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156例老年偏头痛患者,对照组78例采用血塞通胶囊和尼美舒利分散平治疗,观察组78例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老年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轻中度偏头痛的疗效。方法60例轻中度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氟桂利嗪,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偏头痛治疗的总体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 0.0 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轻中度偏头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较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偏头痛合并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优于对照组74.2%(P0.05);观察组FPG、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合并糖尿病效果明显优于尼莫地平,能明显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予以盐酸氟桂利嗪单一治疗,治疗组(55例)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每周疼痛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对照组及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2.7%(29/55)、87.3%(48/55),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盐酸氟桂利嗪,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0月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收治的TIA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静脉滴注谷红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红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TIA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氟桂利嗪联合普萘洛尔预防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偏头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氟桂利嗪加普萘洛尔治疗,对照组用谷维素治疗,60 d后观察两组头痛指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头痛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1).结论 氟桂利嗪联合普萘洛尔是预防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难治性偏头痛(R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头痛门诊就诊的RM患者82例,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乙拉西坦联合氟桂利嗪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12周末、24周末头痛症状(包括头痛程度、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治疗24周末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头痛程度得分、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末和24周末观察组患者头痛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头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末,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1.49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对照组为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氟桂利嗪治疗RM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前庭型偏头痛(VM)的临床特点、常规检查项目及治疗效果。方法依据调查表记录100例患者眩晕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与活动及体位关系、症状表现、家族史,分析前庭型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前庭型偏头痛多发于女性,以中青年为主,经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0%,对照组为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眩晕时间、眩晕发作次数和眩晕程度等方面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前庭型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丹蒌片合用氟桂利嗪.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候、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4.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对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效果,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偏头痛发作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因偏头痛就诊的病人80例,按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头痛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晕、乏力、嗜睡等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缩短头痛时间和用药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加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及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偏头痛治疗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加针灸治疗偏头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3年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两周后判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为63.3%,高于对照组的35.0%(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6.7%,与对照组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且未增加偏头痛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内科》2017,(2)
目的探讨定眩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定眩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研究组为90.0%,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LVA、RVA、BA水平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定眩颗粒治疗VBI眩晕患者,能更显著地降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水平,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西比灵)胶囊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8%,对照组为88.64%,两组疗效相近(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可改善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活血通络胶囊及安慰剂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及安慰剂胶囊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西比灵。  相似文献   

16.
养血清脑颗粒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病人的疗效。方法将86讽临床确诊为偏头痛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组(治疗组)45饲,单用氟桂利嗪组(对照纽)41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每次4g,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5mg~10mg,每晚睡前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5mg~10mg每晚睡前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0d。治疗前后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其头痛严重程度,比较两组病人头痛发作频率、特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纽总有效率为95.34%较对照组78.9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头痛程度缓解及伴随症状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可明显改善偏头痛病人的头痛发作程度以及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17.
于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172-1173
目的研究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治疗,治疗组在银杏达莫的基础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后循环系统平均血流速度和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后循环血流速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 治疗组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增快(P<0.01);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头痛宁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痛宁胶囊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77.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低于对照组的22.7%(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氟桂利嗪治疗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CP)患者的辅助疗效及其对CSF中一氧化氮(NO)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30例氟桂利嗪治疗组(A组)和3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治疗前后CSF中NO水平与癫痫发作次数改善。结果 两组患者CSF中NO水平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氟桂利嗪组癫痫发作明显减少。结论 氟桂利嗪辅助治疗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有良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