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些年,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得到迅速发展,国家给予了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高度的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推广和普及。在提升公民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城乡地区差异导致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差距较大、文化程度与职业影响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不同年龄段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能力存在差异和健康状况导致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了解度不同等。因此建议规范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和传播、不同地区个性化的制定相关策略和措施、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传播方式、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知识的宣教和科普工作,这对于我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宣传和教育,提升我国公民的中医养生素养不仅有着理论意义,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1月1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8种技术规范发布。  相似文献   

3.
养生之道,博大精深;保健之要,贵在周全。本文按照中医传统养生理念,特别对“全养生观”进行了系统性阐述,简要介绍了中医养生的方方面面,旨在指导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养生、在养生中生活,养生的核心在于从淳德全道出发,兼顾养生保健的全程性、原典性和基础性,最终达到寿敝天地的健康长寿目的,得以尽终天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发展迅速,中医养生保健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中医养生保健走出医院,在基层遍地开花。但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市场监管体制还不够健全,养生保健市场不够规范,准入制度不完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挖掘不够,技术研究和推广环节薄弱,养生保健从业人员良莠不齐。面对这些问题,政府首先应完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完善卫生服务行业的产业化、市场化;中医科研人员既要研究推广简单易行的养生保健内容,又要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集中展示和宣传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养生保健产业的多样化发展,从而走出一条新型养生保健产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科月经病的中医预防方法。方法使用文献检索法查阅古今中医妇科典籍中有关月经病中医护理方法的内容。结果中医妇科预防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三级分层预防体系。常用的预防法有心理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环境养生、时辰养生、运气养生、婚育养生、房事养生、文娱养生、体育保健、药物保健、针刺保健、艾灸保健、按摩保健预防法等:结论月经病中医预防法对中医妇科预防月经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中医养生的理论,针对代谢综合征的一级预防,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精神调摄等养生保健手段,进行治疗性改善其生活方式,从而祛除病因,提高机体的防病能力,达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4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42份,调查问卷参照《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自行设计.[结果]342名中具有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大学生为177名(51.8%),其中具有基本理念和知识素养的为295名(86.3%),具有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为320名(93.6%),具有常用养生保健素养的为183名(53.5%),具有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素养的为116名(33.9%).参加中医课程学习和做健康风险评估是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需提高,参加中医课程学习和健康风险评估与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在中医思想中,养生保健是比较重要的,"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生"就是生命、生长、生存。简单的说,养生的主旨就是健康的保养生命。在养生过程中,应该遵循阴阳五行的变化,然后融合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对养生进行指导,科学的调养身体,保持健康。在中国的养生理念中,非常重视人和自然的关系,认为养生要顺着自然气候的变化,使得身体与自然达到平衡。中医是中国的瑰宝,中医养生更是驰名中外,得到其他国家人民的喜爱。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中医养生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接着对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做了一些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目前中医养生保健的现状及服务需求状况,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办法,以期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事实依据。方法选取北京、湖南、贵州三省市,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分析群众对中医养生保健的关注度及患者就医行为,对养生保健机构的人员组成、服务项目、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⑴56.0%的人关注养生节目,30.0%的人做养生保健。养生保健的关注度仍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⑵调查的100家养生保健机构,均开展了中医药相关服务。养生保健机构从业人员均为大专及以下学历。⑶患者在基层对中医药服务有较大的需求,接受中医服务以中药、针刺、拔罐等项目为主。结论要加快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建立中医药养生保健行业标准,以促进中医药养生保健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回顾社会现况,中医药院校培养具有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中医学人才至关重要,《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课程应运而生。围绕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模式、深化教材建设、创新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精品共享服务社会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中医"治未病"及养生保健理论进行阐述,并详细介绍四季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养生方法。倡导全社会、全人类都要注重健康,做到遵循规律,顺其自然,心情舒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科学养生,有效防范疾病,追求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是以中医气血阴阳和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肢体运动和气息的调理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养生保健体育运动。它通过肢体的运动来平衡气血阴阳,调理脏腑经络,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对中医养生保健与药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学习需求.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温州医学院非中医专业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多数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对中医养生保健与药膳知识非常感兴趣,学习态度积极,但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结论 学校及中医专业教师应帮助医学生充实中医养生保健与药膳知识,完善中医养生与药膳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医养生保健因其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外关注度、重视度较高。但由于缺乏有效评价标准,加之传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方法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复杂性,中医养生当代科普乱象丛生。因此,建设养生方法评价平台,对养生疗法利用多种方法科学地建立相关参数并完善评价体系,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从而优化中医养生理论,是新形势下中医养生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现况,为开展行业准入试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辖区内1212家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进行现场走访调查。结果:1212家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平均每家营业面积为175.5±274.1平方米,平均从业人员4.7±4.4人。5694名从业人员中,持证上岗者588人,持证上岗率为10.3%。从业人员不低于3人的保健机构共990家,占81.7%。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中共发现存在违规行为单位104家,总体违规率为8.6%。结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有待规范,需要加强行业监管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饮食不仅为日常所需,更是民众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食养的历史源远流长,原始人类在学习使用火的时候发现"炮生而熟,令人无腹疾",出现了饮食养生的萌芽。西周时期设立食医和食官,重视食物的营养与保健。《黄帝内经》成书奠定了中医食养理论的基础,唐代孙思邈食养食治专著的出现,使饮食养生进入兴盛阶段。此后历代对饮食养生的研究更加深入,实践也更加广泛,至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成熟理论体系和多样化方法。通过梳理有关中医食养的历代文献,溯源中医食养理论的发展脉络,推古及今,汲取中医食养理论的精华,指导当代饮食养生实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互联网+中医养生保健"模式对中青年"颈肩痛"人群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对180例中青年"颈肩痛"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进行普通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合"互联网+中医养生保健"模式进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中青年"颈肩痛"人群的健康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对健康管理满意度的总满意率为67.77%,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健康管理,观察组疼痛程度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青年"颈肩痛"人群健康管理过程中,应用"互联网+中医养生保健"模式有着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中青年"颈肩痛"人群健康管理水平,因此可将其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儒家"中庸之道"的本质在于追求事物的平衡与和谐,无过无不及。平衡是万事万物互依互存的法则,中庸则是这一法则的贯彻者。平衡法则渗透到中医养生学的各个方面,指导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以平衡的思维顺应天地自然、食饮有节、喜怒有度、劳逸适度,这便是中医养生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19.
<正>眼下养生科普乱象使人忧,权威准确的养生知识和方法哪里寻?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近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社出版的《中医健康养生》,将于2015年1月正式创刊发行。该杂志依托中医药行业权威媒体中国中医药报丰富的信息和专家资源,依靠报社和杂志社经验丰富的编辑团队,向广大读者提供权威、科学、地道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弘扬优秀中医养生文化,正确引导养生保健舆论。《中医健康养生》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0-1279/R。杂志为月刊,设计精美,全彩印刷,每月1日出版发行。欢迎关注中医养生保健的广大读者朋友、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务人员、中药药企、养生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棗道教,对人的研究和认识非常全面、透彻.道教以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作为修道的最高目标,其在追求长生久视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促进了中医养生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道教的养生思想十分丰富,主要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动养生思想,自然无为的养生思想,以德养生的思想,形神相守的养生思想等.《道藏》是道教的超大型丛书,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养生,整理,不仅对研究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历史,而且对进一步促进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和完善,指导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科学地做好养生保健,都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