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和报告意识,实施各项防护管理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源性职业伤害的发生。方法对某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31名医务人员进行追踪监测,对调查和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名医务人员中,护理人员12人(占38.7%),临床医生7人(占22.6%),保洁员7人(占22.6%),实习生4人(占12.9%),医技人员1人(占3.2%);职业暴露发生地点占首位的为病区,其次为手术室(分别占64.5%、29.0%);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外科系最多(占61.3%),具体科室中耳鼻喉皮肤美容科和手术科最多(分别占12.9%、9.7%);职业暴露危险环节前三位依次为整理用物和处理废物、手术缝合、动静脉穿刺(分别占29.0%、16.1%、16.1%),致伤源主要为空心针头和手术缝针(分别占71.0%、22.6%);职业暴露种类以锐器伤居首位(占93.5%);暴露源乙型肝炎病毒居首位(占58.1%)。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实施标准预防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防护知识和防护行为,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21年1月某三甲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开展现况调查。结果 1 905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53.49%,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72.03%,发生职业暴露的地点主要在普通病房,占比为67.62%;发生职业暴露的班次主要是白班,占比为88.42%;发生职业暴露时所做的操作主要为注射/拔针,占比为43.08%。上报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人数为413名,上报率为40.53%。结论 针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特点,应对医务人员加强教育培训、配备安全型器具、优化上报流程、规范操作规程,以降低其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和探讨职业防护措施.方法:对33名医务人员锐器伤个案登记表进行分析、调查及随访.结果:33例医务人员锐器伤中医生为16例,占48.48%;主要致伤物为注射器针头占39.39%;明确污染源为90.90%,其中HBV占45.45%.33例经追踪监测目前无1例发生职业感染.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应引起高度重视,组织全员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提供必备的个人防护设备,严格锐器伤处理流程及报告程序,是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原因,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25例医务人员锐器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例锐器伤中护士占84.0%,医生占12.0%,其中工作年限〈5年护士占72.0%,发生锐器伤主要场所病区占88.0%,手术室占12.0%。其中职业暴露占56.0%,暴露源主要为HBV占57.1%、HIV占35.7%。结论:低年限医务人员锐器伤最多见;加强低年限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29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结果 2年来医务人员共发生职业暴露238例次,护士占50.42%,医生次之占17.23%;暴露类型,以针刺伤为主,占83.19%;皮肤黏膜暴露于血液体液的占11.76%。暴露源传染病检查阳性结果 86人,未能追踪72人,无发生暴露导致不良结果。结论发生暴露后及时彻底对暴露部位进行清洗消毒、药物预防等措施,无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加强该院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方法通过查询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该院720例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及暴露后的处理措施;近3年对医院医务人员调查培训共720人次,参加考试720人次;并对职业暴露损伤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3年损伤人数共为268人次,其中80%为护理人员,20%为其他人员;她们主要为出血及切割伤。268例无一例感染。结论一线医务工作者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淡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警觉意识。通过培训,广大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大大提高;表明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针对性采取防范对策。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职业暴露登记表,对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41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护士占70.73%,工龄5年以下占68.29%,职业暴露发生科室多见外科,占31.71%,发生地点病房居首,占46.34%。主要是锐器伤占90.24%,主要环节依次是拔针、术中切开或缝合、处置医疗废物,分别占39.02%、21.95%、14.63%,暴露源血源性传播疾病22人,占53.66%,乙型肝炎16人,占39.02%,职业暴露的系列处理到位,未发生职业暴露感染。2013、2014年职业暴露发生率分别为3.57%、2.29%;上报率分别为48.00%、68.75%。结论:建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定期体检及预防接种,督导医护人员的规范化操作,配备安全器具和防护用品等,能有效防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探讨建立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制度。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42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基本资料、暴露时间、地点、暴露源、暴露方式、暴露发生的环节及医护人员有无防护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区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科室,占54.8%;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最常见的原因,占83.3%;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占71.4%;暴露源以不明暴露为主,占47.6%,其次为乙型肝炎病毒,占23.8%。结论: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面临职业暴露的高危风险,就职时提前注射疫苗做好自我保护、医院院感科建立快速有效的监测报告机制、并加强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培训、暴露后及时处理伤口合理用药及暴露后按相关规定进行追踪均是降低职业感染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对2008~2010年登记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卡片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发生的原因。结果 24名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医生占16.67%(4例),护士占79.17%(19例),保洁员占4.17%(1例);暴露地点中病房占66.67%、手术室占16.67%、处置室占8.33%、污物间占8.33%;暴露方式中拔针占33.33%、手术操作占16.67%、针头回套占41.67%、清理废物占8.33%;暴露部位中手部占87.5%、眼部占8.33%、足部占4.17%。结论 应继续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防范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范及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按照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程序进行正确处理,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与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原因,及时处理职业暴露,制订并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建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制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程序,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表和职业暴露调查登记表,调查登记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职业暴露的职业分布,护士(含实习护士)52名,最高,占68.42%,其次是医生12名,占15.79%;以职业暴露的类型分布,锐器伤73例,占96.05%,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类型;以工龄分布,工龄≤3年最多37例,占48.68%;以暴露源血源性传播疾病分布,乙型肝炎居首位;发生职业暴露后均及时进行局部紧急处置,并进行临床医学观察,未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结论: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规范操作行为,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暴露后及时采取有效合理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被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东莞市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霞  张巧利 《中国热带医学》2006,6(6):1080-1080,109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及危险性,探讨可能的防治措施. 方法对东莞市医疗单位发生的12起,27名医务人员发生的HIV职业暴露事件的原因、方式及危险性进行分析. 结果暴露的27名医务人员中,外科医生4人,外科护士12人,两者占暴露总数的59.26%;暴露原因主要是抢救或护理外伤危重病人时手部受伤接触到血液,暴露时间均<5min;多为暴露后方知暴露源为HIV抗体阳性;暴露后均进行了冲洗等局部处理,13人进行了预防性服药;到目前为止,无职业暴露后HIV感染的发生. 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和杜绝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锐器伤情况,探讨预防锐器伤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对我院2014年546名医务人员进行了锐器伤及职业暴露防护调查。结果:546名医务人员中发生锐器伤300名,发生率为55%;锐器伤发生时机以临床治疗期间为主。在发生锐器伤的人员中,护士占82%,保洁员占59%,工作年限以1年≤工作年限<5年者为主,占锐器伤总数的48.67%。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刺伤占46%,输液器针头刺伤占25%。结论: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必须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雷凤仙  杜子平  苏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570-2571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监测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2011年我院共有24例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其中护理人员12例,占50%;医师9例,占37.5%;保洁员3例,占12.5%。手术操作过程中、整理器械、拔针后针头放置不当和他人意外刺伤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环节。结论医护人员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强化职业暴露培训与教育,重视自身防护,提高操作技能,最大限度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于东  ;徐光辉  ;许新玲 《吉林医学》2014,(36):8145-814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方法:对12家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风险因素分析,并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结果:98名职业暴露人员中,工作年限≤5年的人员占63.27%;初级职称人员占68.37%;外科发生职业暴露明显高于内科;职业暴露种类以静脉针头或血管套管针为主,占48.98%;职业暴露发生环节以静脉输液时或拔针时为主,占42.86%。结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大,应提高医院领导意识,加强培训,完善流程,规范操作,改善操作环境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避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马丽  王琼  李明  唐倩  吴义云 《安徽医学》2014,(10):1455-1457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现状,为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3年12月"锐器刺伤、血源性职业暴露申请报告表"上报的132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案例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医务人员中护士的构成比最高,为53.03%;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最多的环节是在穿刺时,为37.88%,穿刺中因躁动不配合导致锐器伤占47.06%;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处置,不正确与不完全正确占21.97%。结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其中医生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欠缺,医技人员、保洁员职业防护教育缺如,医院应加强并重视不同岗位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其在标准预防中的依从性,以减少职业暴露机会,降低血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发生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收集2005年12月28日—2011年2月4日我院职业暴露伤害职工资料14例,对暴露者的职业暴露类型、暴露源情况、初步处理及进一步处理情况、暴露后检测追踪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率最高者为护士,占57.14%;暴露类型为针刺伤10例,黏膜暴露4例;暴露源明确污染的12例,占85.7%,暴露源不清的2例,占14.3%;职业暴露后71.42%的暴露者进行了局部挤压冲洗消毒,28.57%进行了黏膜冲洗,85.71%的暴露者进行了血液检测,42.86%的暴露者注射乙肝疫苗或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14.3%的暴露者进行了抗病毒或抗生素预防用药;追踪结果显示:我院职工职业暴露后血液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感染病例。结论制定和建立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以预防为主采取系列防护措施,增强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17.
王安萍  李荣琴 《重庆医学》2012,41(29):3082-3083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一步健全职业防护机制,制定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方法自制职业暴露报告登记表,对42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登记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采取回顾性监测,提出防治措施。结果对发生职业暴露的42名医务人员采取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在第3、6个月复查相应的血清学指标,未出现血源性传染性疾病及感染病例。结论强化职业暴露教育;重视个人标准预防;严格医疗操作程序;规范医疗废物处置;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可预防职业暴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1年65名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填写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名医务人员中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占41.5%;职业暴露发生在外科的比例最高,占47.7%;被空心针头扎伤的比例最高,占63.1%;引起职业暴露最常见的原因是诊疗过程中操作或处理不慎,占26.2%。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医务人员HIV/AIDS防护知识与职业暴露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HIV/AIDS防护知识与职业暴露的现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对开封市3所医院的在岗医务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①被调查的287名医务人员中,AIDS基本知识的正确回答率较高,但“标准预防的概念”和“HIV职业暴露后报告程序”正确回答率较低。88.3%的人有防护意识,一半的医务人员“非常重视”HIV/AIDS自我防护。②177人2年内有职业暴露的经历,暴露总次数为492次,每人每年平均暴露1.39次。暴露发生最多的为护士(63.2%),主要方式为针刺切割伤(40.3%)和经损伤后的皮肤接触(33.7%)暴露。③医务人员HIV/AIDS防护知识中“防护意识”、“自我防护态度”与发生职业暴露之间均存在关联性(P〈0.001)。结论: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较大,应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实验室技术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发生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收集2006年1月2日-2013年12月23日我院检验科实验室技术人员职业暴露30例,对暴露者的职业暴露类型、暴露源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率最高的实验室为临床实验室和流式细胞室,都占16.7%;暴露类型为皮肤暴露23例,占76.7%,黏膜暴露5例,占16.7%;加样枪头戳伤2例(伤口未出血),占6.7%,没有刀片或玻璃划伤的,以上均为暴露源明确污染。暴露源微生物携带率50%。结论:实验室技术人员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以皮肤暴露为主,黏膜暴露次之,暴露源具有较高的传染源携带率,实验室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熟练掌握应急预案,以预防为主,采取系列防护措施,遵循普遍防护原则,增强防护意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