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 BWSTT )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BWSTT进行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训练,共训练4周。采用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 量表)、行走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 FA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 Berg平衡量表)评价两组训练前后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训练前后Fugl-Meyer量表、FAC、Barthel指数、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优于训练前( P均<0.05),且观察组训练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训练后( P均<0.05)。结论 BWST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步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后病人步行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5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同时配合BWSWT,共训练8周,每周5次,每日1次,每次30min,训练前后各评,价1次。结果 训练8周后两组FAC评分、步行速度及步长较训练前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01);训练后,治疗组步行速度及步长提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FAC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01)。结论 BWSTT可提高偏瘫病人的步行能力、步行速度及步长。 相似文献
7.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步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BWSTT)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58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加BWSTT,共8周,每周5次,每日1次,每次30min,训练前后各行1次评价。结果训练后两组功能性运动量表(FAC)评分、步行速度及步长较训练前均明显提高,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提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BWSTF可提高偏瘫病人的步行能力、步行速度及步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对步行能力下降老年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68例步行能力下降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步行能力训练,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Holden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低强度有氧训练对高龄老年人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住院老年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低强度有氧训练,对照组采用康复宣教的常规步行训练,持续干预3个月。用起立行走试验(TUG)和10 m步行测试(10MWT),对2组干预前后步行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的TUG和10 MW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UG和10MWT小于干预前(P<0.001),也均小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TUG和10 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低强度有氧训练可有效地提高高龄老年人的步行速度,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强化下肢运动训练(腿部推蹬机上进行抗阻及屈伸训练、跑步机上跑步)和传统步态训练两种方法,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步行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和传统组各3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步态运动训练法,每次30 min,强化组给予伸展及抗阻两种运动训练法。15 min热身后在跑步机跑步训练30 min。两组患者每周训练进行4次,持续3个月。两组干预前后进行肌肉力量测量和功能性步态评价量表分别进行评分。结果两种运动训练法干预后,强化组患者肌肉力量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强化组患者功能性步态评价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组(P<0.001)。结论强化下肢运动训练法更能有效改善PD患者的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将6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及神经促进技术等常规方法 行康复训练,共8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减重步行训练(BWSTT),15~30 min/次,每天1次,每周5次,共8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及Barthel指数(BI).结果 治疗后两组MWS、BBS评分及BI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体力及耐受性好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可在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变化等情况下行BWSTT. 相似文献
13.
将40例T8-L2脊髓损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运动想象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功能电刺激、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治疗,运动想象组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同时接受运动想象训练2个月;对照组于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前听轻音乐。治疗后采用脊髓独立性评定、Vugl-Meyer评定法、10m步行速度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坐和站立平衡能力、移动能力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运动想象组10m步行速度为(36.01±9.53)m/min,对照组为(30.19±8.61)m/min,两组比较,运动想象组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运动想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功能电刺激综合疗法能有效提高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19)
目的研究呼吸训练联合地面行走训练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50例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呼吸训练组及联合组各50例。28 w后,检测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FVC;6 min步行距离(6MWD)耐力测定;并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及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价分析。结果联合组FEV1/FVC、6MWD、CAT评分、mMRC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FVC、FEV1优于对照组更加明显(P<0.01)。结论呼吸训练联合地面行走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具有显著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12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减重组和非减重组各62例,减重组给予减重步行训练,非减重组不给予该训练方法,其余治疗及康复方案均相同。给予4 w的训练,最后评价两组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及下肢运动功能。结果训练后,两组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值均处于正常状态。但两组泼尼松葡萄糖耐量试验(CGTT)2 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胰岛抵抗指数差异显著(P<0.05,P<0.01);减重组下肢功能评分较训练前明显增高,同时也显著高于非减重组(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能明显改善脂糖代谢,调节餐后血糖,对糖耐量及胰岛功能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当然也能明显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减重步行训练对卒中后偏瘫步态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减重步行器是专为恢复步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训练装置,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领域。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进行的减重步行研究,对其实验机制,训练方法,有关参数组合,评价指标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减重步行器是专为恢复步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训练装置,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领域。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进行的减重步行研究,对其实验机制、训练方法、有关参数组合、评价指标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王勤芳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3,(4):164-167
目的 分析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年患者开展定量运动训练改善患者行走能力和足部血流灌注水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方式干预,研究组40例在常规方式干预基础上实施定量运动训练、健康宣教、延续性护理,观察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踝肱指数、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流值等相关足部血流灌注水平指标均较低且差异性不大(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效果更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爬梯能力、步行速度、行走距离等行走能力指标均较差且差异性不大(P>0.05),干预后两组行动能力均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效果更佳(P<0.05)。干预后两组舒适度GCQ评分均显著性提升(P<0.05)、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下肢麻木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十分接近(P>0.05),出院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康复治疗中,选准切入点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治疗的住院或门诊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配对设计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以Bobath为基础的现代康复技术进行治疗,按脑卒中功能障碍的特点循序渐进。2次/d,45 min/次。观察组在每日治疗过程中准确选择切入点强化训练。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分值、步行功能及步态时间距离参数步长、步宽、步速均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亦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运动分值、步行功能及步态时间距离参数步长、步宽、步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中,选准切入点可以快速提升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1)
目的对比抗阻训练与平板步行训练在青年脑瘫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95例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分级Ⅱ~Ⅲ级],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分别接受为期3个月的抗阻训练(52例)与平板步行训练(43例)。分别比较训练前(T1)、训练后(T2)、停止训练但继续常规康复训练后6个月(T3)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66、GMFM-88、10 m步行试验、6 min步行试验,分析两组训练效果差异。结果两种训练方式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功能,其中抗阻训练组GMFM-66、GMFM-88评分、10 m步行试验提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平板步行训练组(P<0.05),但T3后,两组GMFM评分、6 min步行试验步数没有明显提升,而10米步行试验扔在提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结论两种训练均有效提高了青年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耐受能力,并且抗阻训练更为显著,而在改善患者步行速率方面,两种训练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