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装甲部队具有装备先进、专业水平高、训练难度大、作业空间狭小等特点,对官兵的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军人心理健康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官兵的心理卫生状况,掌握官兵心理干预主动性,进一度提高部队整体战斗力,笔者对某装甲团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现报  相似文献   

2.
军事应激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人是一个特殊职业群体,经常要面对军事应激环境。军事应激致机体心理、生理和病理性损伤己成为部队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的调查表明,军事应激对军人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对武器的正常  相似文献   

3.
高原地区特有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如空气稀薄、低压、低氧、低温、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和紫外线照射量增多以及文化生活单调、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因素直接影响军人的生活和健康,不仅对他们的生理状况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会引起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操作、注意、情绪和人格等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使其心理功能下降,影响高原军人的工作成绩和生活质量[1]。因此,研究高原环境下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心理干预措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原地区军人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文献,为进一步探讨、改善高原军人…  相似文献   

4.
构建有效防范军人心理损伤的管理系统,确保战时军人心理健康,对保持和提高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要重视战时心理卫生,加强军事人员心理素质、人格素质的训练和心理备战等工作,规范预警干预、应急处置、疾病管理三个系统,构建军人战时心理健康管理模块,以应对战时不同的心理健康损害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沟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其的相关因素,验证野战心理防护方舱的实用性。方法选用野战心理防护方舱军人心理测查软件系统中的人口学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60名山沟部队官兵进行测量,结果软件自动分析处理。结果山沟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成长环境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不同。结论要采取积极措施,营造和谐军营环境,维护和促进山沟官兵心理健康。同时,验证野战心理防护方舱是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6.
陈颖 《中国当代医药》2013,(23):174-175,178
本文针对急诊科所在岗位的特殊性及护士在孕期特殊的心理阶段,就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孕期护士差的情况,分析了影响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和心理干预,以积极的方式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急诊孕期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改善孕期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维护和增进军人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临床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问题,而且是涉及军人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如人际关系、适应环境、认识客观世界等.人心理的健康发展应该是人心理构成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心理障碍的发生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维护军人心理健康应该实施综合干预措施,现将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驻苏某部新兵军训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新兵军训期间的科学管理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儿童期创伤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驻苏某部720名新兵在军训初期(到达部队2周内)进行评估,军训结束时(军训3个月后)再次对新兵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加奥运会安保官兵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并观察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对643名奥运会安保官兵及592名非安保军人使用《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和《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测定,并对出现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结果研究组官兵心理健康预测总分、心理障碍各因子、积极和消极应对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障碍呈显著负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心理防御不良、应激源、家族史和既往史、成长经历及社会支持缺乏等。心理障碍者经心理和药物干预效果明显。结论参加奥运会安保官兵心理健康受到明显影响,而正确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军人心理应激防御训练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理应激防御训练降低演练官兵的心理应激水平或应激反应,促进官兵的心理健康。方法采用军人心理应激防御训练,对参演陆军官兵进行心理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调查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同时检测官兵的心率、血压、随机血糖等生理生化指标,之后对照分析。结果心理干预组演练官兵的SCL-90各因子和PEST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官兵的心率、血压、血糖等应激指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应激防御训练能够适当降低演练时官兵的过度应激反应,对促进演练官兵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态观察维和官兵在9个月的任务期内的心理变化。方法按照时间分初、中、后和终期,进行四次SCL-90测评,并将结果与中国常模、军人常模统计分析。结果测评结果显示维和环境和时间对官兵的心理产生重要的不良影响。结论环境因素、任务性质和生活方式明显影响官兵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等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维和官兵各阶段的心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走出国门,执行特殊的任务的军人越来越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和报道的不多。笔者作为某部第二批赴苏丹维和的队员,调查分析了本次赴苏丹维  相似文献   

13.
维护军人心理健康的综合心理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和增进军人心理健康 ,不仅仅是临床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问题 ,而且是涉及军人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如人际关系、适应环境、认识客观世界等。人心理的健康发展应该是人心理构成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 ,心理障碍的发生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 ,维护军人心理健康应该实施综合干预措施 ,现将具体措施介绍如下。1 心理认知干预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来说 ,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起点 ,没有认知心理活动就无从谈起。而人在认知外界客观环境的时候 ,总是把它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分析某部军人愤世嫉俗的心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人性哲学修订量表(RPHN)中愤世嫉俗分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验(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对1800名现役军人进行测查.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气质类型军人愤世嫉俗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军人愤世嫉俗与EPQ除内外向因子的其他三个因素(r=0.164 ~0.196,P<0.01)显著相关、SCL-90总分及各因子(r=0.06 ~0.13,P<0.01)相关显著;Amos路径分析显示神经质对军人人格的贡献最大(β =0.81,P<0.01);抑郁因子对军人心理健康的贡献最大(β=0.91,P<0.01);人格、心理健康对愤世嫉俗产生直接效应(β=0.31,P<0.01;β=-0.03,P<0.01),人格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因素之间产生间接效应(β=0.03,β=0.17).结论 军人愤世嫉俗受多种因素影响,保持心理健康、个性重塑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影响军人应付方式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军人是生活在特殊环境的特殊群体,他们训练强度大,心理紧张持续时间长,出现心理问题多。应付方式作为应激和健康的缓冲机制,对心身健康有保护作用,探讨影响军人应付方式心理社会因素对提高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作战训练能力都有积极意义。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某部128名男性士兵和68名男性士官。士兵年龄18~22岁,平均19.8岁。士官年龄22~32岁,平均24.6岁。大专以上文化26例,中专(高中)文化58例,初中以下文化112例。1.2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量表(CSQ)犤1犦。CSQ问卷有62个条目,分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量表。艾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滇南边防军人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关人员开展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驻滇南亚热带山岳丛林某地区边防一线男性军人270人为调查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 本组SCL-90各项目分数与我国内地军人比较,躯体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分数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部1435名官兵为研究对象,运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①官兵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6.2%,主要分布在强迫、人际敏感、敌对、躯体化和偏执等因子上;官兵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除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它均显著低于中国成人常模;②对官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与习惯、战友关系自评、家庭组成、父亲文化程度呈显著性线性相关关系,是官兵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官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有必要对重点人群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心理素质将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将成为21世纪对人才选择的重要条件.卫生学校的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5~19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通过本研究,调查该群体的心理状况,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研究心理服务对其的影响,为探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官兵心理服务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30名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官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两次测试,统计各因子分,同中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并分析心理服务对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 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官兵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偏执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5),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服务后,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官兵躯体化得分显著低于服务前(P<0.01),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服务前(P<0.05),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军人,心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为圆满完成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何皖 《青岛医药卫生》2008,40(4):313-315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干扰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大学生的心理护理,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