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区老年人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专题小组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640名60岁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67.7%的调查对象确诊患有各种慢性病。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44.5%,不满意度为35.4%,认为一般的占20.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师技术力量薄弱最为突出。结论老年人群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以中医药医疗服务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是满足老年人群健康需求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长株潭地区社区失能老年人现状及生活满意度。方法对582名社区老年人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自制长株潭地区社区失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长株潭地区轻度、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分别占65.64%、28.52%、5.84%;其生活满意度与失能程度、医保类型、健康管理形式等因素有关。结论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级别越高,失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越高,有效的生活保健指导能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吉林市某社区老年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吉林市某社区16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比例为80.2%。老年人患病情况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有关,选择首诊在社区的比例占46.7%,主要原因是费用少和距离近。结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比例较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仍处在成长阶段,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满足社区老年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庆市渝中区60岁以上居民对家庭健康管理的需求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渝中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社区的3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并对有合作意愿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充分了解老年人家庭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情况。结果本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率为60.07%,超过一半的居民患有一种或多种慢病,居民对健康体检和基本药品供应的需求率分别达到83.09%和74.82%。结论增加家庭健康管理的优惠服务项目、通过政府加强宣传社区医院、对口三甲医院建立有效和稳定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以满足居民对家庭健康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有赖于全科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和管理。方法对长风地区100位≥60岁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人各种慢性病患病率为82%。平均每位老年人患病1.62种。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中较迫切的是就近医疗占65%,健康教育,上门服务各占42%与40%。结论要进一步在全科医疗实践中探索老年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建立以老年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社区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全方位检测的基础服务系统。对老年人实施三级监护,提供三级卫生服务,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改善健康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保健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昌市城区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提供、利用现状和满意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提供调查表》和《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社区护士,同时分层简单随机抽取南昌市5个主城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已建档案的老年人,分别对其发放问卷。结果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整体较好,但部分提供未到位;2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利用率整体尚可,但部分利用率有待提高;3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部分项目满意率不高。结论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高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拓展社区护理服务的内容;社区老年人要信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积极到社区就诊或体检,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贵阳市老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贵阳市5个社区老年人404人,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对贵阳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提供服务项目:就诊环境及技术水平(90.84%)、服务态度(89.85%)、药物提供(89.60%)、咨询帮助(88.86%)、就诊流程(87.62%)、机构收费(87.38%)、慢病防治(86.39%)、健康指导(80.20%)满意度较高;对信息化疾病监测与管理方式(70.79%)、效果(66.83%)满意度较低。年龄越大、经济来源为退休金、有健康相关可穿戴设备、职业为工人、愿意并且已经开展疾病管理、与配偶同住、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对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体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提供针对性且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注重信息化医疗的应用,加强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是提高贵阳市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天津市居家养老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护理的具体需求。方法采用量性和质性研究相结合方法,了解居家养老老年人400人社区医疗护理需求。结果 33.5%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居家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主要为开药、一般性治疗、定期体检和中医药服务,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能满足其需求;26%的居家老年人签订了家庭责任医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月收入和有无慢性病均对未签约居家老年人签约意愿有显著影响(P0.05);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意识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56.5%的居家老年人愿意接受临终关怀服务,但知晓程度低,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对居家老年人临终关怀接受意愿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天津市社区医疗护理服务还需进一步地提升与发展,以满足居家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石家庄市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1 55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47.5%,总体满意度与服务态度满意度、服务价格满意度有着更强的相关性,影响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因素为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经济收入和步行距离.结论 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湘、鄂、渝、黔四省边区1 456例农村老年人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19.8%受调查农村老年人未检查出明显的身体疾病;84.7%不接受家庭医生;67.4%首选就诊于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多因素Logi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病患病情况,年龄,收入水平,首选就诊,对医生信赖度,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评分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以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对老年人提供慢性病防治服务可能是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最主要的健康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12.
A total 89 fish and lamprey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Polish freshwater habitats. Twenty-seven of them (30.3%) have not been surveyed for parasitic helminthes. Some of the latter fishes are either rare or not easily accessible. Other live only in specific habitats in scattered localities. An important obstacle for studying parasite faunas of some fishes may be their status on an endangered species. Among the non-surveyed fishes, are those which have been relatively recently introduced to Poland or migrated there on their own.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all hitherto not studied helminthologically fish species, their habitats, localities and current protec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Results of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18.
19.
高血压降压治疗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高血压水平的定义,1993年WHO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 Hg(1mm Hg=0.133kPa),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将血压降至同一水平,而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Framingham进行的一项长达10~12年的心血管事件研究发现,第5年后,正常上限血压[收缩压(SBP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AND AIM: Both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the degree of mucosal damage in coeliac disease vary greatly. In view of conflicting information as to whether the mode of presentation correlates with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we reviewed a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coeliac disease. PATIENTS AND METHODS: We correlated mode of presentation (classical, diarrhoea predominant or atypical/silent) with histology of duodenal biopsies and examined their trends over time. RESULTS: The cohort consisted of 499 adults, mean age 44.1 years, 68% females. The majority had silent coeliac disease (56%) and total villous atrophy (65%).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of mode of present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p=0.25). Sixty-eight percent of females and 58% of males had a severe villous atrophy (p=0.05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trend over time for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presenting as atypical/silent coeliac disease and having partial villous atrophy, though the majority still had total villous atrophy. CONCLUSIONS: Among our patients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in duodenal biopsies did not correlate with the mode of presentation, indicating that factors other than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must account for diarrhoea in coeliac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