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孕妇女的年龄与基础FSH水平对人工授精的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接受夫精人工授精治疗的75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和基础FSH水平与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关系。结果≥35岁流产率明显增加,35岁组的促排卵周期周期数、妊娠率大于≥35岁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基础FSH10 IU/L的患者的流产率显著低于≥10 IU/L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年龄越大,血FSH水平越高,不孕妇女的人工授精妊娠率越低,流产率越高,促排卵不能增加高龄和高FSH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丘映  莫凤媚  邓李文 《广西医学》2009,31(9):1249-1250
目的研究比较在自然排卵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中施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的妊娠情况。方法对施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的1014个自然排卵周期和213个促排卵周期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自然排卵组年龄为(30.4±11.4)岁,不孕年限为(5.6±4.5)年;促排卵组年龄为(30.6±12.1)岁,不孕年限为(5.3±4.8)年。两组年龄、不孕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21.89%,流产率为19.82%;促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16.43%,流产率为20%。两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治疗下施行供精人工授精,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但可以获得与自然排卵周期相同的临床妊娠率,若女方有自然排卵,不必进行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3.
254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5月在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25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2.2%。不同不孕原因之间及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的临床妊娠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IUI周期数等与IUI周期的妊娠率之间无显著关系,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与不孕原因及是否采用促排卵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4.
辅助孵化对高龄妇女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辅助孵化对高龄妇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高龄妇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其中行激光辅助孵化后移植52周期(AH组),常规胚胎移植44周期(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结果AH组的临床妊娠率为28.85%(15/52),胚胎种植率为18.10%(19/105);常规组的临床妊娠率为20.45%(9/44),胚胎种植率为8.93%(10/112)。当基础卵泡刺激素(FSH)≥10(IU/L)或透明带厚度≥18?μm时,AH组胚胎种植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高龄妇女,尤其对于合并基础FSH≥10(IU/L)或移植胚胎透明带厚度≥18?μm的患者在胚胎移植前行辅助孵化有助于提高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龄妇女冻融胚胎移植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女方年龄35岁的接受无垂体降调节的激素替代方案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共179个周期,根据移植日血清LH水平分为两组,A组1.51 IU/LLH10.4 IU/L,B组LH≤1.51 IU/L或LH≥10.4 IU/L,分析两组的基本资料特征,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分娩孕周、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出生体重及身长、低体重儿出生率的治疗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男方年龄、女方年龄及体质指数(BMI)、基础卵泡雌激素(FSH)、原发不孕率、既往移植胚胎失败次数、黄体酮日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个数、优质胚胚个数、移植日E2及P4、黄体支持使用注射黄体酮液和戊酸雌二醇片剂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临床妊娠率较B组高(36.28%vs.1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A组每移植活产率较B组高(26.55%vs.13.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A组和B组着床率、妊娠早期流产率、分娩孕周、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出生体重及身长、低体重儿出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于35岁的高龄妇女采用激素替代周期方案进行内膜准备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适当的LH水平有利于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生殖不孕科行夫精人工授精助孕治疗的患者172周期,根据解脲支原体感染及治疗后结果分为阴性组(A组)68周期,治疗后转阴组(B组)73周期,治疗后仍阳性组(C组)31周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有无差异。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并不影响夫精人工授精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夫精人工授精(AIH)的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3年4月~2004年7月在本生殖中心实施夫精人工授精的不孕患者78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自然周期31例,果纳芬(Gonal-F)刺激周期45例,HMG周期2例,Gonal-F+HMG周期1例.夫精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自然周期为6/30,Gonal-F刺激周期为10/45,HMG周期及Gonal-F+HMG周期均为0.妊娠主要分布在接受HCG+黄体酮进行黄体支持的患者.妊娠组年龄主要在30~35岁,妊娠成功主要在第一及第二次AIH周期.结论 AIH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助孕技术,不孕者年龄、促排卵及黄体支持方案直接影响AIH结果,行AIH的周期数也可成为预测妊娠结局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8.
朱亮  邢福祺 《广东医学》2007,28(3):395-397
目的 探讨影响夫精官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8.3%.不同不孕原因之间及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的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妊娠组和非妊娠组阃洗精前后的精子总数、活率、活精总数、AB级精子总数、AB级精子比率、HCG日内膜形态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而两组HCG日内膜厚度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可以稳定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排除各种混杂因素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与HCG日内膜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8例88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资料,分析女性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精液的处理方法、IUI治疗周期数及促排卵方案等临床因素和妊娠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超过40岁妊娠率明显下降P<0.05,不孕年限超过10年的妊娠率明显下降P<0.05;精液的处理方法中密度梯度离心法妊娠率高于上游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率低于自然周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腔内人工授精过程中影响妊娠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治疗时应综合分析并把各种因素影响降到最低,提高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腹腔镜术后的EMs不孕患者进行的318个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以年龄、不孕年限、腹腔镜术后时间、用药情况、周期数、是否促排卵、r-AFS分期、IUI时机分别进行妊娠率的比较。结果 EMs不孕患者术后人工授精的周期妊娠率为13.21%。年龄≤35岁的周期妊娠率高于35岁以上者(χ2=6.687,P<0.05),不孕年限≤5年的妊娠率高于5年以上者(χ2=5.430,P<0.05),腹腔镜术后1年内行人工授精的妊娠率高于1年以上者(χ2=6.005,P<0.05),Ⅰ~Ⅱ期患者的妊娠率高于Ⅲ~Ⅳ期患者(χ2=8.264,P<0.05),加用促排卵治疗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者(χ2=4.569,P<0.05),3周期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高于3周期以上者(χ2=4.031,P<0.05),双次IUI者妊娠率高于单次者(χ2=4.37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是否使用GnRH-a则与妊娠率无关。结论 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人工授精治疗的最佳时间是术后1年内3周期内有较高的妊娠率,建议同时加用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孕妇女的年龄、不育年限、受孕史与供精人工授精成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56对夫妇1 227周期供精人工授精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35岁以上,妊娠率下降,流产率升高,尤其是>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年限大于10年妊娠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方有受孕史组妊娠率、流产率与无受孕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的年龄、不育年限是影响供精人工授精成功的重要因素,女方受孕史对供精人工授精成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6例行夫精IU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夫精IUI治疗,分析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厚度<15 mm、排卵后双次授精、优势卵泡个数<4个、促排卵周期、IUI周期次数<3次的不孕症患者比较,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原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厚度≥15 mm、排卵后单次授精、优势卵泡个数≥4个、自然周期、IUI周期次数≥3次的不孕症患者的周期妊娠成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原发性不孕、排卵后单次授精及优势卵泡个数≥4个均为降低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原发性不孕、排卵后单次授精及优势卵泡个数≥4个均为降低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在不同人群中添加黄体生成素在长方案超排卵过程中的临床结局.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5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671个周期,均使用自然周期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按促排卵从启动日是否添加重组黄体生成素(r-LH)分为A组(单用卵泡刺激素FSH)和B组(FSH+r-LH),再根据年龄是否小于35岁和启动日LH是否小于1.0 U/L分成4个亚组,分别比较不同亚组中是否添加LH对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FSH、基础LH、基础雌二醇(E2)、促性腺激素剂量及天数、扳机日LH、扳机日E2、扳机日孕酮、获卵数、受精率、每卵子可用胚胎率及优胚率上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在扳机日内膜厚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对于年龄<35岁且启动日LH<1.0 U/L及年龄≥35岁且启动日LH≥1.0 U/L的患者,单用FSH组和FSH+r-LH组在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上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年龄<35岁且启动日LH≥1.0 U/L的患者,FSH+r-LH组临床妊娠率60%,低于单用FSH组的临床妊娠率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年龄≥35岁且启动日LH<1.0 IU/L的患者,FSH+r-LH组的种植率为44.74%,高于单用FSH组的种植率2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长方案中,与单用FSH相比,添加LH并不提高获卵数、受精率及每卵子优质胚胎率;对年龄<35岁即使降调节后LH水平低或年龄≥35岁但降调后LH≥1.0 U/L者添加LH并不能使患者明显获益,对于年龄≥35岁且降调后LH<1.0 U/L的患者添加LH可能改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而对于年龄<35岁且启动日≥LH1.0 U/L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添加外源性LH.  相似文献   

14.
傅薇  董曦  徐军  李路  孙晓溪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64-1367
目的 研究IVF治疗中克罗米芬联合尿促性腺素进行促排卵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945个患者进行的1080个周期.结果 在年龄<35组,基础FSH为(9.3±3.9)IU/L,获卵数为(7.6±5.2)个,胚胎数为(3.6±2.9)个,优质胚胎数为(2.7±2.3)个,冷冻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为(44.2)%.在年龄≥35岁的患者中,FSH为(10±4.3)IU/L,获卵数为(4.9±3.7)个,胚胎数为(2.3±1.9)个,优质胚胎数为(2.0±1.6)个,冷冻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为26.5%.结论 对于基础FSH偏高或者年纪大的患者,联合克罗米芬和尿促性腺素是一种有效的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不孕年限,输卵管通畅度和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NMSI)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835对夫妻1 237个AIH周期,按年龄分为:≤35岁、36~39岁、≥40岁组;按不孕年限分为:<2年、2~4年及>4年;按输卵管通畅度分为:双侧输卵管通畅、单侧输卵管通畅和双侧输卵管不全通畅组;按处理后NMSI分为<2、2~5、5~10及>10×106组.结果:临床妊娠175例,周期妊娠率为14.1%,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的成功率随着患者年龄及不孕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NMSI)小于5×106时临床妊娠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及单侧榆卵管通畅组妊娠率高于双侧输卵管不全通畅组.结论:年龄≥40岁,不孕年限>4年,处理后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NMSI)小于5×106或双侧输卵管不全通畅的患者,不适合继续尝试IUI治疗.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小于35周岁不孕妇女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升高是否影响卵子和胚胎的数量、质量及其临床结局。方
法回顾性分析294 个年龄<35 周岁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按基础FSH水平分A组(10~14.99 U/L)、B组(15~
19.99 U/L)和C组(FSH≥20 U/L),比较获卵数、卵子和胚胎的形态学、临床结局等指标的差异。结果B组和C组的获卵
数、总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较A组低,促性腺激素总量较A组高;三组间成熟卵子率、卵裂球数目比例、正常受精率、卵裂
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础FSH≥15 U/L妇女的临床妊娠率和活
产率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小于35岁不孕妇女随基础FSH升高,尤其≥15 U/L者,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卵子数和胚胎数明
显减少,但卵子和胚胎质量未受影响,仍能获得相当好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年龄因素对不孕女性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科因不孕行IVF-ET的665例不孕妇女的1092个移植治疗周期的临床、实验室和随访资料。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4组(≤35岁、36~39岁、40~42岁、≥43岁),比较各年龄组妇女在不同基础情况、不同获胚情况的临床妊娠结局,分析各年龄组段妇女使用不同超促排卵方案(长方案、拮抗剂和短方案)和不同移植方式(冻胚和鲜胚移植)行IVF-ET治疗的临床结局。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不孕妇女行IVF-ET治疗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年龄、窦卵泡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获卵数、2PN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均影响临床妊娠结局(P<0.05)。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OR=2.232,95%CI: 1.315~3.772)是不孕女性行IVF-ET治疗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不同年龄组之间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女性窦卵泡计数显著降低(P<0.001),基础卵泡刺激素较年轻女性组明显升高(P<0.001)。≥40岁的高育龄妇女获卵数、卵裂数、2PN数、优质胚胎数明显减少。不同年龄组的移植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长方案促排,≥43岁组活产率明显下降,流产率显著升高(P<0.05),但临床妊娠率无差异。拮抗剂方案促排各年龄组临床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方案促排,≥36岁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流产率均显著下降(P<0.05)。年轻女性(≤39岁)新鲜周期的妊娠率高于复苏周期,流产率低于复苏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42岁组冻胚移植妊娠成功率和活产率明显高于新鲜周期。结论 女性年龄是预测IVF-ET治疗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GnRH拮抗剂促排能增加高龄患者IVF-ET治疗临床活产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前预处理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行夫精人工授精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夫精人工授精前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预处理治疗,对照组50例直接行夫精人工授精,比较两组患者的内分泌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H、LH/FSH、T和SHBG水平均降低,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观察组内膜厚度(HCG日)、排卵周期数及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卵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流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2(HCG日)和HMG总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OS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前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预处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和代谢异常状态,提高卵子质量和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和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56-158+16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夫精人工授精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8年7月宜春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人工授精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血清FSH水平、血清雌二醇浓度、血清LH水平、移植当天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结局、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L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清FSH水平、血清雌二醇浓度、移植当天子宫内膜厚度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低,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夫精人工授精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患者临床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接近,但能够提高患者血清LH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施供精人工授精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预处理对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成功率的作用。方法 100例PCO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治疗组(44例),先口服达英-35共3个月,在下一个治疗周期采用克罗米芬加绝经期尿促性素(HMG)促排卵,在排卵前48 h内和排卵后12 h内,进行供精人工授精;(2)对照组(56例),在治疗周期直接采用克罗米芬加尿促性素促排卵,同法行供精人工授精。通过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值、子宫内膜厚度、HMG用量及每周期平均促卵泡数、供精人工授精结局评价达英-35预处理后人工授精的效果。结果治疗组使用达英-35后的血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明显较治疗前降低,并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促卵泡数、取消周期数、卵泡过度刺激征(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OS患者行供精人工授精前使用达英-35预处理,不仅增加了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提高了卵泡质量,使人工授精的妊娠成功率明显增加,而且降低了OHSS的发生风险,减少了取消的周期数,减轻了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