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自 Masquelet等于 1992年首次提出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概念后 [1 ]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在国内外有了很多报道。足跟软组织缺损临床上较为多见 ,我院于 1997年 3月~ 2 0 0 2年 3月间开展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 5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 5例 ,均为成年男性。年龄 18~ 5 1岁 ,受伤至手术时间 2小时~ 3周。其中右足 3例 ,左足 2例 ,均伴有跟腱、骨及关节等深部组织外露 ,其中合并感染、跟腱粘连 1例。致伤原因 :烧伤 2例 ,撕脱伤 1例 ,电击伤 … 相似文献
3.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1999年9月至2004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小腿、足背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29例,其中创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烧伤(包括电击伤)创面及瘢痕切除后创面11例,慢性溃疡3例。皮瓣切取范围5cm×7cm~12cm×20cm,蒂长5~12cm。结果本组27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淤血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游离植皮愈合。术后21例经3个月至5年随访,皮瓣外观、血运、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皮肤感觉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两点辨别觉为10~15mm,平均12mm。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适应证明确,操作简便,无需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需吻合血管,且皮瓣成活率高,供区易于封闭,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5.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5例。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11例经6个月~5年随访,皮瓣外形及足部功能满意。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 及疗效. 方法 2004年5月-2007年10月,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2例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男14例,女8例;年龄17~62岁,平均43.5岁.机器绞伤10例,车祸伤7例,重物砸伤5例.伴跟腱外露9例,跟骨外露8例,两者均外露5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4 cm~14 cm×8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 h~10个月,平均6个月.术中切取皮瓣6cm× 5 cm~16 cm×9 cm.4例供区直接缝合,18例游离植皮修复. 结果 20例患者术后皮瓣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2例切口远端皮缘坏死,经换药Ⅱ期愈合.供区植皮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皮瓣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无臃肿,两点辨别觉6~8 mm.术后能穿鞋正常行走,皮瓣受力处无破溃. 结论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7.
小腿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3至 1997年 ,共收治踝部及足跟缺损 2 6例 ,根据不同病例、伤情及局部情况 ,分别采用小腿逆行筋膜皮瓣修复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9例 ,女 7例。年龄 2~ 54岁。病因 :烧伤后瘢痕挛缩 14例 ,外伤后组织缺损 9例 ,黑色素瘤 3例。部位 :外踝 13例 ,足跟 6例 ,内踝 4例 ,足背 3例。缺损面积 3.5cm×6 .0cm~ 6 .0cm× 9.5cm ,其中 14例伴有骨或肌腱外露。1.2 手术方法 先切除病灶或松解瘢痕组织 ,使关节复位。根据创面缺损情况设计三种不同类型的带蒂小腿逆行筋膜皮瓣 ,腓动脉穿… 相似文献
8.
自1993至1997年,共收治踝部及足跟缺损26例,根据不同病例、伤情及局部情况,分别采用小腿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某男,41岁,右足跟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伴外踝及距骨骨折,在外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15天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右足跟部内外侧皮肤软组织发黑坏死,覆盖跟腱的部分皮肤组织血运尚可,足跟部形成空腔,可见坏死的跟骨及内固定外露,创口严重感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如图1)。 相似文献
10.
带蒂腓肠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外伤性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寻找修复小腿下段及踝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方法 对 2 1例小腿行腓动脉插管美蓝灌注、造影、显微解剖 ,了解腓肠浅动脉走行。手术 16例 ,小腿下段 6例、足跟部 7例、足背部 1例、踝部 2例 ,皮瓣完全成活。结果 腓肠浅动脉在小腿中上段穿出深筋膜与腓肠神经伴行并发出许多营养支 ,营养小腿 2 / 3后侧皮肤。结论 该皮瓣解剖恒定、血供良好、手术简单 ,Ⅰ期完成手术。它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 相似文献
11.
带蒂腓肠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外伤性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寻找修复小腿下段及踝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方法:对21例小腿行腓 动脉插管美蓝灌注,造影,显微解剖,了解腌肠浅动脉走行,手术16例,小腿下段6例,足跟部7例,足背部1例,踝部2例,皮瓣完全成活。结果:腓肠浅动脉在小腿中上段穿出深筋膜与腓肠神经伴行并发出许多营养支,营养小腿2/3后侧皮肤。结论:该皮瓣解剖恒定,血供良好,手术简单,I期完成手术,它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 相似文献
12.
带蒂腓肠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外伤性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寻找修复小腿下段及踝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方法 对21例小腿行腓动脉插管美蓝灌注、造影、显微解剖,了解腓肠浅动脉走行。手术16例,小腿下段6例、足跟部7例、足背部1例、踝部2例,皮瓣完全成活。结果 腓肠浅动脉在小腿中上段穿出深筋膜与腓肠神经伴行并发出许多营养支,营养小腿2/3后侧皮肤。结论 该皮瓣解剖恒定、血供良好、手术简单,Ⅰ期完成手术。它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 相似文献
13.
本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及踝部软组织缺损12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 1996年 12月~ 1999年 12月开始利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2 4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17例 ,女 9例。年龄 14~5 4岁 ,平均年龄 2 9.5岁。足跟部撕脱伤 11例 ,胫腓骨及踝关节骨折术后感染、内固定及骨外露 3例 ,慢性骨髓炎窦道切除术后皮肤缺损 2例 ,小腿内侧、足背慢性溃疡切除术后骨外露 5例 ,踝前疤痕挛缩 2例 ,足跟部电烧伤 1例。急性损伤清创术后 期皮瓣转移修复 7例 ,延期修复 4例。皮瓣最大14 cm× 8cm,最小 3 .0 cm× 1.5 cm。二、… 相似文献
15.
16.
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胫前区、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外露,已成为临床上常用术式,效果良好。但常存在蒂部臃肿、卡压致静脉回流障碍等问题,切取面积大时,在皮瓣蒂部的远端常出现静脉危象导致皮瓣部分坏死。为此,从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对此皮瓣进行改良,将皮瓣设计为水滴形,如乒乓球拍状,结扎皮瓣蒂部小隐静脉,或将皮瓣近端小隐静脉与创面周围的一条直径相当的静脉吻合,修复24例,经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跟腱及足跟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及足跟部的软组织移动性差,血运不佳,外伤后易引起软组织缺损,以往虽有多种用于修复该区域的软组织缺损,但有的操作复杂,且需牺牲主要血管,因而存在一定的缺憾.我们自1997年3月~2003年3月,应用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跟腱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严重的小腿创伤,常导致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肌腱、骨外露。由于该处局部血循环差,周围软组织较少,修复困难。采用游离皮瓣移植需牺牲1条主要血管,是一种操作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并且风险相对较大的手术,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1]。自1997年4月-2006年2月我院采用带筋膜蒂的逆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逆行皮瓣修复26例足踝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4 cm×6 cm~18 cm×12cm,切取皮瓣面积5 cm×7 cm~19 cm×14 cm。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24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逆行皮瓣血管解剖恒定,血供可靠,无需吻合血管,旋转灵活,对小腿功能和外形影响小,是修复足踝部及小腿软组织创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