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科门诊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2008年2月至2008年9月在全国11个中心城市的34个老年科门诊进行调研,首先对在调查时间内前来老年科门诊就诊的全部男性患者进行有关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史询问,然后从中选取11000例正在进行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的患者填写详细的调查问卷并进行相关检查.结果 在1000名被调查者中,共收到有效问卷774份,其中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偏高且前列腺体积偏大者比例较高.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药物治疗方面,联合药物治疗(5α还原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的比例最高,达45.48%,以下依次是α受体阻滞剂(36.30%)、5α还原酶抑制剂(13.05%)和其他药物(主要是中成药和植物制剂,5.17%).结论 当前,我国老年科门诊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方面,还存在着只重视症状的改善而轻视疾病进展的倾向,和当前的国际、国内的治疗指南以及众多的随机、对照研究的结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探讨BPH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 搜集本院老年病科100例BP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心血管病史,并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采用腹部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PV). 结果 老年BPH患者PV和PSA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疾病严重程度以中度(IPSS 8~19分)多见;BPH患者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患病率高,冠心病者PV显著高于非冠心病者(P<0.05);我院BPH患者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受体阻滞剂者多见,治疗依从性好. 结论 老年BPH患者严重程度与年龄、冠心病发病相关;药物干预治疗以5-α还原酶抑制剂使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探讨BPH与COP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BP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并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PV).结果 老年BPH患者PV和PSA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疾病严重程度以中度(IPSS 8~19分)多见;COPD者合并BPH较其他呼吸疾病合并BPH者多见,COPD组PV显著高于非COPD组合并BPH者(P<0.05);我院BPH患者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受体阻滞剂者多见,治疗依从性好.结论 老年BPH患者严重程度与年龄、COPD相关;药物治疗以5-α还原酶抑制剂使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1常用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治疗药物包括: Aα-受体阻滞剂; B 5-α还原酶抑制剂; C联合用药; D植物药2特拉唑嗪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A头痛、头晕、无力; B射精障碍、皮疹、乳房增大或压痛; C恶心; D体位性低血压3下列哪种关于α-受体阻滞剂的说法是正确的: A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是缓解流出道梗阻的动力性因  相似文献   

5.
马春  杨丽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4):3274-3275
目前,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治疗主要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微创治疗及手术治疗4大类[1].主要药物有α1-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和植物花粉制剂,但均具有疗程长、副作用多、药价昂贵等缺点.微创治疗及手术治疗因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很多老年患者不愿接受.笔者对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红外线治疗器照射治疗老年BPH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α-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无效的危险因素,明确初诊老年BPH的药物选择。方法回顾研究96例老年BPH患者,其中单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新治疗组42例,与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联合治疗组54例,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最大尿流速(Qmax)、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果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前列腺体积、Qmax和IPSS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PSS(P<0.001)及前列腺体积(P<0.05)与老年BPH单药治疗无效密切相关。结论老年BPH患者单药及联合治疗均能改善病情,对于初诊时具有较高的IPSS评分及严重的前列腺体积增大者应给予药物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1].研究[2]证实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受体阻滞剂均对老年BPH有一定疗效.但有研究[3]表示这两种类型的药物的实际应用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性欲减退、阳痿等.特拉唑嗪与非那雄胺是上述两种类型药物的代表之一,近几年临床研究中较为多见[4].本研究旨在观察联合应用特拉唑嗪与非那雄胺治疗BPH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特拉唑嗪联合非那雄胺片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非那雄胺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特拉唑嗪联合非那雄胺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TNF-α、PSA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及IP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最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PSA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PSA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盐酸特拉唑嗪联合非那雄胺片可显著降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TNF-α和PAS的浓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11城市老年科门诊良性前列腺增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科门诊伴有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LUTS/BPH)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现状,以及患者对于这一疾病的认知及需求. 方法 2008年2~9月在全国11个城市的34个老年科门诊进行调查.先对在调查时间内前来老年科门诊就诊的全部男性患者进行LUTS/BPH病史的询问.然后在LUTS/BPH患者中选择部分患者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及BPH相关检查.结果 在调查过程中,共有31 371位男性患者来老年科门诊就诊,14 748(47.0%)例有LUTS/BPH病史.其中10 678例(72.4%)曾接受或正在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4070例(27.6%)第1次诊断LUTS/BPH或以往曾诊断LUTS/BPH但未行药物或手术治疗.患者最常接受的检查是尿常规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和经腹前列腺超声检查.在接受药物治疗情况调查的3542例患者中,1155例(32.6%)采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单独药物治疗,1239例(35.0%)采用5α还原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联合药物治疗.对检查及治疗满意的患者分别为1796例(84.5%)和1678例(79.0%). 结论 LUTS/BPH是老年科门诊常见疾病,目前临床应用的检查及药物治疗方案与国际上有一定差异,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地区老年科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老年科门诊伴有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LUTS/BPH)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诊治状况. 方法 对广州地区三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老年科门诊进行调查,对诊断为LUTS/BPH的患者进行生活的基本状况的问卷调查,同时对门诊医师开具的检查和治疗药物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 6140例男性门诊患者中1824例拟诊LUTS/BPH,占29.7%.在有效回收的调查问卷的134例患者中,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轻、中及重度者分别占24.5%、72.5%及3.0%.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率为37.3%.患者最常接受的检查是直肠指检(96.8%)、PSA(88.7%)和经腹B超(84.8%).医师开具的药物最常见为单独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44.7%);其次为α-受体拮抗剂及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使用(24.7%)及其他(植物用药)(16.7%).单独使用α-受体拮抗剂和单独使用植物制剂的比例相近(分别为6.8%和7.1%). 结论 LUTS/BPH是老年科男性患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医师开具的检查不尽合理,对常规的病史询问、IPSS评分等重视不够,医师开具的治疗药物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对患者临床资料、在院治疗期间和出院后的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情况、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出院随访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率均明显低于住院时(P<0.05),其中他汀类药物和β受体阻断剂使用率偏低;影响患者出院后服用二级预防药物的主要原因为病人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是否独居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显著因素;服药依次性良好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依从性差者(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药物使用与指南存在差距,原因以自行停用和医师未按指南开处方为主;主要影响因素为病人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是否独居。  相似文献   

12.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鲍镇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一旦临床出现症状,常需手术治疗。虽然手术效果较好,死亡率不高,但仍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近年来临床上采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及α1-肾上腺能受体(α1-AR)阻滞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保列治)治疗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观察临床疗效2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们应用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保列治)治疗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观察临床疗效2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治疗指南>公布以来老年病科门诊BPH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情况.方法 采用BPH诊断情况日报表(A表)、BPH良患者就医需求问卷(B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C表)、BPH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D表),对单月在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就诊的BPH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008年2月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门诊患者总计263人(女106人,男157人),其中诊断为BPH患者111人.医生开具的检查项目中病史询问、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腹部超声、PSA测定等均达到了100%.初诊患者与复诊组比较,确诊时间、IPSS评分、QOL评分、前列腺体积以及最大尿流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前列腺体积与PSA值在所有患者以及70岁、80岁人群组具正相关性,同时80岁组中前列腺体积与最大尿流率也具正相关.采用药物治疗者占58%.结论 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门诊BPH患者的主要构成人群特征均与全国的情况基本接近,门诊医生能较好地遵从BPH诊疗指南来诊断与评估患者病情,但尚需要提高对于直肠指诊重要性的认识,在药物治疗选择上,以α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最高,其次为中药和植物制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最低,α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合用率也低于服用中药植物制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超选择性α1A受体阻断剂Harnal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0例。结果 每天 1次0.2 mg,治疗6w后,患者的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和残余尿等均明显改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超选择α1A 受体阻断剂Xarnal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非那雄胺对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广泛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能抑制增生前列腺组织的血管形成.初步观察表明,非那雄胺降低双氢睾酮(DHT)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对控制前列腺生长和前列腺癌(PCa)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1,2],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回顾性调查我院429例BPH患者的药物治疗史、PCa发病情况及病理Gleason评分,评估非那雄胺对PCa发生率及病理分级的影响,并探讨非那雄胺对PCa血管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超选择性α1A受体阻断剂Harnal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0例。结果 每天1次0.2mg,治疗6w后,患者的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和残余尿等均明显改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超选择α1A受体阻断剂Harnal是治疗前列增生症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非那雄胺联合多沙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60岁男性患病率为50%,80岁则高达88%[1].随着病程进展,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引起膀胱出口梗阻,产生尿频、尿急、尿不尽、尿潴留、排尿踌躇、尿线变细和勃起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上尿路损害而威胁生命[2].本研究自2004年11月至2009年2月采用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联合α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治疗BPH 20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在老年科的诊断和治疗现状,促进BPH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方法 抽取我国23个城市的老年科门诊BPH患者,完成老年科BPH门诊登记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诊疗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对4001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显示,患者平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8.8±5.9)分,中、重度症状患者分别占53.8%和42.0%.并存疾病的患病率依次为高血压(63.9%)、冠心病(40.4%)、糖尿病(32.4%)和高脂血症(25.7%).BPH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尿路感染(21.0%)、尿路结石(8.3%)、反复血尿(1.8%)、肾积水(1.7%)和疝气(0.6%).医师采用的诊疗手段中,未进行直肠指诊的占27.2%,未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的占89.5%.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68.1%的患者处方中有a受体阻滞剂,92.9%的处方中有5α还原酶抑制剂,11.8%的处方中有中药和植物制剂,0.4%的处方中有M受体阻滞剂.首次处方中,单药治疗的占51.1%,2种药物联合治疗的占46.6%.在中重度症状患者中,遵医嘱规律服药的占60.6%,已停药的占13.9%.需要调整处方的原因依次为药物疗效差(23.4%)、不良反应多(5.4%)、价格昂贵(3.5%)、服用不方便(2.9%)等.结论 老年科门诊BPH患者以中重度症状为主,BPH治疗的同时还需考虑并存的疾病和BPH相关并发症;医师需进一步认识直肠指诊和PSA检查的重要性,联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效果显著,长期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