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骨转移瘤放射和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搜集的120例骨转移瘤患者一般资料,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分为X线组(60例,应用放射X线诊断方法)、CT组(60例,应用CT诊断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骨转移瘤患者的检出率、原发肿瘤部位、骨转移位置。结果 CT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组(P0.05),骨转移瘤中肺癌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乳腺癌、鼻咽癌和肝癌等(P0.05),骨转移瘤患者的骨转移位置主要分布在脊柱、头颅、四肢、盆骨和肋骨等位置。结论放射和CT诊断均适用于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诊断,CT诊断率显著高于放射X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部X线与CT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不同诊断方法分为CT组(n=41,行胸部CT检查)及X线组(n=41,行胸部X线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 CT组检出准确率为97.56%,X线组检出准确率为9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与X线组对斑片影、结节影、腺泡实质影、间质浸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组肺纹理增粗检出率高于CT组,胸腔积液检出率低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X线与CT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均有显著效果,但胸部X线照射剂量低于CT,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较骨转移瘤的放射和CT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84例骨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Philip 64排螺旋CT诊断组)92例和对照组(GE飞天6000DR X线诊断组)92例,比较2组患者的原发肿瘤部位、骨转移瘤的转移类型以及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检出率为45.65%;发生骨转移的原发肿瘤中肺癌最多,其次是乳腺癌、鼻咽癌等,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转移瘤患者采用放射和CT的方法均适用于临床诊断,CT的检测精确度更高,但针对骨组织病变的患者的X线的诊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与普通X线检查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与普通X线检查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就两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CT组患者检出率93.48%,漏诊3例,X线组检出率84.78%,漏诊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扫描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出率较普通X线检查检出率高,且方便快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PECT/CT与传统X线片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42例,行传统X线片或SPECT/CT检查了解有无骨转移,结果发现阳性病灶53处,对这53处病灶分别采用传统X线片和SPECT/CT进行检查对比和随访,以X线片或CT表现为成骨或/和溶骨性骨质破坏,同时SPECT/CT显示局部放射性核素浓聚为确诊肿瘤骨转移标准,比较传统X线片和SPECT/CT诊断骨转移瘤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X线片诊断骨转移灶的灵敏度及准确度与SPECT/CT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灵敏度:McNemar′ P<0.001;准确度:McNemar′ P<0.001);X线片诊断骨转移灶的特异度与SPECT/CT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Nemar′ P=0.117).结论 相对于传统X线片检查,SPECT/CT诊断骨转移瘤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对老年肺结核不同涂痰患者用两种影像学(X线胸片、CT)进行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对象来自2016年至2018年收治确诊为肺结核且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在该群体中随机抽取痰涂片检测提示为抗酸杆菌阳性患者30例设为A组,另抽取痰涂片检测提示为抗酸杆菌阴性患者30例设为B组。对患者资料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归纳X线胸片和CT影像学对痰涂检测结果不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诊断符合率方面,CT所得数据准确性高于X线胸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CT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P0.05),B组患者中两种影像学检查准确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X线胸片检查准确率无统计学意义,CT诊断方面A组准确率高于B组(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用CT影像学检查手段准确性高于X线胸片,患者涂痰提示为阳性的群体典型影像学征象检出率高于提示为阴性的患者群体,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分析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价值,为诊断颈椎病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在该院收治的99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分为X线平片组、CT组、MRI组,每组均为33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X线平片组与CT组在检查钩突增生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组与MRI组在检查小关节突增生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与X线平片组、CT组在骨性椎管狭窄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CT组在检查颈椎曲度异常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诊断颈椎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在X线平片的检查基础之上,结合CT和MRI检查能够显著提高颈椎病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同时采用CT和X线诊断,观察在肺结核诊断准确率,病灶筛查率和空洞筛查率方面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0例肺结核患者,纳入时间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40例患者均同时获取CT和X线影像学结果,观察两种方法在肺结核诊断准确率,病灶筛查率和空洞筛查率差异。结果 (1)诊断准确率上CT组为92.5%,X线组为70%,卡方检验结果显示,CT组要高于X线组(P0.05);(2)病灶筛查率上CT组为95%,X线组为67.5%,CT组高于X线组(P0.05);(3)空洞筛查率上CT组的为87.5%高于X线组55%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相对于X线,可提高肺结核患者的肺结核诊断准确率,病灶筛查率和空洞筛查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62例,分别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比较患者的定位诊断结果及特异性征象。结果 MRI组椎间隙狭窄、颈椎曲度异常、骨性椎管狭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P<0.05),椎间隙狭窄、骨性椎管狭窄、小关节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组(P<0.05);CT组钩突增生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组(χ2=8.01,P<0.05)。X线平片检查处特异性征象21例(33.87%),CT检查出异性征象15例(24.19%),MRI检查出特异性征象7例(11.29%),MRI组特异性征象检出率明显低于X线平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平片检查在颈椎病基础病变的检查中有着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恰当配合CT或MRI检查方法可有效提高确诊率,为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X线对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窦变形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胃窦疾病患者66例分为CT组和X线组,每组各33例。CT组采用CT扫描对其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窦变形进行诊断;X线组患者采用X线对其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窦变形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诊出率。结果:X线组患者的早期胃窦疾病的的诊出率显著高于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进展型胃窦疾病检出率和最终胃窦疾病总检出率及胃窦疾病的分类检出率与最终结果的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于胃外疾病的检出率CT组患者优于X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和X线对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分析胃窦疾病患者的诊断各有所长,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更适用于早期胃窦疾病患者,而对于进展型或胃外疾病引起的胃窦变形患者采用CT扫描或两者互补结合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矽肺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矽肺的早期诊断及矽肺患者合并症、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来泉州市第一医院行矽肺普查的300例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行CT和X线检查,比较分析CT检查和X线检查在不同分期矽肺检出率及合并症的检出率。结果 CT检查共确诊矽肺患者83例,检出率为27.67%,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16.67%(P<0.05),其中经CT检查确诊Ⅰ期矽肺41例,检出率为13.67%,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5.00%(P<0.05),两组Ⅱ、Ⅲ期矽肺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确诊病例合并症45例,检出率为16.67%,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9.67%(P<0.05)。结论螺旋CT更清晰地显示小结节、肺气肿、小叶间隔增厚、纤维化及其他病变,在矽肺早期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在脊柱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8月本院确诊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患者均行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诊断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压缩损伤、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以及神经根损伤的检出率及三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时间和检查费用。结果: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与螺旋CT的准确率均高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准确率为96.67%,虽高于螺旋CT的8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查方法的椎体压缩损伤、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以及神经根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检查椎体压缩损伤的检出率高于螺旋CT和X线平片(P0.05);MRI检查的脊髓损伤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MRI和螺旋CT椎间盘损伤、神经根损伤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MRI的检出时间均显著长于螺旋CT和X线平片,螺旋CT长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检查费用均显著高于螺旋CT和X线平片,螺旋CT高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和MRI检查诊断脊柱骨折各具优势,与螺旋CT检查相比,MRI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可更加清晰地显示患者的各部位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例数为50例,其均接受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MRI对颈椎病的检出率(96.00%)明显高于X线平片的检出率(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颈椎病的检出率与MRI的检出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椎体后缘骨赘、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椎间隙狭窄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的检出率,其椎间隙狭窄、骨性椎管狭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的钩突增生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的检出率(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在疾病诊断中接受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可将X线平片与CT或MRI联合应用,从而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为患者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邵龙  毕美娥 《中外医疗》2012,31(9):169-169
目的比较CT和X线诊断骨转移瘤的结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骨转移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X线检查。结果 120例患者经CT检查后,阳性率为68.4%,120例患者经X线检查后阳性率为45%,转移瘤对溶骨性的破坏力最大,还可能伴有反应性的骨质增生。结论 CT检查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比X线检查高,是骨转移瘤更为有效的全身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欣娉  时伟  武林松 《安徽医学》2015,36(4):460-46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乳腺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优势和价值。方法对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彩超和钼靶X线的诊断结果。结果彩超组检出乳腺癌34例,漏诊4例;钼靶X线组检出乳腺癌32例,漏诊6例,彩超组对肿块的显示率高于钼靶X线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肿块大小、边缘毛刺征的检出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组对血管和淋巴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组,钼靶X线组对微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彩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和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各有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创伤后隐匿病变及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诊治的膝关节创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64层螺旋CT检查,其中X线疑为胫骨平台骨折病例55例,比较两种方法对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效能,并对比X线、64层螺旋CT对各型胫骨平台骨折检出率,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下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显示程度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100例膝关节创伤患者中55例疑为胫骨平台骨折,占55.00%;64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灵敏度80.00%、准确度70.00%明显高于X线60.00%(P0.05),而特异度78.18%、6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层螺旋CT对Ⅰ、Ⅱ、Ⅲ、Ⅳ、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检出率略高于X线,对Ⅰ-Ⅵ型的总检出率86.67%明显高于X线60.00%(P0.05);64层螺旋CT对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检出率(42.22%、48.89%)高于X线(17.78%、13.33%)(P0.05);64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隐匿病变、软组织损伤的显示较X线好。结论与X线相比,64层螺旋CT在膝关节骨折辅助诊断中更有优势,通过多平面、多角度成像更好显示创伤后隐匿病变及软组织损伤,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聂建 《当代医学》2014,(3):53-54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34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分别采用CT、X线、MR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在3种影像学检查中的特征表现、检出率及不同分期检出率。结果34例患者X线、CT与MRI检查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分别为44.12%、70.59%和94.12%,CT检查其骶髂关节病变总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lt;0.05),MRI检查其骶髂关节病变总检出率明显高于X 线和CT检查(P&lt;0.05);对病变0级,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P&lt;0.05),MRI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P&lt;0.01);对病变Ⅰ级,CT、MRI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P&lt;0.05);CT与MR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病变Ⅱ级,CT与X线、MR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X线、MRI检查相比,X线平片对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比较困难,易漏诊,而CT、MRI检查对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对控制强直性脊柱炎早诊断、早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X线及CT诊断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表现,并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股骨头为缺血性坏死患者共计52例作为研究样本,分别对患者进行X线和CT检查,对比检查效果。结果 CT的检出率为94.23%,而X线的检出率为78.85%,CT的检出率高于X线,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中应用CT检查效果优于X线,CT的检出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MRI、CT及X线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就诊MM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CT、X线检查。统计MRI、CT、X线三种检查方式的影像特征,统计MRI、CT、X线三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及对不同部位骨损害病灶检出率。结果 X线检查中80例患者病变类型最多为骨质破坏型,占比80%;CT检查中80例患者病变类型最多为骨质破坏型,占比87.50%;MRI检查中80例患者病变类型最多为局灶型,占比52.50%;MRI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CT、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CT、X线三种检查方法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在颅骨病灶检出率高于CT及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CT、X线三种检查方式在病灶位于脊椎、盆骨、肋骨及四肢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MM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CT、X线,并在颅骨处病灶检查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在其自愿的情况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三组,分别给予X线、CT和MRI检查。观察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情况和分级状况,并对数据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诊断的关节面侵蚀和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和CT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关节软骨肿胀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0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CT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检查的Ⅰ级、Ⅱ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诊断过程中,对比X线和CT,MRI对软组织病变和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的检出率更高,诊断效果更好,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