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疹疫情分析与消除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甦  刘燕斌 《中外医疗》2010,29(27):11-11
目的了解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引进大疫情分析系统和麻疹专报系统数据对萍乡市2004年至2009年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3~6月为季节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多数病例未接种麻疹疫苗,特别是流动儿童接种率低。结论加强常规免疫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推行麻疹强化,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是消除控制麻疹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了解新兴县麻疹流行情况,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统计方法对该县1999~2009年麻疹疫情及麻疹病例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兴县1999~2009年麻疹共11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36/10万,4~6月为高发季节,占总发病数的69.49%。发病人群主要是10岁以下的儿童,占90.67%,3~13岁儿童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占83.73%。结论新兴县的麻疹流行处于低发病水平,但距离消除麻疹的目标仍待观察,要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建议落实儿童入学的查证制度与查漏补种,重点是流动儿童,实施8月龄~14岁的人群麻疹强化免疫的策略,必要时对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成年人补种疫苗,提高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3.
为加速我地消除麻疹的进程,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8月龄至14岁人群于2009年10月和2010年9月连续两年开展了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分析我中心的两轮强化免疫麻疹的接种情况及2006年以来本地连续5年的麻疹发病资科,结果显示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后,发病率明显下降,免疫空白的儿童和成年入发病率高,有免疫史的人群发病率低.说明接种疫苗对于控制麻疹的流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岁、6岁儿童仍有发病,说明麻疹加强免疫对于提高儿童免疫力,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意义重大.消灭麻疹免疫空白人群,开展强化免疫为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张凤斌   《中国医学工程》2012,(2):121+123-121,123
为加快我地消除麻疹的进程,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县疾控中心对辖区内8月龄至4岁人群于2008年5月和2010年9月分两年开展了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分析我中心的两轮强化免疫麻疹的接种情况及2006年以来本地连续5年的麻疹发病资料,结果显示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后,发病率明显下降,免疫空白的儿童和成年人发病率高,有免疫史的人群发病率低。说明接种疫苗对于控制麻疹的流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麻疹加强免疫对于提高儿童免疫力,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意义重大。消灭麻疹免疫空白人群,开展强化免疫为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控制效果。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05-2011年麻疹流行情况、麻疹控制数据及人口资料,根据控制策略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天山区2005-2011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 203例,报告病例最多为胜利路街道363例,占总例数的30%。发病以第2、3个月发病人数较多,占总例数的35%。发病年龄0~62岁,学龄前儿童是主要人群,报告646例,占总例数的54%,其次为15~25岁人群,报告300例,占总例数的25%。结论天山区2005-2011年近71%麻疹病例为学龄前儿童及适龄学生,因此,扎实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基础工作,高质量及时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和规范麻疹疫情管理将能够极为有效的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清远市2006~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消除麻疹干预效果,为如期消除麻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清远市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1年清远市共报告麻疹1794例,年均发病率为8.69/10万,各年发病高峰在4~7月;病例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清城区和清新县;发病以小年龄组儿童为主要人群,病例主要集中在O.5岁年龄组,散居儿童和学生为麻疹发病高发人群。结论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次接种率,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提高监测质量和实现早期疫情应急处理,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增城市2004年麻疹疫苗应急接种效果评价和麻疹发病特征分析,为进一步制订我市有效的麻疹防制措施,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周边地区麻疹疫情紧张和我市麻疹病例上升,对8月龄至11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结果:2004年4-5月份开展全市8月龄至11岁儿童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后,5月份发病48例,为发病高峰,6月份发病高峰逐步下降,至10月份发病为0例,年发病率控制在12.59/10万。结论:疫点开展麻疹疫苗应急接种,消除人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整体免疫水平,可在短期内迅速有效控制麻疹疫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分析唐山市2015年1~6月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措施,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唐山市2015年1~6月麻疹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唐山市2015年1~6月麻疹发病率为9.15/10万,明显高于2010-2014年平均发病率(3.55/10万),呈麻疹流行态势;全市麻疹发病呈高度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的状态,以散发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8月龄以下及20~岁组人群,该非强化免疫控制人群发病构成占总病例数的89.50%,出现"双相移位"趋势;病例分布在全市14个县(市/区),其中滦县和滦南县发病率超过全市平均发病率。结论唐山市2015年为麻疹流行年,疫情上升迅速且局部地区高发,易感人群的积累是导致流行的因素。及时采取应急强化免疫措施,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减少易感人群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举措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增城市2001~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制订麻疹有效防制措施提供依据,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收集我市2001~2005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5年增城市麻疹发病248例,发病率为1.08~12.59/10万之间,0岁组发病最高,占发病数的20.16%,成人麻疹病例增多,麻疹发病年龄前移和后移,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的地区麻疹发病率高于边远山区和丘陵地区。2004年开展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后,效果显著,迅速控制了全市麻疹疫情。结论为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必须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及时做好流动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同时应重视大年龄组儿童和成人麻疹疫苗复种工作,消除人群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掌握那曲地区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探讨控制对策,为2012年消除麻疹打下良好基础.方法利用那曲地区麻疹监测系统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对2006~2011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1年共报告病例548例,死亡4例,平均发病率为133.53/十万,死亡率为0.97/十万,病死率为0.73%.涉及全地区8个县(区),主要以小年龄组散居儿童和牧民为主,散居儿童和牧民发病473例,占发病总数的86.31%,0~5岁的共发病335例,占发病总数的61.13%.结论高质量的麻疹疫苗的初免和重点人群的强化免疫以及敏感的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近年来菏泽地区麻疹流行规律,为进一步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归纳统计历年发病情况、免疫水平。结果1993-1998年麻疹年发病率均低于5/10万,1~7岁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1.69%,正常人群GMT为1:9.28。结论我区麻疹疫情仍处于疫苗时期的相对稳定期,控制、消除麻疹必须提前免疫,消除免疫空白人群,加强免疫监测,定时开展M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珠海市香洲区湾仔街道(以下称本街道)辖区居民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情况及麻疹疫情,为社区居民预防麻疹流行提供经验。方法采用百分比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本街道辖区2006年~2011年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及2009年、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组织实施与接种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麻疹发病疫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珠海市香洲区湾仔街道2006年~2011年麻疹疫苗常规接种的基础接种、加强接种率分别达到95%以上。2007年、2008年散发麻疹病例分别为3例、7例,主要散发于外来大龄儿童与成人。结论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强化免疫,可有效控制麻疹疫情;落实业务经费,建立稳定的计划免疫队伍是消除麻疹的基本措施;落实计划免疫接种证入园入学查验制度,是消除大龄儿童免疫空白、控制麻疹流行的关键手段。要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需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全民参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1997-2011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2011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麻疹疫情资料和2005-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11年麻疹发病率为(0.36~20.56)/10万,平均发病率为3.94/10万;4~7月是麻疹的好发季节;发病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下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99%;监测资料提示小于8月龄、8月龄至1岁、1~2岁年龄组、2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的32.73%、21.39%、5.15%、17.01%,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91.24%。结论:麻疹发病向大年龄和8月龄内人群转移;要控制麻疹以达到消除的目标,除做好常规免疫工作以外,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流动儿童管理,开展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做好15岁以下儿童查漏补种,积极开展15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1997-2011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2011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麻疹疫情资料和2005-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11年麻疹发病率为(0.36~20.56)/10万,平均发病率为?3.94/10万;4~7月是麻疹的好发季节;发病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下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99%;监测资料提示小于8月龄、8月龄至1岁、1~2岁年龄组、2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的32.73%、21.39%、5.15%、17.01%,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91.24%。结论:麻疹发病向大年龄和8月龄内人群转移;要控制麻疹以达到消除的目标,除做好常规免疫工作以外,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流动儿童管理,开展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做好15岁以下儿童查漏补种,积极开展15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我县麻疹发病特点,更好地指导我县消除麻疹工作.方法资料源于国家传染病疫情信息网华县疫情信息报告网,对我县2005年-2011年的麻疹病例进行了认真核对分析.结果2005年-2011年共发病39例,无死亡病例,2006年发生1次麻疹爆发流行.报告发病率:2005年发病率1.92∕10万,2006年发病率为3.00∕10万,2007年发病率,2008年发病率0.54/10万2009年发病率0.54/10万,2010年发病率2.42∕10万、2011年发病率1.24/10万.结论我县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流动儿童和麻疹疫苗下限月令儿童发病呈上升趋势.消除麻疹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宾阳县2009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探讨控制策略。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阳县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宾阳县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32例,实验室确诊14例,其中流动儿童发病11例,占78.57%,常住户口儿童发病3例,占21.43%;发病时间集中在2~4、9~10月份;无麻疹免疫史者占71.43%,麻疹免疫史不详者占28.57%。5岁以下年龄组12例,占85.71%;15岁以上2例,占14.59%。结论宾阳县麻疹免疫工作尚存在一些漏洞,应加强流动儿童的上卡接种、常住户口儿童的查漏补种、15岁以上大年龄人群的麻疹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镇安县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和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镇安县2013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镇安县2013年共报告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22例,无死亡病例和暴发疫情,报告发病率7.99/10万;病例均为县内乡镇之间流动儿童;4~8月均有发病,5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1.67∶1。结论提高疫苗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加强流动儿童管理,预防院内感染,注重麻疹防控知识宣传是麻疹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岷县36年来麻疹流行特征,通过对期间麻疹发病的各年度疫情资料分析,主要针对1986年前和1986年后麻疹传播情况与易感人群免疫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岷县在近20年来对麻疹发病控制取得了很大成绩。进入21世纪,麻疹发病(指确诊病例)呈现在历史最低水平,近几年流行特征发生变化,主要以大龄儿童和成人多见,自1986年实施计划免疫,持续不断开展麻疹监测,维持MV高水平免疫,并适时开展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建立了有效免疫屏障,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浙江省苍南县2010~2011年6月间麻疹流行情况,掌握其规律,为2012年消除麻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和麻疹专案系统的资料,对苍南县2010~2011年6月间麻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1年6月共报告麻疹病例91例,无死亡病例,散居儿童75例,占82.42%;〈8个月龄发病39例,占42.86%;8个月龄~1岁发病29例,占31.87%;无免疫史75例,占82.42%;46名患者发病前有医疗机构就诊史,占50.55%。结论2010年11月~2011年6月苍南县存在麻疹高发态势,1岁以下幼儿是高危人群。提高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减少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是控制麻疹发生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河源市2001-2006年麻疹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源市麻疹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以降低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对2001—2006年河源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源市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周期性,2—7月份发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74.22%,流行模式为散发和暴发并存,以散发为主,但局部麻疹暴发影响全市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后移,2001年以来麻疹年平均接种率为95%,人群抗体保护率达到了91.2%。结论河源自2001年以来,麻疹免疫预防接种率比较高,麻疹发病率多年控制在较低水平,长时期的高保护率导致易感人群积累,发病率有回升可能。当前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仍然是以麻疹疫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加强麻疹疫情监测管理和分析,完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减少免疫空白,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