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相思子蛋白P2(abrin P2)是由豆科藤本植物相思(Abrus Precatorius)种子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植物蛋白毒素,对于多数肿瘤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但由于其为蛋白类毒素,易产生抗体,从而降低抗癌效果;且其自身具有较大的毒性,注射途径多次给药较难控制给药剂量。为了降低abrin P2对机体的毒性和免疫原性,同时也为了避免注射给药产生的一些弊病,对abrin P2灌胃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进行了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结合三氯乙酸沉淀法对abrin P2在小鼠各组织匀浆中的回收率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单次ig给予abrin P2 43.8和170.0 μg·kg-1后,分别测定组织中abrin P2及代谢物总含量(abrin P2T)、TCA沉淀部分的abrin P2含量(代表大部分原型药物,abrin P2P),为abrin P2新型抗肿瘤药的研发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abrin P2在小鼠各组织匀浆中的回收率均大于80%,abrin P2在肝、肾、骨骼肌中,于25℃和4℃放置6 h基本不变。小鼠分别ig给予abrin P2 43.8和170.0 μg·kg-1后组织分布研究表明,小鼠灌胃给予43.8 μg·kg-1时,abrin P2T和abrin P2P在各组织中的含量,除消化系统外,脾、肺、肾、子宫中相对较高,其他组织中含量相对较少,脑中最少。小鼠ig给予abrin P2 170.0 μg·kg-1后,除消化系统外,abrin P2T和abrin P2P含量较多的组织分别为子宫、肾,心、肺、脾,其中abrin P2T在心中含量较多,而abrin P2P在肺中含量较多。总体来说,给药后1~3 h内,abrin P2T的含量在多数组织中达到顶峰,之后迅速下降,18 h后下降平缓,大部分组织在72 h仍可检测到少量abrin P2T的存在。在abrin P2P中,大多数组织在1~3 h内abrin P2P的含量达到顶峰,之后迅速下降,在9 h内逐渐平缓,24 h后,在大多数组织中已经检测不到abrin P2P的存在。结论 abrin P2分布的靶向组织可能是脾、子宫和肾。脑中abrin P2P和abrin P2T分布最少,表明,abrin P2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小鼠ig给予abrin P2P和abrin P2T在各组织中不同时间段含量的差异表明,abrin P2进入体内后,体内各种因素会导致其大量的分解。ig给予abrin P2 43.8和170 μg·kg-1,在各组织中的分布不尽相同,提示,abrin P2在治疗靶器官的肿瘤上可能会更加有效,在治疗不同器官肿瘤时,可选择不同的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2.
抗抑郁剂吗氯贝胺的行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5-羟色氨酸及β-苯乙胺致小鼠刻板行为实验表明, ig吗氯贝胺(Moc)对单胺氧化酶(MAO)- A 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ED50=0.33 mg·kg-1, 2 h) 较MAO-B (ED50=12.7 mg·kg-1, 2 h) 强约39倍. 24 h内ip Moc 300 mg·kg-1有一定镇静作用. 对运动系统无明显影响,不引起记忆及定向障碍. Moc 600 mg·kg-1不能对抗氧化震颤素引起的小鼠震颤和分泌增加. Moc的LD50为小鼠: 1.3-1.5 g·kg-1 ig; 198-199 mg·kg-1 iv; 大鼠: 541-562 mg·kg-1 ip. Moc 剂量依赖地对抗利血平引起的小鼠和大鼠睑下垂, 活动减少和体温降低;使慢性应激刺激引起的小鼠活动性增高及穿箱逃避电击反应失败率增高得到恢复,提示其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g115-2的抗血栓功效和初步药代动力学性质。方法 试剂盒测定小鼠半体内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小鼠下腔静脉结扎模型评价对静脉血栓的作用;采用尾尖测定出血时间法;用FⅩa活性测定Bg115-2的血药浓度。结果 sc给予Bg115-2 0.19~3.0 mg·kg-1可明显地、剂量依赖地延长PT (P<0.05, P<0.01)和APTT (P<0.01);Bg115-2 0.75~3.0 mg·kg-1可显著地减轻血栓质量,其抑制50%血栓形成的剂量(ID50)为0.19 mg·kg-1;ig给予Bg115-2 1.5~6.0 mg·kg-1也明显地减轻血栓质量(P<0.01)。Bg115-2的出血反应与那曲帕林钙相似,有较高的出血风险效益比,ED2/ID50为26.8。另外单次sc给予Bg115-2 3.0 mg·kg-1显示出二室模型的药代动力学特点,t1/2为(6.18±1.45)h, cmax为(5.20±0.66)mg·L-1, AUC为(43.75±8.20)mg·L-1·h。结论 Bg115-2为一注射和口服均可的、强效的静脉血栓形成抑制剂,出血不良作用较轻。它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二室模型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去缓冲神经大鼠观察莫索尼定对延髓腹外侧头端区 (RVLM) 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影响. 向颈总动脉内注射莫索尼定2, 10, 50 μg·kg-1后, 同步记录神经元放电图,血压及心率. 结果显示,莫索尼定剂量依赖性地降低RVLM 神经元放电率,血压和心率. 莫索尼定10, 50 μg·kg-1使放电率分别减少23% 和41%. 动脉注射选择性I1-咪唑啉受体阻断剂依法克生10 μg·kg-1, 可完全拮抗莫索尼定10 μg·kg-1 的作用. 结果提示, 莫索尼定通过激动延髓腹外侧头端区神经元上的I1-咪唑啉受体,抑制其自发放电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复方奥美沙坦酯片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 3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空腹服用复方奥美沙坦酯片1片、2片与3片,定时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氢氯噻嗪与奥美沙坦浓度并利用DAS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氢氯噻嗪低中高剂量给药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是:t1/2为(9.68±3.37) h、(10.11±4.96) h、(11.02±4.77) h,Cmax为(69.7±19.8) μg·L-1、(158.5±62.4) μg·L-1、(209.4±85.7) μg·L-1,AUC0→τ为(737.8±110.6) μg·L-1·h、(1 397.2±252.0) μg·L-1·h、(2 200.3±517.6) μg·L-1·h;奥美沙坦低中高剂量给药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是:t1/2为(6.25±1.98) h、(7.99±2.43) h、(7.03±2.86) h,Cmax为(635.1±237.7) μg·L-1、(1336.8±452.0) μg·L-1、(1774.7±792.2) μg·L-1,AUC0→τ为(4438.4±1058.1) μg·L-1·h、(8239.6±1909.7) μg·L-1·h、(13150.3±3627.5) μg·L-1·h。结论 复方奥美沙坦酯片2组分在健康受试者体内为线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汀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肺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54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心脏停跳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随机单盲分组,乌司他汀2 µg·kg-1组27例,乌司他汀1 µg·kg-1对照组27例,入选患者均为冠状动脉脉多支病变。结果 2 µg·kg-1乌司他汀组和1 µg·kg-1乌司他汀组患者术中和术后6 h动脉血PaO2、PaCO2及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间肺炎发生率、拔管时间、辅助器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肺脏的保护作用乌司他汀2 µg·kg-1组优于乌司他汀1 µg·kg-1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阐明毛兰素注射液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规律。方法 SD大鼠分别单次和隔天、每隔一个半衰期一次多剂量静脉注射毛兰素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测定大鼠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大鼠血浆中毛兰素的血药浓度。结果 大鼠单次静脉注射25,50,100 mg·kg-1毛兰素注射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β分别为3.66,3.75,3.89 h; AUC0-12分别为1 453.0,3 041.6,6 731.6 ng·mL-1·h;AUC0-∞分别为1 462.0,3 077.3,6 788.7 ng·mL-1·h;Vd分别为11.67,10.37,3.38 L·kg-1;CL分别为0.049,0.089,0.024 L·kg-1·h-1;MRT分别为0.18,0.28,0.21 h;50 mg·kg-1剂量的毛兰素注射液隔日给药5次其药动学参数与单次给药相近;而50 mg·kg-1剂量的毛兰素注射液每隔一个半衰期一次给药5次的T1/2β为5.43 h,AUC(S0)(0-t)为9 800.8 ng·mL-1·h。结论 毛兰素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与剂量相关,毛兰素注射液单剂量给药的体内药动学符合开放型二房室模型,T1/2β与给药剂量与关,表明毛兰素在大鼠体内的消除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隔日多剂量给药的消除过程亦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而每隔一个半衰期一次多剂量给予50 mg·kg-1剂量的毛兰素其在大鼠体内则呈非线性消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脊髓γ-氨基丁酸(GABA)能去抑制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痛行为改变的关系。方法 正常小鼠鞘内注射(ith)比扣扣灵碱(荷包牡丹碱, bicuculline)50 ng·g-1(5 μl)模拟GABA能去抑制,左后足底sc给予弗氏完全佐剂制备炎性疼痛模型,小鼠ith给予GABAA受体激动剂地西泮0.5 μg·g-1(5 μl)或ERK1/2抑制剂PD-98059 0.25 μg·g-1(5 μl)后,测定ERK1/2活性和小鼠缩足阈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的缩足阈值(1.24±0.07)g相比, 正常小鼠ith给予比扣扣灵碱50 ng·g-1的缩足阈值显著降低((0.42±0.17)g,P<0.05),给予PD-98059 0.25 μg·g-1后缩足阈值显著升高((1.29±0.37)g,P<0.05)。与炎性疼痛模型组的缩足阈值(0.28±0.06)g相比,炎症小鼠ith给予地西泮0.5 μg·g-1的缩足阈值显著升高((0.99±0.12)g,P<0.05),且给予PD-98059 0.25 μg·g-1后缩足阈值也显著升高((0.97±0.17)g,P<0.05)。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比扣扣灵碱显著提高ERK2的磷酸化水平((152±24)%,P<0.05)。并且弗氏完全佐剂也可提高小鼠脊髓ERK2的磷酸化水平((163±42)%,P<0.05),ith给予地西泮0.5 μg·g-1,则显著降低CFA诱发的小鼠脊髓ERK2的磷酸化水平((91±34)%,P<0.05),同时地西泮和PD-98059有效缓解炎性疼痛症状。结论 GABA能去抑制对脊髓背角ERK2有激活作用,并与炎性疼痛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测定吡美拉唑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并初步考察其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 受试者口服吡美拉唑10 mg后,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0.5, 1, 1.5, 2, 4, 8, 12, 21, 36, 48, 60和72 h采集血样,通过HPLC吡美拉唑的血药浓度,并应用3P87软件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吡美拉唑的线性范围为25~4000 μg·L-1,最低检测浓度为25 μg·L-1,回收率95.2%~107.7%,日内精密度均<6.9%,日间精密度<10.2%。吡美拉唑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为(22.58±1.59)h, AUC0-72为(29 089±8886)μg·h·L-1, Cl/F为(338.9±114.0)L·h-1, tmax为(2.67±1.54)h, cmax为(1585±469)μg·L-1结论 吡美拉唑在人体内吸收快,半衰期较长,有效作用时间长,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西黄丸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曦  胡娅  胡国清 《医药导报》2005,24(9):757-759
目的研究西黄丸与氟尿嘧啶( 5-Fu)联合应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小鼠S180细胞接种于昆明种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建立S180实体瘤模型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灌胃并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西黄丸组(2.0 g·kg-1,ig)、5 Fu组(0.02 g·kg -1,ip)、联合用药组(西黄丸,2.0 g·kg-1,ig;5-Fu,0.02 g·kg-1,ip)。小鼠接种后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观察各组小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及体重变化。停药后第2天处死小鼠,称瘤重,计算瘤重抑制百分率。结果西黄丸组抑瘤率28.1%,5-Fu组抑瘤率35.3%,联合用药组抑瘤率55.4%,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抑瘤率高于单用西黄丸或5-Fu组(均P<0.05)。结论西黄丸和5 Fu联合应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测定小鼠血浆中白藜芦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研究白藜芦醇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 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306 nm,血浆样品用乙酸乙酯萃取法预处理. 结果白藜芦醇线性范围0.1~10.0 μg.mL-1,r=0.999 5. 日内RSD<10%,日间RSD<15%,回收率98.0%~102.0%. 小鼠灌服给予白藜芦醇主要药动学参数为30 min后血浆药物浓度达峰值,Cmax为3.589 μg.mL-1,t1/2α为10.5 min,t1/2β为172.7 min. 结论 该方法 灵敏度高,操作方便,适用于白藜芦醇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苦荞麦籽粒提取物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成仁  裘军  王高升 《医药导报》2005,24(10):880-882
目的探讨苦荞麦籽粒提取物(FTGE)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FTGE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纯化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联苯双酯200 mg·kg-1·d-1,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FTGE 20,40和60 g·kg-1·d-1,各组均连续给药7 d。7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1% CCl4花生油溶液10 mL·kg-1。禁食16 h,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试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值。FTGE对D-半乳糖胺(D-Galn)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取60只小鼠,雌雄各半,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D-Galn模型组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 20 mL·kg-1·d-1,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联苯双酯15 mg·kg-1·d-1,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FTGE 20,40和60 g·kg-1,各组连续灌胃给药12 d,于末次给药后1 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10%D-Galn 800 mg·kg-1,小鼠于腹腔注射D-Galn后禁食过夜,待16 h后断头处死动物。结果FTGE对CCl4和D-Galn导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有非常显著的降酶作用(P<0.01),且剂量越大,降酶作用越强。结论苦荞麦籽粒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支撑喉镜操作时气道反应的抑制程度和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声带息肉手术病例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麻醉前30 min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1,苯巴比妥钠2 mg·kg-1。观察组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诱导依次静注瑞芬太尼1 μg·kg-1(对照组为芬太尼4 μg·kg-1),异丙酚2 mg·kg-1,琥珀胆碱1 mg·kg-1,气管插管,机控呼吸,不用吸入麻醉药,维持麻醉用异丙酚2~4 mg·kg-1·h-1、琥珀胆碱50~100 μg·kg-1·min-1持续输滴,观察组用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对照组给予芬太尼0.2 μg·kg-1·min-1。观察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麻醉效果, 观察组插管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流动力学观察组较对照组稳定(P<0.05)。结论 瑞芬太尼可以安全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有效抑制气道反应,且使支撑喉镜操作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4.
骨碎补总黄酮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评价骨碎补总黄酮的安全性,给临床实验提供依据,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①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测定:20只NIH小鼠给予0.40 g·mL-1骨碎补总黄酮溶液30 mL·kg-1,分2 次(8∶30,16∶30)灌胃给药,观察其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皮毛肤色、大小便及体重变化。②大鼠灌胃最大耐受量测定:20只Wistar大鼠灌胃给予0.40 g·mL-1骨碎补总黄酮溶液30 mL·kg-1,分2次(8∶30,16∶30)给药,观察其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皮毛肤色、体重、摄食量变化及大小便。③小鼠腹腔注射给药急性毒性实验(LD50):设置7个浓度的药液进行腹腔注射,一次给药后观察7 d。结果小鼠、大鼠灌胃给药后,其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等体征均无异常变化,体重变化在正常范围内(P>0.05)。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尸检可见动物腹腔内有少量残留药液,重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总黄酮LD50=599 g·kg-1。结论骨碎补总黄酮急性毒性实验未显示毒性作用,预期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观察了10-羟基-2-癸烯酸(10-HDA)对小鼠#FST#FK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和白介素2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10-HDA 1, 5, 25 mg·kg-1·d-1 ip, 5 d可拮抗环磷酰胺100 mg·kg-1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抑制作用. 体外给药,10-HDA可促进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促进小鼠脾细胞产生白介素2. 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10-HDA可增加小鼠胸腺L3T4+细胞数,而对Lyt-2+细胞无明显影响. 结果提示10-HDA可调节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热咳停颗粒的止咳与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  张长弓 《医药导报》2005,24(5):383-385
目的研究热咳停颗粒的止咳和抗菌作用。方法分别采用豚鼠氨水引咳法和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咳法制作动物咳嗽模型,研究热咳停颗粒5,10,20 g·kg-1对豚鼠和猫的止咳作用;采用腹腔接种肺炎球菌的方法制作感染小鼠模型,分别在注射肺炎球菌前1 h和注射后1.6,12 h给予小鼠热咳停颗粒药液灌胃,测定热咳停颗粒对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热咳停颗粒20 g·kg-1可明显延长氨水诱导豚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豚鼠的咳嗽次数(均P<0.01),且止咳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给予热咳停颗粒10 g·kg-1,给药后1~3 h猫的咳嗽阈值明显升高(P<0.01);20 g·kg-1时,给药后0.5~3.5 h猫的咳嗽阈值明显升高(P<0.01)。热咳停颗粒对肺炎球菌腹腔攻击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小鼠感染肺炎球菌后5 d的存活率也增加。结论热咳停颗粒有明显的的镇咳和抗菌作用,镇咳和抗菌作用与剂量相关,剂量越高作用越显著,作用时间也随之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DWP0016对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 体外实验:DWP0016 0.625~10 μmol·L-1作用A549细胞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mRNA水平;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测定总组蛋白H3, 乙酰化H3(Ac-H3),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1,PTEN,总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2 在体实验:小鼠腋下接种0.2 ml Lewis肿瘤细胞悬液制备肺癌模型,7 d后按照分组分别ip给予DWP0016 12.5, 25和50 mg·kg-1及伏林司他(SAHA)50 mg·kg-1,每天1次,连续8 d。取肿瘤组织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Ac-H3和PTEN的表达。结果 1 体外实验:MTT结果显示,DWP0016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IC50为 2.51 μmol·L-1,SAHA IC50为6.03 μmol·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DWP0016 2.5 μmol·L-1组细胞组蛋白H3乙酰化及p21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PTEN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调, Akt的磷酸化水平下调(P<0.05)。2 在体实验:与模型组比较,给予DWP0016 12.5 mg·kg-1移植瘤小鼠的瘤质量显著降低(P<0.05),抑瘤率达42.0%,给予DWP0016 50 mg·kg-1肿瘤抑制率高于SAHA 50 mg·kg-1(P<0.05);与模型组比较,肿瘤组织中Ac-H3和PTEN的表达增加。结论 DWP0016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Lewis肺癌模型小鼠的肿瘤生长,其机制与诱导Ac-H3的表达、激活p21、促进抑癌因子PTEN的转录及下调Akt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聚维酮/共聚维酮替代聚氧乙烯作为促渗透聚合物制备新型渗透泵型硝苯地平控释片,研究多剂量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人体药动学特点,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该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入选的24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分别每日口服30 mg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剂量均为30 mg·次-1·d-1,连续服药7 d。采用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求证硝苯地平控释片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连续给予30 mg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获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β分别为(9.0±2.2)h和(9.5±3.8)h;Tmax分别为(8.1±7.4)h和(6.7±4.1)h;Cssmax分别为(52.7±28.2)μg·L-1和(44.5±22.6)μg·L-1;Cssmin分别为(29.4±22.2)μg·L-1和(28.7±15.8)μg·L-1;AUC0-60分别为(1 087.4±671.6)μg·L-1·h和(1 040.2±518.4)μg·L-1·h;AUC0-∞分别为(1 113.1±677.2)μg·L-1·h和(1 074.5±519.8)μg·L-1·h,AUCSS分别为(809.1±454.0)μg·L-1·h和(713.9±382.2)μg·L-1·h。经计算试验制剂对于参比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F值:FAUCss为(115.2±29.2)%,FAUC0-60为(103.4±30.2)%,FAUC0-∞为(102.2±29.7)%。波动系数DF分别为(77.8±52.1)%和(55.5±30.5)%。两种制剂的Cmax、AUC0-60、AUC0-∞及AUCSS经对数转换后90%置信区间的计算结果为:Cmax(100.9~126.0)%,AUC0-60 (87.5~111.8)%,AUC0-∞ (86.8~110.3)%,AUCSS为(98.8~124.4)%,Tmax 经非参数秩和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整个试验期间,受试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两种硝苯地平控释片为生物等效制剂。聚维酮/共聚维酮可以替代聚氧乙烯作为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主要功能性辅料。  相似文献   

19.
艾普斯特在大鼠和犬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广力  肖淑华  刘昌孝 《药学学报》2000,35(10):721-724
目的 研究艾普斯特(epristeride)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方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药物浓度。结果 大鼠po epristeride 10,20和40 mg.kg-1后,3个剂量的血清药物浓度出现明显双峰。Beagle犬po 10 mg.kg-1后血药浓度未出现明显双峰。 大鼠po 20 mg.kg-1后3 h, 大部分组织中含量高于药后6 h含量; 药后24 h内尿和粪的排泄量分别占给药量的0.09%和42.9%, 12 h内胆汁排泄的主要为代谢产物, 原型药物仅为给药量的0.14%。本品蛋白结合率为92.3%。结论 Epristeride在10~40 mg.kg-1范围内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 Cmax, AUC均与剂量呈正相关。药物在组织脏器中分布广泛, 主要经粪和胆汁排泄。  相似文献   

20.
头孢他啶对大鼠体内氨茶碱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茶碱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分析头孢他啶对氨茶碱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12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给药前禁食12 h,对照组每只动物分别给予氨茶碱18 mg·kg-1,灌胃1次。实验组给予氨茶碱18 mg·kg-1,ig,并肌内注射头孢他啶100 mg·kg-1,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0.08,0.50,1.00,2.00,4.00,6.00,8.00,12.00 h采血0.3~0.5 mL,置不抗凝离心试管内,离心(10 000 r·min-1),取血清60 μL,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茶碱血药浓度。结果茶碱以一室药动学模型消除,头孢他啶与氨茶碱合用与单用氨茶碱比较,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头孢他啶在大鼠体内对氨茶碱药动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