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骨表皮样囊肿的X线、CT、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颅骨表皮样囊肿的X线、CT、MRI表现.7例均行CT平扫;其中3例同时拍X线平片、行CT和MR检查,3例MR平扫中2例加增强扫描.结果:病变均为单发,起自板障.3例头颅X线平片正侧位示病变多呈类圆形骨质缺损,境界清晰,有或无硬化边缘.切线位病变呈膨胀性改变,如突破外板可见"火山口"征及软组织肿块.7例CT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骨质破坏,无硬化边缘或可见轻度硬化边缘,病变中心呈混杂密度.MRI上多呈以长T1、T2为主的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结论:颅骨表皮样囊肿的X线、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定位及定性诊断,而DWI对颅骨表皮样囊肿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颅内表皮样囊肿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对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表现做回顾分析,其中20例做CT及MRI平扫加增强,6例只做CT平扫加增强.结果 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6例,鞍区7例,颅骨内2例,脑实质内1例.CT呈低密度25例,混杂高密度1例.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者16例.T1WI及T2WI高低混杂信号4例.增强仅2例边缘轻度强化余未见强化.1例脑组织受侵,轻度水肿表现.17例FLAIR上信号略有增高,3例信号明显增高.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MRI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然对于不典型表现的表皮样囊肿有待于进一步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与MRI表现。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表皮囊肿的CT与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3例,鞍上或鞍旁5例,松果体区和第四脑室内各2例,小脑延髓池1例。肿瘤大小不等,形态多不规则,轮廓光整或呈分叶状。CT平扫15例呈均匀低密度,3例呈稍不均匀的低密度,CT值在-20~10Hu之间。在MRI T_1WI上肿瘤呈不均匀的低信号,在T_2WI、FLAIR图像上都呈不均匀的高信号。增强后扫描肿瘤均无明显的强化。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与MRI表现较具特征性,通过CT、MRI检查可以作出准确诊断,并能与其他类似的颅内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X线、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失天性肺支气管囊肿的X线、CT诊断水平。方法 对19例临床确诊为先天性肺支气管囊肿病例的X线、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含液囊肿9例,含气囊肿1例,多发性支气管囊肿9例。结论:X线、CT检查均能很好诊断本病,CT能发现更多征象。X线、CT表现不典型时,要与肺结核空洞和肺占位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常见及特殊影像表现,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本组均行MRI扫描,23例CT平扫且4例增强检查。结果病变位于小脑桥脑角及斜坡20例,小脑半球及蚓部3例,桥脑和鞍上池3例,第四脑室3例,大脑半球1例,颅骨板障内2例。其中19例通过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能清晰显示病灶,6例T1WI呈高信号,7例MRI增强后有弧线形强化,4例CT上呈高密度。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在CT和MRI检查中均有特征性的表现,通过CT和MRI检查,术前可准确诊断此病,为手术方式和入路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探讨X线、CT、MRI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表现,评价三种检查方式在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行骶髂关节X线、CT、MR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探讨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不同表现来检测骶髂关节病变程度(诊断AS的主要依据),由此判断分析早、中、晚强直性脊柱炎。结果早期AS患者共有46例,X线与CT、MRI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P0.01;χ~2=10.38,P0.01);晚期AS患者共有40例,X线与CT、MRI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或χ~2=0.01,P0.05)。结论目前AS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检查中X线平片易漏诊,在骶髂关节Ⅰ、Ⅱ级早期病变分析定性方面,CT及MRI的诊断意义要比X线平片显著;在Ⅲ、Ⅳ级晚期病变中,三者相差不大;在Ⅰ、Ⅱ级早期病变中,CT与MRI比较各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7.
骨转移瘤的ECT、MRI、CT、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李献忠  赵复来  赵立明 《重庆医学》2005,34(10):1526-1527
目的评价骨显像(ECT)、MRI、CT和X线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全组216例均行ECT及X线检查,MRI检查119例,CT检查97例.结果ECT阳性率86~90%,X线阳性率54%,CT阳性率64.9%,MRI阳性率88%.42例相同扫描野,ECT比CT多97个,比X线多检出119个病灶,比MRI少5个病灶.结论MRI与ECT较CT、X线有较高的敏感性,但MRI的特异性较ECT更高.  相似文献   

8.
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20例CT与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颅内及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的表现。方法: 对20例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及椎管内各部位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的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好发于中线结构及其附近间隙;在CT上表现多为类圆形分叶状囊性低密度肿块,也可呈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在MRI上信号多为长T1长T2信号,也有呈短T1长T2信号。结论: CT及MRI对无钙化的表皮样囊肿有特征性诊断价值,对有钙化、囊肿内容物溃破侵蚀脑组织的表皮样囊肿诊断尚需仔细斟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之间在一汽总医院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检查且确诊为骨肉瘤的3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X线平片检查19例,CT检查16例,MRI检查12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X线平片检查准确率为89.5%,CT检查准确率为90%,MRI检查准确率为100%。结论影像学检查能够为骨肉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X线、CT以及MRI对骨折的诊断情况。方法临床纳入68例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CT以及MRI检测,观察患者三种影像学方式检测资料,对比三种诊断方式对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扫描共检查出骨折患者48例(70.59%),CT扫描共检查出骨折患者61例(89.71%),MRI扫描共检查出骨折患者67例(98.53%)。三组中MRI诊断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诊断方式,其次为CT,X线扫描效果最差,对比均有差异,P0.05。四肢骨折中,MRI在四肢骨折、脊柱骨折以及骨盆骨折中诊断率均明显高于X线、CT,P0.05;肋骨骨折诊断率MRI、CT无差异,P0.05;而MRI、CT诊断率均优于X线,P0.05。结论相对于X线、CT来说,MRI具有显示软骨、韧带以及关节腔积液等优势,对骨折诊断较为准确,诊断价值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痛风性关节炎(GA)的X线、CT及MRI表现和病理基础,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2例GA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42例累及足、手小关节31例,踝关节5例,膝关节4例,肘关节2例,26例为多个关节受累.CT对细微的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及痛风结节显示优于X线;MRI对于病变早期的滑膜肿胀、骨髓水肿、关节积液及钙化不明显的痛风结节显示优于X线及CT.结论 GA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影像检查尤其是CT及MRI,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比较x线、cT和MRI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8例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x线平片、CT和MRI)。应用X2检验对x线平片、CT和MRI显示骨折敏感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8例患者的408处骨折中,x线平片、CT和MR/显示骨折数目分别为298、396和406处。CT和MRI显示骨折敏感度相近(x2=0.17,P〉0.05),2者均优于x线平片(x2值分别为15.01和14.46,P值均〈0.05)。MRI除显示骨折外,显示骨挫伤163例,韧带损伤65例,脊髓损伤37例,关节腔及关节囊积液(血一液平)46例,骨折累及软骨33例。结论:MRI能发现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骨髓、软骨、韧带及脊髓等损伤。骨折合并痘及骨折分期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结合文献对3例脉络膜裂囊肿的CT、MRI的表现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脉络膜裂囊肿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滑锐利的脑脊液样低密度影或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短期内随访无变化.结论正确认识脉络膜裂囊肿的CT和MRI表现,避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影像学分析,所有病例均行CT、MRI平扫及CT增强扫描。结果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0.8—26岁,胆管囊肿Ⅰ型11例,Ⅱ型1例,Ⅲ型2例,Ⅳ型3例,Ⅴ型3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肝内外胆管薄壁囊状扩张,直径1—3.0cm,肿块无包膜,大多数形态呈类圆形,增强扫描不强化。结论熟悉胆总管囊肿的发病部位、形态、大小、年龄特点,CT、MRI是一种有价值、无损伤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睾丸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睾丸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8例全部行MRI检查,其中5例并行增强检查。结果1T1WI序列显示:2例病灶信号均匀,呈等信号。6例信号欠均匀,其中5例表现为病灶以高信号为主,中心伴点片状低信号,呈“靶征”,所有病灶均边界清晰,均可见线样低信号环。2T2WI序列显示:3例病灶信号均匀,呈均匀的高信号;5例病灶信号不均匀,在高信号的基础上中心可以见到点片状低信号,即表现为“靶征”。所有病例在T2WI序列上均显示病灶边缘可见完整低信号环,病灶边界清晰。3增强扫描显示:5例病灶均未强化,表现为低信号囊性团块。结论 睾丸表皮样囊肿的MRI具有较特征性的表现,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1.X线检查主要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检查,便于发现较明显病变的组织和结构,是疾病初筛的首选检查方式,而且价格便宜。2.CT较X线有更高的密度分辨率,对解剖的细节显示更加清晰;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可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和多平面的断面图像。  相似文献   

17.
颅内表皮样囊肿是起源于残留在中枢神经中的外胚层胚胎细胞的先天性良性肿瘤,较少见,约占颅内肿瘤的0.2%~1.8%[1].磁共振成像是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近年来众多研究报道揭示了肿瘤信号与肿瘤成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笔者回顾性分析1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对其采用X线平片、CT、MRI诊断以后,对比三组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接受患有颈椎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2800例,对其采用X线平片、CT、MRI诊断以后,对比三组患者的诊断效率。结果针对颈椎病出现椎间间隙狭窄、骨性椎管狭窄、小关节增生的患者通过MRI诊断以后,其诊断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CT诊断,针对黄韧带肥厚的患者,CT诊断效果明显,X线平片在诊断颈椎曲度异常时,其诊断效率低于MRI诊断高于CT诊断(P0.05)。结论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对其采用X线平片、CT、MRI诊断以后,均能为医生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其中,采用MRI诊断相比于X线平片、CT诊断,诊断效率更好,所用时间更短,但是,X线平片、CT诊断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临床医学中,可将该三种诊断方法进行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分析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价值,为诊断颈椎病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在该院收治的99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分为X线平片组、CT组、MRI组,每组均为33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X线平片组与CT组在检查钩突增生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组与MRI组在检查小关节突增生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与X线平片组、CT组在骨性椎管狭窄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CT组在检查颈椎曲度异常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诊断颈椎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在X线平片的检查基础之上,结合CT和MRI检查能够显著提高颈椎病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获得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的8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并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其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