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魏欣  纪瑞锋  徐娟  程感桃  刘昌孝  何新 《中草药》2024,55(9):3064-3076
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和VOSviewer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其研究新思路提供参考。方法 以绞股蓝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所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VOSviewer、WPS软件分别对绞股蓝中、英文文献的整体产出、研究主体、合作网络及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筛选纳入文献3 305篇,其中中文文献2 799篇,英文文献506篇。绞股蓝的年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共有31个国家(地区)参与绞股蓝的研究,其中以中国为主。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谭华炳和朴香兰;辽宁中医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别是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研究领域内各机构和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待加强。中、英文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显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绞股蓝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方面。结论 绞股蓝研究目前仍处于上升阶段,未来绞股蓝多糖、氧化应激、分子对接、肠道微生物菌群及抗炎作用等方面是国内外绞股蓝领域应关注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医药语料库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为中医及民族医命名实体识别和语义标注相关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从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近20年与医药语料库相关的文献。借助CiteSpace等软件对各年份发文量、发文国家(地区)、发文机构、作者、文献被引量、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筛选纳入中文文献462篇,英文文献122篇。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中文文献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结论 目前中文文献研究主题集中在医学英语语料库建设,以及少量用于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方面的语料库研究;英文文献研究主题集中在医药信息标注和命名实体识别工具开发。  相似文献   

3.
鄢贵  龚普阳  张复中  谭庆刍  宋启瑞  沈刚 《中草药》2024,55(11):3805-3815
目的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白芍研究现状并预测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分别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中收集白芍研究文献,导入NoteExpress中删除重复文献、不合格文献并统一关键词,再利用Excel、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分别对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发文期刊、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国家、文献被引频次、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4 046篇,其中中文文献3 334篇,英文文献712篇。白芍研究相关的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英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76篇)和扬州大学(73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为魏伟(24篇)、Tao Jun(66篇)。开展白芍研究的国家主要以中国为主,刊载量最多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中草药》和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被引频次前10的中英文文献主要为白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向,包括抗炎、抗氧化、抗抑郁、镇痛等方面。结论 白芍研究热点集中在数据挖掘、组方规律以及白芍及其药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方面,尤其在抗氧化、抗炎、神经保护、抗抑郁、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的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可能是未来主要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现状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2021年3月15日之前收录的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247篇,英文文献350篇。文献数量在波动中迅速上升。中、英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张爱华是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并形成了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机构间合作紧密。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核磁共振、代谢标记物、冠心病、质谱技术、代谢通路等相关领域。结论 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热点主要为中医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研究趋势为卵泡代谢组学研究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外睡眠障碍的研究概况与热点变化。方法 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01年至2020年睡眠障碍核心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及CiteSpace软件对中英文文献的年发表量、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学科、关键词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年至2020年,睡眠障碍相关研究文章发表数逐年上升,中文核心文献共计3176篇,英文2786篇;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斯坦福大学是国际上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国内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居首位;国内外睡眠障碍研究学科均以临床和药理为主。研究热点显示睡眠障碍所致的心血管等疾病备受关注。结论 近20年来,国内外对睡眠障碍的研究热度持续增加,睡眠障碍的机制研究尚浅有待深入,同时神经和精神疾病、心血管以及代谢疾病的相关性被重视,药物与非药物疗法以及睡眠障碍的机理有待深入研究,睡眠障碍的相关保健品开发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孔一帆  卫晓红  张迪  陈卓  许倩倩  樊晓丹  商洪才 《中草药》2023,54(19):6400-6412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评估中医药治疗蒽环类所致心脏毒性的研究趋势,并探讨机构合作、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CBM)和维普(VIP)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蒽环类所致心脏毒性的中英文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国家、机构、期刊、作者、被引文献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检索到1134篇关于中医药治疗蒽环类所致心脏毒性的论文,其中英文文献237篇,中文文献897篇。该领域发文量逐年增加,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17篇);英文文献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9篇),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湖南中医药大学(45篇)。中医药治疗蒽环类心脏毒性主要以中成药研究为主,主要的治疗方向是蒽环类所致的心力衰竭和心肌病,心脏毒性早期更关注心肌损害,之后更关注心力衰竭。蒽环类心脏毒性研究分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该领域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近10年主要以分子机制研究为主;实验研究的早期主要以动物实验为主,近4年更关注细胞实验。氧化应激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趋势,氧化应激、凋亡和自噬分子机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将是该领域研究的主流趋势。结论 分子机制研究及氧化应激、凋亡和自噬机制之间的关系是中医药治疗蒽环类所致心脏毒性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为中医药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信息,有助于研究者发现潜在的合作者和机构,发现该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基于文献计量的知识图谱(以下简称“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检索CNKI和PubMed,纳入在中医药领域运用知识图谱方法的中英文文献,转换格式后导入CiteSpace,进行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并对年度发文量、发表期刊、发表地区和可视化软件名称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39篇文献,包括中文127篇,英文12篇。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领域有关知识图谱的论文增长趋势明显;CiteSpace是应用最广泛的知识图谱工具;文献中,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有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文献计量学、用药规律、中医药、针灸。结论 知识图谱可用于分析中医药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以及发现用药、配穴规律。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尚属于探索阶段,仍需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更好地为中医药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研究地龙的中文文献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进行分析,为地龙在医药卫生领域内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CiteSpace分析2002年1月—2022年7月CNKI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平台收录的地龙相关文献。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中文文献2555篇;赵永烈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文文献所得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出111个聚类,包含关键词量≥10的聚类有9个;突现词分析显示中文文献有32个突现词。结论 “抗癌”机制研究逐渐成为地龙研究领域的潜在热点和研究重点;国内学者和机构应加强合作,通过整合、利用各自优势,推动学科发展,共同促进该领域取得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收集中医药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科研文献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梳理该领域的整体研究脉络、发展现状、发展热点及未来趋势。方法 检索科研数据库(CNKI、PubMed)中的文献信息,获取相关数据后使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及VOSviewer对纳入数据进行年度发文趋势、研究热点可视化,作者与机构合作网络等文献计量学分析,生成知识图谱。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2691篇,共有主题关键词178个,其中频次≥20次的高频关键词有46个;4个核心作者团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科研院所。临床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类疾病的常见中药包括麻黄附子细辛汤、炙甘草汤、参附注射液、心宝丸、参松养心胶囊及参仙升脉口服液。结论 目前本领域已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研究方法、内容仍需进一步深入发展,研究团队、机构需继续加强合作交流,以推动中医药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菟丝子Cuscutae Semen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方法 分别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中,导出主题为菟丝子的中英文文献,并使用CiteSpace、VOSviewer、Excel软件分别对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文献被引频次、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85篇,其中中文文献440篇,英文文献45篇。菟丝子的年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中英文发文机构分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43篇)和Tehr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徳黑兰医科大学,4篇)。研究菟丝子的国家以中国为主。收录文献最多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时珍国医国药》和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被引频次前10的中英文文献主要研究方向为菟丝子黄酮对生殖系统的药理作用,以及其抗衰老、抗骨质疏松、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资助最多的基金均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论 菟丝子的数据挖掘、组方规律的探究,以及菟丝子治疗不孕症等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抗氧化、抗细胞凋亡等作用机制研究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对菟丝子治疗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抗氧化作用的深入研究为未来的重点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可视化分析和解读血瘀证血小板的研究现状,以探讨本领域的热点和趋势。方法 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8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关于血瘀证血小板研究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优势结合的方式,对已发表的血瘀证血小板相关文献数量、主题、来源分布,以及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878篇文献,研究者共725人,研究机构589个,涉及关键词653个;年发文量整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文献来源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为首;陈可冀团队及全日城团队对该领域的贡献较大;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是该领域的热门机构;研究热点集中于中药经方对于心脑及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主题词的聚类效果显著,近五年突现关键词为补阳还五汤、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并持续至今年,值得关注。结论 血瘀证血小板研究领域发展前景良好,作者合作网络初具规模,但机构间的合作亟待进一步加强,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科学转化,为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前沿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宇  王峰  姜垦  孙悦  包旭宏 《中草药》2022,53(17):5459-5468
目的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对凝胶贴膏制剂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凝胶贴膏制剂突破发展瓶颈与创新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凝胶贴膏OR凝胶膏剂OR巴布剂”为主题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0—2022年收录的中英文文献,利用CiteSpace V6.1.R1软件及Origin 2021版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合作机构、期刊、基金项目及关键词的共现、聚类、突现网络视图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有效文献中文1193篇,英文367篇。国内发文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国外起步阶段发展缓慢,近年来发展迅速。形成了国内以刘淑芝、杜守颖为核心,国外以Ryan F Donnelly、Naoki Okada为主的核心研究团队,发文量多且特色期刊占比高。研究热点国内外各有侧重,国内专于制剂制备工艺、基质、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研究,国外偏向于靶向及微针等新型透皮制剂给药技术研究,在疫苗无创经皮接种、外伤愈合、痤疮、安全评价等领域研究甚多。结论 国内研究以中药凝胶贴膏为主,中药复方的复杂性、新型制剂技术应用的匮乏及缺少与国外研究团队的交流合作,既是限制凝胶贴膏制剂发展的因素,也是该领域未来发展创新改革的热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国内肿瘤舌象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及研究热点。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网(VIP)进行文献检索;统计文献发表时间、核心作者、期刊分布、关键词等内容。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选择浅语义索引算法标记聚类,通过时间线视图展示聚类,并检测高强度突变词。结果 纳入312篇文献,20年来发文量呈上升趋势,通过定量分析找到该研究领域高产机构、研究团队、研究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发文10篇,是发文量最大的研究机构;路艳发文8篇是最高产作者;辽宁中医杂志是载文最多的期刊。关键词“舌象”出现频次最高(72次),中心性最高(0.55);形成了12个较为合理的聚类。结论 肿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舌象参数与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肿瘤舌象参数定量化研究、舌苔脱落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数据挖掘及图像处理等为该领域热点内容。  相似文献   

14.
熊金璐  于迪  宋来辉  张睿  杨辛欣  于澎 《中草药》2021,52(4):1105-1116
目的探索近年来矿物药研究情况、热点以及变化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为检索平台,收集有关矿物药研究的相关文献,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5.1.R6通过共现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作者、国家、发文机构、关键词等内容构建知识图谱,探索分析矿物药的研究情况与前沿。结果计算机共检索、筛选获得矿物药研究相关中文文献2678篇、英文文献1454篇,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作者群中中英文文献贡献量最多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圣金和斯洛伐克科学院的Balaz;研究机构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中英文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多为单味矿物药、化学成分、药理毒理机制和临床应用等。结论近年来,中文文献的矿物药研究的热点从临床应用、本草学研究等方面,不断向其工艺、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作用机制研究方向转变;英文文献多集中于矿物药化学成分、结构性质、临床疗效、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等方面。可见随着各学科交叉研究的加强和各种新技术及统计方法的应用,矿物药研究逐步告别起步晚、基础弱的困境,正在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CiteSpace客观展示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癌痛领域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前沿。方法 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收录的2000-01-01至2021-08-08中医药治疗癌痛研究相关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 V软件对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相关科学知识图谱。结果 共1982篇中文文献、215篇英文文献纳入分析,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癌痛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作者普遍发文量较低,核心团队尚未形成,其中发文量最高的核心学者为冯利教授;国内主要研究机构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国外主要研究机构为美国的Mem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和韩国的庆熙大学,各机构间合作以地域聚集为主,跨地域的科研机构合作尚少;关键词聚类分析分别形成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肝癌与乳腺癌所致癌痛、中医护理和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在近几年来得到了显著关注。结论 中医药治疗是西医治疗的重要补充辅助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痛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中医药治疗癌痛领域的研究仍处在发展阶段,尚无突破性进展,“各自为政”的研究格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枸杞多糖的中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究枸杞多糖的研究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收集整理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核心集中关于枸杞多糖的文献,通过R语言环境下的Bibliometrix包和Java语言环境下的VOSviewer、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国家、发文期刊、资助基金、关键词、文献被引频次的可视化分析。根据可视化结果,探讨枸杞多糖的研究概况与未来发展趋势。结果 检索到文献共1152篇,其中中文876篇,英文276篇,2018年中英文发文总量最高,为93篇;中英文发文总量最多的为罗琼,且该作者在枸杞多糖的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发文机构中,宁夏医科大学发文量名列榜首,共发表中英文文章共203篇;研究枸杞多糖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外国在此方面研究较少;收录枸杞多糖相关文章最多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食品科学》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对枸杞多糖进行资助研究的资金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键词分析显示,枸杞多糖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主要在肠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国内建国以来发表的经络辨证相关性研究文献报道及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资源总库源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建国以来国内期刊收录的经络辨证的文献进行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文献类型、作者、作者单位、基金资助、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初步研究与分析本领域的科研状况。结果 截止到2018年11月2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90篇。文献数量在2004年以前增长平缓,从2004年以后增长较快;发表文献5篇以上期刊单位有20家,其中最多的发表了57篇;发表3篇以上的作者共有33人,其中王居易发表论文数量最多(25篇);发表文献5篇以上的单位共36所,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了59篇,数量最多;文献以临床研究为主,占66.52%;受各级科研基金资助文献50篇,占5.62%,其中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文献有37篇;文献被引用频次57.08%,总体偏高。结论 经络辨证相关研究近20年来不断受到关注,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研究质量也不断提高;侧重临床应用的研究,学科应用稍显集中,经络辨证用于诊断方面理论内涵方面研究不足,有待形成系统而深入的辨证体系。采用经络辨证能够指导循经用药或者采用相应治法,以提高临床疗效;将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准确辨证,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Citespace分析近20年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研究,探索和发现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相关文献,将其导入至Citespace中,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图谱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3 561篇文献。作者合作图谱共有546位作者被纳入,有51位核心作者,1个密切联系的团队。研究机构合作图谱共有195所机构被纳入,其中有37所机构发文量≥5篇。关键词图谱共有552个关键词被纳入,有13个高中心性关键词。[结论] 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研究热点主要为中药复方及穴位贴敷的临床干预效果、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机制研究。研究趋势为中医药治疗肺脾气虚型哮喘及中医药从调节免疫的角度防治哮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