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胃窦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关系密切。胃黏膜恶变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异常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研究大鼠胃黏膜萎缩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以及p16、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探讨这些调控因子的改变对萎缩性胃炎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氨水、脱氧胆酸钠和乙醇三种损伤因素联合作用诱导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于2、4、6个月后处死。取胃黏膜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窦黏膜p16、Bcl-2、PCNA表达。结果:模型组胃黏膜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胃窦小凹增生.腺体层厚度和腺体数目明显减少;胃体病变较轻,仅于后期出现壁细胞数目减少。在胃窦黏膜萎缩过程中,p16表达逐渐降低,Bcl-2和PCNA表达逐渐升高。萎缩组p16表达较非萎缩组显著降低,Bcl-2、PCNA表达较非萎缩组显著升高。结论:多因素长期慢性刺激可致大鼠胃黏膜萎缩。模型大鼠胃黏膜细胞处于高增殖状态.抑癌基因p16蛋白表达低下.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高表达,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相关。  相似文献   

2.
Cyclin D1和P16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为本院1994/1997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胃癌72例,其中早期癌17例,中、晚期癌55例,72例癌旁组织中,包括肠上皮化生36例,不典型增生15例,正常上皮21例.鼠抗人CyclinD1单克隆抗体,兔抗人P16多克隆抗体,相应的生物素化二抗均购于北京中山公司,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  相似文献   

3.
细胞周期素D1及P16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杰 《临床内科杂志》2003,20(3):140-141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及P16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5 9例肺癌组织及 47例癌旁肺组织中CyclinD1及P16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CyclinD1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61.0 % (3 6/ 5 9) ,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 (17.0 % ,8/ 47) ,P <0 .0 1;而P16蛋白在肺癌中阳性表达率 (4 0 .7% ,2 4/ 5 9)低于癌旁肺组织 (76.6% ,3 6/ 47) ,P <0 .0 1。肺癌组织CyclinD1及P16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肺癌中CyclinD1与P16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r =-0 .763 ,P <0 .0 1)。结论 CyclinD1过表达及P16表达缺失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CyclinD1和P16蛋白异常表达可能是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可作为判断肺癌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16蛋白在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中的表达,探寻BRG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SP染色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检测癌基因CyclinD1及抑癌基因p16蛋白在正常胃黏膜、BRG、癌旁组织、胃癌中的表达。结果 CyclinD1在正常胃黏膜、BRG、癌旁组织、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在BRG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正常胃黏膜、BRG、癌旁组织、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在BRG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yclinD1、p16蛋白在BRG、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G可能有癌变倾向,且CyclinD1、p16蛋白可能参与了其向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叶酸治疗萎缩性胃炎并改变P16蛋白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叶酸干预萎缩性胃炎后的黏膜改变、P16蛋白表达变化及p16基因甲基化状态.方法:根据胃镜及病理结果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叶酸治疗组(n=28) 和非叶酸治疗组(n=28),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血浆叶酸水平、黏膜病理、P16蛋白表达变化,并采用甲基化敏感的内切酶酶切后 PCR法检测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叶酸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快而持久,患者血浆叶酸水平升高(47.98±2.68 μg/L vs 14.37±3.56 μg/L,P<0.01),病理改变逆转(有效率:80.8%vs39.3%,P<0.01),P16蛋白表达增强,有效率达61.6%(P<0.01),而p16基因甲基化状态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正常.结论: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叶酸缺乏有关,叶酸治疗可以提高血浆叶酸水平,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一定程度上逆转胃黏膜的萎缩、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能提高P16蛋白表达.萎缩性胃炎中不存在甲基化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反流(DGR)引起大鼠胃黏膜损伤及癌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两组①DGR模型组55只.根据手术造模方式及反流量大小分为全反流组与部分反流组.②假手术对照组20只.采用pH监测仪测定胃液pH,用酶法测定胃液胆汁酸(TBA),确定DGR模型成功.进行为期3个月和9个月胃黏膜损伤的动态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分析不同病变胃黏膜组织Cycli nD1、p16蛋白的表达.结果DGR模型大鼠胃液pH及TBA明显升高(P<0.01),证明DGR模型成功.模型大鼠病理政变出现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的动态演变过程.萎缩性胃炎组及异型增生时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及浅表性胃炎组(P<0.05),癌基因Cyclin D1为高表达.在萎缩性胃炎与异型增生之间Cyclin D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p16蛋白表达则相反,在假手术对照组最高,在异型增生组最低,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抑癌基因p16在异型增生时为低表达.Cyclin D1与p16表达呈负相关(r=-0.53).结论Cyclin D1、p16蛋白表达异常是DGR胃黏膜损伤及癌变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中FCNA,p16,bcl-2蛋白表达情况,探讨这些调控因子改变及叶酸预防性治疗对萎缩性胃炎形成及增殖调控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叶酸预防组,制作萎缩性胃炎模型,叶酸预防组造模同时予叶酸溶液灌胃,共6个月.血清及组织叶酸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胃黏膜组织分别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结果通过图像分析检测蛋白表达阳性面积及密度.结果 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萎缩程度重(P<0.01);叶酸预防组较模型组萎缩程度轻(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胃黏膜叶酸均无明显差异,叶酸预防组血清及胃黏膜组织叶酸均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PC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16表达显著下降(P<0.05),bcl-2表达显著增强(P<0.01),叶酸预防组比模型组PCNA及bcl-2均有下降(P<0.05),但PCNA仍高于对照组(P<0.01),bcl-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叶酸预防组p16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细胞处于高增殖状态,并出现抑癌基因p16蛋白表达下调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高表达,存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不稳定状态;叶酸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胃黏膜萎缩,并能抑制bcl-2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
肝癌细胞p53、p16及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时间生物学对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比肝癌细胞中p53、p16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强度的时段特征.方法按年周期3个时段采集肝癌组织标本,每1个时段20例,均为肝细胞型肝癌及Edmondson-Steinet分级控制在Ⅱ~Ⅲ级内,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p53、p16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实验,表达强度按等级数据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时段对比.结果p16表达出现时段差异有显著性(H=10.334,P<0.05),即4~7月份为表达高峰期.结论肝细胞癌变及其生长的基因调控的时间生物学机制,p16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与胃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及P16蛋白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疣状胃炎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疣状胃炎组PTEN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44.4% vs 92%,χ2=14.47,P<0.01),而与胃癌组(25.8%)比较无显著差异(χ2=2.51,P>0.05).疣状胃炎组P16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50% vs 96%,χ2=14.56,P<0.01),但明显高于胃癌组(19.4%)(χ2=6.80,P<0.01).结论:抑癌基因PTEN及P16可能参与了疣状胃炎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CD1)与大肠癌的发生、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同时取距癌灶5cm以外的癌旁组织及10cm以外的正常组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CD1mRNA的表达,同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例大肠癌组织中CD1mRNA阳性9例,阳性率37.5%;癌旁组织仅有1例阳性,阳性率4.2%;正常组织未见阳性表达。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均与癌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1)。CD1mRNA的表达在浸润至浆膜层组明显高于浸润至肌层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及晚期病变(Dukes B C D期)组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早期病变(Dukes A期)组(P<0.05)。CD1mRNA的表达高低与年龄、性别、癌灶直径大小、分化程度及是否有远处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CD1mRNA过度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P53、P21、P16与细胞周期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韵韵  高艳 《山东医药》2002,42(17):29-30
为探讨 P53 、P2 1、P16与细胞周期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我们用免疫组化法对 43例原发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了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标本收集和处理  43例食管癌切除标本取自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河南省肿瘤医院 ,患者术前未接受过放疗、化疗。髓质型 1 5例 ,溃疡型 1 9例 ,蕈伞型 6例 ,缩窄型 2例 ,早期癌 1例。每例标本分别取癌灶中心组织、癌旁组织 (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交界区 )和切端正常粘膜组织 3块。经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 ,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6张 ,厚度 4μm,分别置于涂有 APES(防脱片剂…  相似文献   

13.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胃癌癌前状态,预防和阻止其向胃癌进展是一个重要临床问题。目的:观察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对CAG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p1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CAG模型组(n=25)和替普瑞酮干预组(n=25),后两组以幽门螺杆菌悬液和乙醇-水杨酸钠溶液灌胃制备CAG模型,替普瑞酮干预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替普瑞酮50 mg.kg-1.d-1干预26周。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表现,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黏膜p16、TGF-β1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替普瑞酮干预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0%和73.9%,显著高于CAG模型组的36.4%(P<0.05);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30.4%,显著低于CAG模型组的81.8%(P<0.01)。正常对照组与替普瑞酮干预组间p16、TGF-β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AG模型组相比,替普瑞酮干预组胃黏膜增厚,腺体数目增多,无出血、糜烂。结论:替普瑞酮能修复胃黏膜损伤,部分逆转胃黏膜萎缩,阻止CAG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恢复p16表达和功能以及下调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Bcl-2、Bax、P21-WAF1、P16-MTS1蛋白在胃腺癌演化系列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胃腺癌演化系列胃粘膜中Bcl 2、Bax、P2 1 WAF1、P16 MTS1蛋白的检测 ,探讨胃腺癌发生的机制及四种蛋白表达与胃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1、利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胃癌演化系列胃粘膜中Bcl 2、Bax、P2 1 WAF1、P16 MTS1蛋白的表达 ;2、利用SPSS统计软件包作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在CSG、CAG、IM系列胃粘膜中Bax、Bcl 2表达先高后低 ,而P16 MTS1、P2 1 WAF1表达先低后高 ,(P <0 .0 5 )。高分化胃腺癌中Bcl 2、Bax、P2 1 WAF1、P16 MTS1表达较低分化者高 ;P16 MTS1表达在非贲门癌中比贲门癌中高 ,P2 1 WAF1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中较低 (P<0 .0 5 )。结论 Bax、Bcl 2的高表达及P2 1 WAF1、P16 MTS1的表达受抑可能参与胃腺癌发生 ;四种蛋白异常表达均与胃腺癌分化呈正相关 ;P16 MTS1、P2 1 WAF1的表达异常与胃腺癌的发生部位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5.
正常细胞周期中,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D1)与CDK4(细胞周期蛋白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细胞分裂增殖,p16和Rb抑制细胞分裂,从而保证机体细胞的正常生长.当这一促增生系统成分过表达以及抑制增生系统成分缺失或失活都会导致细胞增殖失控而发生癌变.研究表明许多肿瘤中均有cyclinD1的过度表达及p16 Rb基因的缺失[1-5].我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0例胃癌标本中cyclin D1,P16和Rb蛋白的表达,并与手术切缘正常粘膜组织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其在胃癌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调控因子细胞周期素(Cyclin)D1、p16及p27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患者癌与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经确诊的122例胃腺癌患者癌组织的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组织中CyclinD1、p16及p2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yclinD1、p16及p27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27.9%和52.5%,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8.7%和75.4%)有显著差异(均为P<0.01)。CyclinD1、p16及p27蛋白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分别为0.001,0.011和0.046);CyclinD1和p16还与分化程度有关(P=0.015和P=0.028),但p27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关;另外,p16蛋白表达还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37)。CyclinD1阳性表达与p16和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但p16和p27蛋白之间关系并不明显。结论 CyclinD1和p16、p27对胃腺癌患者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p16蛋白。  相似文献   

17.
背景:疣状胃炎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慢性胃炎,与胃癌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但其癌变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p27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目的:探讨p27蛋白和cyclin D1在疣状胃炎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未成熟型疣状胃炎、成熟型疣状胃炎、胃癌组织标本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蛋白、cyclin D1表达,并分析两者与疣状胃炎患者性别、年龄、Hp感染、肠化生、异型增生的关系。结果:未成熟型疣状胃炎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77.5%对45.0%,P〈0.05),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成熟型疣状胃炎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和未成熟型疣状胃炎组(52.5%对85.0%、77.5%,P〈0.05),与胃癌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未成熟型、成熟型疣状胃炎组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40.0%、42.5%对12.5%,P〈0.05),但均显著低于胃癌组(P〈0.05)。疣状胃炎患者p27蛋白表达与肠化生、异型增生有关(P〈0.05),cyclin D1表达与肠化生有关(P〈0.05);p27蛋白、cyclin D1表达与性别、年龄均无关。结论ip27蛋白、cyclin D1可能参与了疣状胃炎的发生和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家族(TFF)1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标本72例,采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方法,观察癌旁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TFF1和Cyclin D1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TFF1在癌旁黏膜及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和63.3%,Cyclin D1分别为69.8%和41.7%,两者差异显著(P<0.01,P<0.05);TFF1和Cyclin D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76.3%及55.6%,无转移组分别为40.9%和18.5%,两者差异显著(P<0.01);TFF1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关,而Cyclin D1在低分化和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分别为53.5%和24.1%,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TFF1在细胞质中表达阳性的同时在细胞核中也有表达,其阳性率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TFF1和Cyclin D1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TFF1和Cyclin D1表达下调可能在胃癌发生过程中起作用,TFF1在胃癌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可能起不同作用,TFF1和Cyclin D1的低表达可作为胃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正常大肠粘膜、息肉及癌组织中P16、细胞周期素D_1、(Cyclin D_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16在正常大肠粘膜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息肉组织次之,癌组织最低;癌组织与正常大肠粘膜和息肉组织比较差异显著(P<0.005)。对大肠癌患者术后随访2年发现,其死亡与存活者的P16和Cyclin D_1亦有明显差异(P<0.01)。正常大肠粘膜和炎性息肉组织未发现Cyclin D1过度表达,腺瘤样息肉表达率为7.7%,癌组织表达率大于65%,与正常大肠粘膜和息肉组织比较差异显著(P<0.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16)、Cyclin D_1在大肠粘膜组织中多数呈反向表达。提示P~(16)、Cyclin D_1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其反向表达趋势说明可能存在相互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yclin D1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P16及CDK4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检测cyclin D1基因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 6例(14.3%)HCC可检测到cyclin D1基因过表达,5例属Ⅲ-Ⅳ级,1例属Ⅱ级.6例HCC均有CDK4蛋白表达,其中3例为P16蛋白阳性.结论①cyclin D1表达增加只在小部分恶性程度高的HCC中起作用,可能与肿瘤侵袭有关.②在HCC中,cyclin D1基因过表达和(或)P16蛋白丢失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