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十年来,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唯一有价值的非类固醇激素药物。SASP的药理活性部分是5-氨基水杨酸(5-ASA)。5-ASA的外用剂、口服制剂相继问世。5-ASA灌肠和栓剂对急性、远侧UC看来与表面类固醇制剂同样有效。 口服SASP和新水杨酸盐制剂在UC主要用于维持治疗。选用此类药物时应考虑三个因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细胞核因子-кB(NF-кB)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相关性证据表明,调节NF-кB通路可能是IBD治疗的主要靶点[1].而5-氨基水杨酸制剂(5-aminosalicylic acid,5-ASA)如美沙拉嗪是治疗IBD的主要药物,研究表明5-ASA作用机制广泛.如诱导中性粒细胞凋亡等[2].本研究观察美沙拉嗪对结肠炎大鼠内毒素(LPS)-Toll样受体4(TLR4)-NF-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5-ASA治疗IBD其他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4-氨基水杨酸(4-ASA)(又称对氨基水杨酸)是一种可大剂量用于治疗结核的较安全药物,属5-氨基水杨酸(5-AS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5-ASA目前用于治疗中度活动克隆病及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由于4-ASA比5-ASA更稳定且有与5-ASA相当的抗炎作用,本文对一组静止期克隆回结肠炎病人作双盲、随机比较研究口服肠溶性4-ASA与5-ASA各1.5g/d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与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在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中的疗效.方法将40只6周龄左右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8只)和模型组(32只),适应性喂养2 wk后,模型组连续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5 d,建立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于第6天更换为纯净水,A组自由饮用纯净水,适应性喂养3 d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FMT组、5-ASA组、联合组(FMT+5-ASA),FMT组、5-ASA组及联合组于第9、11、13天粪便给予粪菌滤液、5-ASA灌肠液及粪菌滤液与5-ASA的混合液灌肠,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肠.每日进行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e index,DAI),于第14天处死小鼠,采集血液标本行IL-10检测,测量结肠长度,留取结肠组织行HE染色,并评估组织损伤指数(histological index,HI).结果与模型组相比,5-ASA组与联合组均取得较好的疗效,DAI评分、H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F M T组的D A I评分、HI评分较前有治疗前有所缓解,但其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SA组与联合组的I L-10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而FMT组的IL-10水平较模型对照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T在小鼠结肠炎模型中确实有一定疗效,但仍不如氨基水杨酸制剂,其与氨基水杨酸制剂的联合使用也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效果,可能与治疗方式、治疗周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柳氮磺胺吡啶能有效控制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并延长其缓解时间。对其作用机理的公认观点为:偶氮键经结肠细菌分解,释放其活性部分5-氨基水杨酸(5-ASA)和非活性部分磺胺吡啶。前者在局部发挥作用,后者被迅速吸收,产生副作用。现已研制出在结肠释放的纯5-ASA 制剂,由于5-ASA 没有外膜包裹,在肠内被迅速吸收而不起作用。目前,在英国有下列三种配方被准许应用。第一是密色拉嗪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5-ASA不同药物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黏膜中浓度的差异。方法纳入我院133例UC患者,按治疗分为四组:A组(pH依赖的5-ASA)68例,B组(时间依赖的5-ASA)14例,C组(5-ASA前体)30例,D组(pH依赖的5-ASA,口服联合局部用药)21例,常规行肠镜检查并于乙状结肠区取组织活检,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比较肠黏膜中5-ASA药物浓度。结果①A组肠黏膜5-ASA浓度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5);②内镜下缓解期的UC患者肠黏膜5-ASA浓度明显高于活动期患者[(61.02±7.11)ng/mg vs(36.16±6.28)ng/mg,P=0.03],组织学炎症缓解的UC患者肠黏膜5-ASA浓度明显高于炎症活动的患者[(66.68±8.95)ng/mg vs(34.98±5.61)ng/mg,P0.001];③口服联合局部用药(灌肠)的UC患者肠黏膜5-ASA浓度明显高于单独口服用药的患者[(72.55±10.89)ng/mg vs(52.21±6.78)ng/mg,P=0.03]。结论 5-ASA治疗UC患者,pH依赖性的5-ASA易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且口服联合局部用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与预防溃疡性结肠炎(溃结)复发的有效成分是5-氨基水杨酸(5-ASA)。偶氮水杨酸是5-ASA的二聚体,在结肠内被细菌裂解成两分子5-ASA。早年的研究表明,在不能耐受SASP的病人,偶氮水杨酸的腹泻副反应较多。本研究旨在比较两者在  相似文献   

8.
柳氮磺胺吡啶(SASP)是治疗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维持缓解的有效药物,但因其副作用发生率高达21%以上而限制其应用。5-氨基水杨酸(5-ASA)是该药的活性成分,对局部肠粘膜炎症有治疗作用。本文研究在于确定对 SASP 有副作用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用5-ASA 的缓解率和副作用发生率,对用5-ASA 有效的患者并进一步评价其在维持缓解方面的作用。方法 85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其中51例对小量(2g/d)SASP 有副作用而需停药。本研究分两  相似文献   

9.
巫协宁 《胃肠病学》2003,8(5):309-311
过去10年中,各种5-氨基水杨酸(5-ASA)的控释、缓释、pH依赖和各种载体的制剂涌入市场,一时间成为当时的热点,近年来情况已有所改变。虽然5-ASA能抑制炎症相关因子核因子(NF)-κB的激活,阻断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等,但它作为维持缓解的药物,单独使用仍有47%的复发率。其不良反应有腹泻加重、胰腺炎、肾炎和心包炎等。 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急、慢性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急性发作的良药,它能降低血管通透性,阻止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0.
硫唑嘌呤与5-氨基水杨酸制剂合用致严重白细胞减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免疫调节剂硫唑嘌呤(AZA)治疗炎症性肠病(诱导或维持缓解)者不断增多^[1,2]。有些患者在应用AZA过程中常联合5-氨基水杨酸盐(5-ASA)制剂,希望进一步提高疗效。我们在应用AZA中,有2例患者同时口服5-ASA制剂后,发生严重的白细胞减少,只得停药。结合文献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4-氨基水杨酸(4-ASA)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炎症损伤、肠组织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等的影响,探讨4-ASA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30),实验组建立大鼠结肠炎模型.建模第5天将实验组按照处理方式分为实验对照组(n=10,0.9%氯化钠1 ml灌肠),5-ASA组[n=10,5-ASA液(200 mg/kg)1 ml灌肠]和4-ASA组[n=10,4-ASA液(200 mg/kg)1 ml灌肠].连续治疗7 d后处死动物,取病变段肠组织,行结肠大体损伤及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生化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组织iNOS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血PMN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8浓度.结果 经4-ASA治疗7d后,4-ASA组大鼠体重明显较实验对照组增加(P<0.01,t=14.09);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大体评分、组织学评分和MPO活性显著较实验对照组降低(t值分别=7.87、18.37、6.66和19.60,P值均<0.01).而5-ASA组与4-ASA组间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对照组肠组织iNOS表达率为(73.55±5.15)%,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5.95±1.45)%,t=39.93,P<0.01)];5-ASA和4-AsA组大鼠肠组织iNOS表达率分别为(37.80±3.82)%和(42.27±3.52)%,均较实验对照组显著降低(t值分别=17.62和15.76,P值均<0.01).实验对照组血清IL-8的平均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5.25,P<0.01);5-ASA和4-ASA组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t值分别=12.31和11.57,P值均<0.01).实验对照组血PMN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11.48,P<0.01);5-ASA和4-ASA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t值分别=7.51和10.47,P值均<0.01).结论 4-ASA灌肠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PMN的趋化与激活、上调血PMN凋亡率、减少肠组织局部损伤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2.
奥柳氮是由2个分子的5-氨基水杨酸(5-ASA)通过偶氮链连接所组成,在结肠内通过细菌的偶氮还原酶裂解释放出5-ASA。其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溃结)的效果已确立,对SASP不能耐受者中,80%以上对其耐受良好。本文研究其在维持溃结缓解的最适剂量。方法:溃结治疗后缓解3个月以上确诊为  相似文献   

13.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由环境、遗传、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病因引起的,异常免疫介导的难治性慢性炎症性肠病,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症,少数伴有贫血、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药物主要包括5-氨基水杨酸(5-ASA)、糖皮质激素(GC)、免疫抑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1],对于轻、中度UC首选5-ASA,其中对5-ASA  相似文献   

14.
柳氮磺胺吡啶(sulphasalazine)是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并作为其维持治疗减少复发的有效药物。口服约90%到达结肠,其后被结肠细菌分解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5-ASA)。前者几乎全部由肠道吸收,而后者仅少量被吸收,约30%由粪排出。已证明柳氮磺胺吡啶的活性部分是5-ASA,它在肠道很少吸收,血浓度很低,从而可能作用于局部炎症粘膜。作者用双盲对照试验比较了大剂量5-ASA 和氢化可的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甘草酸二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氨基水杨酸(5-ASA)组,DG组,5-ASA+DG组,每组10只.用2,4-二硝基氯苯+乙酸联合建模法制备UC大鼠模型.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组织学变化、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DG组和5-ASA组大鼠的DAI(3.30±1.34,3.20±1.14 vs 7.80±1.62,均P<0.01)、组织学损伤评分(1.88±0.34,1.84±0.21 vs 3.09±0.22,均P<0.01)、MPO活性(0.46±0.07,0.47±0.04 vs 0.61±0.04,均P<0.01)和结肠黏膜NF-κB(0.373±0.031,0.368±0.028 vs 0.517±0.028,均P<0.01)、iNOS(0.350±0.015,0.365±0.025 vs0.487±0.021,均P<0.01)表达显著降低,SOD活性(19.83±3.36,20.27±2.44 vs 13.09±3.24,均P<0.01)显著增高;DG联合5-ASA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更明显(均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G组和5-ASA组相比上述各指标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G可有效治疗UC,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化、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损伤等有关.与5-ASA联用其治疗效果优于两者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5-氨基水杨酸(5-ASA)对硫嘌呤类药物骨髓抑制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中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合用5-ASA时所需硫嘌呤类药物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服用硫嘌呤类药物IBD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和红细胞6-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浓度。前瞻性研究中先予患者硫唑嘌呤(AZA) 50 mg/d治疗4周,继而加用5-ASA 3 g/d治疗4周,检测第4、8周末红细胞6-TGN浓度。结果 回顾性分析AZA/6-巯嘌呤(6-MP) +5-ASA组45例、AZA/6-MP组94例患者,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46.7%和16.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用5-ASA为增加骨髓抑制的惟一独立危险因素(OR= 3.45,95%CI:1.31~9.04)。TPMT活性在AZA/6-MP+ 5-ASA组和AZA/6-M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1,P=0.734)。AZA/6-MP+5-ASA组6-TGN浓度显著高于AZA/6-MP组(中位浓度为384.9 pmol/8×108 RBC比286.4 pmol/8×108 RBC,F=29.15,P=0.00)。8例患者完成前瞻性研究,予AZA 50mg/d 4周后,7例患者6-TGN浓度<230 pmol/8×108 RBC;加用5-ASA 4周后,7例患者6-TGN浓度≥230 pmol/8×108 RBC,其中3例6-TGN浓度≥420 pmol/8×108 RBC,2例发生骨髓抑制。结论 当中国IBD患者合用5-ASA治疗时,采用常规推荐剂量的AZA/6-MP时骨髓抑制的发生概率增加,其机制可能与红细胞内6-TGN浓度升高有关,降低AZA剂量有可能在保持疗效的同时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GCS)是治疗中到重度炎症性肠病(IBD)的最常用药物,是急性期IBD诱导缓解可迅速奏效的制剂。但由于其可作用于全身各系统,具有抑制内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副作用以及并不能预防IBD复发等因素.GCS不宜作为维持疗法的药物。近年来,新发展了多种难吸收性或肝首过作用增加的局部用制剂,比传统的直肠用制剂疗效明显提高(无论诱导症状缓解或内镜与组织学缓解),但价格比局部用5-ASA制剂昂贵。本文就传统使用的及新发展的GCS制剂的药理学基础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8.
癌变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最严重的并发症,其预防手段包括内镜监测、分子生物标志物、手术治疗及化学预防。5-氨基水杨酸盐(5-aminosalicylic acid,5-ASA)是轻-中度UC患者的一线用药,其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相关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及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较全面地阐述5-ASA的化学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实践中预防IBD相关癌变用药方案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病原因及致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治疗UC的药物主要以抗炎、调节免疫为主,其中氨基水杨酸类(5-aminosalicylic acid,5-ASA)、糖皮质激素类(glucocorticoid hormones,GCS)等为治疗UC的常用药物,新型生物制剂以及微生态制剂等也逐渐成为治疗UC的重要药物.随着UC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及制药技术的快速发展,治疗UC的药物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对治疗UC药物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宋敏  李瑾  夏冰 《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0):598-601
目的通过观察联合应用丁酸钠(NaB)与5-氨基水杨酸(5-ASA)灌肠治疗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三叶因子3(TFF3)、白细胞介素(IL)-1β及核因子(NF)-kB 表达的影响,阐明NaB 和5-ASA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40只 Wistar 大鼠均分为4组。采用 TNBS/乙醇灌肠制作大鼠结肠炎模型。制模后第3天,各组分别给予不同处理。A 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1ml 灌肠;B 组给予5-ASA 1ml 灌肠(100mg/kg);C 组给予 NaB 1ml 灌肠(80mmol/L,pH 7.0);D 组给予5-ASA 与NaB 各1ml 联合灌肠处理。每天1次,观察大鼠腹泻、便血情况,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并记录体重改变。分别于制模后第1及第2周,抽取每组大鼠各5只,心脏取血,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血清 IL-1β浓度。大体及镜下观察肠黏膜损伤及组织学变化并进行评分。同时取结肠病变部位组织,生化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TFF3基因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分析 NF-kB 的组织表达。结果与 A 组比较,用药组 DAI、结肠黏膜大体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及 MPO 活性均降低(P<0.05),TFF3表达水平升高(1.98±0.02比1.11±0.06,2.66±0.02比1.25±0.07,P<0.05),促炎因子IL-1β及 NF-kB 水平降低(P<0.05)。还观察到联合应用 NaB 与5-ASA 灌肠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 NaB 或5-ASA(P<0.05)。结论联合应用 NaB 与5-ASA 对 TNBS 诱发的大鼠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强 TFF3基因表达、抑制 IL-1β及 NF-kB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