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老年T2DM患者,通过观察眼底和眼底荧光照样检查,分为眼底正常组24例、眼底渗出组19例、眼底增值组17例。记录患者血脂、血糖、血压等临床指标,同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入选患者72 h的血糖波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眼底正常组相比,眼底渗出组和眼底增殖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偏高(P<0.05);与眼底渗出组相比,HbA1c水平明显偏高(P<0.05);与眼底正常组相比,眼底渗出组和眼底增殖组平均血糖水平(MBG)、标准差(SD)、血糖波动评价幅度(MAGE)水平明显偏高(P<0.05);与眼底渗出组相比,MBG、SD、MAGE水平明显偏高(P<0.05)。结论血糖波动是老年T2DM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郑炜  龙艳  苏珂 《山东医药》2011,51(28):113-114
糖尿病(DM)发病人数的快速增长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DM发病率逐年升高,居世界第2位。其导致的视网膜、肾血管及神经等病变是人类致残、致死的最重要7大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3.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3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超声检测下肢血管,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两组患者血糖连续监测3d,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DMMG),并测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重度病变组的病程、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大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P〈0.01,P〈0.05),MAGE、DMMG、SD明显增高(均P〈0.01)。结论血糖波动是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了822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压、血脂、全天7点血糖、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尿白蛋白排泄率、餐前血糖曲线下面积和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采用稳态模式评价胰岛素抵抗。根据微血管病变数量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1种微血管病变组、2种微血管病变组和3种微血管病变组。依据微血管病变数量、不同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微血管病变数目增多,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和餐前血糖曲线下面积呈升高趋势(P〈0.05)。累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和早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是影响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早餐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内皮祖细胞(EPCs)的功能(以黏附细胞数表示为TNE-A)及其数量(以外周血计数表示为TNE),探讨其在老年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30例和老年正常对照1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在培养板内,培养7 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测定;流式细胞仪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血素Ⅰ(FITC-UEA-I)和Di 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 I-ac LDL)双阳性细胞为正常分化的EPCs;胰蛋白酶消化后计数贴壁细胞观察TNE-A计数。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NE计数。结果1老年T2DM患者EPCs的TNE-A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并且血管病变组间也有差异(t=2.185、2.099;P0.05)。外周血TNE较正常对照组减低(t=2.179;P0.05),但血管病变各组间无差异(t=1.857;P0.05)。2随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升高,T2DM老年患者TNE-A以及TNE计数逐渐降低(t=2.872、2.855、2.985、2.861;P0.01),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2.122、2.103、2.105、2.175;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NE-A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LDL)、舒张压(SBP)、2 h餐后血糖(2 h PBG)、Hb A1c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0.39、-0.21、-0.24,P0.01或0.05)。而外周血TNE与空腹血糖(FBG)、Hb A1c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1、-0.267,P0.05)。4以T2DM为整体,有血管病变为因变量(有=1,无=0),以年龄等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SBP、TNE-A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T2DM老年患者EPCs的黏附功能明显受损,与其血管病变关系较大;而外周血EPCs数目与血管病变关系较小,EPCs生物学功能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酸激酶(CK)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323例老年T2DM患者,过夜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C肽、心肌酶谱。根据CK是否升高,分为CK正常组和CK升高组。所有患者均行24h尿微量白蛋白、眼底荧光照影、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其中CK升高的T2DM患者63例,约占患者总数的19.5%。CK升高组HOMA2-IR升高〔(2.04±1.12)mmol*mU/Lvs(1.73±0.51)mmol*mU/L,P0.05〕,糖化血红蛋白升高〔(9.39±2.65)%vs(8.4±2.23)%,P0.05〕,糖尿病肾病升高(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多(P0.05)。结论 T2DM患者CK升高与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有关,提示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存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可能性高。在没有条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基层医院,可通过检测心肌酶谱来给予提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l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HbAlC达标患者中的相互影响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40~66岁。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A组,n=30,男14例,女16例,年龄(50±11)岁],糖尿病肾病组[B组,n=38,男20例,女18例,年龄(52±10)岁]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C组,n=32,男18例,女14例,年龄(53±13)岁]。另以同期于黑龙江省医院进行体检的25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Con组,n=25,男12例,女13例,年龄(48±9)岁]。人院前糖尿病患者均使用药物治疗。所有参试者均测定空腹血糖浓度(FPG)、总胆固醇(TC)、甘油i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餐后2h血糖浓度(2hPG)、24h尿微量白蛋白(24h尿ALB)和HbAlc。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连续监测血糖3d,计算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和曲线下面积(AU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血清中VEGF和PDGF—BB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DGF.BB、VEGF相关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B组PDGF—BB水平高于A组和Con组[分别为(53±12)、(31±6)、(26±4)μg/ml,F=9.56,P〈0.05];C组VEGF水平高于A组和Con组[分别为(217±57)、(105±12)、(74±10)μg/ml,F=8.13,P〈0.05]。(2)动态血糖监测指标B组与A组比较,SDBG、LAGF、MAGE、MODD、AUC明显升高(t=2.57、3.46、5.75、3.59、4.28,均P〈0.05),C组与A组比较,SDBG、LAGF、MAGE、MODD、AUC明显升高(t=3.29、3.77、5.38、4.54、3.16,均P〈0.05),而MBG在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GF-BB、VEGF及血糖波动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以PDGF-BB、VEGF为因变量,以血糖波动指标SDBG、LAGF、MAGE、MODD、AUC及2hPG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能影响PDGF-BB、VEGF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MAGE、SDBG和2hPG对PDGF-BB、VEGF影响最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与血糖波动具有明显相关性,血糖波动可导致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水平增高,从而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微血管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DPN患者126例,根据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分为轻、中、重度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72 h,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DMMG)、血糖标准差(SD),并记录年龄、性别、病程、BMI、HbA1c及一般生化指标. 结果 MBG、MAGE、SD随着神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神经病变严重程度分别与MBG、MAGE呈正相关(β=0.249、0.196,P<0.05). 结论 T2DM患者血糖波动可能与DPN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12周,检测干预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和UAER。结果胰岛素干预后,A组、B组和C组FPG、HbA1c、HOMA-IR、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B组和C组SOD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丙二醛、UAER、MAGE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MAGE与HOMA-IR、UAER、丙二醛呈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收缩压、HbA1c、HOMA-IR、MAGE、丙二醛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SOD是保护因素。结论血糖波动与体内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氧化应激参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血糖及血压波动对 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并探讨DN患者血糖及血压波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84例(UACR<30mg/g)和微量蛋白尿组76例(近半年2次以上30mg/g≤UACR≤300mg/g)。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4h血压,分析血压波动情况;采用多点血糖监测评估血糖波动 [血糖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并分析DN与血糖及血压波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微量蛋白尿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DBG、LAGE及全天血压、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BP-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和舒张压标准差(dDBP-SD)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均<0.05)。微量蛋白尿组SDBG与24hDBP-SD呈正相关,微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UACR与FBG、HbA1c、SDBG、LAGE、24hSBP、24hSBP-SD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血糖及血压波动可能增加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29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d动态血糖监测,得到反映血糖波动的指标,包括连续48 h的平均血糖水平(mean blood glucose,MBG)及其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 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absolute means of daily difference,MODD),同时对患者进行认知量表的测定,包括简易智力状态量表(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加拿大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画钟试验(clock drawing test,CD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总体衰退量表(global deterioration scale,GDS).统计分析血糖波动指标与认知量表分数的关系.结果 MMSE分数<28组的血糖波动参数(MAGE、MODD、SD、MBG)均高于MMSE分数≥28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GE、MODD、LAGE、MBG、SD均与MMSE分数呈负相关(r值波动于-0.161 ~-0.263,P<0.01).MAGE、MODD、MBG、SD均与MOCA分数负相关(r值波动于-0.159 ~-0.265,P<0.05).校正年龄、受教育程度、糖尿病病程后,MAGE、MODD、MBG、SD与MMSE分数负相关(r值波动于-0.153 ~-0.198,P<0.05).MODD、LAGE、MBG、SD均与ADL分数正相关(r值波动于0.128~0.219,P<0.05).MAGE、MODD、MBG均与GDS分数正相关(r值波动于0.138 ~0.170,P<0.05).MAGE、MODD、LAGE、MBG、SD均与CDT分数负相关(r值波动于-0.134 ~-0.205,P<0.05).以MMSE分数为因变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文化程度、MAGE、SD是影响MMSE分数的因素.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对认知功能有影响,血糖波动幅度较大的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均减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NCV)、神经病变积分(MDNS)、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容积、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24 h尿蛋白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χ2=4.201,P<0.05);两组治疗后NCV、MDNS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CV、MDNS的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容积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A1c、TG、TC的变化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T2DM患者及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时的变化及其与T2DM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74例老年T2DM患者按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T2DMⅠ组(无微血管病变)及T2DMⅡ组(合并微血管病变),用循环酶法测定2组患者的Hcy水平,并与2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T2DMⅡ组血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T2DMⅠ组。T2DMⅡ组高Hcy血症(Hcy>15μmol/L)的发生率为50.0%,较对照组(10.1%)及T2DMⅠ组(23.8%)明显升高(P<0.01)。(2)Hcy升高的T2DM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Cr)及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率高于Hcy正常的T2DM患者(P<0.01)。(3)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血Hcy水平与T2DM微血管病变有关(P<0.01,OR=1.055)。结论Hcy与老年T2DM微血管病变有关,可能是T2DM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血糖稳定性有密切关系[1],血糖的异常波动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能预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本研究拟探讨血糖波动在老年糖尿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择6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评估两组血糖波动指标,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T2DM病人血糖变异(GV)情况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的老年T2DM病人共48例,测量FPG、HbA1c及糖化白蛋白(GA)水平,并根据其结果将病人分为HbA1c达标组(HbA1c<6.5%,n=16)及HbA1c未达标组(HbA1c≥6.5%,n=32)。予每位病人佩戴3 d的美敦力动态血糖监测(CGM),获取GV参数,包括平均血糖(MBG)、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变异系数(CV)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和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将病人分为MAGE达标组(MAGE<3.9 mmol/L,n=22)及MAGE未达标组(MAGE≥3.9 mmol/L,n=26)。每位病人完善超声心动图,获取心功能指标,包括LVEF、每搏心输出量(SV)、舒张末容积(EDV)及心输出量(CO)。比较HbA1c达标组与HbA1c未达标组的GV情况。分析MAGE与老年T2DM病人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bA...  相似文献   

17.
60例T2DM患者超声检测下肢血管,按其结果分为异常组和对照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两组患者血糖连续监测3d,计算血糖标准差(SDNG)、LAGE、CV、CV-FPG、MBG,并记录年龄、病程、BMI、WHR、血压、血脂、(FBG)、HbA1c。结果T2DM患者下肢血管异常组的年龄及病程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SDBG、LAGE、CV、CV-FPG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血糖波动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血糖水平及日内血糖、餐后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对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监测一日三餐前30min、餐后2h及晚睡前共7次指尖微量血糖,计算1d7次微量血糖的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及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并根据PPGE水平分为2组:PPGE2.2mmol/L组和PPGE≤2.2mmol/L组。结果与PPGE≤2.2mmol/L组相比,PPGE2.2mmol/L组的患者SDBG、LAGE、HbA1c和CEC水平明显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PPGE、SDBG及LAGE呈正相关(P0.01)。CEC与PPGE、SDBG、LAGE及HbA1c呈正相关(P0.01),其中与PPGE的相关性最强。线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血糖控制参数后,PPGE和LAGE仍与CEC呈正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13(P0.001)和0.077(P=0.013)。结论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日内血糖及PPGE显著增加;血糖波动特别是餐后血糖波动和日内最大血糖波动是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因素,其作用独立于持续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以及在低糖饮食干预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21例,低糖饮食组20例和胰岛素组25例,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血糖及其血管内皮相关指标进行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糖饮食组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TG、内皮素、空腹血糖、血糖水平标准差(SIB)、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昼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低糖饮食组与胰岛素组中,8-iso-PGF2α和内皮素分别与血糖相关指标HbA1c、MAGE、SIB、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呈正相关(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内皮素与HbA1c、LAGE、MAGE呈正相关,8-iso-PGF2α与MODD呈正相关(P<0.05)。结论低糖饮食对血糖波动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8-iso-PGF2α、内皮素与血糖波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另设30例正常对照组,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两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显著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血糖呈显著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