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建新  李加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1566-1568
目的:探讨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以及带蒂大网膜、带血管蒂肌瓣移植术的适应证。方法:对12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中的4例采用带蒂大网膜胸内移植治疗,8例采用带血管蒂背阔肌胸内移植治疗。结果:12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4~10d,平均(6±2)d,支气管残端瘘封闭良好,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带血管蒂大网膜及带蒂背阔肌治疗支气管残端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总结11例支气管胸膜瘘治疗经验:自1995年9月—2002年5月我院共治疗11例肺癌肺切除术后,出现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例。其中全肺切除5例,肺叶切除6例,术后行放疗、化疗5例。6例支气管胸膜瘘行带蒂大网膜移植手术,3例重新缝合断端,2例重新结扎。11例手术均修补成功。手术成功关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术中保护好大网膜血运,彻底清除脓腔中坏死组织及脓液,用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支气管胸膜瘘,术中用络合碘或其他消毒剂浸泡胸腔,并应用生物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纯带蒂大网膜铺盖粘贴填充治疗慢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7例慢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患者行脓胸病灶清除、点状止血,带蒂大网膜用医用p-型创面封闭胶(a-氰酸丙烯酸酯)铺盖粘贴至患肺表面纤维板、胸壁壁层纤维板,并封堵填充支气管胸膜瘘口。结果:1例胸壁切口感染,17例痊愈出院。结论:单纯带蒂大网膜铺盖填塞治疗可治愈慢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胸膜瘘是支气管与胸膜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结核性脓胸、大叶性肺炎、肺脓肿及术后感染,其形成是由于慢性脓胸的脓液腐蚀临近肺组织后穿破支气管,或因肺内病灶直接侵袭胸腔或破溃至胸膜形成瘘管,也有因胸腔穿刺或手术切除脓腔感染造成.脓液可从支气管咳出,严重时大量脓液被吸进支气管,可使患者窒息而死.现代医学治疗该病,常选用带蒂大网膜或带蒂背阔肌作为修补组织来源,行支气管瘘口修补.而术后的病情观察、护理对手术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在2003年4月收住1例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行带蒂大网膜修补失败后又行带蒂背阔肌修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带蒂大网膜胸腔移植术是将含有丰富血管蒂的大网膜适当外科游离剪裁后 ,经膈肌取孔引入胸腔 ,以治疗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由于大网膜含有丰富的血运和淋巴组织 ,具有较强的吸收和抗感染能力 ,且可塑性大 ,可用于各种类型和性质的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的修补[1] 。我院自 1986年 11月~ 1996年11月 ,采用带蒂大网膜胸腔移植治疗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 2 9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1例 ,女 8例 ,年龄 19~ 59岁。主要症状 :咳嗽、咳痰、低热、盗汗和胸痛。病史 3个月~ 7年。左侧脓胸 16例、右侧 13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治疗58例慢性脓胸和(或)支气管胸膜瘘(BPF)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带蒂大网膜胸腔内移植术治疗的58例慢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围术期死亡,随访1-16年,总的手术成功率93.1%,瘘口闭合率89.5%。结论:该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无严重胸廓和脊柱畸形,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和治愈率高等优点,是慢性脓胸和BPF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按照常规大网膜带蒂移植术适于治疗慢性脓胸,作者用带蒂大网膜脓胸腔填塞加开放引流治疗一例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病历患者,男22岁,因咳脓痰1月,左侧卧时咳嗽加重入院。查体:右侧胸壁轻度塌陷,呼吸运动限制,叩诊浊音,右上呼吸音消失,气管轻度右移。胸片见右胸上部一片模糊阴影,并可见到液平面。胸穿得稠厚脓液,脓腔约500ml。诊断:右侧脓胸并支气管胸膜瘘。行带蒂大网膜脓腔填塞加开放引流。先经腹常规裁剪大网膜,再在右第四前肋锁骨中线切除6.0cm长肋骨,放出脓液。将带蒂大网膜…  相似文献   

8.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22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临床分析22例支气管胸膜瘘。结果 发生率1.12%;全肺切除术后发生率(1.7%)高于肺叶切除术后发生率(1.0%);平均发生于术后13.8天。再手术治愈4例,共死亡5例(22.7%)。结论 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主要与支气管残端闭合技术及影响残端愈合的诸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019-4020
目的不同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对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120例肺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B组,每组60例。A组给予单纯间断全层缝合法(sweet法),B组给予支气管闭合器闭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131.62±15.26)min长于B组(124.53±13.75)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分别为3.33%与1.67%,两组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单纯间断全层缝合法与单纯使用支气管闭合器闭合法处理支气管残端,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相当,支气管闭合器闭合操作时间较短,易于掌握,但进口支气管闭合器价格昂贵,不易被患者接受,需依据患者病情特点及经济水平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9年6月~1993年8月收治慢性结核性脓胸78例,外科治疗效果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51例,女27例.年龄16~65岁,其中20~50岁65例,占83.33%.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最长达33年,平均17个月.病变范围:右侧53例(67.95%),全脓胸18例,局限性脓胸35例;左侧25例(32.05%),全脓胸9例,局限性脓胸16例.肺结核术后脓胸3例.合并支气管胸膜瘘44例(56.41%);合并胸壁开放窦道4例(5.13%).胸膜剥脱术42例,改良式Schede术16例,带蒂肋骨翻转术9例,带蒂大网膜胸腔移植术6例,胸膜肺切除术3例,开窗引流术2  相似文献   

11.
从1986年3月至1990年6月,我们采用自体大网膜移植加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7例。全部治愈,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资料: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1~60岁,病程2个月~1年佘,均为左侧慢性脓胸,其中一例合并支气管胸膜瘘。 (二)手术方法:术前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加强深呼吸锻炼,先安放闭式引流管引流脓液,每日用1‰氯霉素液冲洗脓腔,以控制感染,待一般情况改善后即可手术。全麻插管,有支气管胸膜瘘者插双腔管,经右后外侧切口第七肋床进胸,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及脓苔,剿除肺、心包、膈肌表面增厚的纤维板。使肺复张。冲洗胸腔,更换手套,斜形切开膈肌,游离大网膜,注意保留胃网膜左血管弓,将游离带蒂大网膜经膈肌切口拉入胸腔。复盖在肺表面及支气管瘘的缝合部位。缝合膈肌时注意将大网膜固定于膈肌切口,勿损伤蒂部血管,关胸,放闭式引  相似文献   

12.
背景:在目前肾源奇缺的情况下,因尿瘘而导致移植肾切除者尤为可惜,尿瘘的合理诊治应引起器官移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尿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对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16例肾移植后尿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尿瘘发生率为1.26%,13例单纯性尿瘘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成功11例.2例因输尿管远端坏死保守治疗失败,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吻合及带蒂大网膜修补后治愈,尿瘘保守治疗成功率84.6%;3例复杂性尿瘘患者采用带蒂大网膜移植修补,均1次手术成功.结果提示,对于肾移植后尿瘘患者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治疗,早期诊断,选择正确治疗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利用大网膜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带蒂大网膜修补肾移植后复杂性尿瘘和单纯性尿瘘保守治疗失败后病例具有取材方便、组织修复快、尿瘘复发率低的特点,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23例支气管肺癌的手术治疗资料,其中支气管袖状上叶切除术15例,支气管袖状左下叶切除术2例,支气管及肺动脉双袖状切除术6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肺不张治愈,无支气管瘘和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肺叶及肺动脉袖状切除术最大限度保存了正常肺功能,扩大手术适应证,而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没有显著提高,可作为外科治疗肺癌的常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支气管胸膜瘘患者11例均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应用庆大霉素及1:4络合碘液、3%三氯醋酸稀释液交替冲洗,配合祛痰、止咳药物、抗生素的应用,加强营养,待瘘口基本无分泌物时酌情更换细引流管并逐渐外退或纤维支气管镜下以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然后继续引流.结果:10例患者瘘口愈合后1,3,12个月复查纤维支气管镜及胸部CT未见复发.1例经上述方法2次处理无效后行开胸瘘口修补,带蒂肌瓣填塞后治愈.结论: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瘘口<6 mm的患者,处理得当多数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治愈.  相似文献   

15.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灼  李浩 《临床医学》2008,28(3):3-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肺癌根治及姑息性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笔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癌患者27例.IA期5例.IB期8例,ⅡA期2例,ⅡB期4例,ⅢA期2例,T4-ⅢB期3例,Ⅳ期3例.ⅢA期术期前临床评估为N0,术后病理查见N2转移.ⅢB期病例中2例为胸腔种植转移伴恶性胸水,1例为术中发现胸腔种植转移.Ⅳ期病例中1例为孤立脑转移瘤切除术后;2例为对侧或同侧肺孤立性转移.主要手术方式:肺叶切除23例,肺楔形切除4例.其中2例同期行对侧孤立性肺转移瘤楔形切除;恶性胸水行胸膜种植结节切除、烧灼,胸膜粘连术.行纵隔淋巴结清扫20例.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肺癌感染1例,切口液化1例.2例恶性胸水皆得到控制,分别术后6个月、8个月死亡.其余患者目前仍存活.外科术后住院8-15 d,平均9.6 d.结论 胸腔镜手术适合早期肺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对偶然性N2肺癌手术中纵隔需同期双侧手术者胸腔镜具有显著优势;对恶性胸水的姑息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带蒂骨骼肌瓣胸内转位术治疗上肺叶切除术后残腔三例报告湖南省湘东医院刘平波肺切除术后残腔过大有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残腔感染、支气管胸膜瘘、余肺结核复发、余肺继发支气管扩张等。消灭残腔最常用的方法为胸廓成形术。但该手术创伤大,常造成胸廓畸形甚至远期肺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采用经支气管镜支气管黏膜下注射硬化剂-1%乙氧硬化醇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经验。方法:8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接受经支气管镜注射硬化剂的治疗。8例中,全肺切除术后2例,肺叶切除术后6例。结果:6例患者获得痊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支气管镜支气管黏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支气管胸膜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背景:支气管胸膜瘘传统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随着内镜介入治疗的发展,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正引起关注.目的:探讨在支气管镜引导下注射生物蛋白胶联合明胶海绵填塞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8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接受经支气管镜微波治疗及明胶海绵填塞后注射生物蛋白胶封堵瘘口的治疗.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53.8岁(39~73岁).病例7、病例8为左全肺切除,病例1、病例2为左上肺叶切除,病例3为左下肺叶切除,病例4为右下肺叶切除,病例5、病例6为右上肺叶切除.病例4和病例8为术后化疗后出现支气管胸膜瘘的表现.结果与结论:病例8不成功,因瘘口大于5 mm,封堵6次,瘘口未闭,患者放弃治疗而失败,以永久胸腔引流出院.其余7例获得痊愈.注射次数以及住院时间与瘘口大小有一定的联系,瘘口小于3 mm的4例患者均一次封堵成功.而瘘口介于3~5 mm的3例患者注射次数分别为3次和5次.在经支气管镜生物蛋白胶封堵治疗的病例中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说明支气管镜引导注射生物蛋白胶联合明胶海绵和微波治疗支气管胸膜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十二例自体大网膜移植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大网膜的特有功能,将其带蒂移植抬疗多种难治性疾病取得了乐观的疗效。笔者自1985年至1993年8月采取自体大网膜带蒂移植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病十二倒,术后随访1至8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带蒂大网膜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2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降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方法。方法:行全胃游离时,于胃网膜左血管弓处,预留带蒂大网膜瓣。食管胃机械吻合后,采用围巾式缝合包埋吻合口。结果:施行了食管癌、贲门癌胸内吻合手术236例,仅发生胸内局限性吻合口瘘1例(0.42%),采用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采用带蒂大网膜围巾式包埋吻合口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