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术并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5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膀胱全切术并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治疗及常规对症治疗,针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本组35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周围皮肤感染、输尿管支架堵塞、尿酸结晶及造口狭窄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经给予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膀胱全切术并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并发症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并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膀胱全切并输尿管腹壁造口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4小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5天;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并输尿管腹壁造口术的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腹壁造口术的46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30例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东奇 《海南医学》2010,21(11):142-143
目的探讨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护理。方法对30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家庭护理。结果 2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愈合良好,仅1例出现腹部感染,经急诊腹部引流术及对症处理后患者痊愈,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家庭护理的干预,可减少造口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护理.方法对30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家庭护理.结果2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愈合良好,仅1例出现腹部感染,经急诊腹部引流术及对症处理后患者痊愈,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家庭护理的干预,可减少造口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后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术腹壁造口的患者共92例,按照人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针对46例观察组患者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出院指导及电话回访,采用造口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患者的腹壁造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自理能力较前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综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对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术腹壁造口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针对35例干预组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仅给予健康宣教及电话随访,采用造口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对患者的腹壁造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腹壁造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前显著提高,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腹壁造口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延伸护理干预,能够大大加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SF-36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得分均显著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干预后,干预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干预后,干预组"依从性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7):636-63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全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预防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行全膀胱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39.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80%(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躯体功能状况评分、生理功能状况评分和社会功能状况评分分别为72.5±8.2、79.1±7.4和86.9±8.1,对照组分别为61.4±5.9、70.7±6.8和75.8±7.3,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躯体功能状况评分、生理功能状况评分和社会功能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显著减少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造口护理干预对根治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人60例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术后造口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疼痛评分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病人采取术后造口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Orem自理模式对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护理效果。方法对50例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的知识评价以及护理方法掌握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相关成绩评估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效果比常规护理好,可增强患者的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男性3人,女性2人,年龄68-72岁,均为T3N0M0膀胱多发肿瘤,4例行双侧输尿管造口术,1例行单侧输尿管造口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2.5-3.5 h,术中失血400-600 mL,平均出血量420 mL,术后约60-72 h肠道功能恢复,手术均未输血,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未出现腹腔并发症。结论本组共5例行经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均取得满意效果,无腹腔并发症。该术式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该术式将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倪建华 《求医问药》2014,(21):199-199
目的:探讨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中应用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的14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在这14例患者进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的过程中,实施了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结果:这14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在手术后,所有患者的尿液引流均十分通畅,没有出现造口乳头回缩内陷、缺血和坏死等并发症的患者。结论: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中应用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效果确切,可有效地为患者引流尿液,避免其出现尿潴留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而且方法简单。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与探讨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20例,对其采用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并对患者进行科学、人性化的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手术成功,且术后愈合良好,而另2例则在手术完成后发生肺部感染,通过有效地处理后,患者的感染得到全面控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已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膀胱癌患者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后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膀胱癌放疗并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2~2017.2我院50例膀胱癌放疗并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综合组27例,控制组23例,两组的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控制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89%vs 65.22%;控制组的C-COH评分明显低于综合组。结论综合护理可改善DVT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或高危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患者在腹腔镜下施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40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优质护理。结果经过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膀胱全切术中应用输尿管皮肤乳头造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膀胱全切术的30例复发性或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对这30例患者进行膀胱全切术的同时,我们对他们实施了双侧输尿管并行右下腹壁皮肤乳头造口术。手术结束后,观察这3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这30例患者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45min。他们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均在100~800ml之间。他们在手术中输入的红细胞量为0u~2u。在这30例患者中,没有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的患者。所有患者恢复肠蠕动的时间均在24~52小时之间。在手术后,我们对这30例患者进行了1.5~3.5年的随访,结果发现,这30例患者中没有出现输尿管坏死及皮肤乳头尿漏的患者。他们中有13例患者出现了皮肤乳头轻度回缩塌陷的情况,但均没有发生肾盂肾炎。有5例患者出现了造口狭窄的情况。所有患者在手术1年后进行B超检查,没有发现存在肾积水的患者,所有患者的尿常规、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检查结果均为正常。结论:在腹腔镜膀胱全切术中应用输尿管皮肤乳头造口术效果确切,而且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不会影响尿液在肾脏中的重吸收和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风险评分(preoperative risk score,PRS)对膀胱癌患者选择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行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膀胱癌患者(共303例)的PRS、并发症综合指数(comprehensive complication index,CCI),分析不同术式的膀胱全切患者PRS值与术后并发症CCI值的相关性,得到PRS预警值,为尿流改道术式选择提供量化依据。结果:①3种手术方式间,输尿管皮肤造口术PRS平均值为0.72±0.23,回肠输出道为0.48±0.24,原位膀胱术为0.34±0.17,经统计分析,差异显著。而3种手术方式间,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CCI平均值38.19±16.34,回肠输出道为36.04±11.17,原位膀胱术为38.14±13.36,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②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向左取80%单侧可信区间时,PRS值位于区间外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该区间内的患者。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PRS区间位于 0.34~0.86,PRS>0.86患者的CCI值明显高于区间内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回肠输出道组PRS区间位于0.15~0.60,PRS>0.86患者的CCI值明显高于区间内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原位膀胱术组PRS区间位于0.14~0.42,PRS>0.42患者的CCI值明显高于区间内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S大于0.42时不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PRS大于0.60时不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PRS大于0.86时不建议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循环护理对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入患者为延安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共计163例,均为在我院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循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等心理状态情况、躯体评分、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理状态更好,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生活质量更好。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为96.2%,比对照组71.1%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采用循环护理为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癌患者进行干预,能够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前风险因素(PRS)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24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生理能力与手术侵袭度评分系统(E-PASS)计算PRS,分析PRS与不同术式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的关系.结果 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患者PRS评分为0.342±0.209,PRS≥0.23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02);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患者PRS评分为0.401±0.224,PRS≥0.48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50);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PRS评分为0.556±0.308,PRS≥0.60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09).结论 PRS低于0.23分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PRS 0.23~<0.48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PRS0.48~0.59分建议选择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