占34.2%,血瘀与气虚相兼占44.2%,血瘀与阴虚相兼占32.5%.气虚与阴虚相兼占26.7%。结论介入治疗后ACS患者证候要素主要是血瘀、气虚,证候要素组合以2个证候要素组合最常见,其中以血瘀兼气虚组合最常见。  相似文献   

12.
毕颖斐  毛静远 《中医杂志》2012,53(18):1580-1584
目的 对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性条目进行专家调查,确定冠心病各种证候要素的诊断要点.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中医心血管病专家,运用Delphi法对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性条目进行调查,对所选条目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量化评分,将两者的量化值予以求积处理,得到各种相关条目在证候要素判断过程中的权重值及重要性排序;并对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 共28名专家参加调查,专家积极系数为100%,平均权威系数为(0.94±0.06),协调系数为0.664.冠心病气虚证特征性条目为气短,乏力,动则尤甚,神疲懒言,淡白舌,弱脉;血虚证特征性条目为心悸,头晕,面色萎黄,唇甲色淡,淡白舌,细脉;阴虚证特征性条目为心悸,口干,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阳虚证特征性条目为畏寒肢冷,气短,乏力,面色咣白,下肢水肿,胖大舌或伴齿痕舌,脉沉迟;寒凝证特征性条目为胸痛,畏寒肢冷,遇寒痛增,得温痛减,脉紧;热蕴证特征性条目为口干欲饮,口苦,大便燥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数;痰浊证特征性条目为胸闷,体胖,头重如裹,身体困重,苔腻,脉滑;水饮证特征性条目为喘息,平卧困难,下肢水肿,或伴颜面浮肿,小便短少,渴不欲饮,苔滑;气滞证特征性条目为胸胁胀满,嗳气或矢气则舒,善太息,情志不遂易发,脉弦;血瘀证的特征性条目为胸痛,面色晦暗,口唇紫暗,舌暗淡或紫暗,或伴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瘀滞,脉涩.结论 专家调查结果确定了规范、简明的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判断标准,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史梅莹  赵燕  王天芳 《世界中医药》2014,9(12):1672-1674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分析PCOS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为建立PCOS的辨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3年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分为调查研究和干预研究2类,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181篇文献,其中调查研究48篇,干预研究133篇;2)调查类文献中,原始辨证结果 64种,涉及29种证候类型,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依次为肾虚证、痰湿(浊)证、血瘀证、肝气郁结证和肾阳虚证;3)干预类研究文献中,原始辨证结果 50种,涉及22种证候类型,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依次为肾虚证、痰湿(浊)证和血瘀证;4)2类文献中,病位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均为肾、肝、脾;病性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均有虚、痰湿(浊)、血瘀、气滞、阳虚,另外,调查类文献中还有阴虚,干预类文献中有火(热)。结论:临床中,对PCOS的辨证结论虽繁杂、各异,但涉及的证候要素相对集中;本研究所归纳、提炼之证候要素,可为制订该病的临床辨证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候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骨折病人围手术期临床基本证候分布情况,探讨其发展规律.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需要手术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折病人181例进行临床观察,并且按病例纳入标准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脉象、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填入证型调查表,并根据诊断标准进行证型的归纳和确定,进而将调查表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证型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实证组、虚证组、热证组证型评分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证组积分明显减低,虚证组、热证组评分明显升高.其他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证型手术前后分布变化分析,术前不同证型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气滞血瘀证患者最多,证型表现较为单一,术后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证型表现呈现多元化趋势.结论:骨折病人在围手术期的证型演变上存在着由实转虚、由实化热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舒心饮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舒心饮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支架血栓等术后冠脉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支架植入成功的冠心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服用支架植入术常规用抗血小板药,治疗组和用舒心饮,采用双缩尿法,激光散射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30天时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P选择素(CD62P)的变化,并计算两组气阴两虚、气虚和血瘀证积分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浆CRP显著下降(P<0.05),GPⅡb/Ⅲa和CD62P也有降低的趋势;支架术后气阴两虚,气虚和血瘀证积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经6个月临床随访,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复发冠脉事件也较少。结论:舒心饮与抗血小板药联合应用能预防冠脉支架血栓等术后冠脉事件,且疗效优于单用抗血小板药。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与应证组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阶  李军  姚魁武  衷敬柏 《中医杂志》2007,48(10):920-92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的提取和应证组合规律,对证候规范化进行深化研究。方法对297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各个证候要素及组合形式,运用现代医学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要素中,血瘀占86.5%,气虚占78.8%,是主要证候要素,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热蕴、痰浊、气滞、阳虚、阴虚、寒凝。(2)证候要素共有74种组合形式,虚实两种证候要素的组合占90.2%,实性证候要素间的组合占9.8%。(3)证候要素的组合可归结为气虚血瘀兼其他要素、气虚痰浊兼其他要素、阳虚血瘀兼其他要素、气滞血瘀兼其他要素4种主要形式,其涵盖了90.2%的病例。结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气虚血瘀兼其他证候要素是证候的主要组合形式;证候要素组合呈现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邓铁涛教授的经验,建立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标准,对161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2周进行辨证分型.结果CABG术前患者以气滞血瘀证最多见(46.0%),其次为痰浊闭塞证(24.8%)、阴血虚证(13.7%)及阳气虚证(15.5%).术后则以痰浊闭塞证最多见(35.9%),其次为阳气虚证(30.8%)、阴血虚证(21.2%)及气滞血瘀证(12.2%).结论CABG术前患者多属本虚标实,证型以气滞血瘀为多见;CABG术后患者属虚实兼见,证型以心气不足,心阳亏虚为主;痰浊为术后主要致病实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CB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IMA水平及联合检测IMA、CK、CK-MB、cTnI、LDH水平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3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8例,另选1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抽血检测其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组患者中IM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MA水平以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最高。各种心肌酶对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敏感性分别为:IMA88%、CK22%、CK-MB20%、cTnI32%、LDH28%;CK、CK-MB、cTnI、LDH,四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52%;五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可达92%。结论:IMA在早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ACB法检测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明显优于其他传统酶类,联合检测则大大提高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确诊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论证候要素与证候靶点应证组合辨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只有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将复杂的证候系统分解为数量相对局限,内容相对清晰的证候要素;再通过各证候要素间的组合、证候要素与其他传统辨证方法系统的组合等不同的应证组合方式,使辨证方法体系不再是一种由各种具体证候单纯的线性联系组合的平面,而形成一个以证候要素,应证组合为核心的多维多阶的体系,具有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