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迪  宋洋  兰岚  姚春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74-4075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顽固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白疕"、"松皮癣"。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本病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差异很大,与种族、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有关。老年患者中由于精神因素而诱发者是屡见不鲜。世界范围内自然人群发病率为0.1%~3%〔1〕,我国人群发病率达到0.72%〔2〕,据此估计中国目前有300多万银屑病患者〔3〕。老年银屑病患者中男性较多,且有北方多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的特点〔4〕。该病顽固,病因不明,杨京慧〔5〕认为导致该病的有遗传、感染、免疫、神经精神因素。病程慢性易复发,多数患者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本文就我院应用疗癣卡西甫丸加百癣夏塔热片治疗老年人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和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反复性皮肤病。我院门诊于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采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商品名:金纽尔,内含0.05%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全反式维A酸)联合疗癣卡西甫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观察组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961〔平均(34.74±12.62)〕岁,病程361〔平均(34.74±12.62)〕岁,病程396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分组试验,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并观察心理护理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平均治疗效率有明显提高,两组数据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实行心理干预对于提高寻常型银屑病治疗效果具有明显作用,改善了患者的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建议临床继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播散性浅表汗孔角化病并发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症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3例播散性浅表汗孔角化病并发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女性患者前胸后背及四肢均出现红色斑丘疹,后来面颊长圆锥形小丘疹并发展成环形褐斑,家中外婆有银屑病;2例男性患者头皮出现鳞屑红斑症状,面部以及臀部形成褐色环形斑块,经检查3例患者均属于播散性浅表汗孔角化病并发寻常性银屑病。结论播散性浅表汗孔角化病并发寻常性银屑病与家族遗传、个人身体机能等有关,但该病致命基因仍在研究阶段,采取传统的中医治疗能有效的控制该病,同时要注意个人生活方式,预防患上该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自身情况的基线水平;采用国际指标PASI评分值评价治疗后寻常型银屑病严重程度;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0例患者治疗前自身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SI评分值(治疗组t=6.405,P0.05;对照组t=4.3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74.2%,χ~2=2.72,P0.05,对照组为71.4%,χ~2=3.0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治疗组的NB-UVB对于寻常型银屑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在避免常规疗法给病人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条件下,物理疗法NB-UVB照射可以和传统疗法(阿维A治疗)达到相近的临床疗效。结论 NB-UVB照射疗法可以降低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值,尤其在避免传统疗法引起的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的条件下,对改善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该病患者数逐年递增,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早期溶栓治疗可使患者闭塞的血管再通,使缺血脑组织和神经细胞迅速得到恢复,是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3〕。目前临床常用的溶栓方法有静脉溶栓和介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这两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4〕。本文就收治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老年患者进行不同溶栓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准介入溶栓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以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34/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病因难以去除,故老年瘙痒症不易治愈。患者常因剧烈瘙痒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休息。老年瘙痒症患者焦虑心理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1,2〕。常规治疗该病,临床医师多应用镇静止痒药物、某些中药及一些外用药,有时疗效不令人满意。近年来,较多见到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皮肤病的报道,已有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少量报道〔3〕。本研究旨在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中医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各2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突发性耳聋(SD)是临床耳鼻喉科常见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疾病,致病原因多不明且突然发生,多为单侧听力下降〔1〕。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病菌感染、免疫功能下降或血管病变等相关,患者多表现为突发性的耳聋、耳鸣、耳朵堵塞感以及眩晕等症状〔2〕。该病一定程度上有自愈倾向,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不一,最佳治疗方案尚无统一定论,但众多学者更倾向于通过改善循环来治疗SD〔3〕。本研究就使用长春西汀联合巴曲  相似文献   

11.
<正>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职业与社交功能〔1,2〕。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临床病理解剖发现该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为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元纤维和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缠结、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3〕。目前除采用药物治疗外,康复训练治疗在患者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2水平与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IL-22水平,探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2水平与治疗转归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清中IL-2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中IL-2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2、4、6 w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与血清中IL-2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IL-22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血清中IL-22水平可作为评判疾病进展程度和预后转归的指标,临床上可作为疾病治疗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该病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前列腺增生并伴有急性尿潴留,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带来较大的影响〔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治疗BPH最有效的方法〔2〕,其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快,基本取代了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有研究表明,老年BPH患者在自我  相似文献   

14.
山东地区寻常型、脓疱型银屑病与HLA-DRB1基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LA-DRB1基因与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9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6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并分析了其在各组中的分布.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DRB1*7、DRB1*10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组HLA-DRB1*7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及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在发病机理方面存在共同的遗传易感基因,而后者又有其特殊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5.
孙文会 《山东医药》2009,49(34):112-11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中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主要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但疗效均不确切。2006—2008年,我们采用骨化三醇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5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银屑病可能系自身免疫疾病的学说,我院应用转移因子治疗银屑病20例。一、治疗对象与方法:患者多为青壮年,均为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病程20天~30年,临床形态多为钱币状或点滴状,均有不同程度瘙痒。有的曾接受多种方法治疗。本组20例全部用转移因子治疗。  相似文献   

17.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顽固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入开展,目前出现不少新的治疗药物和新技术与方法 ,给难治易发性银屑病的治疗带来新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寻常型银屑病从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魏欣净  张俊英  王红 《山东医药》2009,49(23):72-73
目的 观察阿维A治疗重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5例重型银屑病患者均应用阿维A0.3—0.5mg/(kg·d)治疗6—8周,其后以10mg/d维持治疗,疗程3—6个月。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有效率分别为81.5%、77.8%、93.3%、4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2%。结论阿维A治疗重度银屑病疗效确切,剂量为0.3~0.5mg/(kg·d)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且轻。  相似文献   

19.
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与银屑病相关的1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外周关节炎、中轴关节炎(骶髂关节及脊柱)、附着点炎、指趾端炎以及多种关节外表现,包括复发性色素膜炎、银屑病皮肤损害、指甲病变等.PsA最常见的皮肤损害为寻常型银屑病以及斑块型银屑病,银屑病皮肤损害严重程度与PsA发生呈正相关;约2/3的PsA患者关节炎发生于出现银屑病皮肤损害之后,多关节炎型PsA约占60%[1].  相似文献   

20.
<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低的神经系统疾病〔1〕。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病因为血管对三叉神经造成压迫,因此临床上经常使用微血管减压术(MVD)进行治疗〔2〕。但是,临床研究发现,MVD实施的方式不同,其疗效也各不相同,甚至还存在着无效或者复发的患者〔3〕。本文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展开改良MVD应用研究,其疗效显著,现对临床资料进行评估。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