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特异受体(uPA—R)和抑制物(PAI-1)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将存档的乳腺癌(观察组)和乳腺良性病变(对照组)石蜡标本重新制备3μm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用uPA、uPA—R、PAI-1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uPA、uPA—R、PAI-1在两组标本中的表达。结果uPA、uPA—R、PAI-1在观察组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病例中uPA、uPA-R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病例,uPA、uPA—R、PAI-1的表达与TNM分期及肿瘤大小相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无关,在病理分级较差的病例中,uPA、uPA—R、PAI-1也有不同程度升高。uPA、uPA—R、PAI-1同时阳性的乳腺癌病例有较高的浸润转移倾向。结论uPA、uPA—R、PAI-1的表达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相关,是预测乳腺癌预后的一个强有力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生存素(Survivin)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表达的意义和它们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V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乳腺癌和32例乳腺腺瘤中EGFR,Survivin和uPA阳性率。结果:乳腺腺瘤和乳腺癌EGFR阳性率分别为18.75%和63.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在乳腺腺瘤和乳腺癌阳性率分别为65.62%和70.45%;uPA在乳腺腺瘤和乳腺癌阳性率分别为31.25%和61.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Survivin和uPA在分期低(Ⅰ、Ⅱ期)、非浸润型和无转移组阳性率均低于分期高(Ⅲ、Ⅳ期)、浸润型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EGFR、Survivin和uPA在乳腺癌中表达率较高,而且和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有关。检测它们对提示预后和靶向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100A11在乳腺癌和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11在55例女性乳腺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100A11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病理类型、临床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腋窝淋巴结转移及是否绝经的关系。结果:S100A11蛋白在乳腺癌细胞的胞浆中表达阳性率为73.73%,在癌旁乳腺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2.31%,乳腺癌细胞表达阳性率与乳腺癌旁乳腺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5,P=0.008,P<0.05)。S100A1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浸润情况有关(P=0.041,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临床TNM分期、ER、PR、HER-2、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是否绝经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S100A11蛋白表达增高与肿瘤的浸润有关,是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观察乳腺癌中生存蛋白(survivin)基因的表达以及其与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回顾性分析和检测66例乳腺癌survivin基因的表达并与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相比较。结果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25)。survivin在乳腺癌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survivin在不同病理类型和TNM分期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在乳腺癌的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对判定乳腺癌病灶的潜在转移能力和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uPA、uPA-R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1例骨肉瘤和24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uPA、uPA-R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骨肉瘤组织中uPA、uPA-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和58.1%,骨软骨瘤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6.7%和8.3%,骨肉瘤组织uPA、uPA-R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1)。在骨肉瘤侵袭性病例中,uPA和uPA-R阳性为95.0%和75.0%,高于非侵袭性病例63.6%和27.3%(P<0.05)。uPA、uPA-R阳性表达病例术后5年死亡率分别为94.4%和77.8%,高于阴性表达组46.2%和30.8%(P<0.05)。uPA、uPA-R在骨肉瘤病理分级ⅠⅡ-病例的阳性表达率是50.0%和30.0%,低于病理Ⅲ级的阳性表达率85.7%和71.4%(P<0.01)。骨肉瘤中,uPA、uPA-R的蛋白表达水平呈直线相关(r=0.774,P<0.01)。结论骨肉瘤中纤维酶原激活系统活性较高,uPA、uPA-R蛋白的高表达反映了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诊疗、随访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30例健康妇女乳腺组织标本作为健康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标本中SPARC表达水平的差异;统计分析病例组SPARC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的乳腺组织中SPARC表达(+)、(++)、(+++)率分别为15.22%、39.13%、23.91%,均高于健康组,健康组的(-)表达率高于病例组,病例组的SPARC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乳腺癌患者的乳腺肿瘤组织中SPARC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均不具有相关性(P0.05);SPARC在雌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为90.20%,显著高于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患者(6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RC表达阳性与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χ~2=0.315,P=0.719);对未绝经乳腺癌患者根据SPARC表达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采用生存分析法发现SPARC阴性表达的未绝经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SPARC阳性表达的患者(χ~2=3.892,P=0.031)。结论乳腺癌患者的SPAR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SPARC表达情况与雌激素受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与患者的远期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uPA系统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正常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uPA系统的表达。结果:uPA系统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而在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与子宫内膜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则无显著性差异;子宫内膜癌组织中uPA系统的表达与其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有关;uPA与uPAR及PAI-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uPA系统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且其各因子在此过程中起着相互协同、互相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CC族趋化因子受体7(CCR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月淮北市矿工总医院69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作为病例组,以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观察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CXCR4和CCR7的表达,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CXCR4和CCR7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XCR4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XCR4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FIGO分期、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组织病理类型、阴道浸润、子宫旁浸润无关。CCR7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FIGO分期、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宫颈癌中CXCR4和CCR7异常表达,二者在宫颈癌淋巴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PDGF,PD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PDGF和PDGFR表达及与MV计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7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PDGF和PDGFR的表达情况及MVC。结果 PDGF和PDGFR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密切关系。浸润深度≥ 2 /3肌层病例PDGF和PDGFR阳性率分别为 61 8%和 5 8 8%,明显高于浸润深度 <2 /3肌层病例 ;伴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例PDGF和PDGFR阳性率分别为 64 9%和 5 9 5 %,明显高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例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阳性表达MV计数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结论 PDGF和PDGFR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研究结果可望为抑制胃癌血管生成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新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抑制物-1(PAI-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子宫内膜癌标本61例,同时取患者相应的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组织芯片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每例子宫内膜癌标本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uPA及其抑制物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PAI-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7.7%(23/6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0.7%(37/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8,P<0.05);PAI-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组织类型、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但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uP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6%(26/6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1.3%(13/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5);uPA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组织类型、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均P>0.05),但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和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此外,uPA和PAI-1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A和PAI-1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PAI-1的低表达和uPA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抑制物1(PAI-1)的表达与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5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2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uPA和PAI-1蛋白质的表达,发色底物法检测肿瘤组织uPA活性。结果: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uPA、PAI-1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PA活性明显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P<0·01);在组织学分型中随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uPA、PAI-1的表达逐渐升高(P<0·01),uPA活性逐渐升高(P<0·05);在临床分期晚的病例中uPA、PAI-1的表达及uPA活性较临床分期早的病例高(PAP<0·05;PAIP<0·01;uPA活性P<0·05)。结论:uPA、PAI-1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分化、转移及浸润有关,可能做为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诊治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β-连环素蛋白(β-catenin)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其在甲状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人甲状腺癌组织中uPA、β-catenin及CD105的表达,并对CD105表达阳性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合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uPA阳隆表达、β-catenin异常表达及MVD值与甲状腺癌组织分型有关,在淋巴结有无转移间以及病理分期Ⅰ~Ⅱ期、Ⅲ~Ⅳ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组织的MVD值与uPA阳性表达、β-catenin异常表达呈正相关(r=0.766,P<0.05);uPA阳性表达与β-catenin异常表达呈正相关(r=0.922,P<0.05).结论 甲状腺癌uPA阳性表达率高,广泛存在β-catenin膜表达率降低及胞质和(或)胞核内异常表达,且与其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MVD计数与甲状腺癌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uPA、β-catenin在甲状腺癌肿瘤血管生成中具有协同作用.uPA、β-catenin及MVD可作为甲状腺癌患者顸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及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GF在上皮性卵巢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用CD34标记卵巢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单克隆抗体D2-40标记卵巢癌组织中淋巴管,采用图像分析进行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LVD)测定。结果:HGF表达阳性率在卵巢癌中最高。HGF、MVD、LVD表达与卵巢癌FIGO分期、腹膜种植、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且HGF表达与MVD、LVD有显著相关性。结论:HGF可促进卵巢微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并参与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检测HGF的表达及MVD、LVD可作为卵巢癌侵袭、转移等生物行为及估计预后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4.
metastin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K ISS-1基因编码产物m etastin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不同组织学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12例、乳腺良性病变16例、不同组织学类型乳腺癌56例中m etastin的表达。结果m etastin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是:75%、68.8%、30.4%;乳腺癌组织中M etastin的表达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 etastin的表达均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M etastin表达降低与乳腺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乳腺癌转移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Cysteine proteases [Cathepsin B and L (CATB, CATL)] and the serine protease 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 with its inhibitor type-1 (PAI-1) are thought to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colorectal cance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To our knowledge, however, cathepsins 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 system have not been evaluated in the same study. The authors using the ELISA method, determined the protease antigen concentrations in colorectal cancer tissue and in normal tissue distant from tumour, in 35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They also evaluated the relationship that these proteases may have with the major histo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tumour stag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antigen levels were found: 1. in cancerous tissue vs. tumour free tissue (CATB, CATL, UPA, PAI-1); in colorectal cancer with vs. without metastasis (CATB, CATL, UPA, PAI-1); 3. in poorly vs. well differentiated tumours (CATB, UPA, PAI-1); 4. in advanced Dukes' stages (CATB, UPA, PAI-1). The simultaneous activation of cathepsins 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 system in colorectal cancer confirms their role in colorectal tumor biology and particularly in the process of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ur results suggest the possible prognostic impact of these proteases in colo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16.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