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存在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观察从大鼠视网膜分离出的Müller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生长特性等,利用Protein Pathway Array(PPA)技术检测细胞内146种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蛋白质的表达情况,通过信号传导通路分析软件分析Müller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结果发现有108种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蛋白质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中表达,这些蛋白质参与了几条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包括XIAP/Apoptosis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K信号通路,PTEN信号通路,细胞周期:G1/S节点调控信号通路,HIF-1α信号通路,细胞周期:G2/M节点调控信号通路,HGF信号通路,糖尿病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ERK/MAPK信号通路和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结论 Müller细胞中存在多种信号传导通路,这些信号通路相互关联,共同影响Müller细胞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糖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活力和谷氨酸代谢功能有否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随机分为正常葡萄糖组(5 mmol/L)和高糖组(25 mmol/L),培养24 h后MTT自动比色法测定两组细胞的活力,采用间接荧光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的表达情况;采用间接荧光免疫组化法实时PCR检测两组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c-Jun的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高糖状态下细胞活力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GFAP、pSTAT3、c-Jun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升高,而GS蛋白和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 经高糖处理的Müller细胞活力提高,其机制可能与GFAP和pSTAT3的表达升高有关;GS表达下降的可能机制为高糖激活了c-Jun基因.Müller细胞由于谷氨酸循环中的关键酶GS的表达减少而代谢谷氨酸的能力下降,这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导致神经节细胞死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embelin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质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不同糖浓度的培养液中培养,加入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特异性抑制剂emblin培养72 h后,利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VEGF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高糖条件下,在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VEGF蛋白质表达上调。并且,XIAP的抑制剂emblin加入高糖培养环境后VEGF蛋白质表达下降。结论 XIAP的特异性抑制剂emblin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VEGF引起的新生血管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超微结构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正常对照组、葡萄糖25 mmol/L组和50 mmol/L组,电镜观察不同组Müller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组Müller细胞中HIF-1α的表达.结果 葡萄糖25 mmol/L组Müller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细胞核缩小、不规则,核內染色质呈凝集边聚;胞质浓染,线粒体肿胀,可见空泡结构.葡萄糖50 mmol/L组,胞质内可见残余体,细胞表面绒毛减少变钝.Western印迹结果示正常对照组无HIF-1α蛋白的表达,葡萄糖25 mmol/L组和50 mmol/L组均有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的表达,50 mmol/L组蛋白表达量低于25 mmol/L组.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可以引起Müller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并引起HIF-1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糖环境下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体外25 mmoL/L葡萄糖培养的大鼠Müller细胞以100 ng/ml PEDF或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IL-1β)孵育24 h,采用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采用MTT检测Müller细胞活性.结果细胞免疫荧光组化、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在高糖环境下PEDF可以下调Müller细胞IL-1β蛋白和mRNA的表达,同样IL-1β也可以下调Müller细胞PEDF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PEDF明显提高视网膜Müller细胞活性(0.48±0.09对0.64±0.17,P<0.05).结论模拟糖尿病状态下,PEDF可以下调Müller细胞中IL-1β的表达,提高Müller细胞活性,可能对糖尿病炎症引起的病理改变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高糖和铁皮石斛多糖培养对高糖状态下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活力和凋亡的调控,探讨铁皮石斛多糖保护糖尿病引起视网膜损伤的机制。方法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用高糖(25 mmol/L)孵育48 h诱导损伤,同时用铁皮石斛多糖(100、200和400μg/ml)处理细胞48 h。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铁皮石斛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高糖模型组、低、中、高剂量铁皮石斛多糖处理高糖组。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并计算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Müller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铁皮石斛多糖(100、200和400μg/ml)没有显著影响Müller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铁皮石斛(100、200和400μg/ml)组Müller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铁皮石斛多糖可能通过提高Müller细胞活性,减少Müller的凋亡,达到保护高糖状态下视网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氧对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氯化钴浓度:50,100,150,200,300μmol/L(C50、C100、C150、C200、C300组),MTT检测不同浓度氯化钴对Müller细胞活力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细胞免疫荧光检测、Western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F-1α、EPO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氯化钴浓度低于200μmol/L时,细胞活力不受氯化钴浓度的影响。从200μmol/L开始,细胞活力随氯化钴浓度增高而下降。氯化钴浓度高于50μmol/L时,HIF-1α、EPO蛋白免疫染色可见阳性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从50μmol/L开始HIF-1α蛋白的表达随氯化钴浓度升高而增加。Western印迹检测,EPO蛋白表达从50μmol/L开始增高,在150μmol/L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低氧可引起细胞活性改变并诱导视网膜Müller细胞HIF-1α和EPO蛋白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MRVEC)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MRVEC采用0、25、50和100μg/L的SDF-1处理,100μg/L SDF-1处理体外培养的MRVEC细胞0、24、48和72 h,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MRVEC细胞中MAPK/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活化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MRVEC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预处理MRVEC细胞,观察MAPK/Erk信号通路在SDF-1调控MRVEC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与100μg/L的SDF-1处理组相比,25、50和100μg/L的SDF-1均可显著上调MRVEC细胞中Erk的磷酸化水平,加强MRVEC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采用Erk信号通路阻断剂U0126阻断MRVEC细胞中的Erk信号通路后,SDF-1促MRVEC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胰岛素可通过激活MRVEC细胞中的MAPK/Erk信号通路,进而增强MRVEC细胞的增殖能力,从而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高浓度葡萄糖孵育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RIT1及NADPH氧化酶-p47(NOX-p4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白藜芦醇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A7r5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细胞周期进程;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IRT1、NOX-p47蛋白的表达。结果高浓度葡萄糖(25 mmol/L)培养可明显促进VSMC增殖,诱导G0/G1期细胞向S期转化,明显增加NOX-p47蛋白表达,减少SIRT1蛋白表达;白藜芦醇(25、50、100μmol/L)以浓度依赖形式抑制高糖孵育下VSMC增殖活性,阻止其由G0/G1期向S期转变,降低VSMC NOXp47表达,增加SIRT1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SIRT1/NOX-p47蛋白信号通路干预高糖诱导的VSMC增殖,对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ISO)对高糖高脂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SO预处理MIN6细胞后高糖高脂培养48 h,CCK8法筛选ISO最佳干预浓度。细胞分为正常对照(Con)组(11. 1 mmol/L葡萄糖)、高糖高脂损伤模型(M)组(33. 3 mmol/L葡萄糖+0. 25 mmol/L棕榈酸)及ISO预处理(ISO+M)组(10μmol/L ISO+33. 3 mmol/L葡萄糖+0. 25 mmol/L棕榈酸)。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RT-PCR测定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IκB)激酶β(p-IKKβ)、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凋亡及NO含量M组高于Con组,ISO+M组低于M组(P0. 01)。IL-1β、IL-6、TNF-αmRNA,p-IKKβ、p-IκB、iNOS蛋白与NF-κB p65蛋白表达M组高于Con组,ISO+M组低于M组(P0. 05)。结论 ISO可减轻高糖高脂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可能与抑制IκB激酶(IKK)/IκB/NF-κB/iNOS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氯沙坦(LT)通过肌醇需求酶(IRE)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2-凋亡信号调节激酶(ASK)1-c-Jun N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VSMCs,并分组为空白组、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高糖+LT组(25 mmol/L葡萄糖+10μmol/L LT)、高糖+毒胡萝卜素(TG)组(25 mmol/L葡萄糖+0.2 nmol/L IRE1α激动剂TG)、高糖+LT+TG组(25 mmol/L葡萄糖+10μmol/L LT+0.2 nmol/L TG)。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印迹检测IRE1-TRAF2-ASK1-JN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高糖组VSMCs迁移率、增殖率、IRE1、TRAF2、p-ASK1/ASK1、p-JNK/JNK显著增加(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LT组VSMCs迁移率、增殖率、IRE1、TRAF2、p-ASK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RhoA/ROCK信号转导通路在高糖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和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在1640培养基中培养24 h,实验设置对照组(含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含25 mmol/L葡萄糖)、高渗透压组(5.5 mmol/L葡萄糖+19.5 mmol/L甘露醇)、高糖+法舒地尔(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组。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中Hyp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测定Ⅰ和Ⅲ型前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检测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osin phosphatase target subunit 1,MYPT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糖刺激对心肌细胞中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并观察高糖刺激下尾加压素Ⅱ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通路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将原代培养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培养36 h后,随机分为低糖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高渗组(5 mmol/L葡萄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原花青素(OPC)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其下游相关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分别检测正常糖组(5.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培养的EPC增殖和氧化应激产物产生情况,再通过在不同原花青素浓度下检测各时间点EPC增殖的方法,筛选出最佳原花青素浓度(30 mg/L);分别用Matrigel基质胶检测正常糖+OPC组、正常糖组、高糖+OPC组、高糖组EPC成管能力;最后在1、3、5、7天分别检测正常糖+OPC组、正常糖组、高糖+OPC组、高糖组EPC的丙二醛水平以及VEGFR-2、p-AKT、核因子κB(NF-κB)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KB-α)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随时间推移,高糖组中EPC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产物均较正常糖组逐渐增多;正常糖+OPC组、正常糖组EPC成管数目无明显差异,高糖+OPC组成管数目较高糖组明显增多;在1、3、5、7天时OPC在正常糖浓度下对EPC产生的氧化应激产物及VEGFR-2、p-AKT、NF-κB和IKB-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在高糖环境下可以明显降低氧化应激产物的生成及上调VEGFR-2、p-AKT和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IKB-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论原花青素可能通过缓解高糖环境对EPC的氧化损伤作用,上调内皮祖细胞VEGFR-2及其下游通路蛋白表达,进而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分别加入葡萄糖终浓度为5.5、10、20、30、40 mmol/L进行处理,于不同时间段(12、24、48、72 h)用MTT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培养48 h后条件培养基中Fn及ColⅣ的含量.结果 高糖作用12、24、48、72 h均能促进细胞的增殖,且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作用时间的延长促进作用增强.检测细胞上清液的Fn和ColⅣ.与对照组相比,30 mmol/L D-葡萄糖作用48 h后,Fn和ColⅣ表达增高.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对系膜细胞增殖作用具有量效及时效关系,我们选择30 mmol/L浓度的葡萄糖作用48 h为最合适的细胞刺激条件.高浓度葡萄糖可促进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的产生,而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过度表达,可以直接导致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人IL-1β抑制小鼠胰岛素瘤胰岛β细胞(βTC-6)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反应(GSIS)中的作用. 方法 (1)βTC-6细胞分别于含不同浓度(0、1.38、5.5 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60 min,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2)βTC-6细胞分别于含不同浓度(0、1.38、5.5 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5min,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蛋白中磷酸化ERK1/2及β-actin的水平;(3)βTC-6细胞加入IL-1β(0.15、1.5、15 ng/ml)培养24 h后于含1.38 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60 min,检测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4)βTG-6细胞加入IL-1β(0.15、1.5、15 ng/ml)培养24 h后于含1.38 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5 min,检测细胞蛋白中磷酸化ERK1/2及β-actin的水平. 结果 (1)βTC-6细胞在1.38 mmol/L葡萄糖刺激时胰岛素分泌及ERK1/2磷酸化水平均达到高峰;(2)IL-1β可抑制βTC-6细胞葡萄糖刺激下的ERK1/2磷酸化及胰岛素分泌,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结论 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IL-1β抑制βTC-6细胞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阻断ROCK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孤儿核受体Nur77表达的关系。方法 分离提取大鼠主动脉VSMC,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法舒地尔组、高糖组、高糖+法舒地尔组,分别加入葡萄糖5.5 mmol/L、葡萄糖5.5 mmol/L+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法舒地尔50μmol/L、葡萄糖30 mmol/L、葡萄糖30 mmol/L+法舒地尔50μmol/L,作用12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ROCK1、ROCK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Nur77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ur77 mRNA表达。将VSMC随机分为Nur77高表达组和空白组,两组均加入葡萄糖5.5 mmol/L,Nur77高表达组同时加入Nur77激动剂Cytosporone B(CsnB)10μg/mL,作用12 h后比较其Nur77 mRNA及蛋白表达;更换培养基,加入葡萄糖30 mmol/L,作用12 h后比较其Nur77及IL-1β、IL-6蛋白表达。结果 高糖组细胞ROCK1、IL-1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波动性高葡萄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持续高糖和波动性高糖分别孵育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Western bloting检测胞浆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5.5 mmol/L和25mmol/L交替)培养较持续高浓度葡萄糖(25 mmol/L)培养可明显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促进其由G0/G1期向S期转变,上调Bcl-2/Bax比值。结论波动性高葡萄糖可能通过干预细胞周期及对凋亡蛋白的调控,进一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因而较持续性高葡萄糖更能促进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Mer(MER tyrosine kinase,Mertk)在高糖环境培养条件下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 取RSC96分为一、二、三、四、五组,分别置于含25(正常葡萄糖浓度)、50、75、100及1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48 h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筛选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浓度为后续研究的高糖浓度。取RSC96细胞先饥饿处理4 h,置入含100 mmol/L的葡萄糖培养基中,分别于培养0、24、36、48、60 h时取各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最终筛选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高的时间为后续研究培养时间。取RSC96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敲降组及敲降组:高糖组细胞饥饿处理4 h,置于含10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高糖敲降组细胞饥饿处理4 h,置于含10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后加入5μL的敲降Mertk基因表达siRNA溶液;敲降组细胞饥饿处理4 h,加入5μL的敲降Mertk基因表达siR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条件对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Be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Bcl-2、Bax对周细胞凋亡的调控.方法 在体外培养第3代近融合的视网膜血管周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5.5 mmol/L、15.0 mmol/L、25.0 mmol/L和35.0mmol/L)孵育6 d后,应用MTT方法检测高糖下牛视网膜周细胞增殖情况,TUNEL法特异性标记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法和RT-PCR测定Bcl-2、Bax基因的表达. 结果 周细胞在高浓度葡萄糖培养下,细胞增殖受抑制,呈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凋亡率分别为(28.4±0.8)%、(40.4±0.9)%与(50.2±0.6)%.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呈剂量依赖性促周细胞凋亡(r=0.959,P<0.01)和凋亡调节基因Bax的表达(蛋白水平r=0.966,P<0.01;mNRA水平r=0.874,P<0.01)及抑制凋亡调节基因Bcl-2的表达(蛋白水平r=-0.964,P<0.01;mNRA水平r=-0.912,P<0.01);周细胞的凋亡率与Bax/Bcl-2比率呈正相关(r=0.810,P<0.01).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培养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周细胞凋亡,Bcl-2、Bax基因表达的改变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