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卒中(stroke)已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死因,存活患者中约75%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本研究拟探讨老年AIS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早期预后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对象连续性收集2012年4月至2015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并行rt-PA静脉溶栓的老年(年龄≥6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出院诊断为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或脑栓塞)患者111例,男69例,女性42例。1.2方法收集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等一般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4月~2020年4月在马鞍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患者均于发病<4.5h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后24 h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48例(30.77%)和非EN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及相关血清学指标的指导意义。方法分析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治疗24 h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少情况作为早期疗效评价标准,观察组(有效组,治疗前后NIHSS减少≥4分)34例,对照组(无效组,治疗前后NIHSS减少4分)4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早期溶栓治疗情况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效果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研究不同预后结局患者血清总胆红素、Beclin-1蛋白、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PR)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既往脑卒中史、心房颤动发生率、发病至溶栓时间、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出现心房颤动、LDL-C异常升高、发病至溶栓时间3 h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效果的显著危险因素(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Beclin-1蛋白、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hs-CPR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出现心房颤动、LDL-C异常升高、发病至溶栓时间延长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效果的危险因素,治疗后患者Beclin-1蛋白、尿酸,hs-CPR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可为患者预后情况的监测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预后与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0例,根据溶栓后3个月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91例(mRS评分>2分)和预后良好组129例(mRS评分≤2分)。比较2组血清尿酸、Hcy及LDL-C水平,分析其与患者溶栓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相关性、对溶栓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溶栓前比较,2组溶栓后1、3 d血清尿酸、Hcy、LDL-C水平及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溶栓后3 d血清尿酸、Hcy水平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溶栓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溶栓后1、3 d血清尿酸、Hcy、LDL-C水平及NIHS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溶栓后1、3 d血清尿酸、Hcy、LDL-C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均进行尿激酶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36例和无好转组23例。检测2组溶栓前、溶栓第2、7天及发病3个月后血清尿酸水平。结果与无好转组比较,好转组溶栓第2天尿酸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溶栓治疗前及溶栓第7天以及3个月后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有可能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存在溶栓后尿酸水平衰减。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脑梗死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可以导致患者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1]。据研究报道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预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2]。D-D二聚体作为一种可以反映血管中纤溶系统活化与凝血反应的分子标记物,可以判断溶栓治疗的效果及药物剂量的合理性。本院选取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构建绿色通道对在基层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的意义。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常规渠道就诊。将2015年3月-2017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4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绿色通道,采用相应的溶栓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溶栓过程与溶栓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构建绿色通道对在基层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有相关责任血管的急性脑梗死的动脉溶栓治疗已得到广泛认可〔1〕,但是对于DSA检查未见相关责任血管的患者是否应进行动脉溶栓学术界仍存在广泛争议。本研究旨在了解DSA未发现明确责任血管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动脉溶栓是否安全有效。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经DSA检查未见明确责任血管,行动脉溶栓治疗的35例急性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致残率及死亡率高。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肯定,已在较多县级以上医院开展,但由于患者就医时大多已错过溶栓机会,只能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我科在常规抗血小板、清除氧自由基等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男77例,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曲克芦丁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伴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的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患者的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方法.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收治的102例伴HMCA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2组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  相似文献   

11.
<正>急性脑梗死是老年患者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1〕。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是为改善因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的损害,进而减少缺血的半暗带区域凋亡的细胞数,促进血液循环的重建。本文观察大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专职卒中救治团队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及介入取栓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卒中绿色通道给予静脉溶栓和介入取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纳入2018年6月1日至2020月5月31日即专职卒中救治团队成立前的2年内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355例及介入取栓患者85例;2020年6月1日开始成立专职卒中救治团队,由脑血管病专业方向的神经内科医师、神经外科医师、急诊护士及神经内外科护士组成,有全职科主任和护士长,独立的病房,专门收治需静脉溶栓和(或)介入取栓治疗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以自成立专职卒中救治团队至2022年5月31日2年内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757例及介入取栓患者277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溶栓率、就诊至开始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DNT)、就诊至介入取栓股动脉穿刺时间(DPT)、DNT≤60 min达标率、DPT≤90 min达标率、静脉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介入取栓并发症发生率、介入取栓患者住院病死率、介入取栓血管再通率等。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静脉溶栓及介入取栓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等...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重症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且并发症多,预后差.由于溶栓时间窗和其他溶栓禁忌证的限制,临床可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较少.而纳洛酮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竞争性阿片受体拮抗剂,早在1981年就被报道静脉注射后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1].近几年研究报道,早期应用纳洛酮对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促进意识恢复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其应用剂量国内外尚有争议[2,3].本研究就采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4.
血尿酸水平增高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们分析了84例老年脑梗死患的血清尿酸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84例老年脑梗死患均来自2000年1月~2004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老年脑梗死组),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  相似文献   

15.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首选方法,但是在基层医院受技术条件的限制,PCI开展较少,溶栓治疗应用较多。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产生,抑制血小板凝集,维持血管内皮稳定,防止血栓形成,改善患者预后〔1〕。本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  相似文献   

16.
正脑卒中是由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种脑部疾病,具有发病突然、致死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的特点。急性缺血性卒中是脑卒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类。阿替普酶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重要药物,轻型缺血性卒中通常因病情太轻医院不给予溶栓治疗。本研究探讨静脉溶栓后1 h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5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  相似文献   

17.
刘艳香 《山东医药》2001,41(20):72-72
急性脑梗死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临床急症 ,致残致死率较高。因此 ,一旦发病应积极治疗 ,在治疗的同时 ,临床护理也起着重要作用。努力做好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可提高其治疗效果。现将我们对 6 7例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6 7例急性脑梗死为我院 1995年 1月 - 2 0 0 0年 12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男 5 8例 ,女 9例 ,年龄 5 3- 82岁 ,平均 6 3岁。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 ,结果基本治愈 2 4例 ,显效 2 7例 ,有效 8例 ,死亡 8例。死亡原因为呼衰合并肺内感染 ,应激性溃疡 ,心功能衰竭。护理体会 :1溶栓前准备。急性脑梗死发生 6小时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性激素与老年冠心病、脑梗死发病进行了相关性与差异性研究 ,为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探索性激素替代治疗的理论根据。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我院 1998~ 2 0 0 0年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的患者 ,老年健康对照组为此期间来本院作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该病患者数逐年递增,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早期溶栓治疗可使患者闭塞的血管再通,使缺血脑组织和神经细胞迅速得到恢复,是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3〕。目前临床常用的溶栓方法有静脉溶栓和介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这两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4〕。本文就收治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老年患者进行不同溶栓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准介入溶栓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关系。方法以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Et期间在山东省4家医院住院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03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疾病史、入院尿酸水平以及脑梗死病史。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尿酸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复发脑梗死患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初发脑梗死患者,多因素调整后尿酸水平每升高1个单位,脑梗死患者复发的相对危险性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为1.002(1.000~1.003),显示尿酸水平升高与脑梗死复发相关联。进一步按尿酸四分位数进行分析,与尿酸最低四分位(〈211lμmol/L)水平的脑梗死患者相比,尿酸水平在263~333μmol/L、≥333μmol/L的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OR值(95%CI)分别为1.951(1.340~2.839)、1.670(1.140~2.448)。而在211~263μmol/L水平,这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