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沟通组与常规组,每组各9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沟通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护患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沟通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4%;沟通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4.4%,两项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可使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心理及需求,有效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维持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于2018年开始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加入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观察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后发生3例护理缺陷事件,占(1.50)%,7例护理纠纷事件,占(3.50)%,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发生11例护理缺陷事件,占(5.50)%,18例护理纠纷事件,占(9.00)%,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后的护理缺陷事件以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全面高于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实施前(P0.05)。结论临床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加入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缺陷事件及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门诊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应用护患沟通.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门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强护患沟通对化解门诊护理纠纷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门诊工作的1000例护理工作人员,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陈旧护理管理和护患沟通护理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等各项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均明显比对照组好,经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用护患沟通护理管理后,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方法在门诊注射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门诊注射室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38)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38)则在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94.74%,其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是2.6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76.32%,其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是18.42%;上述比较差异均明显(均P0.05)。结论护患沟通方法在门诊注射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减少门诊注射室的护患纠纷事件,可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惠霞 《农垦医学》2015,(2):191-192
目的:对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到2015年1月所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对研究组患者予以护患沟通,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纠纷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3%(41/4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7%(39/43),组间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护患纠纷,其发生度为7.0%(3/43),研究组中未发生护患纠纷,其发生率为零,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高血压护理期间,实施护患沟通,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且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门诊注射室的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防范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接受注射治疗的8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调查其护患纠纷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针对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及人员调整,再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注射室接受注射的80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调查其护患纠纷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分析在进行门诊输液室护理措施整改前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较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注射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整改方案可显著提高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减少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门诊加强护患沟通对化解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选择20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管理,对试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发生护患纠纷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加强护患沟通可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DCA在提高出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4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抽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的48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83%,护患纠纷发生率2.0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08%,护患纠纷发生率20.83%,2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CA可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减少门诊护理纠纷提高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为常规组患者安排未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干预,为观察组患者安排接受过护患沟通技巧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干预,观察不同护理沟通方式对减少门诊护理纠纷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护理后,其护理纠纷发生率更低于常规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常规组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门诊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前,需加强对护理人员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以减少护理纠纷发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120例患者进行分析,设为观察组,并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选取2010年-2011年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唤沟通,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方法:选取本中心2012年7月-2013年8月急诊输液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应用患沟通技巧前后时间分成A组与B组,各6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对患者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A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40.0%,患者满意度为86.7%;B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0.0%,患者满意度为98.4%。B组护患纠纷率明显较A组低,满意度明显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能大大提高护患和谐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方法将10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给予观察组运用统一沟通、书面沟通、集体沟通、预防性沟通等多种类型沟通技巧,给予对照组运用常规沟通方式,对比两组矛盾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现2例矛盾纠纷,发生率为3.92%,对照组出现9例矛盾纠纷,发生率为17.64%,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7%%,对照组满意度为80.39%,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善用沟通技巧能有效降低矛盾纠纷发生率,一定程度也能调动患儿参与治疗积极性,提高治疗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脑外科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脑外科在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2例住院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n=46)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46)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系统的护患沟通,比较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均P0.05。结论:在脑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能够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对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任选80例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1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中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刘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133-4134
目的:探讨妇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实施护理管理前后妇科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编为A组和B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72.5%;B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2.5%,较A组的12.5%显著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妇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防范对策,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事件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病例来源于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把全部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80例),一组为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对比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0%,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86.3%,观察组的是97.5%,两组结果比较,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大大和谐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护理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门诊静点室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护患纠纷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0位门诊病患,均分两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患纠纷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5%,观察组为2%;对照组满意度为85%,观察组为98%。结论护患纠纷属于可预见性,应注意护理操作上的预防处理,提升静点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对脑外科患者护患沟通的临床护理作用。方法选用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脑外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加强护患沟通,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负面情绪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负面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科患者加强护患沟通可以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护理纠纷事件,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的50例患者进行优质化综合管理,另选取同期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结果通过不同护理措施,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护患纠纷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身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优化服务态度,可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