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空心螺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股骨转子间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手术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早期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观点已被广泛接受。手术方法有多种,具体应用仍有分歧。随着手术量的增多,也出现了一些失败的病例。2001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分别采用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DHS)并术中使用一种自行设计的“角度导向器”治疗77例转子间骨折,本文拟对内固定技术的选择、应用及疗效和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牵引复位和DHS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随访6~36个月,根据临床综合评定标准:评为优34例,良9例,可3例.结论 DHS系统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靠的内固定方法,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练.  相似文献   

3.
1998年 5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院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完整随访 118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18例 ,男 5 1例 ,女 6 7例 ;年龄 5 0~ 89岁 ,平均 71岁。右侧 6 9例 ,左侧 4 9例。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5 2例 ,跌倒摔伤 4 8例 ,坠落伤 11例 ,重物砸伤 7例。按 Evans分类 : 型 18例 , 型 5 9例 , 型 4 1例。手术时间受伤后 1~12天 ,平均 6天。 97例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 ,仰卧位 ,患髋垫高约 15°,作髋处侧纵切口 ,显露股骨上段、股骨颈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动力髋螺钉(DHS)治疗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采用DHS和改良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每组40例,以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8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5(12~18)个月,改良DHS组无手术失败病例。DHS组2例螺钉切出,3例螺钉松动退出,并发症6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致肺栓塞1例,骶尾部压力疮性溃疡5例,对症治疗后好转。改良DHS组Harris评分(87±6.38)分明显高于DHS组Harris评分[(78±10.34)分,P<0.05]。结论对于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改良DHS钢板能够有效增加固定的可靠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王峰 《山东医药》2010,50(27):95-95
2008年10月-2010年4月,我们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尤少裕 《山东医药》2006,46(23):17-17
自2001年以来,我们将动力髋螺钉(DHS)用于61例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9年1月40例年龄49~7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DHS手术治疗,并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关节活动优良者85%,骨折愈合率100%,髋内翻1例,DHS内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对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行积极的内固定治疗,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疗效良好,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股骨近端骨折,好发于老年人,死亡率高达15%~20%〔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进行治疗,但其制动时间长、稳定性不足,且术后无法尽快功能锻炼。人工股骨头置换作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新方法,其疗效已在国内外研究报道中得到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解剖钢板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6例,其中解剖钢板27例(A组),DHS 29例(B组),统计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等指标.结果 解剖钢板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解剖钢板比DHS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立军  曹勇 《山东医药》2007,47(15):73-74
2002年3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动力髋(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中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龄68.5岁。左侧31例,右侧2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跌倒伤26例,车祸伤23例,重物压伤3例。按Evans分型,Ⅰ型3例,Ⅱ型8例,Ⅲ型21例,Ⅳ型17例  相似文献   

11.
熊兵  李绚 《山东医药》2009,49(32):95-96
目的总结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治疗,配合术后康复训练,观察其疗效并总结经验。结果手术平均时间43min,术中出血量120-285ml,术后X线检查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平均住院19d。浅表感染1例、螺钉切割出股骨颈外1例、髋内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住院及随访期间无死亡、无骨折不愈合。术后综合评价优良率为92%。结论采用DHS并正确指导术后康复训练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为6.5个月。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13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贾鹏  赵栋  王志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11-2913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1],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患者卧床时间长,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2],因此目前临床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InterTan系统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3,4].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采用InterTan系统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拟探讨InterTan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的患者共50例,均为单侧闭合性顺转子间骨折,男22例,女28例.年龄63 ~82岁,平均(73.50±4.63)岁.按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9例,Ⅲ型16例,Ⅳ型20例.50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4.
公维斌  张晔  周华元 《山东医药》2006,46(24):88-88
2003年7月-2005年3月,我们采用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目前手术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和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8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并发症较少。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该院行PFNA术和DHS术的8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骨质疏松患者,PFNA组47例,DHS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1.5±14.0)min、(138.6±37.5)ml,DHS组分别为(111.6±20.7)min、(281.5±58.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分别为(13.5±0.8)w和(14.8±1.0)d,DHS组分别为(14.6±1.1)w和(17.7±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优良率为87.23%,DHS组为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DHS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及并发症少,对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适合治疗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大转子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是一种高能量创伤,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动力髋螺钉(DHS)属于髓外固定系统,由粗螺纹钉、套筒钢板及尾加压螺钉组成,既可利用尾加压螺钉实现静力加压作用,又可通过滑动动态加压。本文通过应用小创伤DHS内固定与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股骨大转子骨折,探讨其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2002年7月~2008年7月,我们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DHS内固定术和支架外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观察组DHS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负重行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刘焕生  朱登嵩 《山东医药》2006,46(17):77-77
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