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卫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1):3209-3211
目的:观察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应用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传统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106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行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0例行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术中情况、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阴道流血、对性生活满意程度及残端息肉的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阴道流血发生率为0,性生活满意度89-3%、残端息肉发生率为0;对照组阴道流血发生率为15%,性生活满意度为65%,残端息肉发生率为7.5%。结论: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对组织损伤小,保留盆底支持结构组织及阴道的完整性,手术效果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传统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点并与传统的子宫全切术进行比较。方法对67例妇科患者实施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对72例行传统的子宫全切术,对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残端感染率及恢复期阴道出血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恢复性生活时间、残端息肉率和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优于传统的子宫全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瑛 《江苏医药》2013,39(10):1195-1196
目的 探讨筋膜内全子术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5例(筋膜内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筋膜外组)的资料比较.结果 与筋膜外组相比,筋膜内组具有手术时间短[(75±10.5)min vs.(110±38.6)rn in](P<0.05)、术中出血量少[(80±56) mlvs.(192±93) ml](P<0.05)和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术后3个月复查结果显示,筋膜内组患者阴道出血[(2.9%)vs.(10.0%)]、残端息肉[(6.7%)vs.(17.8%)]和排便不适[(5.7%)vs.(8.9%)]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筋膜外组(P<o.05),筋膜内组患者性生活满意率明显高于筋膜外组[(92.3%)vs.(79.6%)](P<0.05).结论 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保存了子宫主、骶韧带及宫旁组织,从而维护了盆底的支撑结构;且在筋膜内操作不易损伤膀胱、输尿管及直肠,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112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同期施行的125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筋膜内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筋膜外组(P<0.05);术后不适感、并发症及性生活满意度皆优越于筋膜外组,但出血量略高于后者,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保持了盆底的完整性,具有术后不适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性生活质量未改变等优点,此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阴道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阴道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49例为研究组,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组45例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发热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阴道断端息肉,术后性生活.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P<0.01)、术中出血量少(P<0.01)、术后疼痛、发热率低(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P<0.01)、住院时间短(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阴道断端息肉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性生活不满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少,可防止宫颈残端癌,保持了盆底组织的完整性,术后恢复快,对性生活影响小,更符合微创技术的原则,是一种理想的子宫切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良性子宫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子宫全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并比较2组术后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残端息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恢复日常生活及性生活时间短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肿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与传统子宫全切除术式比较,以评价其优越性。方法: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68例(研究组),行传统全子宫切除术60例(对照组)。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阴道残端出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和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差异显著(P<0.05)。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既能达到子宫全切除之目的,又兼有次全子宫切除的优点,是手术治疗良性子宫疾患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经腹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和观察组(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的时间指标(手术、肛门排气、住院)及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随访情况(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恢复性生活时间、性生活满意度)和排便情况(次数、难易程度)。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的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随访及排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临床效果较好,优势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6月妇科良性疾病子宫切除患者289例分为剖腹子宫切除术140例,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49例,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并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术中、术后及随访,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体温、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采取镇痛措施病例统计、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术后正常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并比较,剖腹子宫切除术组与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保留盆底支撑组织,并且对宫颈鳞柱交界移行区(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切除,保持了阴道完整性,减少了患者创伤,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早恢复正常性生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除的患者72例,根据其手术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接受了改良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接受了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6个月阴道缩短及性生活情况。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阴道缩短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较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术后阴道无缩短,对性生活无影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CISH及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CISH组织97例,开腹组87例。所有病例术前均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癌,对合并月经异常或不规则阴道流血者行分段诊刮术或宫腔镜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癌。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CISH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经腹组显著减少(P<0.005~P<0.001)。术后随访3~6个月,随访率分别为90.5%(86/95)、92%(80/87)CISH组患者均能在术后30d内从事日常活动。妇检子宫颈光滑、圆形,阴道穹隆完整,附件区、宫颈残端无压痛,腹部瘢痕小,愈合佳。均无下腹隐痛、坠感,无腰部不适。经腹组患者术后60~70d从事日常活动。结论应用CISH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中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余42例行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置留时间、起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8%(3/34),对照组为31.0%(1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出血量少、恢复快,且护理较为简单,可有效节省护理时间,简化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120例在我科进行腹部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术后6h开始口服厚朴排气合剂50mL,10h后再次口服50mL;对照组术后不给特殊处理,等待胃肠功能自然恢复。对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腹痛、腹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按开腹和腹腔镜手术类型进行统计,各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腹痛、腹胀的发生率治疗组为11%,对照组为40%。结论厚朴排气合剂可明显促进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谭艳萍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69-170,176
目的探讨经腹小切口入路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实验组经腹行小切口人路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有7例在阴道残端出现息肉,而实验组仅有1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人路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具有安全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乌司他丁对腹部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古维立  朱光辉 《河北医药》2003,25(4):255-256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 (尿胰蛋白酶 ,UTI)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8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 44例 ) :试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试验组术后每日经静脉滴注乌司他丁 2 0万U ,共 3d。对患者术前、术后应激反应的部分指标 :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血糖、前白蛋白和皮质醇浓度进行观察。结果 术前各项指标无差异 ,术后血清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血糖和皮质醇浓度A组均明显低于B组 (P <0 .0 5 ) ,前白蛋白浓度A组明显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术后应用乌司他丁能减轻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 ,稳定内环境 ,有利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慢性阑尾炎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实验组)59例,开腹手术组(对照组)56例。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并随访两组患者术后慢性腹痛的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随访腹痛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优势比较明显,而且可以减少术后慢性腹痛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肾穿刺活检术后病人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将31例行肾穿刺活检病人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6例,采用沙袋压迫穿刺点后外加多头腹带包扎、术侧肢体制动6h,绝对卧床24h后可下床活动;实验组15例,局部沙袋压迫加术侧肢体制动4h时,协助病人采取侧卧位、半卧位,肢体轻微弯曲、伸展,按摩术侧肢体,卧床24h后可下床活动。结果两组病人舒适度比较(排尿困难、腰背酸痛、术侧肢体麻木、烦躁、失眠),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缩短病人强迫体位卧床时间,减少术后不适,能最大限度减少病人不愉快,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立止血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曾庆东  张波  李占元 《中国药房》2002,13(10):612-613
目的 :研究立止血在腹部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止血作用。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 (35例 )和对照组 (31例 ) ,治疗组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立止血 ,对照组在相同时期给予常规止血药物。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静脉血D -二聚体 (D -D)以及术后血性引流液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 (312 1±30 3)ml,对照组为 (521 5±29 2)ml(P<0 05) ;治疗组术后静脉血D -D为(0 6712±0 071)ng/L ,对照组为 (0 9841±0 054)ng/L(P<0 05) ;血性引流液量在治疗组为 (320±28)ml,对照组为 (531±16)ml(P<0 05)。结论 :立止血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止血作用明显优于一般常规止血药物。  相似文献   

19.
腹腔感染对肠吻合口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感染对肠吻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和感染组(S组),S组未段回肠穿孔15小时后行肠瘘肠切除吻合术,N组仅在与S组相当的部位行部位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3、5、7天(每点8只)采取标本测肠吻合口抗张强度、脯氨酸含量、血IGF-1、白蛋白浓度、体重和饮含量。结果 S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组(29.4%vs0%,P〈0.01),吻合口抗张强度、血浆及吻合口羟脯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