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管占位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确诊为椎管占位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融合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34例平均随访26个月,术后X线片、CT显示复位、固定良好,椎体内、外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Cobb’s角由术前平均26.3°恢复到术后平均4.7°,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3.4%恢复到术后的平均95.8%。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无感染,无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熟练操作程序,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地矫正和防止脊柱后凸畸形,避免晚期腰背痛及迟发性神经损伤等后遗症,减少卧床时间,为早期康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后路改良环椎管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290例,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采用后路不同方式的环椎管减压AF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280例,平均随访36个月(3~80个月)。术前后凸成角平均26°,术后平均9。;术前椎管狭窄率平均54%,术后平均10%。172例患者获得Frankel分级1~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后路改良环椎管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减压彻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植骨方便等优点,是治疗新鲜胸、腰椎爆裂骨折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万安营  李国强  杜峰 《安徽医药》2005,9(11):847-848
目的研究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使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9~67岁,平均34岁.伴有脊髓神经损伤17例(80.9%).结果随访时间7~22个月,平均13个月.(1)术前有不完全神经损伤者随访时有92.3%(12/13)恢复Frankel分级1级或以上,完全性神经损伤者无明显恢复.(2)后凸畸形角由术前28.4o矫正到术后3.8o,压缩椎体高度由术前的48.7%恢复到术后的95.2%.结论临床疗效表明AF系统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良好内固定之一,其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探讨半椎板切除减压、撬拨复位伤椎体内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对32例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半椎板切除减压、撬拨复位伤椎体内植骨治疗。采用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脊髓及马尾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手术前后摄X线片测量骨折椎体相对高度、Cobb 角及CT测量椎管内骨折块占位率情况评价骨折愈合及椎管减压情况。手术时间120~190 min, 平均150.4 min;术中出血量200~500 mL,平均340 mL;术后1年伤椎体水平椎管狭窄率明显降低,狭窄程度明显减轻(P<0.01);术后各时间点Cobb 角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恢复(P<0.01);术后各时间点椎体相对高度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30例患者的术后1年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有1~3级改善。半椎板切除减压、撬拨复位伤椎体内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椎管得到充分减压,椎体内植骨重塑了椎体的形状和高度, 伤椎愈合、植骨融合良好,取出内固定后矫正度无明显丢失,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优缺点。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43例,其中经后路29例,前路11例,前后联合入路3例。采用ASIA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伤椎和Cobb角的矫正及丢失,评估椎管减压范围、植骨块位置及愈合情况。结果43例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不完全性损伤的37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级。脊髓神经功能术前为A级5例,术后均无恢复。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式的选择取决于脊柱稳定性、神经损伤情况以及椎管内占位程度。具体应根据伤椎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性占位程度、是否伴有脊柱后柱结构不稳或骨折脱位来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采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45±53)min,术中平均透视时间(14±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30±72)ml.术后所有患者脊神经压迫症状减轻,无一例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手术前后患者AMS评分有明显改善,患者椎体高度及Cobb角术后较术前恢复效果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可行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经前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减压钛笼植入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前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钛笼植入,治疗十二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根据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ear Znyury classefication and severity scure Tlies)评分,12例均>5分。平均后凸成角25.6°平均椎管占位72.4%。平均椎体高度丢失64.8%。术后对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骨融合情况,脊柱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2个月。参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脊髓损伤神经学(ASIA)评分标准。其中1例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没有明显改善。2例由B级提升至C级。6例由C级提高至D级。2例仍然是C级,但感觉评分及运动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明显的提高。D级1例,恢复基本正常。末次随访均得到骨性融合。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前路减压,钛笼植入,钉棒系统固定。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骨折48例临床资料。结果48例随访6~4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不完全性神经损伤的42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1级以上。后路手术组出现椎弓根钉断裂2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平均矫正9.4 mm和13.8°,术后6个月分别丢失0.5 mm和7.5°。前路手术组因硬脊膜损伤未修补出现脑脊液漏2例;术后脊柱序列和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正常,椎管腔扩大,植骨块位于椎体前中部;随访时未见明显的矫正度丢失和内固定失败。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式的选择应考虑脊柱稳定性及神经损伤情况。具体应根据伤椎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性占位程度、是否伴有脊柱后柱结构不稳或骨折脱位来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切除单侧部分椎板及小关节突,暴露椎间隙,取自体单皮质髂骨进行支撑性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螺钉棒系统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1年11月采用PILF及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38例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TLICS评分>4分,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3~51岁,平均34.6岁。T1210例,L1骨折13例,L2骨折15例。骨折按AO分型:A3型16例,B型12例,C型10例。结果 38例患者术后获12~22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45.8%±17.3)%恢复至术后(89.3%±13.2)%,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81.4%±13.4)%恢复至术后(93.2%±14.1)%,COBB角由术前平均19.1°±11.5°改善至2.5°±2.2°,以上项目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一期单纯经后路手术,对神经组织进行彻底减压,并能很好地恢复前柱的支撑作用,达成骨性融合,这一手术方式可作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的一种替代。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2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选用AF系统手术治疗。结果 2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术后压缩的椎体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2例轻微神经症状者完全恢复正常,6例不完全截瘫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AF系统手术治疗复位满意,固定坚强,能达到有效椎管减压,手术效果好,是基层医院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有效而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在胸腰椎骨折手术入路的指导作用的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10年9月采用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35—56岁,平均44.7岁。T113例,T126例,L17例,L28例,L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h-11d,平均6d。高处跌伤21例,交通伤10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分别拍摄胸腰椎正侧位片、三维CT重建、MRI观察椎体粉碎和神经受压情况。骨折按Ma.gerl分型:A3型8例,B1型8例,B2型9例,C1型3例,C2型3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9例,D级6例,E级4例。后路手术11例,前路手术12例,前后路手术8例。结果术后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7个月,平均13.7个月,术前骨折处后凸角度(23.7±11.3)。(13°-38°),术后骨折处后凸角度(5.8±0.6)°(-4°~6°),最后随访后凸(0.9±10.6)°。平均手术时间190min(90~380min),平均出血量1680ml(1260—2540m1),平均住院17.4d(10—24d)。术后神经功能损伤Frankel评分有1级以上的恢复,在最后的随访中没有发现内固定松动移位。结论采用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评分系统指导胸腰椎骨折手术人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 43例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及护理结果。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10~18个月,按Frankel分级:A级有2例无恢复,其余患者较术前恢复1~2级,脊椎畸形均矫正,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整体化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平安渡过手术期,且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后路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1年4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40例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0例,采用后路伤椎置钉治疗;B组20例,采用跨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Frankel分级,后凸角,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患者随访1~2年,对比分析A组和B组患者术后的后凸角,术中出血量等数据,B组较A组出血量少。但A组后凸角治疗优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伤椎置钉是较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更为有效,更为安全的一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46例.结果 3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 经后路短节段的椎弓根钉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两种不同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6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79例,按不同复位固定方式分为A、B两组,A组41例为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其中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7岁,伤椎平均高度48.3%,后凸角平均28.8°。B组38例为2001年6月至2006年1月采用跨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其中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6岁,伤椎平均高度49.1%,后凸角平均27.6°。结果 A组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至平均96.2%,后凸角矫正至前凸角平均5.8°,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5个月,平均25.6月,最后一次随访时伤椎高度平均为94.6%,前凸角平均为5.3°;B组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至平均90.7%,后凸角矫正至前凸角平均2.4°,3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56个月,平均27.8月,最后一次随访时伤椎高度平均为85.4%,前凸角平均为0.3°。结论经伤椎椎弓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临床疗效优于跨伤椎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0月,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但无神经症状不需行椎管减压患者67例,行单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及拆除内固定手术。随机分为2组:传统后正中入路组(n=31)和椎旁肌间隙入路组(n=36)。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VAS疼痛度。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周。术后Coob角矫正率及椎弓根钉置入准确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上明显少于传统入路组,在疼痛VAS评分上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在治疗上,具有创伤小、对椎旁肌的损伤少及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侧前方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并钛网植骨支撑、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10月来采用后路经椎弓根侧前方减压,钛网植骨支撑,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26例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26例均获随访10~12个月。手术后Cobb角矫正13°~26°,平均17°。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2例神经损伤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未恢复;8例B级患者中2例未恢复,6例恢复至C级;10例C级患者中9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4例D级患者均恢复至E级。在随访期内,所有病例影像学指标:未出现不融合、钛网下沉及内固定松脱移位。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支撑,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4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并进行Frankel分级评定。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127.6±14.8)min,术中出血量为(457.9±103.4)mL,术后24h伤口引流量为(264.3±47.2)mL,骨折愈合时间为(15.0~3.6)周。随访1年后,发生感染2例,断钉1例,脊柱曲度异常改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后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患者术后Cobb角和椎管容积减少比均明显小于术前,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明显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有效增强患者伤椎前中柱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手术创伤小且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胸腰段爆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45例患者均有椎体爆裂骨折,其中胸椎骨折14例,腰椎骨折25例,胸腰椎骨折6例。而胸腰椎骨折中,胸腰椎均爆裂骨折者2例,一节爆裂骨折另一节为单纯楔形压缩骨折者4例。45例患者中,以L1骨折最多见,有25例。骨折累及前中柱者20个椎节,累及前中后柱者27个椎节。结论 64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胸腰段爆裂骨折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6例。手术前后测量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Cobbs'角,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s'角明显恢复(P<0.01),伤椎后缘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8~26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术后6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显示36例均骨性融合。3例完全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不明显,19例不完全损伤者17例功能恢复到1级以上。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生理弯曲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