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奇经针刺组、药物对照组和假针刺组,每组35例。奇经针刺组采用针刺奇经四穴(列缺、照海和内关、公孙);药物对照组予以乌灵胶囊口服;假针刺组选穴同奇经针刺组,浅刺2.5~5 mm,进针即出,不留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分别在治疗期间第4周和治疗结束第8周时进行疗效评定,并在第12周进行随访。结果奇经针刺组有效率为91%,高于药物对照组有效率67.6%及假针刺组有效率24.2%;奇经针刺组治疗后SDS和MENQOL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较药物对照组和假针刺组低(P0.05)。结论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安全有效,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其疗效优于乌灵胶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奇经四穴对改善围绝经期郁病(肝郁证)生存质量的作用及不同时点运用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肝郁证"的围绝经期郁病患者69例随机分为奇经针刺组(列缺、照海和内关、公孙)、药物对照组(乌灵胶囊)和浅针刺组(列缺、照海和内关、公孙浅刺2.5~5 mm,进针即出,不留针),采用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分别在治疗期间第4周和治疗结束第8、12周时进行有效率评定,并采用Binary Logistics回顾分析各组在不同时点的起效效率。结果治疗后第4、8周,奇经针刺组有效率高于其余两组;治疗后第12周,奇经针刺组与药物对照组有效率相当,且两组有效率均高于浅针刺组;在控制年龄和治疗前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后,分组是影响有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中治疗后第8周,相对药物对照组,奇经针刺组3.15倍概率产生疗效。治疗后第12周,药物对照组与奇经针刺组对疗效的影响相当)。结论奇经四穴虽无肝经穴位,却能调摄肝经气血,在改善围绝经期郁病(肝郁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中有可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生殖系统萎缩等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1〕。围绝经期是每位妇女都必经的阶段〔2〕,围绝经期女性比较敏感,在或轻或重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基础上,如果生活中出现某些重大事件,会加重心理负担,使更年期症状明显加重,同时也出现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随机整群选取唐山市文化楼、红星楼、税钢楼社区45~55岁符合人选标准的围绝经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共632人.采用自行设计经预实验校正,重测信度0.91的一般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年龄、工作情况、月经情况、伴侣状况、婚姻状况、经济情况、有无慢性病、认为更年期情绪是否可以调节及调节方式等.结果 围绝经期女性抑郁总发生率为31.70%.婚姻状况、居住环境、性格特征、慢病与否、与子女的关系、与邻里同事的关系、经常运动与否、调节与否、家庭或社会支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影响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居住环境、慢病与否、运动与否、围绝经期综合征、调节与否、邻里关系、家庭或社会支持是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的管理,重视其神经精神症状,早期干预,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婚姻、家庭、居住环境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影响,为促进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20省(市)按城乡分层随机抽查45 ~ 57岁的妇女1 102例,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和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发生与家庭社会支持、伴侣健康状况、伴侣有否工作、婚姻质量、婚姻状况、居住自然环境、居住情况、与子女和邻居关系有相关性(P<0.05).对围绝经期抑郁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由大到小的因素为婚姻质量、家庭社会支持、子女关系、伴侣健康状况、婚姻状况、伴侣工作与否、邻里关系、居住环境、居住情况.结论 婚姻、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发生,促进婚姻家庭和谐可以降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围绝经期雌孕激素水平逐渐下降〔1〕。当雌激素减少到不能刺激子宫内膜时,月经即停止来潮,第二性征逐渐退化,并出现内分泌及精神心理变化。围绝经期护士经验丰富,但体力下降,面对长期压力较大的医疗工作环境,其身心健康值得重视。本文旨在了解临床护士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合雌激素对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对62例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分为老年前期及老年期两组,采用结合雌激素(CE)治疗4周期,围绝经期症状以Kupperman评价进行评估。用药前后分别测定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两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显下降,两组FSH显下降,E2显上升;TC显下降,HDL-C显上升,LDL-C/HDL-C显下降,两组比较疗效无显差异,结论:结合雌激素对老年前期及老年期患均可有效缓妥围绝经期症状,改善血脂构成。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的确切疗效以及用药的依从性。方法将符合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诊断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采用雌激素替代序贯疗法合并口服抗焦虑/抑郁药帕罗西汀(赛乐特);中药组采用纯中药制剂妇宁康片口服;中西药结合组采用妇宁康合并赛乐特口服。3组疗法均加以心理支持疗法。结果各组在接受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减分率显示均有明显好转。西药组与中西药结合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减分率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纯中药组较前两组HAMA评分减分率有显著差异。3组病人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中度以上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治疗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正>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采用"围绝经期"〔1〕一词,定义为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从绝经前开始出现的与绝经相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症状至完全绝经后1年这段时间,短者2~3年,长者10余年,并明确划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一般妇女的绝经期年龄在45~55岁。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情绪不稳定、阵发性潮热、头晕、失眠、心悸、抑郁、暂时性血压升高等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失衡〔2〕。本研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1〕。由于卵巢功能逐步衰退,体内女性激素的下降易出现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精神症状。抑郁障碍就是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抑郁者多伴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癌的特点,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及不同治疗方法对其疗效,预后的影响。方法:48例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均经分段诊刮确诊为内膜癌,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手术-病理发期,部分患者给予后辅助放疗和(或)化疗。结果:术前腹部B超检查与术中所见肌层浸润程度符合率较高。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有明显的变化,手术-病理分期比临床分期能更好的反应病变情况。手术+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最高。与手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癌应引起高度重视,腹部B超对其临床分期有指导意义,手术-病理分期比临床分期能更客观的反映其病变情况,手术联合放疗能提高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城乡社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国20省(市)按城乡分层随机抽查45~57岁的妇女1200例,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CES-D)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02例妇女可疑抑郁发生率16.70%;肯定抑郁发生率10.62%.抑郁的发生与城乡、工作压力大、脑力劳动、患有慢性病、睡眠质量差、月经紊乱与停经、不经常运动、性格内向、遇到困难闷在心里、经济收入高、婚姻质量差等多种因素有关(P<0.05).结论 抑郁症状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工作和生活,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是妇科常见病,严重困扰着妇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引起了众多学者及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成为国内外妇科疾病研究热点。其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激素替代治疗、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治疗、综合治疗等。该文就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是中年妇女重要的健康问题,目前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升高,且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女性糖尿病的就诊率也逐年上升。而中年以后因雌激素的减少,使得胰岛素抵抗明显,血糖不易控制,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围绝经期女性是每个妇女必经的重要转变期,在此阶段会有生理或心理之症状,导致相当一部分女性有抑郁倾向。同时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研究显示糖尿病患抑郁比例较一般人高出2至4倍,女性比例较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特点。方法将已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的围绝经期妇女分为PTE组30例,非PTE组(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妇女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体质量指数、血脂及凝血四项的差异。结果PTE组呼吸困难26例(86.7%)、胸闷11例(36.7%)、胸痛10例(33.3%);常见体征为P2亢进16例((53.3%)、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10例(33.3%)、紫绀10例(33.3%)。PTE组呼吸困难、P2亢进、紫绀、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PTE组(P均〈0.05)。两组血脂水平均高,PTE组中肥胖的比例高于非PTE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脂代谢失调,肥胖的围绝经期妇女出现呼吸困难、P2亢进、紫绀、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时,应警惕PTE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通过调查围绝经期女性综合征及抑郁的状况,了解患慢性疾病对围绝经综合征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2省、直辖市按照城乡分层,每个地区100例,城乡各50例,共2 200例45 ~ 55岁的妇女.问卷由基本资料部分、Kupperman评分表和抑郁自评量表(CES-D)组成.结果 被调查者中患有慢性疾病者占42.5%;患慢性疾病与否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的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慢性疾病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的发生,防治慢性疾病可以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围绝经期妇女血脂代谢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妇女的血脂代谢情况。方法:在健康女性体检中随机抽取小于40岁的妇女30例(I组),围绝经期30例(Ⅱ组)作血脂比较。结果:Ⅱ组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I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9.
牛彩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57-3258
停经后的妇女因卵巢功能的退化,自身分泌的雌激素开始减少,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1〕,自身将面临多种神经系统与生理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2〕。本研究对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雌激素水平与心血管疾病进行了检  相似文献   

20.
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厌食症67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厌食症临床较为多见。笔者应用针刺四缝穴配合内服中药治疗 ,收到满意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小儿厌食症 12 8例 ,均为我院门诊患儿。病程在 1个月以上 ,且无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按照初次就诊日期之奇偶 ,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67例 )和对照组 (61例 )。其中男 76例 ,女 5 2例 ;年龄 <2岁 14例 ,2~ 4岁 38例 ,5~ 7岁 5 4例 ,8~ 12岁 2 2例。两组病程时间见表 1。表 1 两组患儿病程时间     例组别例数 病程时间 (月 )1~ 3   4~ 6   7~ 12   13~ 2 4   >2 4治疗组 6 712  2 5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