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放疗科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在根治术后采用辅助调强放疗,对照组采用辅助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计划靶体积(PTV)的最小剂量(Dmin)、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计划靶区剂量的均匀度、适形度、危及器官的最大受照剂量、毒副反应发生率及1年与2年生存率.[结果]两组Dmin、Dmax、Dmean、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及膀胱、直肠、股骨头的最大受照剂量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适形度指数(CI95%)达(0.9±0.3),高于对照组的(0.6±0.2)且更接近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肠与脊髓的最大受照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消化道、泌尿系统毒副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5.9%、15.9%、13.6%,低于对照组的45.4%、34.1%、31.8%(均P<0.05);观察组1年与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97.7%,与对照组的97.7%、93.2%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靶区剂量下,调强适形放疗的计划靶区的适形度更高,且可减少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和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VMA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剂量和疗效.[方法]本院接受直肠癌手术的80例患者,根据术后放疗计划的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术后VMAT放疗计划,B组给予3DCRT放疗计划,比较两组放疗剂量、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结果]A组最大吸收剂量(Dmax)、平均吸收剂量(Dmean)、最小吸收剂量(Dmin)和剂量均匀指数(HI)显著低于B组,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CI)显著高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95%体积受照射剂量(V9s%)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在小肠、膀胱的Dmax、Dmean、50%体积受照射剂量(V50)值,左、右股骨头Dmean值上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B组,机器调数显著低于B组(P<0.01);A组总缓解率70%,而B组则为65%,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总不良反应率为52.5%,显著低于B组的75%(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放疗治疗过程中,VMAT和3DCRT效果均较显著,但VMAT放疗更具计量学上精准、毒副作用小、治疗时间短的优势,临床治疗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三种不同的放疗方法 ,比较剂量学特点、以及危及器官的受量,评估其优缺点.方法 选择2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时应用伽玛刀(γ刀)、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射治疗(IMRT)制定计划,计算计划靶区(PTV)的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及危及器官受照面积.结果 3D-CRT与IMRT的PTV在适形度和均匀性上优于γ刀,三套计划在食管及脊髓Dmax方面无差异,在心脏受量方面,IMRT降低了V40的有效体积.γ刀显著降低MLD、V20、V30的有效体积,但其肺部的V5大于3D-CRT和IMRT.结论 γ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但计划的均匀性和适形度差,且对于放疗精度、靶区勾画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T)和常规加速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治疗纵膈淋巴瘤患者的效果及剂量学特点。方法 选择接受纵膈区域放疗的淋巴瘤患者65例,根据放疗方案不同分为HT组(28例)和IMRT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根据最低剂量(Dmin)、最高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靶区内超过95%处方剂量的相对体积(V95%)、靶区内超过105%处方剂量的相对体积(V105%)、适形度指数(CI)和靶区均匀指数(HI)评价靶区照射情况,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周围危及器官(OAR)照射剂量。结果 两组疗效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但H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HT组的Dmin和V95%明显低于IMRT组,CI值更接近于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44、6.90、2.49,P均<0.05);HT组双肺Dmean、V5、V20,食管Dmean,心脏V30及脊髓D50明显低于IMRT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行调强放疗(IMRT)与辅助性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术后行辅助性放疗患者9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MRT组与3DCRT组。IMRT组患者行5野6 MVX射线放疗,计划靶区(PTV)内剂量梯度<10%;3DCRT组行4野6MV X射线盒式照射。两组处方剂量、总剂量分别为1.8 Gy/次和45~48.6 Gy。对比两组PTV剂量分布、危及器官照射体积、副反应及3年复发率。结果 IMRT组PTV最小照射剂量(Dmin)、平均照射剂量(Dmean)显著低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4),适形指数(CI 95%)明显高于3DCRT组(P<0.001)。经归一化处理后,IMRT组小肠、直肠、膀胱、骨髓、双侧股骨头受照体积在V45处方水平均明显低于3DCRT组(P<0.05),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亦明显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均无死亡病例,两组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IMRT放疗相对于3DCRT放疗可以达到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明显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射体积,减少放射性损伤,但患者的远期预后无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三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分析调强适形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常规二野照射(2D-RT)在食管癌照射中的剂量学优势,为IMRT在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在1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CT虚拟图像上分别设计2D-RT、3D-CRT和IMRT 3种放疗计划,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3种计划PTV靶区各项参数及肺、脊髓、心脏等正常组织受照射体积和剂量、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概率(NTCP)。结果①3种计划的CI有显著性差异:IMRT最大,3D-CRT次之,2D-RT最差(P0.001)。IMRT计划HI低于3D-CRT和2D-RT(P0.05)。②IMRT脊髓最大剂量、心脏平均剂量和V40及双肺10 Gy以上的受照射体积均低于3D-CRT和2D-RT(P0.05)。③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IMRT计划CI及双肺V5高于3D-CRT和2D-RT(P0.05),HI和脊髓最大剂量低于3D-CRT和2D-RT(P0.05)。④胸中下段食管IMRT计划CI及双肺V5高于3D-CRT和2D-RT(P0.05),HI、双肺10 Gy以上的受照射体积及心脏V40小于3D-CRT和2D-RT(P0.05)。结论无论是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还是胸中下段食管癌采用IMRT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靶区适形度、正常组织保护方面均优于2D-RT和3D-CRT。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过程中肿瘤区的移位及体积变化对其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3例,均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期间肿瘤区移位、大体肿瘤靶区(GTV)体积变化,及GTV剂量、临床靶区(CTV)剂量、计划靶区(PTV)剂量及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40、60 Gy时肿瘤区前后移位、左右移位的显著移位率均高于20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首次定位时比较,二次定位时GTV总体积、最大横径、长度较小,GTV D100(100%靶体积所受照剂量)、D95、D90、100%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V100)、V95及V90较低;CTV及PTV的D100、D95、D90、V100、V95及V90均较小(P<0.05)。靶区移位相同时,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的CTV及PTV的D100、D95、D90、V100、V95及V90均少于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者(P<0.05)。二次定位的脊髓最大剂量、心脏平均剂量、左肺平均剂量及右肺平均剂量均小于首次定位时(P<0.05)。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过程中肿瘤区可能发生移位及体积变化,对于靶区有明显变化及移位发生的病例,尤其是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的病例,临床可采用CT二次定位并更改放疗计划、加强放疗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从而改善肿瘤区域的照射精度、受照剂量,减少危及器官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胸中段食管癌静态调强放疗(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方法选取22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采用Pinnacle 10.0治疗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及危及器官勾画。设计sIMRT、VMAT计划,并对其剂量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原发灶(PGTV)的比较中,sIMRT的2%体积的肿瘤靶区受到的照射剂量(D_2)、肿瘤靶区受到照射的中位剂量(D_(50))、肿瘤靶区的均匀性指数(HI)均高于VMAT,肿瘤靶区的适应性指数(CI)低于VM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计划靶区(PTV)的比较中,sIMRT的98%肿瘤靶区所受照射剂量(D_(98))、CI低于VMAT,HI高于VM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AMT的全肺受到5 Gy照射的体积的百分比(V_5)、V_(10)、V_(15)、V_(20)、V_(30)、V_(40)和平均照射剂量(D_(mean))均低于sIMRT,其中V_(30)、V_(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VMAT的心脏V_(25)、V_(30)、V_(35)、V_(40)和Dmean低于s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sIMRT和VMAT均能满足临床需求,但VMAT的CI与HI更优,对肺、心脏、脊髓的保护效果也优于sIMRT。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适形放疗(3D-CRT)剂量学分布的优劣及不良反应,为临床乳腺癌根治术后选择放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乳腺癌病例,其中左侧乳腺癌患者53例,右侧乳腺癌患者47例;采用IMRT计划50例,采用3D-CRT计划50例,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比较IMRT和3D-CRT在计划靶区(PTV)及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IMRT和3D-CRT放疗技术靶区剂量V95%的百分比分别为(97.8±1.3)%、(97.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的V105%、V110%、V115%与CRT相比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的均匀性指数(HI)为1.06±0.05,3D-CRT的HI为1.27±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的适形指数(CI)为0.88±0.04,3DCRT的CI为0.69±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IMRT的适形性较3D-CRT理想。患侧肺V20、V30、V40、V50分别降低了30.4%、38.6%、84.6%、87.5%,左侧患者心脏V30、V40、V50分别降低了70.8%、92.2%、100%,对侧乳腺平均剂量下降了40.1%,肝脏平均剂量下降了82.6%,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MRT计划在放射性肺损伤、肝炎、心脏病、胸骨后疼痛、骨髓抑制、消化障碍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3D-CRT计划。结论乳腺癌根治术IMRT和3D-CRT都有较好的靶区覆盖率,但MIRT在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和剂量的均匀性均优于3D-CRT,并能降低OAR的受照剂量与容积,减少心脏、肺、肝等器官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左乳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sIMRT)计划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的甲状腺受照剂量特点.方法 回顾性选取68例左乳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innacle310.0计划系统分别设计sIMRT计划和VMAT计划,在肿瘤靶区均归一到相同剂量指标的前提下,比较sIMRT计划和VMAT计划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 VMAT的左肺接受5 Gy辐射剂量体积(V5)和接受20 Gy辐射剂量体积(V20)、心脏接受30 Gy辐射剂量体积(V30)和平均辐射剂量(Dmean)均低于s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MRT和VMAT的左侧甲状腺V5、接受10 Gy辐射剂量体积(V10)、V20基本达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MAT的左侧甲状腺V30、接受40 Gy辐射剂量体积(V40)、接受50 Gy辐射剂量体积(V50)和Dmean低于s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的右侧甲状腺V20和Dmean低于s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RT、VMAT技术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其中VMAT对甲状腺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sIMRT,且左侧甲状腺受照剂量较高、右侧甲状腺受照剂量较低,如何最大限度降低甲状腺受照剂量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调强适形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常规二野照射(2D-RT)在食管癌照射中的剂量学优势,为IMRT在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在1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CT虚拟图像上分别设计2D-RT、3D-CRT和IMRT 3种放疗计划,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3种计划PTV靶区各项参数及肺、脊髓、心脏等正常组织受照射体积和剂量、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概率(NTCP)。结果①3种计划的CI有显著性差异:IMRT最大,3D-CRT次之,2D-RT最差(P〈0.001)。IMRT计划HI低于3D-CRT和2D-RT(P〈0.05)。②IMRT脊髓最大剂量、心脏平均剂量和V40及双肺10 Gy以上的受照射体积均低于3D-CRT和2D-RT(P〈0.05)。③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IMRT计划CI及双肺V5高于3D-CRT和2D-RT(P〈0.05),HI和脊髓最大剂量低于3D-CRT和2D-RT(P〈0.05)。④胸中下段食管IMRT计划CI及双肺V5高于3D-CRT和2D-RT(P〈0.05),HI、双肺10 Gy以上的受照射体积及心脏V40小于3D-CRT和2D-RT(P〈0.05)。结论无论是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还是胸中下段食管癌采用IMRT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靶区适形度、正常组织保护方面均优于2D-RT和3D-CR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CT的Monaco计划系统中AutoFlash功能在左侧乳腺癌放疗计划中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左侧乳腺癌接受放射治疗患者11例,年龄31-65岁,中位年龄54岁;TNM分期I期6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1例。基于Monaco计划系统5.11.03为每例患者制定两种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第一种应用了基于CT的Monaco计划系统优化过程的AutoFlash功能(AF),第二种在第一种计划的优化过程中不勾选AutoFlash功能(NAF),其他保持一致,重新优化并计算结果。评估比较两种计划靶区的剂量参数,靶区的适形性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平均剂量;患侧肺、心脏、健侧肺和脊髓等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差异。结果:对于两种VMT计划,PTV参数均能满足临床需求,靶区95%体积受照剂量均达到50Gy处方剂量;AF-VMAT计划靶区PTV的平均剂量(Dmean)、98%、95%、2%体积的剂量(D98%、D95%、D2%)都优于NAF-VMAT计划,[(51.85±0.18)Gy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食管癌放疗剂量学的差异。方法应用IMRT治疗计划系统治疗食管颈段与胸上、胸中段及胸下段癌患者各10例,分别采用3D-CRT及IMRT,比较2种计划PTV靶区各项参数及各项正常组织受照射体积、剂量、平均肺受量(MLD)及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结果颈段及胸上段组,靶区适形度指数(CI)及靶区计划体积(PTV)剂量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中段组,IMRT较3D-CRT在CI、靶区剂量不均匀指数(HI)、肺组织保护方面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下段组,靶区CI、PTV剂量学及HI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不同部位的食管癌中,IMRT的靶区CI明显优于3D-CRT;胸中、下段癌的HI,IMRT明显优于3D-CRT;食管颈段及胸上段癌、胸下段癌在肺及脊髓保护方面,IMRT未见明显优于3D-CRT;食管胸中段癌,IMRT的肺组织保护明显优于3D-CRT,但在脊髓及心脏保护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前列腺癌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中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分别对12例前列腺癌患者运用Oncentra MasterPlan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计划的设计,处方剂量均为7 200cGy。在保证95%计划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前提下,比较两种方法靶区和周围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都可达到处方剂量95%体积计划靶区的要求。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适形度指数(CI)分别为0.75±0.04、0.67±0.03,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1.06±0.02,1.08±0.02。调强放疗的CI和HI均优于三维适形放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中,直肠V40、V50、V70、靶区平均受量(Dmean)均低于三维适形放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中,双侧股骨头的Dmax低于三维适形放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放疗中,调强放疗的靶区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优于三维适形放疗,具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BOLD-fMRI指导邻近大脑初级运动皮层(PMC)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IMRT)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0例邻近PMC脑胶质瘤术后拟行放疗患者,行常规MR平扫+增强及BOLD-fMRI检查。获取PMC相关数据并与相应的MRI、CT图像融合,导入放疗计划系统并依此勾画靶区、危及器官及PMC,采用IMRT技术分别制定考虑(IMRT-PMC)与不考虑PMC(IMRT-noPMC)剂量保护的两种放疗计划并进行比较。结果IMRT-PMC与IMRTnoPMC相比较,计划靶区(PTV)的所受最大辐射剂量(Dmax)、平均辐射剂量(Dmean)及适形指数(CI)、剂量均匀性指数(H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危及器官的Dmax及D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MRT-PMC计划中患侧、健侧PMC的Dmax及Dmean均明显低于IMRT-noPMC计划(P均<0.05)。结论 BOLD-fMRI能够明确PMC的位置及与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关系,有助于制定保护性放疗方案,最大程度减低PMC所受辐射剂量,从而降低放疗后发生放射性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容积调强技术应用到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优势。方法随机选取1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利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设计3类治疗计划,分别为3DCRT计划,IMRT计划和ARC+CRT计划,处方剂量为50 Gy/25f,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及计划执行效率,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靶区剂量方面,V105%、V110%和Dmean均是ARC+CRT最小,IMRT次之,3DCRT最大(P<0.05)。靶区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方面,ARC+CRT计划最好,分别为(0.803±0.043)和(1.049±0.011)。危及器官剂量,三种方式左肺低剂量V5差异显著,3DCRT最低(P<0.05),V30、V20的差异不明显(P>0.05);ARC+CRT计划心脏的Dmax最小(P<0.05);IMRT和ARC+CRT两种方式在右肺、右侧乳腺的V5和脊髓的Dmax方面有所增加(P<0.0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ARC+CRT计划能改善靶区剂量分布,减少心脏受照剂量和体积,提高计划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技术(9-IMRT)计量学差异,以及危及的器官剂量学差异和加速器跳数。方法选取放射科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15例,对同个CT图像进行2弧VMAT以及9野IMRT计划,对比两种放疗计划靶区剂量差异、靶区剂量适形度及均匀度,对比两种方法危及的器官剂量学差异、加速器跳数。结果与9-IMRT相比,VMAT的剂量分布均匀度(HI)及适形度(CI)更优(P0.05)。股骨头VMAT的V20较9-IMRT低;直肠VMAT计划的直肠接受30 Gy剂量较9野计划低;膀胱VMAT计划膀胱V30明显低于9-IMRT(P均0.05)。两种化疗计划小肠、盆骨骨髓V20、V30、V40剂量及Dmeam、Dmax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VMAT计划机器跳数平均为(756.85±134.62),低于9-IMRT计划机器的跳数(1 104.12±186.9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1VMRI及9-IMRT计划靶区剂量均能达到计量学要求;2VMAT计划靶区适形度及剂量均匀性较9-IMRT优;3VMAT可减少危及器官剂量,机器跳数更低,更好治疗宫颈癌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器官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照射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量。【方法】对36例首程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同时进行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比较分析各项剂量学参数。【结果】放疗前食管钡餐造影显示肿瘤长度4.0~9.0(5.2±1.7)cm;CT扫描肿瘤长度5.5~10.5(6.7±1.9)cm。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的肿瘤靶区体积(grosstumorvolume,GTV)最大剂量分别为7135.0cGy、7086.2cGy,GTV最小剂量分别为3226.2cGy、6312.2cGy,GTV平均剂量分别为6209.7cGy、6657.6cGy;临床靶区体积(clinicaltumorvolume,CTV)最大剂量分别为7197.2cGy、7023.8cGy,CTV最小剂量分别为3016.0cGy、6078.5eGy,CTV平均剂量分别为5954.7cGy、6582.9cGy;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targetvolume,PTV)最大剂量分别为7012.5eGy、6970.9cGy,PTV最小剂量分别为3892.7cGy、6147.7cGy,PTV平均剂量分别为5882.7cGy、6477.8cGy。P〈0.01)。两种计划GTV、CTV、PTV的最大剂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维适形放疗GTV、CTV、PTV的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放疗(P〈0.05)。且三维适形计划中95%的处方剂量可以包括全部GTV、98%的CTV和93%的PTV,但常规放疗仅能包括84%的GTV、71%的CTV和55%的PTV,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放疗时肺、心、脊髓的Dmax、Dmean及相应剂量下体积均大于三维适形放疗(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提高肿瘤靶区剂量,更有效的保护正常器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半程调整计划对前列腺癌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前列腺癌患者30例,放疗前制定38次全程调强放疗计划(计划1),放疗20次后重新定位勾画靶区继续照射18次(计划2),比较2种计划中大体肿瘤靶区体积、直肠和膀胱受照剂量体积。结果计划1和计划2勾画的大体肿瘤靶区平均体积分别为71.82cm3、52.47cm3;2种计划中直肠50Gy剂量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比(V50)、70Gy剂量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比(V70)、平均剂量及膀胱V70、最大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程调强放疗后重新制定融合计划可缩小受较高剂量照射的直肠体积,降低膀胱最高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腮腺癌术后常规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调强放疗(IMRT)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适形性和靶区剂量情况,以及各危及器官受照体积、剂量情况,探讨I M RT用于腮腺癌术后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例腮腺癌术后患者,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上分别对每例患者行二维电子线+X线混合照射(X+E)、3DCRT、IMRT设计计划,分析腮腺癌术后患者分别运用三种放疗方法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患者的靶区适形度、均匀指数,靶区剂量、靶区覆盖情况及各个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评价腮腺癌术后IMRT较3DCRT的剂量学优势。结果在靶区覆盖方面,3DCRT的V95%和适形指数(CI)(96.5%和0.76)明显优于二维照射(77.7%和0.49)(P均<0.05),但劣于IMRT(99.1%和0.84)(P均<0.05)。结论IMRT技术无论从靶区覆盖还是对正常器官保护方面均优于CRT及3DC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