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溶栓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溶栓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累积性损伤的脑保护作用,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药物.方法实验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中药1组、中药2组,采用改良过的Pulsinelli的4VO法[1,2],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血清及脑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对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匀浆中TNF-α含量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均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1组、2组预防给药后血清、脑内TNF-α含量较模型组仅有小幅度的增高.中药1组、2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随剂量增加TNF-α增高幅度越小.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脑含水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药不同剂量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脑含水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剂量增加脑含水量减少.结论溶栓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该方降低TNF-α的过量释放、减少脑含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西维来司钠(ONO-5046)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I/R+ONO-5046组,I/R组和I/R+ONO-5046组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为6、12、24、48 h四个亚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I/R模型,缺血15 min,I/R+ONO-5046组于再灌注时经股静脉持续给予 ONO-5046 2 mg·kg-1·h-1,假手术组和I/R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结果 I/R后,NE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强(P<0.05或P<0.01),TNF-α表达量也增加并于再灌注12 h达最高峰(P<0.01).ONO-5046组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NE、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以及减少TNF-α表达,明显改善脑组织病理形态.结论 ONO-5046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E、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及下调TNF-α阳性表达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5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I/R组)、小剂量白藜芦醇(2.5mg/kg)组、中剂量白藜芦醇(5 mg/kg)组、大剂量白藜芦醇(10 mg/kg)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白藜芦醇组在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0 min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白藜芦醇腹腔注射,术后6 h、24 h、48 h、72 h、7天时间节点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四氮唑红染色(TTC)脑组织后计算脑梗死病灶体积并比较5组的差异;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缺血脑组织周边区组织的TNF-α表达量并比较5组的差异。结果 (1)模型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有神经功能缺损,白藜芦醇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剂量越大,改善越明显。(2)白藜芦醇干预各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呈显著剂量依赖性。(3)在各个时间点,各组大鼠缺血周边区脑组织的TNF-α阳性细胞数为:模型组小剂量白藜芦醇组中剂量白藜芦醇组大剂量白藜芦醇组假手术组(P0.05)。结论 (1)缺血再灌注脑损伤过程中,白藜芦醇能有效的保护大鼠脑神经细胞,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表达来完成的。(2)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剂量相关,并且呈现显著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发病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大多数,深入研究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机制并寻求新的神经保护策略迫在眉睫,而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及炎性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的表达有望成为防治脑缺血性疾病的新途径[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具有显著的促炎症反应作用,可被作为CIR损伤的治疗靶点。但是,TNF-α在CIR损伤中具有损伤与保护双重作用,现综述如下。1脑缺血炎症反应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细胞内Ca2+失衡、  相似文献   

5.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 α(TNF α)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尝试应用抗TNF α单抗进行缺血后的脑保护治疗。 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监测经大脑中动脉闭塞 2h后to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点TNF α的表达规律及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 ,并应用四氮唑红 (TTC)染色法测量再灌注 2 4h脑梗死灶体积。 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2 4hTNF α表达和白细胞活性均达到高峰〔分别为 (3 7 86± 9 78)个和 (0 2 90± 0 0 71)U/ g湿组织 ;对照组分别为 (1 83± 1 41)个和 (0 0 16± 0 0 0 3 )U/ g湿组织〕 ,二者呈现同步变化。应用抗TNF α抗体可减少白细胞聚集〔治疗组为 (0 148± 0 0 3 3 )U/g湿组织〕和脑梗死灶体积〔手术组为 (15 8 7± 8 1)mm3,治疗组为 (86 3± 12 2 )mm3〕。 结论 TNF α通过炎性反应参与了缺血再灌注脑损伤 ,应用抗TNF α抗体可起到缺血性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阿司匹林预处理组。各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及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阿司匹林预处理组可使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血清NSE含量降低,均较脑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同时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亦较脑缺血再灌注组降低。结论阿司匹林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时IL-1β和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lll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探讨TNF-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神经毒性作用机制以及拮抗TNF-α的治疗作用,将为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表达增加 ,在再灌注损伤病理过程中TNF α具有损伤与修复双重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致炎、促凝血机制、血脑屏障破坏、诱导缺血耐受及神经生长因子生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预处理组。各组采用Longa等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并加以改进,制备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NSE含量及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脑缺血预处理可使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血清NSE含量降低,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作用的产生,下调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时IL-1β和TNF-α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双刃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增加。以往,人们注重的是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细胞毒性,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已有一些研究证实,肿瘤坏死因子-α尚有神经保护和促进修复等作用。因此,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双刃剑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并寻找有效预处理的产生时间及持续时间。方法将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对照组(n=10)和阿司匹林预处理组(n=50)。阿司匹林预处理组又分为5个亚组,每组10只,分别于预处理后即刻、3h、1、3、5d行大脑中动脉闭塞,以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局部脑缺血2h,于再灌22h观察阿司匹林对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病变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预处理后3h、1、3d组脑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缩小,IL-1β和TNF-α含量减低。结论阿司匹林预处理对随后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IL-1β和TNF-α的过量表达有关,这种保护作用产生于预处理后3h,1d达峰,持续至第3d。  相似文献   

12.
党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改善能量代谢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 生理盐水组,缺血再灌注 党参组,缺血再灌注 CoQ10组。其中缺血再灌注 生理盐水组、缺血再灌注 党参组、缺血再灌注 CoQ10组分别连续5d灌胃口服生理盐水、党参浸提液、CoQ10混悬液。采用阻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和尾部放血,并重复缺血再灌注的脑缺血模型,分别于缺血后3,6,12h断头取脑,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脑组织中ATP含量、比色法测定Na^ ,K^ —ATPase活性。结果 生理盐水对照组中大鼠脑组织ATP含量、Na^ ,K^ —ATPase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党参组、CoQ10组中大鼠脑组织ATP含量、Na^ ,K^ —ATPase活性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且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党参可改善缺血再灌注脑细胞能量代谢,具有脑保护作用,作用效果与CoQ10相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扶芳藤银杏叶舍剂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苒灌注组、扶芳藤银杏叶合剂预防给药加缺血再灌注组(药物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2h、6h、12h、24h后TNF—α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TNF—α在缺血再灌注组表达明显,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TNF-α水平亦随时间增加。在缺血再灌注同一时间段内,药物组TNF—α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扶芳藤银杏叶合剂可能通过降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的表达水平,以达到减轻急性脑缺血后脑细胞的损伤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对糖尿病(DM)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凋亡及缺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0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动脉线栓与再灌注从而建立研究模型。随机将100只大鼠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只。对照组于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通过在腹腔内注射头孢曲松钠。经干预后观察两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脑皮质区细胞凋亡数量、各时段大鼠脑组织的含水量以及各时段大鼠脑皮质区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大鼠在各个时段脑皮质区细胞凋亡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经干预治疗后,观察组大鼠在各个时段脑组织的含水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大鼠在干预后各个时段的脑皮质区缺氧诱导因子平均光密度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在DM急性脑缺血再灌注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数量、改善脑水肿症状以及抑制缺氧诱导因子表达,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脑梗死组织水肿的关系.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n=44)和假手术组(n=40).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 h后再灌注模型,分别在再灌注后6 h、24 h、3 d、7 d通过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法确定梗死灶大小,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水含量评价脑水肿程度,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缺血脑组织TNF-α含量.结果 缺血脑组织TNF-α含量在再灌注6 h即升高,为(445.8±91.7)pg/ml,3 d达高峰,为(715.5±121.3)pg/ml,与假手术组和其他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01),此后逐渐下降,7 d时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478.1±145.5)pg/ml对(148.5±101.7)pg/ml,P<0.005];脑组织水含量的起始变化滞后于TNF-α含量的增高,脑缺血再灌注24 h才显著增高(P<0.001),3 d达高峰(P<0.001),7 d时仍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体积演变与TNF-α水平变化一致.结论 TNF-α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梗死体积变化有关,对脑组织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压干预方式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均采用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四组各12只:Ⅰ组为对照组:使用微量输入泵以2 mL/h的速度泵入生理盐水,不对血压进行干预。Ⅱ组再灌注后诱导血压升高,Ⅲ组再灌注后诱导血压降低;Ⅳ组再灌注后通过使用微量泵泵入降压药物使MAP降低并维持在90~100 mmHg,再逐渐升高血压到140~150 mmHg。各组血压干涉前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实验结束时大鼠均断头处死,取脑组织以冠状切片,在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中染色,测定各组脑组织梗死体积。结果Ⅳ组与Ⅰ组比较,大鼠脑缺血后梗塞体积减少,Bederson评分明显改善(P均<0.05);Ⅱ组与Ⅰ组比较梗死体积增大(P<0.05)。结论适应性的血压调节灌注方式,能减少再灌注损伤,降低梗塞体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通过炎症反应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在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6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 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血糖假手术组、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和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然后应用栓线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然后2,3,5-氯化二苯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侧皮质NF-κB和TNF-α表达水平。结果正常血糖假手术组、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和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0.00±0.00)分、(2.50±1.08)分和(3.20±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015,P<0.001),且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显著性加重( P<0.05)。正常血糖假手术组、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和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梗死面积分别为(0.00±0.00)%、(33.09±5.17)%和(55.45±9.2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6.614,P<0.001),其中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梗死面积较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显著性增大(P<0.05)。再灌注后24 h,各组缺血侧皮质NF-κB(F=29.993,P<0.001)和TNF-α(F=28.722,P<0.001)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NF-κB和TNF-α表达水平较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显著性增高(P均<0.05)。结论糖尿病会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TNF-α和NF-κB表达上调可能是糖尿病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托吡酯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托吡酯对大鼠高血压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保护作用。 方法 将25只大鼠制成高血压模型,喂养2个月。随机分为3组:即托吡酯治疗组(9只)、缺血再灌注组(9只)和假手术组(7只)。将大鼠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时间为2 h,将线栓拔除即形成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末置入线栓。再灌注后6 h,将大鼠快速断头取脑,经TTC染色,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仪测量鼠脑梗死体积及鼠脑总体积,并将两者的比值作为脑梗死体积比。结果 托吡酯治疗组的脑梗死体积比为0.1087±0.0426,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脑梗死体积比0.286 3±0.064 7(P<0.05)。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结论 托吡酯使大鼠高血压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体积减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肌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肌肽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按Pulsinelli法律立大鼠四血管结扎全脑不完全缺血模型,实验选用同种系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使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和海马CA1区细胞计数观察了肌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氧自由基含量,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量和细胞丢失的作用。结果.显示使用肌肽的治疗组的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量均显著代于对照组(P<0.01),而假手术组和使用肌肽的治疗组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明显高于盐水对照组(P<0.001)。结论:本实验证明肌肽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心络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1只雄性Wistar大鼠,根据不同给药方案随机分为24h对照组(7只)、24h通心络组(7只)、5d对照组(7只)、5d通心络组(7只)以及假手术组(3只)。各组在造模前用等渗盐水或通心络灌胃预处理7d。依据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90min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计算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下的梗死体积。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h后的梗死体积对照组为(94.4±19.9)mm3,通心络组为(72.1±13.4)mm3;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照组为(3.3±0.6)分,通心络组为(2.6±0.6)分。再灌注5d后的梗死体积对照组为(123.9±18.6)mm3,通心络组为(100.2±12.8)mm3;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照组为(2.1±0.4)分,通心络组为(1.2±0.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0.05)。结论通心络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