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复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复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初发脑梗死组109例,复发性脑梗死组111例。于发病3d内测定血清Hcy水平,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和血脂水平。结果:合并有高血压的高龄患者易复发卒中;复发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初发性脑梗死组(P〈0.01),且复发性脑梗死组中男性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高龄(P〈0.05,P〈0.01)。结论: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增加脑梗死复发的风险,定期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预测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发性、复发性脑梗死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病程在14d以内的144例初发和复发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入院时进行血清CRP水平和血脂的测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入院时进行评分。结果:初发性、复发性脑梗死急性期CRP、TC、LDL-C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载脂蛋白(Apo-B)、A/B二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TG、HDL-C、载脂蛋白(Apo-A1)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初发性、复发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可作为早期预测初发性、复发性脑梗死的生化指标。TG、HDL-C、载脂蛋白也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说明复发性脑梗死病人存在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发性、复发性脑梗死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病程在14d以内的144例初发和复发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入院时进行血清CRP水平和血脂的测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入院时进行评分。结果:初发性、复发性脑梗死急性期CRP、TC、LDL-C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载脂蛋白(Apo-B)、A/B二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TG、HDL-C、载脂蛋白(Apo-A1)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初发性、复发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可作为早期预测初发性、复发性脑梗死的生化指标。TG、HDL-C、载脂蛋白也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说明复发性脑梗死病人存在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12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应用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70,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家盆  仇圣刚 《右江医学》2013,(6):810-812,816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死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65例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cy、hs-CRP测定,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脑梗死组患者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进行对比.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hs-CRP及IMT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斑块组Hcy、hs-CRP、IMT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cy与hs-CRP、IMT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浆Hcy、hs-CRP与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均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及其与颈动脉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收集8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展组)、83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cy,同时对患者进行血压、体温、空腹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测定及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进展组与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变化,对进展组做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相关分析。结果进展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升高分别有61例和34例,占71.76%和40.96%,血清Hcy水平分别为21.86&#177;10.79μmol/L和15.25&#177;6.27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组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性(r=0.612,P〈0.01)。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就诊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87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7例,健康对照组40例,根据Hcy水平分为4个亚组,即合并高Hcy的高血压组,未合并高Hcy的高血压组,合并高Hcy的对照组,未合并高Hcy的对照组,比较组间颈动脉IMT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将Hcy水平与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合并高Hcy者高于对照组(68.09%vs 25%,P<0.05),Hcy水平亦高于对照组(15.92 ±2.10 vs7.51±1.26μmol/L,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中高Hcy组的IMT大于Hcy正常组(1.39±0.10 vs 1.12 ±0.09 mm,P<0.05),原发性高血压高Hcy组IMT大于对照组高Hcy(1.39 ±0.10 vs 1.20 ±0.17 mm,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52,P<0.05).结论 高Hcy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可进一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初发及复发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性。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98例前循环初发性脑梗死(初发组)、132例前循环复发性脑梗死(复发组)进入该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观察入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部位,记录斑块性质。结果复发性前循环脑梗死组患者斑块发生率及血管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发性前循环脑梗死组(95.5%和50.1%比86.7%和21.4%,P=0.000),复发性脑梗死组斑块性质以为不稳定性斑块为主(77.3%)。结论前循环复发性脑梗死与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斑块及血管狭窄相关,不稳定斑块及颈动脉狭窄可能是引起前循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24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sdLDL-C水平,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水平。根据头颅CT和磁共振检查证实后将患者分为多发性脑梗死组与单发性脑梗死组,观察其与Hcy及sdLDL-C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及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Hcy与sdLDL-C水平随脑梗死病变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Hcy和sdLDL-C与脑梗死病变程度密切相关(r=0.259和r=0.452,P〈0.001)。结论 Hcy和sdLDL-C均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本院接诊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IMT正常组(n=25)、IMT增厚组(n=29)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n=30)。比较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患者血清Cys-C、Hcy水平,分析血清Cys-C、Hcy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颈动脉斑块形成组血清Cys-C、Hcy水平分别为(2.55±0.21)mg/L、(26.51±2.13)μmol/L,高于IMT增厚组的(1.98±0.15)mg/L、(18.55±1.49)μmol/L和IMT正常组的(1.06±0.12)mg/L、(11.72±1.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ys-C、Hcy水平和IMT呈正相关(r=0.792、0.783,P<0.05)。结论 血清Cys-C、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测指标,利于防止病情恶化,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高血压分级、血浆Hcy水平、脉压及斑块稳定性分组。结果不同高血压分级组血浆Hcy、IMT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Hcy组血浆Hcy、IMT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Hcy组(P〈0.05),高脉压组血浆Hcy、IMT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脉压组(P〈0.05)。血浆Hcy与高血压分级呈正相关(P〈0.05)。血浆Hcy与IMT及24hPP均呈直线正相关(P〈0.05),IMT与24hPP呈直线正相关(P〈0.05)。血浆Hcy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稳定斑块组高Hcy率及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Hcy升高与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形成及稳定性密切相关,高24hPP的高血压患者血浆Hcy升高及颈动脉斑块形成风险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对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血脂、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面积(Smax)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和阿托伐他汀+缓释烟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和IMT以及S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和IMT以及Smax较之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治疗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调脂效果,有效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并缩小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清Hcy、hs-CRP水平和IM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比较两组颈动脉硬化程度和斑块性质。并比较不同IMT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和IMT分别为(20.61±5.84)μmol/L、(8.16±1.84)mg/L和(1.56±0.34)mm,均高于对照组(12.42±3.67)μmol/L、(1.52±0.67)mg/L和(0.67±0.28)mm(P0.01)。脑梗死组IMT增厚率和斑块形成率分别为26.67%和60.00%,均高于对照组12.00%和34.00%(P0.05,P0.01)。脑梗死组硬斑发生率为9.26%,低于对照组的64.71%;软斑发生率为61.11%,高于对照组的1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呈增高趋势(P0.01),血清Hcy、hs-CRP水平与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升高,二者与IMT呈正相关,可能共同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宋文彤  贾岩 《中国厂矿医学》2011,(12):1097-109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方法将123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氯吡格雷组(61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62例)。观察治疗8个月后2组血清hs-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及脑血管病复发率。结果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血脂水平下降明显(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8个月血清hs-CRP、IMT均显著下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P均〈0.01);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CRP下降幅度、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较氯吡格雷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hs-CRP浓度,使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更有利于抑制炎症、稳定斑块及降低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80例健康体检老人进行研究,并根据患者Hcy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高Hcy组以及正常Hcy组,并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化指标以及并发症的比较,同时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组以及IMT正常组,健康对照组Hcy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肌酐含量、尿酸含量、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IMT增厚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增厚组患者其Hcy水平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和IMT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其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正常Hcy组(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出现血管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当其含量增加时,会导致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糖、血脂、血尿酸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及40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IMT,并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酸(U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的GLU,TCH,TG,LDL-C,UA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其中GLU,LDL-C和U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的IMT明显增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T与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的水平与其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大血管的影响.方法 选取2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20例病史5年以上2型糖尿病的患者(观察组),均服用二甲双胍1年,对比治疗前后两中组患者的Hcy与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cy水平与IMT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cy水平与IM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不,IMT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483,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临床获益存在一致性,定期监测同型半胱氨酸,有利于延缓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32例设为观察组,36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Hcy水平,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所有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并根据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轻度狭窄组和IMT中重度狭窄组。比较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组间Hcy水平的差异,及Hcy水平与IMT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轻+中重狭窄组)Hcy增高发生率(78.79%,104/132)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1)。Hcy水平为IMT中重度狭窄组>IMT轻度狭窄组>IMT正常组(P<0.01,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Hcy水平与IMT值呈正相关(r=0.863,P=0.000)。结论: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高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脑梗死早期预防、干预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斑块的相互关系,探讨二者对脑梗死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50例脑梗死(病例组)患者与1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行血Hcy测定。对所有入选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部血管检测,测量颈动脉粥样斑块并分析其稳定性。结果 脑梗死组Hcy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Hcy高于稳定斑块组血Hcy,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重度脑梗死患者Hcy明显高于轻、中度脑梗死患者。结论 血清Hcy水平增高与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血Hcy水平变化有助于脑梗死早期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甲状腺功能正常IMT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中的IMT正常组;纳入甲状腺功能正常IMT增厚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中的IMT增厚组;纳入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对照组年龄、糖尿病病程、Hcy、TSH、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IM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T正常组年龄、FPG、Hcy、TSH、HbA1c水平显著升高,HDL-C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IMT增厚组年龄、BMI、FPG、TG、Hcy、TSH、HbA1c、IMT均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年龄、BMI、MT、TG、FPG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与TSH为正相关性(r=0.312,P=0048),与Hcy为正相关(r=0.986,P=0.002),与BMI为正相关(r=0.637,P=0.013)。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IMT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BMI、TG、FPG、TSH、Hcy等,其中Hcy、BMI、TSH是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