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管理中的作用价值,目的在于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科在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各100例患者为护理对象,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风险管理,不但可以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还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比分析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和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照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上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不安全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系统分析肾脏内科疾病易出现的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确定护理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采取系统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对比实施前后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水平、消毒隔离质量、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水平、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升,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与实施前的8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实施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5%,与实施前的2.2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管理,可预防及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所选77例病例来源于2011年10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2组患者化疗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9.7%,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5%;观察组的护理技能、护理态度以及书写规范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6.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有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有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纠纷率以及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95%,对照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可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预防或减少护理风险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保证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6.
张海燕 《吉林医学》2013,(36):7741-774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普外科护理管理中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普外科的护理质控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受患者表扬率及护理质控评分均明显优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护理投诉率,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风险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研究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5月开始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相关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安全隐患评估、护理技术和道德教育培训、改进措施讨论、提高和完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和制度。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实施门诊护理风险管理后的280例作为观察组,并和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随机选取的2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满意度、患者投诉情况、护理人员操作合格率、理论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86%明显高于对照组79.64%(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18.21%(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合格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患者的满意度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当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实施风险管理后所收治的住院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017年前未实施风险管理所收治的住院患者40例作为参照组,对比2组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5.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5.0%)低于参照组患者(7.5%),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护理查房中的效果以及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观察。方法将我科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重症查房中实施干预护理风险管理的70例(ICU)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就实施干预护理风险管理前(对照组,n=35)与就实施干预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n=50)对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展开对比,观察前后阶段中的护理质量。结果经评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28%,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风险护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相较于常规的护理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对照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入院患者按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措施,建立护理风险的评估体系、预警标准和防范措施,落实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程序及制度、建立各种护理风险评估表及上报制度、培训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而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实施风险管理,包括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按照风险管理的程序,实施护理风险鉴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督.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与实施前相比,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投诉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比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和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投诉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以及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2010年8月前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将风险管理应用在护理管理中,比较2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对照组明显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急诊科风险事件与投诉,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后,患者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增添风险因素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门诊收治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实施风险管理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实施组,均63例,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组风险事件发生率3.2%小于对照组12.7%(P0.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96.8%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可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门诊安全管理工作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门诊患者370例,门诊于2017年9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均为185例,对患者不良事件、投诉事件以及护理满意情况做观察比较。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不良事件、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8%、0.54%,与实施前的4.86%、3.78%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前满意率为94.59%,与实施后的98.38%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诊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能够强化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信任度与满意度,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0例。针对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常规组未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在不同护理方式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以及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此外,观察组满意度为90%,常规组满意度为70%。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能够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高干科的实施与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226例高干科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运用风险寻源、归因分析;选择收治的248例高干老年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风险事件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此次实验研究时间是2007年到2015年期间,对比实施PDCA循环模式干预前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模式干预前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护理质量考核结果、患者满意度,均优于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急诊科风险事件管理中,不但能够成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还可以更好地强化护理服务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管理实施前后风险事件、护患纠纷、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对骨外科病房实施风险管理后,研究组的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外科病房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综合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从而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