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溃疡性结肠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中的作用及芍药汤的干预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42 g·kg-1),芍药汤组(11.1 g·kg-1),抑制剂组(2-甲氧基雌二醇,0.015 g·kg-1),芍药汤+抑制剂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各组分别对应给予生理盐水,美沙拉嗪,芍药汤,抑制剂及芍药汤+抑制剂治疗7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和疾病活动指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IL-23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叉头状/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肠黏膜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的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7和IL-23显著升高(P<0.01),结肠RORγt及HIF-1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FoxP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芍药汤组DAI评分,肠黏膜病理学评分降低(P<0.05,P<0.01),血清中IL-10水平升高(P<0.01),IL-17,IL-23降低(P<0.01),结肠RORγt及HIF-1α蛋白水平降低(P<0.01),FoxP3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抑制剂组比较,芍药汤组及芍药汤+抑制剂组RORγt,FoxP3及HIF-1α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芍药汤可以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来调节Treg/Th17的重新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的增强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5%、10%)处理HCT-116细胞、NK-92MI细胞24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选取低体积分数(0.1%、0.5%、1%)含药血清处理共培养的HCT-116细胞、NK-92MI细胞24 h,钙黄绿素-乙酰甲酯/碘化丙啶(Calcein-AM/PI)双染检测NK细胞对结肠癌细胞杀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4(STAT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干扰素(IFN)-γ分泌。结果 MTT比色法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5%、10%)能有效抑制HCT-116、NK-92MI细胞增殖(P<0.01),但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强NK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P<0.01)。Western blot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能下调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l蛋白(Bcl-xl)表达,上调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P<0.05,P<0.01);与共培养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能激活p-STAT4磷酸化,促进IFN-γ表达(P<0.05)。ELISA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能提高IFN-γ分泌量(P<0.01)。结论 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增强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活性的机制可能与激活STAT4通路,增加NK细胞IFN-γ分泌量,下调Bcl-xl、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进而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补肾活血方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URS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①试验1收集15例正常流产患者蜕膜和15例URSA患者妊娠失败蜕膜,比较两组IL-21R和IL-27R的相对mRNA含量。②试验2将61例URSA患者分为实验组(补肾活血方+地屈孕酮)和对照组(地屈孕酮),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外周血中IL-21和IL-27表达水平。结果 ①试验1URSA患者蜕膜中IL-21R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相反IL-27R在URSA患者蜕膜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②试验2两组患者外周血中IL-21的表达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IL-27的表达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L-21和IL-27水平与URSA的发生有关,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使URSA患者外周血中IL-21水平下降、IL-27水平上升,从而令其免疫微环境及蜕膜组织内稳态得到改善,为URSA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寿胎丸在脂多糖(LPS)诱导的人绒毛外滋养细胞(HTR-8/SVneo)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细胞损伤中氧化应激和焦亡的调控,为寿胎丸安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方法 采用LPS(100 μg?L-1)诱导HTR-8/SVneo细胞损伤建立细胞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寿胎丸组(10%寿胎丸含药血清)、抗氧化剂组(1 mmol·L-1 NAC)、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抑制剂组(50 μmol·L-1MCC950)。分别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情况;Hochest 33342/PI双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死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释放情况;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LRP3、胱天蛋白酶(Caspase)-1、消化道皮肤素D(GSDMD)、IL-1β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NLRP3、Caspase-1 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18含量显著增加(P<0.01),氧化应激因子ROS、MDA含量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NLRP3、Caspase-1、GSDMD、IL-1β蛋白和NLRP3、Caspase-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寿胎丸组、NAC组及MCC950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寿胎丸组和NAC组MDA、ROS活性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寿胎丸组和MCC950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18含量减少(P<0.01),细胞内NLRP3、Caspase-1、GSDMD、IL-1β蛋白和NLRP3、Caspase-1、IL-1β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寿胎丸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焦亡减轻LPS诱导的HTR-8/SVneo细胞损伤,这可能是寿胎丸防治复发性流产,发挥安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补肾化痰方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对免疫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 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0.184 mg·kg-1),补肾化痰方低、中、高剂量组(4.7,9.4,18.8 g·kg-1),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均采用手术切除卵巢,制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周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d,灌胃12周后取材。运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T)检测大鼠骨量及骨微结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叉头框蛋白p3(Foxp3),维甲酸相关核孤受体γt(RORγt)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骨组织中Foxp3,RORγt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Foxp3,RORγt蛋白表达量;运用流式细胞抗原检测,分析并比较各组Th17,Treg细胞的数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量降低、骨小梁显著减少(P<0.01);骨微结构破坏,血清中Foxp3浓度显著降低,RORγt浓度显著升高(P<0.01),骨组织中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骨组织中Treg细胞数量减少(P<0.01),Th17细胞数量增加,且Th17/Treg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骨量明显增加(P<0.05,P<0.01),血清中Foxp3浓度升高,RORγt浓度显著降低(P<0.01),骨组织中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但低剂量组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骨组织中Treg细胞数明显升高,Th17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且Th17/Treg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补肾化痰方可以提高去卵巢大鼠骨量,改善骨微结构,并使骨组织中Treg细胞数量增加而Th17细胞数量减少。进而推论补肾化痰方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而发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芍药汤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机制研究。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2例。实验组予以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Mayo评分,单项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定,比较缓解率、有效率、内镜应答率、黏膜愈合率等临床指标。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实时荧光定量多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ROR-γt和Foxp3在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水平表达,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IL-10和IL-17蛋白水平。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P < 0.05),实验组治疗后在缓解率、内镜应答率、黏膜愈合率和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等单项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定的肠道症状、社会能力、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等方面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好转(P <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出现Th17细胞比例降低,ROR-γt mRNA水平和IL-17表达减少,Treg细胞比例升高,Foxp3 mRNA水平和IL-10的表达提高(P < 0.05)。实验组治疗后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ROR-γt和Foxp3 mRNA,IL-10和IL-17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变化明显(P < 0.05)。结论 芍药汤可通过调控Th17/Treg细胞平衡,大幅缓解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症状,促进肠道黏膜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抵抗体外模型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设置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按照体表面积换算分别予7.8 g·kg-1·d-1的黄连温胆汤药液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提取并配制空白血清及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采用棕榈酸钠处理HepG2细胞构建胰岛素抵抗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空白血清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中剂量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低剂量组,培养24 h后应用1×10-7 mol·L-1胰岛素处理各组细胞15 min,收集细胞上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GOD-POD)法测定各组细胞葡萄糖的含量,并计算葡萄糖消耗量及抑制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筛选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最佳剂量。将HepG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机制部分将HepG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空载体组、NLRP3过表达组、空载体+IR组、空载体+IR+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NLRP3过表达+IR组、NLRP3过表达+IR+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GOD-POD法测定各组细胞葡萄糖的含量,并计算葡萄糖消耗量。ELISA检测各组细胞IL-1β、IL-18释放水平;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及NLR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LRP3、GSDMD和Caspase-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葡萄糖消耗量升高最为显著(P<0.01)。与空白组比较,IR-HepG2细胞IL-1β、IL-18释放水平和NLRP3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明显降低IR-HepG2细胞上清IL-1β、IL-18、NLRP3 mRNA与蛋白的表达(P<0.05,P<0.01)。与空白组、空载体组比较,NLRP3过表达可显著降低细胞葡萄糖消耗量(P<0.01);与空载体+IR组比较,NLRP3过表达可明显上调IL-1β、IL-18水平和NLRP3、Caspase-1、GSDMD的mRNA及蛋白水平(P<0.05,P<0.01);与NLRP3+IR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明显逆转上述指标(P<0.05,P<0.01)。结论 高脂诱导IR-HepG2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与炎症及NLRP3表达密切相关。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通过靶向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改善IR-HepG2细胞焦亡,为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百药煎不同炮制品及其复方香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药效学与代谢组学差异,探讨其治疗U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适应性饲养3 d,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4 g·kg-1),百药煎组(1.89 g·kg-1)、焦百药煎组(1.89 g·kg-1)、百药煎炭组(1.89 g·kg-1)、香梅丸低、高剂量组(1.89、5.67 g·kg-1),每组10只。空白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其余7组每日灌胃给予5%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5 mL,连续给药8 d,诱导UC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液,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8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检测大鼠血清代谢物,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差异代谢物进行表征,根据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0且P<0.05筛选差异代谢物,根据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MDB)分析潜在代谢通路。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充血,黏膜可见溃疡,结肠长度显著降低(P<0.01),质量明显升高(P<0.05),外周血中Th17/Treg比例明显升高,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UC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均有改善,散在溃疡,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肠长度明显升高,质量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中Th17/Treg比例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不同给药组治疗UC效果为香梅丸高剂量组>香梅丸低剂量组>百药煎炭组>焦百药煎组>百药煎组。代谢组学结果共筛选出26个差异代谢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有14个代谢物上调,5个代谢物下调,百药煎组、焦百药煎组、百药煎炭组、香梅丸低、高剂量组可分别回调14、9、14、12、17个代谢物。主要涉及柠檬酸盐循环通路、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通路、芳香烃受体(AhR)信号通路、糖酵解/糖异生通路等代谢通路。结论 百药煎炒炭后治疗UC效果明显提高,与白芷和乌梅炭配伍后疗效更加突出,可为百药煎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古代经典名方二妙散(EMS)对DBA/1小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的影响。方法 按体质量将20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IA组,EMS(5.4 g·kg-1)组及甲氨蝶呤(MTX,0.5 mg·kg-1)组。CIA组、EMS组及MTX组在第1天以等体积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免疫DBA/1小鼠,于第21天以等体积牛Ⅱ型胶原和不完全弗氏佐剂于尾根部有别于第1次免疫部位免疫DBA/1小鼠建立CIA模型(此为第2次免疫),并于第2次免疫当天开始灌胃给药,除MTX为每周3次外,其余每天1次,共给药28 d。第22天开始观察CIA小鼠的关节红肿等症状并进行关节炎评分,第49天取材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CIA小鼠关节滑膜炎症的情况;免疫荧光(IF)双标法检测CIA小鼠关节中CD4+T细胞中Th17细胞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7(IL-17)和Treg细胞标志物叉头框转录因子P3(FoxP3)在关节滑膜中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及淋巴结中Th17和Treg的细胞比例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CIA组小鼠关节滑膜炎症情况明显,小鼠关节结构严重紊乱,关节软骨及骨破坏明显,骨侵蚀严重(P<0.01);小鼠关节组织中Th17/Treg值显著升高(P<0.01);小鼠脾脏及淋巴结中Th17的细胞表达比例显著增高(P<0.01),Treg细胞表达比例显著减少(P<0.01);与CIA组比较,EMS组和MTX组两组小鼠关节结构均相对正常,骨侵蚀、骨破坏较轻,关节面相对完整光滑;EMS组和MTX组两组中Th17/Treg值显著降低(P<0.01);小鼠脾脏及淋巴结组织中,EMS组、MTX组Th17细胞表达比例显著降低(P<0.01),Treg细胞的表达比例显著增加(P<0.01)。结论 EMS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抑制CIA小鼠中Th17细胞的表达,促进Treg细胞的表达,进而治疗R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虎杖苷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通过其调控蛋白激酶Cθ(PKCθ)/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信号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效应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虎杖苷组(0.045 g·kg-1)及柳氮磺吡啶组(0.5 g·kg-1)。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给与小鼠自由饮水构建UC模型,虎杖苷和柳氮磺吡啶组于造模前0.5 h灌胃给药,连续7 d,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药后取结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17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表达。磁珠分选提取C57BL/6小鼠脾脏CD4+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细胞刺激合剂刺激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虎杖苷低、高剂量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虎杖苷对Th17效应的影响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KCθ和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黏膜上皮破损并可见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细胞浸润明显,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17的比例显著升高(P<0.01),血清IL-17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和柳氮磺吡啶组体质量及DAI评分均有显著的改善(P<0.01),结肠组织损伤程度明显改善,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17的比例显著下降(P<0.01),血清中IL-17A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体外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h17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PKCθ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组Th17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PKCθ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虎杖苷能够抑制PKCθ以及STAT3的磷酸化表达,进而抑制Th17细胞分泌IL-17A,改善肠黏膜炎性病理,对UC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四君子汤通过调节NKG2A的表达影响自然杀伤(NK)细胞抗结肠癌的作用。方法 分离、纯化来自健康人外周血NK细胞进行培养,分别构建人NK细胞单培、HCT116细胞单培和NK细胞与HCT116细胞共培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NK细胞中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A(NKG2A)、白细胞介素(IL)-15及结肠癌细胞中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E(HLA-E)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NK细胞中IL-15分泌;噻唑蓝(MTT)比色法筛选IL-15的浓度,检测四君子汤和IL-15对NK细胞活性和共培模型中HCT116细胞活性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四君子汤和IL-15对NK细胞中NKG2A和HCT116中HLA-E mRNA表达的影响;使用Anti-NKG2A抗体(M)阻断NKG2A/HLA-E通路,MTT比色法检测共培模型中HCT116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与单培组比较,NK细胞和HCT116细胞相互作用引起NK细胞的NKG2A和HCT116中的HLA-E mRNA表达均上调(P<0.05);IL-15 mRNA表达和分泌也增加(P<0.05);IL-15可增强NK细胞活性和抗结肠癌作用(P<0.01),也可上调NKG2A表达(P<0.05);与空白组比较,四君子汤组、四君子汤+IL-15组的NK细胞活性和抗结肠癌作用进一步增加(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四君子汤组和四君子汤+IL-15组中NK细胞NKG2A表达下调(P<0.05),共培模型中四君子汤组HCT116中HLA-E表达下调(P<0.01);与相应未加M组比较,M组与IL-15+M组HCT116细胞增殖被抑制(P<0.01)。结论 NK细胞与结肠癌细胞相互作用可引起NKG2A-HLA-E通路活化导致NK功能受损,四君子汤可抑制该信号激活从而恢复NK细胞抗结肠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作用及对活性氧(RO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0.9 mg·kg-1)、玉屏风散低、中、高剂量组(6、12、24 mg·kg-1),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常规饲养,其余各组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Al(OH)?+磷酸盐缓冲液(PBS)]混悬液,隔日1次,连续7次。7 d后,10% OVA溶液滴鼻,2次/d,连续7 d。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玉屏风散汤液,正常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记录各组小鼠喷嚏、抓鼻和流涕症状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鼻灌洗液和血清中卵清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OVA-sIgE)、组胺(Histamin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前列腺素D2(PGD2)、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鼻腔黏膜损伤状态,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法观察小鼠鼻腔黏膜杯状细胞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鼻腔黏膜NLRP3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鼻腔黏膜NLRP3、剪切(cleaved) Caspase-1和cleaved Gasdermin-D(GSDMD)蛋白的表达;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鼻腔ROS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鼻部症状明显加重,血清及鼻灌洗液中炎症因子OVA-sIgE、Histamine、ECP、PGD2、IL-1β、IL-18、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组织病理学评分、杯状细胞数目和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焦亡相关蛋白NLRP3、cleaved Caspase-1、cleaved GSDMD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和玉屏风散组小鼠鼻部症状明显减轻,血清及鼻灌洗液中炎症因子OVA-sIgE、Histamine、ECP、PGD2、IL-1β、IL-18、IL-4水平降低(P<0.05,P<0.01),IFN-γ水平升高(P<0.05、0.01);组织病理学评分、杯状细胞数目和ROS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焦亡相关蛋白NLRP3、cleaved Caspase-1、cleaved GSDMD表达降低(P<0.05,P<0.01)。与氯雷他定组比较,玉屏风散高剂量组疗效进一步增高(P<0.05,P<0.01)。结论 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治疗效果,其具体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ROS/NLRP3/Caspase-1引起的细胞焦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对鸡卵清白蛋白(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AR)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白细胞介素-33(IL-33)/IL-1受体样2(ST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72只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2.05 mg·kg-1)、小青龙汤高、中、低剂量(20.02、10.01、5.005 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OVA溶液造成基础致敏,而后OVA溶液滴鼻激发致敏造成AR模型。每日局部滴鼻前30 min给药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按20 mL·kg-1给与磷酸盐缓冲液(PBS),共7 d。记录末次OVA溶液滴鼻后10 min内小鼠打喷嚏和挠鼻的次数。给药7 d后收集血液,取小鼠鼻骨并脱钙制作病理切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OVA-sIgE)、白细胞介素-4(IL-3)、白细胞介素-5(IL-4)、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形态,糖原(PAS)染色观察鼻黏膜杯状细胞增生情况,吉姆萨(Giemsa)染色观察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鼻黏膜IL-33、ST2、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打喷嚏,挠鼻次数显著升高(P<0.01),鼻黏膜水肿增厚,出现杯状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清中OVA-sIgE、IL-4、IL-5、IL-13水平显著升高(P<0.01),鼻黏膜组织IL-33、ST2、IL-1RAP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小青龙汤组小鼠打喷嚏,挠鼻次数降低(P<0.01),鼻黏膜病理情况改善,血清中OVA-sIgE、IL-4、IL-5、IL-13水平降低(P<0.01),鼻黏膜组织IL-33、ST2、IL-1RAP蛋白的表达均有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 小青龙汤对于OVA致敏AR小鼠有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IL-33/ST2信号通路及2型T辅助细胞(Th2)炎症因子,从而减轻Th2型免疫反应,缓解鼻黏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逍遥散加味百合、合欢皮(百欢逍遥汤)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改善青幼期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法(CUMS)创建青幼期(3~8周龄)抑郁大鼠模型,将60只青幼期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百欢逍遥汤低、中、高剂量组(5.36、10.71、21.42 g·kg-1),蔗糖偏好实验(SPT)检测大鼠糖水偏好值;强迫游泳实验(FST)检测大鼠不动时间;旷场实验(OFT)检测总路程、中心区域路程、水平穿越方格数及前肢离地垂直活动次数;Morris水迷宫实验(MWM)检测逃避潜伏期和穿梭平台次数;免疫荧光检测海马区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小胶质细胞极化标志物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CD206)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海马组织iNOS、CD206和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iNOS和CD206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炎症因子IL-4、IL-6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蔗糖偏好值明显降低(P<0.05),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运动和探索行为明显减少(P<0.05),学习、空间记忆水平明显降低(P<0.05),iNOS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mRNA水平也明显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百欢逍遥汤干预后青幼期抑郁大鼠的蔗糖偏好值明显升高(P<0.05),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1),运动和探索行为明显增加(P<0.05),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显著提升(P<0.01),百欢逍遥汤高剂量组海马区iNOS阳性表达和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下降(P<0.01);百欢逍遥汤高剂量组CD206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IL-4、IL-10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氟西汀组比较,百欢逍遥汤高剂量组蔗糖偏好率显著升高(P<0.01),不动时间显著减短(P<0.01),中心区域路程显著增多(P<0.01),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显著增强(P<0.01),海马区iNOS阳性表达和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较低(P<0.05,P<0.01);CD206阳性表达显著更高(P<0.01),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百欢逍遥汤对青幼期大鼠抑郁行为的改善作用与抑制海马区小胶质M1型极化,促进M2型极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摄涕止鼽汤联合揿针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05例肺气虚寒型AR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联合组和西药组各35例。中药组予摄涕止鼽汤,1剂/d;联合组在中药组基础上联合揿针治疗,穴取印堂、双侧迎香、风池、肺俞、足三里,每留针3 d后更换;西药组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次每侧鼻腔100 μg,1次/d;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次,1次/d。3组疗程均为4周,随访3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眼症状评分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随访观察疾病复发率。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各项鼻眼症状评分和总分,RQLQ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联合组除眼痒/异物感/眼红评分外的其余项鼻眼症状评分和总分,RQLQ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降低(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联合组血清IL-17水平降低(P<0.05),IL-10,TGF-β1水平升高(P<0.05,P<0.01)。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Z=-2.207,Z=-2.185,P<0.05)。联合组和中药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与中药组复发率均低于西药组(χ2=5.020,χ2=4.835,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摄涕止鼽汤联合揿针治疗肺气虚寒型AR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Th17/Treg的免疫平衡,改善其免疫功能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母婴分离/束缚应激诱发焦虑抑郁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探讨温阳解郁方抗焦虑抑郁的机制。方法 84只雄性C57BL仔鼠于出生后第0天(PD0)随机分为空白组、束缚应激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取母婴分离结合束缚应激制备焦虑抑郁模型,将造模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在离乳第21天(PD21)至成年第90天(PD90),空白组、束缚应激组和模型组饲喂正常饲料,其余饲喂药混饲料(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用药剂量分别为5.85,12.03,16.71 g·kg-1及2.60 mg·kg-1)。采用旷场实验,O迷宫和社会交互实验评估模型组小鼠焦虑抑郁状态;免疫组化法(IHC)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及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IL-1β,IL-6,TNF-α,Iba-1,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和中央区活动时间显著减少(P<0.01),开臂活动时间与活动总路程明显减少(P<0.05,P<0.01),训练探察时间和辨别探查时间显著增加(P<0.01),Iba-1蛋白及mRNA表达,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GR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HC结果显示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和中央区活动时间显著上升(P<0.01),开臂活动时间显著上升(P<0.01),训练探察时间和辨别探查时间明显降低(P<0.05,P<0.01);Iba-1蛋白及mRNA表达,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G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IHC结果表明小胶质细胞的形态恢复;温阳组和解郁组小鼠开臂活动时间显著上升(P<0.01),辨别探查时间明显降低(P<0.05),Iba-1蛋白及mRNA表达,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温阳组小鼠GR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解郁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显著上升(P<0.01),训练探察时间明显降低(P<0.05),IL-1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HC结果表明两组小胶质细胞有所恢复。结论 温阳解郁方的综合疗效和药理作用优于温阳方和解郁方,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母婴分离/束缚应激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海马GR表达,从而改善小鼠的焦虑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参白解毒方(SBJDF)抑制结直肠癌(CRC)细胞HCT116增殖的药效及机制。方法 利用参白解毒方(0、0.25、0.5、1、2、4 g·L-1)处理HCT116细胞48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活力的影响,分别设置空白组、参白解毒方(1、2、4 g·L-1)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形态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JC-1探针检测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CT116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参白解毒方对细胞周期,抗凋亡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 参白解毒方有效抑制HCT116细胞活力,引起细胞形态改变,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1、2、4 g·L-1)组克隆形成率均明显下降(P<0.05,P<0.01),参白解毒方(2、4 g·L-1)组诱导HCT116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1、2、4 g·L-1)组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参白解毒方(2、4 g·L-1)组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A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参白解毒方(4 g·L-1)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2、4 g·L-1)组课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并下调抗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l蛋白(Bcl-xl)表达(P<0.05,P<0.01),降低HCT1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2、4 g·L-1)组可下调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κB激酶α(IKKα)、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p65蛋白(p-p65)的表达(P<0.05,P<0.01)。结论 参白解毒方有效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HCT116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温阳解郁方改善“母婴分离+束缚应激(MS+RS)”抑郁小鼠神经炎症,保护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仔鼠出生第0天(PD0)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采用母婴分离联合束缚应激21 d建立抑郁模型,PD21离乳后剔除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氟西汀组,每组15只,PD21~PD111各给药组药混饲料给药,给药剂量分别为5.85、12.03、16.71 g·kg-1,2.6 mg·kg-1。糖水偏好、开放旷场、O迷宫及新物体识别行为学实验评估小鼠焦虑抑郁和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IHC)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海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IL-1β、突触素(Syn)、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率、5 min中央运动时间、运动总距离、开臂停留时间和认知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IHC结果显示,小胶质细胞呈“阿米巴”激活态,Iba1明显增加,海马NE、E含量显著减少(P<0.01),IL-1β和IL-18含量显著增加(P<0.01),PSD95、Sy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小鼠糖水偏好率、认知指数增加,5 min中央运动时间、开臂停留时间、认知指数明显增加(P<0.05,P<0.01),小胶质细胞形态恢复正常,Iba1明显降低,海马NE、E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IL-1β和IL-18含量显著降低(P<0.01),PSD95、Sy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各中药组以温阳解郁方效果最佳。结论 温阳解郁方可能通过调节NLRP3炎症通路,缓解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增加海马神经递质含量,并改善突触可塑性,减轻MS+RS小鼠抑郁样行为,其综合效果优于温阳方和解郁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解毒通络调肝方通过胆汁酸G蛋白偶联受体5(TGR5)/环状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靶向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保护胰岛β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用32只SPF级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解毒通络调肝方低、高剂量组(3.6、7.2 g·kg-1)、二甲双胍组(0.2 g·kg-1),8只db/m小鼠作为空白组,药物干预8周,每2周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并在末次给药后,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β细胞功能稳态指数(HOMA-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测定小鼠胰腺组织胰岛素(Insulin)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GR5/cAMP信号通路和NLRP3炎症小体关键靶点的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FBG、OGTT、FINS、IL-6、TNF-α和IL-1β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6周后,解毒通络调肝方组和二甲双胍组的FBG水平显著下降(P<0.01);OGTT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小组小鼠各时间点的血糖均有降低(P<0.05,P<0.01),解毒通络调肝方各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FINS、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解毒通络调肝方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1)。胰腺病理显示模型组小鼠的胰岛形状不规则,分布不均匀,有萎缩的征象,解毒通络调肝方干预后,其细胞计数增加,边界更清晰;免疫荧光结果表示,空白组小鼠的胰岛细胞排列有序,形态饱满,伴有适当的胰岛素分泌,而模型组胰岛细胞形态扭曲,结构萎缩,胰岛素分泌变少,解毒通络调肝方各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的胰岛素含量显著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胰腺组织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促进了TGR5和cAMP mRNA的上调,并下调了NLRP3、ASC和Caspase-1的mRNA表达(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GR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TGR5蛋白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各剂量组、二甲双胍组Caspase-1、AS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解毒通络调肝方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NLRP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胰腺组织中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cAM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解毒通络调肝方保护db/db小鼠的胰岛β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R5/cAMP信号通路抑制NLRP3炎症小体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复方五凤草液治疗结核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①临床实验。将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45例结核性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3组均予以基础抗结核化学治疗的同时,观察组予以复方五凤草液,对照Ⅰ组予以康复新液,对照Ⅱ组予以异烟肼液局部外用治疗,疗程4周。分别观察3组患者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创面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创面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水平。②细胞实验。RAW264.7细胞在完全培养基DMEM(10%的胎牛血清,1%青-链酶素溶液)于37 ℃、5%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经佛波酯(PMA)诱导后向巨噬细胞分化,分别用脂多糖(LPS)诱导成M1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成M2巨噬细胞,分别予康复新溶液、异烟肼液、复方五凤草液处理以上细胞模型36 h,收集细胞上清液并离心,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NOS和Arg-1的蛋白量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药物对CD86、CD206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临床实验。与对照Ⅰ组[87.5%(42/48),χ2=3.962,P<0.05]和对照Ⅱ组[83.3%(40/48),χ2=6.162,P<0.05]比较,复方五凤草液组的总有效率[98.0%(48/49)]明显较高;治疗28 d后,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比较,复方五凤草液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复方五凤草液组创面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善更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28 d后,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比较,复方五凤草液组局部病灶组织样本中的iNOS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Arg-1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②细胞实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M0组比较,LPS组中iNOS、TNF-α表达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LPS+异烟肼组、LPS+康复新液组、LPS+复方五凤草液组中iNOS、TNF-α表达下降(P<0.05);与LPS+异烟肼组比较,LPS+康复新液组、LPS+复方五凤草液组中iNOS表达下降(P<0.05,P<0.01),LPS+复方五凤草液组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LPS+康复新液组比较,LPS+复方五凤草液组中TNF-α表达下降(P<0.05)。与M0组比较,IL-4组中Arg-1、TGF-β表达升高(P<0.01)。与IL-4组比较,IL-4+异烟肼组、IL-4+康复新液组、IL-4+复方五凤草液组中Arg-1、TGF-β表达升高(P<0.05,P<0.01)。与IL-4+异烟肼组比较,IL-4+康复新液组、IL-4+复方五凤草液组中Arg-1、TGF-β表达升高(P<0.05,P<0.01);与IL-4+康复新液组比较,IL-4+复方五凤草液组中Arg-1、TGF-β表达升高(P<0.05,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M0组比较,LPS组CD86表达升高,IL-4组中CD206表达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LPS+异烟肼组、LPS+康复新液组、LPS+复方五凤草液组中CD86表达下降(P<0.01);与LPS+异烟肼组比较,LPS+康复新液组、LPS+复方五凤草液组中CD86表达下降(P<0.01);与LPS+康复新液组比较,LPS+复方五凤草液组中CD86表达下降(P<0.01)。与IL-4组比较,IL-4+异烟肼组、IL-4+康复新液组、IL-4+复方五凤草液组中CD206表达升高(P<0.01);与IL-4+异烟肼组比较,IL-4+康复新液组、IL-4+复方五凤草液组中CD206表达升高(P<0.01);与IL-4+康复新液组比较,IL-4+复方五凤草液组中CD206表达升高(P<0.05)。结论 复方五凤草液能有效促进结核性溃疡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NOS、TNF-α、CD86的表达并促进Arg-1、TGF-β、CD206的表达,从而调控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