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以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IVST、LVDD及LVMI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IVST、LVDD及LVMI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和LDL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和LDL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脉斑块的破裂、出血和血栓的形成而导致局部缺血引起的,或血液中血脂过高而影响了心脏的灌注量〔1〕,患者可有胸骨持续的疼痛感,严重者甚至会休克、乃至心力衰竭而亡〔2〕。临床科学发现,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调节血脂、阻碍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3〕,本文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他汀类降脂药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血脂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5年6月住院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所有病人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睡前顿服,出院后继续用药。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半年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下降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增高程度;治疗1年后梗死后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性死亡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半年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半年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后治疗组梗死后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心律失常、心脏事件死亡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血脂调节有益,且可以降低梗死后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张振岭  马丽  任澎 《心脏杂志》2015,27(3):307-30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5月入院确诊的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20 mg组和40 mg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分别给予20 mg和40 mg。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l周后不同剂量对血清hs-CRP、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后1周血清hs-CRP、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且40 mg组较20 mg组治疗后LDL-C水平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1周内)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降低hs-CRP、血脂水平有效,并且40 mg组在LDL-C降低幅度上优于20 mg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诊冠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PCI术前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B组患者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PCI术后两组他汀按原剂量维持.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CRP、IL-6 、三酰甘油(TG)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国产瑞舒伐他汀10 mg剂量具有与进口阿托伐他汀40 mg剂量类似的调脂抗炎作用,能降低急诊PCI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早期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AngⅡ和PCⅢ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明显改善其心肌重塑,降低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血脂及安全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对68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B两组均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的基础之上,加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37例,每日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共12周;B组31例,每日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共12周。A组患者在服药4周后如血脂水平未能达到有效标准者,阿托伐他汀增加剂量至20mg每日睡前口服,共观察12周。结果A、B两组对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显著性疗效(P〈0.05),B组有80.6%患者TC、LDL-C下降到理想水平,较A组(51.4%)有显著性疗效(P=0.012),而剂量的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阿托伐他汀20mg/a较10mg/d能更有效地使LDL-C、TC达标,同时对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剂量的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9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予AMI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20mg;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亦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AMI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有效调节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小檗碱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檗碱300mg(tid),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肌酐(Scr)、谷氨酰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C[(3.38±1.05)mmol/Lvs.(4.24±1.07)mmol/L];TG[(1.20±0.62)mmol/Lvs.(1.42±0.73)mmol/L];LDL-C[(2.10±0.71)mmol/Lvs.(2.58±0.61)mmol/L];ALT[(22.32±11.66)U/Lvs.(34.46±12.87)U/L]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HDL-C水平升高无差异,Scr和CK未见差异。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小檗碱具有更强的调脂效应,对肝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可使急性冠脉事件明显减少,因此他汀类药物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本文观察了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旨在探讨此类药物降脂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控制效果和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对照组(46例,曲美他嗪+辛伐他汀治疗)和观察组(46例,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指标、临床治疗效果、血脂达标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2.18±0.30)次/周、(2.85±0.45)min,低于对照组的(3.64±0.42)次/周、(4.47±0.53)min(P <0.05)。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54±0.35)mmol/L、(1.38±0.25)mmol/L、(1.89±0.32)mmol/L、(1.81±0.25)mmol/L。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的(4.10±0.41)mmol/L、(1.66±0.40)mmol/L、(2.34±0.46)...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将86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后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TNF-α、MMP-9、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从侧面提示阿托伐他汀治疗该病的药理学机制可能是与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 82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 2 0mg ,每日一次 ,疗程 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 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检查血脂、血内皮素 (ET)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 ,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 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TC、TG及LDL_C下降 (P <0 0 1) ,HDL_C上升 ( 3个月P <0 0 5 ,6个月P <0 0 1) ,阿托伐他汀治疗 12个月后血内皮素下降 (P <0 0 5 ) ,CIMT下降 (P <0 0 5 )。结论 根据临床观察 ,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中TC、TG及LDL_C的浓度 ,提高血中HDL_C浓度 ,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 ,延缓及降低颈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80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术前及术后分别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d或阿托伐他汀20 mg/d,持续6个月;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Hs-CRP、IL-8、TNF-α浓度。结果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血清中hs-CRP、IL-18、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1.06)mg.L-1 vs.(3.58±1.12)mg.L-1,P<0.05;(16.54±4.81)pg.mL-1 vs.(21.92±5.37)pg.mL-1,P<0.05;(101.89±40.52)ng.L-1vs.(248.46±59.14)ng.L-1,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行PCI治疗的AMI患者术后血清中Hs-CRP、IL-8、TNF-α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匹伐他汀(2 mg)和阿托伐他汀(20 mg)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血脂控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单中心非盲随机对照的方式对196位受试者开展为期12周的临床研究。结果 术后12周匹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较基线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基线水平有所升高(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1周时,两组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及肌酸激酶(CK)较基线水平均有所升高,但阿托伐他汀组的ALT及CK较匹伐他汀组更高;术后12周匹伐他汀组的ALT,AST及CK较基线水平无显著变化,阿托伐他汀的ALT及CK较基线水平增高,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2 mg匹伐他汀与20 mg阿托伐他汀有相似的降低TC,LDL-C,TG及升高HDL-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检验阿托伐他汀有无"降脂外作用"的假说.方法 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55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25例,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组30例,正常对照组25例.应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比较治疗4周前后的变化.结果 血脂正常高血压组患者内皮功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阿托伐他汀10 mg组治疗前后FMD分别为(7.5±2.7)%与(11.5±3.1)%,P<0.05,EID为(16.9±4.5)%与(17.4±5.3)%,P>0.05,阿托伐他汀20 mg组治疗前后FMD分别为(7.3±3.4)%与(14.7±2.5)%,P<0.01,EID为(17.1±5.5)%与(18.2±5.6)%,P>0.05.阿托伐他汀10 mg组与20 mg组治疗后比较,以20mg组FMD改善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降脂以外的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且具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只。AMI组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AMI模型,成功后24h剩余36只,再随机分为AMI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8只。干预组每日予阿托伐他汀(40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AMI对照组每日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分别采用TUNEL法和RT-PCR法检测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MAI)和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组和AMI对照组非梗死区心肌中MAI和TNF-α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干预组与AMI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5)。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大鼠AMI后非梗死区MAI,抑制非梗死区心肌中TNF-α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均于晚饭后2 h服用,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血脂、心功能、颈动脉斑块指标变化,并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均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1%(5/45),对照组为31.1%(1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结论相比20 mg/d,40 mg/d的阿托伐他汀能使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益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检验阿托伐他汀有无“降脂外作用”的假说。方法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55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组25例,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组30例,正常对照组25例。应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比较治疗4周前后的变化。结果血脂正常高血压组患者内皮功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阿托伐他汀10mg组治疗前后FMD分别为(7.5±2.7)%与(11.5±3.1)%,P<0.05,EID为(16.9±4.5)%与(17.4±5.3)%,P>0.05,阿托伐他汀20mg组治疗前后FMD分别为(7.3±3.4)%与(14.7±2.5)%,P<0.01,EID为(17.1±5.5)%与(18.2±5.6)%,P>0.05。阿托伐他汀10mg组与20mg组治疗后比较,以20mg组FMD改善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降脂以外的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且具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计87例。随机分成联合用药组(A组)、单药强化组(B组)。联合用药组45例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顿服,普罗布考500 mg,每日两次口服。单药强化组42例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40 mg,每晚顿服。观察患者服药12周对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三酰甘油(TG)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稍有升高,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TC、LDL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HDL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LDL C、TC水平,这种联合应用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调脂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