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目的 :通过回顾总结 ,提高对慢性肺间质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慢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肺功能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分为两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组 15例 (5 0 % ) ,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 15例 (5 0 % )。 IPF组年龄偏大 ;多数有爆裂音 ,占 39.6 % ,杵状指者占 10 .4 % ;CT/ HRCT表现比较典型。两组肺功能改变主要为限制性的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IPF组肺活量 (VC)和肺总量 (TL C)较继发性组下降明显 (P <0 .0 5 )。结论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征和肺功能各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5例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影像学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71例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Jo-1阴性组与Jo-1阳性组IIM患者的临床差异;分析15例确诊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肺部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特征。结果1)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以肌炎及关节炎最常见,发生率分别为80%(12/15)、60%(9/15);2)15例(100%)出现间质性肺炎(ILD),ILD起病方式以慢性为主(86.7%,13/15),肺部HRCT以基底部(86.7%,13/15)及外周(53.3%,8/15)分布为主;磨玻璃影(53.3%,8/15)、网格影(46.7%,7/15)及少量胸腔积液(46.7%,7/15)为最常见征象;3)肺功能检查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80.0%,12/15);4)15例患者仅5例初诊风湿免疫科,5例误诊类风湿关节炎(RA),4例误诊病毒性心肌炎,3例误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平均误诊时间6.4个月。结论抗Jo-1综合征以呼吸道和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2例,按照是否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分成合并组和单纯组,而后对这两组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合并组患者的男性所占比例、吸烟者比例、患者年龄、发病年龄、抗环瓜氨酸抗体、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骨破坏发生率均较单纯组高.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可能与诸多临床指标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临床应给予关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疼痛、变形及周围软组织肿胀等关节病变为主。除关节病变外,其肺部损害较常见,据统计大约50%的RA患者累及到肺,以肺间质纤维化多见。慢性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  相似文献   

5.
王卫力  顾洁  马丽亚 《河北医药》2013,35(16):2490-249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并可累及多脏器和结缔组织的全身免疫性疾病,其肺部病变较为多见,尤以肺间质纤维化最常见。肺间质纤维化多发生于50岁左右,70~80岁达高峰。RA是较易引起肺纤维化的结缔组织病,其发病率约为3%,另外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常常是RA致死的重要原因,它一旦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单纯的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RA早期疑似患者和81例患病2年以上的RA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抗CC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抗CCP抗体、RF及联合检测结果在早期疑似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01%、55.21%和69.94%;在患病2年以上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27%、53.73%、73.13%。抗CCP和RF联合检测与各自单项检测结果在两组患者中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和RF联合检测可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率,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发生情况、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以便早期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肺部病变。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5例,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及亚类。血气分析测定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容积、最大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中段流量、最大通气量和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放射学检查包括胸部正侧位X线片、双手像和肺高分辨率CT扫描。结果45例类风湿关节患者中,14例存在肺间质病变,其中10例有呼吸道症状。肺功能检测异常主要为弥散功能降低和限制性通气障碍。8例胸部X线片存在异常,14例高分辨率CT发现异常。肺高分辨率CT在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病变时优于普通胸部X线片。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发生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相关,肺弥散功能、高分辨率CT在早期发现病变时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发生情况、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以便早期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肺部病变.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5例,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及亚类.血气分析测定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容积、最大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中段流量、最大通气量和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放射学检查包括胸部正侧位X线片、双手像和肺高分辨率CT扫描.结果 45例类风湿关节患者中,14例存在肺间质病变,其中10例有呼吸道症状.肺功能检测异常主要为弥散功能降低和限制性通气障碍.8例胸部X线片存在异常,14例高分辨率CT发现异常.肺高分辨率CT在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病变时优于普通胸部X线片.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发生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相关,肺弥散功能、高分辨率CT在早期发现病变时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A)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相关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8例RA患者和同期就诊的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28例(对照组),测量腰椎(L2~L4)、股骨颈、Ward区、大转子的骨密度(BMD),并对尿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Pyr)、骨碱性磷酸酶(BAP)、骨转换指标骨钙索(BGP)进行测定,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RA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颈BMD值与关节肿胀数、病程、压痛数、C反应蛋白、血沉及X线分期呈负相关,但与类风湿因子不存在相关性。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在骨质丢失,最终会导致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前期类风湿关节炎(pre-RA)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概率;观察维生素D对于pre-RA合并维生素D缺乏者及不足者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 97例pre-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及对照组(46例)。观察组予维生素D_2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以安慰剂,疗程为18个月。观察2组患者类风湿因子(RF)或抗环瓜氨酸抗体(ACPAs)下降至正常例数、出现关节痛例数、出现关节炎的例数及出现RA例数。结果2组患者抗体滴度下降至正常为0例;观察组有2例关节痛患者而对照组有6例,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1例关节炎患者而对照组有3例,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未发展为RA。结论维生素D干预治疗,可以减少pre-RA发生关节痛的概率,对关节炎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秀莲  江峰 《北方药学》2013,(11):76-76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94例RA患者及37例非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用免疫比浊法测定RF,并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1例标本中,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2.34%(68/94),特异性为91.89%(34/37);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6.59%(72/94),特异性为64.86%(24/37)。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中抗CCP抗体与RF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RF(P<0.05)。抗CCP抗体在RF阳性组的检出率为84.72%(61/72),明显高于在类风湿因子(RF)阴性组的检出率31.82%(7/22),在68例CCP抗体阳性组中,有7位患者RF为阴性,72例RF阳性组中有11位抗CCP抗体阴性,这些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片检测,最后诊断为RA。结论: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显著高于RF,可见,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有助于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合并肺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RA患者合并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结果:RA合并肺疾病患者发病年龄偏大,起病急,病情重,病程短,呼吸道症状较轻;疾病活动性,在RA合并肺疾病患者中血小板计数高,血沉(ESR)快,C反应蛋白(CRP)高,并且类风湿因子(RF)呈高滴度阳性;影像学检查,在发现肺部病变时,肺高分辨率CT(HRCT)明显优于普通X线胸片。结论:RA患者合并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它的发生与原发病的活动及某些免疫学指标有关,早期行肺HRCT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回顾性分析,探讨RA伴甲减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82例住院R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182例患者有83例患者进行了甲功检查,甲功异常者21例,占25.3%;83被检患者中67例有怕冷或乏力,占80.72%,43例有水肿表现,占51.81%。经慢作用药治疗后11例患者甲功改善,占47.82%。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是RA疾病过程中的特殊表现或类型,RA伴甲减患者治疗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与金标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及类风湿因子(RF)在联合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 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风湿性关节炎的准确率。以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为指标,采用免疫比浊法与金标法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准确率。结果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的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98.0%、准确率为96.5%;类风湿因子检测的敏感性为93.0%、特异性为95.0%、准确率为94.0%;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的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100.0%、准确率为97.5%。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为指标,采用免疫比浊法与金标法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均为95.0%、98.0%、9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比浊法和金标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结果一致,但免疫比浊法为定量检测,更适用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随访和监测,及对住院患者的用药剂量和疗效监测,故优于金标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免疫球蛋白、抗CCP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三项联合检测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49例2020年3月—2022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再纳入同期接收入院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9例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开展免疫球蛋白、抗CCP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检测,对比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结果,分析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疾病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组的类风湿因子检出阳性率(79.59%)显著高于参照组(1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抗CCP抗体检出阳性率(69.38%)及免疫球蛋白检出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抗CCP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三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灵敏度(73.46%、69.38%、79.59%)、特异度(61.53%、53.33%、50.00%)与三项联合检测对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抗CCP抗体单项检测对比,三项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有着更好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16.
<正>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进行性全身免疫性疾病,对称性多关节炎是主要临床表现,除此之外,可累及机体多种器官组织,如心脏、肺、血管、肾脏、皮肤等[1,2]。肺间质病变(ILD)是RA患者除关节外病变外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早期发病特征不明显,晚期肺间质纤维化造成呼吸衰竭而致患者死亡[3,4],因此提高RA患者ILD早期诊断水平意义重大,本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并发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RA患者123例的临床资料、骨密度、体成分、血清肌生成抑制素,将临床资料完整的100例患者分为肌少症组(20例)和无肌少症组(8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肌抑素水平,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可能与RA并发肌少症相关的因素。结果 RA患者中肌少症发生率17.89%。与无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组RA病程较长(P=0.028),关节肿痛数、ESR、CRP、IL-6、DAS28及HAQ评分、低骨量/骨质疏松发生率、激素使用率显著增高(P=0.000~0.009)。两组脂肪含量指数(F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肌抑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病程长且疾病控制不佳易并发肌少症,IL-6是RA相关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25例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胸部X线、肺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检查等.结果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多数界于上述两种病变之间,X线和CT兼具二者特点,肺功能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表现以低氧血症为主,部分合并二氧化碳潴留.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其独特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其中临床症状及胸片是诊断的重要线索,HRCT对诊断的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和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SPF)共118例的肺功能资料,目的在于以肺功能检测来协助肺间质疾病的诊断。资料和方法一、资料:我院1978~1985年中肺功能资料完整的44例IPF 及74例SPF。继发性中包括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43例干燥综合征(SS)。其中男性43例、女性75例,平均年龄48.6岁。118例中90例为住院病人,28例为门诊病人。IPF 组均经肺活检证实,RA 组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SS 组均符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诊断RA并恶性肿瘤的1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2例住院RA患者中14例(2.9%)并发恶性肿瘤。其中4例CA升高,1例胃癌CEA升高,1例肝癌AFP升高。14例患者ESR均增快。结论:RA容易并发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检测有一定局限性(AFP除外)。对出现难以解释的临床表现或经正规治疗后ESR仍增快的RA患者需考虑排除并发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