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童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之间的关系,探讨被动凝集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652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并进行分析。结果 652例患儿抗MP-Ab阳性率为28.5%,3-6岁阳性率最高为33.8%,〈1岁阳性率最低,为13.5%,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冬、秋季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0.0%和27.8%,但各季节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组阳性率最高,为29.8%,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被动凝集法可作为支原体肺炎实验室诊断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在儿童中发病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住院的1659例疑似MP感染患儿进行被动凝集法检测MP抗体,回顾性分析255例MP抗体阳件患儿的临床资料,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被动凝集法检出的血清MP抗体与MP感染患儿病情关系.结果 被动凝集法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255例,百分率为15.4%,其中男性为16.5%,女性为14.2%,男女感染肺炎支原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3,P>0.05);255例MP感染患儿中轻度感染为125例(49.02%),中度感染76例(29.80%),重度感染54例(21.18%);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1:80有89例(34.91%),1:160有55例(21.56%),1:320有46例(18.04%),1:640有27例(10.58%),1:1280有38例(14.92%),经统计学分析,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908,P<0.01).结论 被动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有助早期诊断MP感染及判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秋冬季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为临床儿科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采集门诊和病区呼吸道感染患病儿童静脉血标本并分离血清,利用被动凝集法对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抗体)的检测。结果:共采集时间为2013年秋冬季三个月(10~12月)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血标本2 287例,经检测其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是781例,阳性率为34.15%,其中0~2岁、3~6岁、7~12岁儿童三个年龄组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0.01%、47.54%和46.01%,经统计0~2岁年龄组和其他两个年龄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6岁和7~12岁两个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男性、女性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秋冬季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尤其3~12岁儿童感染率更高,应当引起临床儿科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提高检测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00例12岁以下经支原体培养确诊为支原体感染的住院儿童,采用被动凝集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300例支原体培养均为阳性的患儿中,酶联免疫法阳性率较高,为98.3%,被动凝集法为97.0%,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阳性率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被动凝集法和酶联免疫法对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灵敏度高,均可作为首选,但被动凝集法操作简单,更容易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免疫球蛋白(Ig)M、IgG抗体和被动凝集法的符合率,研究胶体金法分型检测在儿童MP感染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门诊疑似MP感染患儿共188例,分别采用胶体金法和被动凝集法检测MP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在188例呼吸科门诊疑似MP感染患儿中,胶体金法IgM检测单项阳性25例(13.3%),IgG检测单项阳性21例(11.2%),IgM和IgG同时阳性11例(5.9%),胶体金法检测总阳性率30.3%(57/188),被动凝集法检测阳性率34.0%(64/188),胶体金法分型检测总阳性率与凝集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7,P>0.05)。以被动凝集法为准,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81.3%(52/64),阴性符合率为84.7%(105/124),总符合率为83.5%(157/188),2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好(Kappa=0.642)。结论胶体金法同时检测MP IgM、IgG抗体与凝集法具有较好一致性,同时能辅助临床分析MP感染时期,是诊断儿童MP感染的快速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筛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方法应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试验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结果813倒患儿检出MP抗体341例,阳性率41.9%.男性患儿阳性率38.3%,女性患儿阳性率46.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P抗体阳性的男性和女性患儿最小年龄分别为1岁和35d。不同年龄段患儿的MP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6—13岁忠儿M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6岁以下患儿(P〈0.01)。8—10岁年龄段MP抗体总凝集效价与2-4岁年龄段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检测MP抗体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和合理用药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P抗体凝集效价的测定为临床提供了动态观察治疗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别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并进行比较,以了解不同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呼吸道感染的患儿515例为感染组,另100例非呼吸道感染者做对照组,分别应用被动颗粒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做冷凝集实验,PCR法、培养法检测患儿咽拭子标本肺炎支原体。结果 515例呼吸道感染组中,MP阳性111例(21.6%),对照组MP阳性6例(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呼吸道感染组的515例患儿分别用被动颗粒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冷凝集实验、PCR法、培养法检测血清或咽拭子,阳性率分别为102例(19.8%)、95例(18.4%)、40例(7.8%)、108例(21.0%)、35例(6.8%)。PCR法与被动颗粒凝集法、ELISA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法与培养法、冷凝集试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几种检测MP的方法各有利弊,而PCR法检测咽拭子与被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联合能提高检出率,给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肺炎支原体用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8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被动凝集法分别对88例患者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比较血清支原体抗体阴、阳率。结果: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测出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18.19%,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出的阳性率为3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凝集法检测为阳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为阳性,72例被动凝集法检测为阴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3例阳性,被动凝集法检漏率为3.4%。结论: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初筛可用被动凝集法进行检验,但两法联合运用,可降低漏检率,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刘海平  陈国华 《广东医学》2014,(16):2601-2602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血清肺炎支原体( MP )抗体的检测,了解MP在社区儿童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地区1~14岁的1325例健康儿童(男719例,女606例),采用被动颗粒凝集试剂盒检测血清 MP 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礸2检验。结果1325例健康儿童中,有353例(26.64%)儿童的血清MP抗体呈阳性反应;男女阳性例数分别为171例(23.78%)和182例(30.03%),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6.573,P<0.05)。其中血清MP抗体滴度≥1∶160者有105例,占7.92%(105/1325)。按年龄段分3组,A组(1~3岁)阳性率为26.36%(150/569),B组(>3岁且<6岁)阳性率为27.33%(138/505),C组(6~14岁)阳性率为25.90%(65/251),A组MP抗体阳性率与B组(礸2=0.127,P>0.05)、C组(礸2=0.020,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MP抗体阳性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34.185,P<0.05)。结论 MP在本地区健康儿童中有较高的感染率,是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及防疫部门应切实做好MP在儿童感染的预防,儿科医师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应谨慎考虑是否为MP感染,做到合理检查,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盐城地区2007~2010年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儿科住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并对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4年来总共检测15 981例,阳性结果 3 738例,阳性率23.40%,在本地区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具有季节性差异,冬春季高于夏秋,2009年冬季感染率最高(42.13%);支原体感染具有年龄差异,6个月以下儿童感染率最低(7.68%),4~7岁年龄组儿童感染率最高(39.61%),7岁以后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男女患儿之间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城镇儿童感染率明显高于农村;2009年的总体感染率同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以大叶性肺炎MP的阳性感染率最高(79.14%),其次是间质性肺炎(62.65%),毛细支气管炎的感染率最低(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是小儿尤其是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感染率有增高趋势,临床需加强对MP感染的防治,尤其是幼儿园等集体机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快速培养法在诊断儿童MP感染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MP快速培养鉴定患儿咽试子标本,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抗体(MP-Ab),分析MP感染的相关临床因素?结果:MP快速培养与MP-Ab检测诊断MP感染的阳性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女性儿童MP培养的阳性率(46.26%)略高于男性(42.16%)?3~5岁幼儿的MP培养阳性率(54.05%)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 0.001)?冬?春季MP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8.05%和49.03%,显著高于夏秋两季(26.26%和36.97%,P < 0.001)?MP感染患儿体温增高?咳嗽?咳痰等症状与MP培养结果无明显相关性,血液常规分析中性粒细胞比值显著上升,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相似,尚不能作为诊断MP感染的独立指证?结论:MP感染冬春易发,儿童易感?MP感染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MP快速培养对早期快速诊断儿童MP感染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在儿童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403例呼吸道感染3~7 d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快速培养,同时用设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 403例呼吸道感染息儿咽拭子标本中MP快速培养阳性88例,阳性率为21.8%;被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MP-IgM抗体阳性40例,阳性率9.92%.对两种方法作对比分析,病程早期快速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远高于被动凝集法.结论 MP快速培养法简便、快速、无创伤,对儿童MP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适合一般实验室推广应用,可作为诊断MP感染的首选试验.  相似文献   

13.
谭延红 《吉林医学》2016,(4):935-936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临床分析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18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按照起病时间分为A、B两组,每组患儿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进行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同时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P-Ig M抗体。对比两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起病时间<7 d的A组患儿支原体咽拭子培养的阳性率为12.75%(13/102),明显高于MP-Ig M检测阳性率4.90%(5/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病时间>7 d的B组患儿支原体咽拭子培养的阳性率为14.10%(11/78),MP-Ig M检测阳性率为12.82%(1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能够快速、有效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肺炎支原体患者MP—IgM、CRP、Mon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MP—IgM、CRP、Mon的检测情况。方法对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MP—IgM、CRP、WBC检测,MP—IgM采用被动凝集法,CRP采用速率法,WBC采用激光散射法。结果呼吸道感染组CRP阳性率92.2%,支原体肺炎组CRP阳性率33.3%,呼吸道感染组与支原体肺炎组CRP结果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道感染组的Mon与Neu、Lym、Eos、Bas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Mon与Neu、Lym、Eos、Bas计数结果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道感染组与支原体肺炎组的Mon结果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肺炎支原体与单核细胞具有相关性。结论CRP和Mon是鉴定肺炎支原体和非支原体感染的指标,MP—IgM与Mon存在对立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实验室常用的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三种方法的性能及结果一致性:肺炎支原体培养、荧光定量PCR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描述肺炎支原体抗体产生的动力学。方法收集珠江医院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痰标本及对应系列血清。培养法和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痰标本,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描述肺炎支原体感染者血清抗体随发病天数变化情况。结果 qPCR法、培养法和被动凝集法的检测灵敏度分别:21.43%(95%CI:10.30~36.81)、100.00%(95%CI:91.59~100.00)、83.33%(95%CI:68.64~93.03),特异性分别为:95.83%(95%CI:85.75~99.49)、37.50%(95%CI:23.95~52.65)、81.25%(95%CI:67.37~91.05)。qPCR法特异性最高,培养法灵敏度最高,抗体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方法间一致性差,需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评价肺炎支原体抗体免疫层析法和被动凝集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来我院就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2884例,对其进行被动凝集法和免疫层析法两种方法的检测,评价分析结果。结果被动凝集法的总阳性35.0%(1009/2884),免疫层析法的总阳性率为29.3%(845/2884),总阳性率被动凝集法较免疫层析法高5.7%。结论被动凝集法敏感性高于免疫层析法。免疫层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但对有些免疫低下抗体产生不足时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血清学抗体检测容易漏诊,造成假阴性结果。被动凝集法检测的抗体水平是各种亚型抗体的总和,不仅检测抗体滴度,还能判断是现症感染或是既往感染,为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被动凝集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辅助临床诊断,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SERODIA-MYCOII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试剂(被动凝集法)检测近1年来3005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05例被检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者1963例,阳性率为65.32%,阳性患者中男性1143例,阳性率64.83%,女性820例,阳性率66.02%;0~18岁阳性患者1571例,18岁以上阳性患者392例。结论:特定区域,同一时期内,男女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差别不大,青少年比成人较易感染肺炎支原体;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Mp抗体效价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值得作为临床筛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611例儿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与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12月 1611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采用被动凝集法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结果1611例患儿MP-IgM抗体阳性693例,阳性率为43.02%。2008年0-3岁、4-6岁、7-13岁各不同年龄组中MP-IgM阳性率分别是43.84%、43.09%、39.63%。一、二、三、四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31.05%,59.25%,43.92%,34.5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二、三季度MP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三、四季度(P〈0.01)。结论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各年龄段儿童人群普遍易感,有低龄化发展趋势;2008年一、二季度MP感染检出率明显增高,可能与季节和流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本地区呼吸道疾病患者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采用被动凝集法,对3 277例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的检测,对不同性别、不同季节、不同年龄MP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3 27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MP-IgM检出阳性1 564例,检出率为47.7%.该病全年均有发病,春季(1~3月)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9.7%,随后逐渐降低;儿童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成年人(50.3% vs 44.4%);男女患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P感染与年龄、季节和流行与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叶性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的6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支原体DNA(MP-DNA),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MP特异性抗体(MP-Ig M)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FQ-PCR检测BALF MP-DNA阳性55例(91.6%),血清MP-Ig M阳性29例(48.3%),BALF MP-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MP-Ig M阳性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增加,ELISA法检测血清MP-Ig M检测的阳性率增加(P<0.05);BALF荧光定量PCR检测MP-DNA的阳性率不随病程变化(P>0.05)。结论 FQ-PCR检测BALF中MP-DNA是诊断早期支原体肺炎的可靠方法,优于血清MP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