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超滤在婴幼儿先心病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外循环是非生理过程 ,体外循环后往往容易引起组织水肿及各脏器功能衰竭。为了减轻机体水肿及各脏器功能快速恢复 ,1 991年NaiK[1 ] 创建改良超滤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效果好。我院自 2 0 0 0年起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中应用改良超滤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30例 ,改良超滤组 1 5例 ,对照组 1 5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7个月~ 4岁 (平均 2 31± 1 35岁 ) ;体重 7~ 1 5kg。病种为房间隔缺损 (ASD)超滤组 2例 ,对照组 3例 ;室间隔缺损 (VSD)两组均为 6例 ;室间…  相似文献   

2.
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法对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影响。方法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行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80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对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出血及输血等进行了比较。结果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出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超滤在体外循环中可快速有效的脱水,减少体外循环后的失血和输血,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呼吸机的脱离。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婴幼儿血容量少,体外循环(Extracoporeal circulation,ECC)中如何减少过多的水分,避免过度稀释造成组织器官水肿,一直是灌注医师所关心的问题。改良超滤  相似文献   

4.
秦建华  马庆军  张雪蓉 《河北医药》2013,35(16):2453-2454
体外循环(CPB)在心脏外科领域广泛应用,技术亦日趋成熟。但CPB的非生理特点、血液稀释、低温、肝素化、非搏动灌注、血液与生物材料接触等因素,导致大量炎性因子释放,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向组织间液渗漏;又由于婴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重轻,预充总量与总血容量比值较大,CPB后液体负荷多。这些因素造成组织器官水肿,尤其心、肺等重要脏器水肿,致使其功能不全[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体外循环(CPB)围术期呼吸指数(RI)、肺顺应性等肺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液超滤对CPB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6月至2001年10月在高原地区(3700m)开展的CPB心内直视手术患46例,随机分成血液超滤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于CPB前、CPB结束时、CPB后60min、CPB后120min、CPB后180min测定气道平台压(PPLATEAU)、气道峰压(PPEAK)、胸肺顺应性(Cs)、动态肺顺应性(Cd)和RI的变化。结果:与CBP前相比,两组患在CPB结束时至CPB后120min,其PPLATEAU、PPEAK和PI显升高(P<0.05),Cs、Cd明显降低(P<0.05),血液超滤组在CBP后180min时,上述各指标接近或恢复至CPB前水平(P>0.05);对照组在CPB后180min时,上述各指标未恢复至CPB前水平(P<0.05);两组相比,在CPB结束时.至CPB后180min,上述各指标相差显(P<0.05)。结论:高原地区CPB可引起明显的急性肺功能损害,血液超滤对减轻CPB引起的肺损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改良超滤与零平衡超滤在59例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结合应用的经验、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59例婴幼儿,其中男40例,女19例,年龄4月~3岁之间,体重5~14kg,体外循环手术中均采用在体外循环过程中根据灌注压、红细胞压积给予零平衡超滤,停机后给予改良超滤。结果 59例患儿均顺利停机,无1例死亡,未出现超滤并发症,转中血球压积18~30(22.5±2)%,停机改良超滤后血球压积上升至32~38(35.8±1.4)%,在CCU住院时间为2~6d,皆顺利出院。结论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将零平衡超滤与改良超滤的结合应用,零平衡超滤利于炎性介质的滤出,改良超滤可在CPB结束后快速排出多余的水分,提高红细胞压积,改善心肺功能,适用于低体重血液稀释度大的婴幼儿及体外循环时间长者。  相似文献   

7.
超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EC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超滤组)130例,在ECC开始平稳后或机体复温后全部应用超滤脱水技术,对照组121例则不进行超滤脱水。观察实验组的超滤时间和超滤量,以及两组患者在停ECC时的红细胞比容(HCT)、术中尿量、术后24h出血情况以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结果实验组的超滤时间为35~200(53±62)min,滤出液量800~4100(1700±641)mL,停ECC后实验组的H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尿量,术后24h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C中应用超滤方法可迅速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分,浓缩血液,减轻各脏器水肿,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心、肺功能恢复,提高心脏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王勇  韩明  窦雪娇  张红 《贵州医药》2012,36(5):395-398
目的 通过观察改良超滤对犬体外循环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应用超滤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18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成对照组、CPB组和改良超滤组三组.三组动物均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麻醉生效后,仰卧位固定,气管插管,监测心电图、舌粘膜氧饱和度(SpO2)等,行右侧股动、静脉置管分别测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开胸时接麻醉工作站行机械通气,三组分别在开胸未行机械通气前、停机时、停机60 min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犬RI和OI;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1)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对照组犬肺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CPB后肺组织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甚至肺泡腔内有水肿波;改良超滤组肺组织改变明显轻于CPB组.(2)RI和OI的变化:开胸未行机械通气前三组犬RI和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组各时间点RI、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T2、T3时点的RI明显高于T1,而OI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CPB组、超滤组RI均增大、OI均减小;改良超滤组与CPB组比较在T3时点RI值减小、OI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循环中应用改良超滤可提高氧合指数,降低呼吸指数,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新方法,减少异体输血用量。方法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采用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控制性降压、微创小切口、合理应用抗纤溶制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方法,减少手术中出血,促进血细胞生成,从而减少异体血用量。结果本组260例患者中,只有28例患者输注异体血,异体血输注率仅为10.77%。结论围术期血液保护是减少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异体输血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和小儿心脏外科的不断发展,婴幼儿期的心内直视手术日益增多,手术时机趋于小龄化,低体质量化。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为8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  相似文献   

11.
超滤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直视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体外循环(ECC)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是术后严重并发症和引起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ECC中应用超滤作为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发展为多种超滤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的中深度血液稀释及体外循环(CPB)应用超滤后对人体血浆渗透浓度的影响。方法:对2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进行观察。结果:血浆渗透浓度、血液稀释后及超滤后与术前比较显著升高(P<0.01),血浆钾、钠、氯离子均在正常范围;血糖不论血液稀释后或超滤后与术前相比有极显著升高(P<0.01) 。而血球压积、血浆总蛋白血液稀释及超滤后与术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超滤后与血液稀释比较显著回升(P<0.05)。结论:血液稀释及超滤后血浆渗透浓度增高,系诸多因素所致高糖性高渗血症,但对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份相对平衡作用不大,仍可导致组织水肿。CPB采用超滤方法,可及时排除体内多余水份,提高血浆蛋白浓度从而提高胶体渗透压,有助于减少CPB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自2004-12~2006-12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36例,对其中32例联合瓣膜病并发心源性恶液质患者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中采用改良超滤(Modifi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改良超滤技术在成人体外循环手术中对患者术后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风湿性瓣膜病拟行单纯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改良超滤组(Ⅰ组)和非超滤组(Ⅱ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心功能分级、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等无明显差异。观察两组患者CPB前,CPB停止后即刻,术后2h、6h、12h肺静态顺应性及呼吸指数,分析改良超滤技术应用成人体外循环术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肺顺应性(Cstat)、呼吸指数(RI)在CPB前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PB前相比,两组患者CPB停止后即刻Cstat有明显下降(P〈0.05),手术后逐渐回升;与Ⅱ组相比,Ⅰ组CPB停止后即刻、术后2h、6h、12h Cstat均有明显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PB前相比,两组患者CPB停止后即刻RI有明显上升(P〈0.05),手术后逐渐下降;与II组相比,Ⅰ组CPB停止后即刻、术后2h、6h、12h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改良超滤技术应用成人体外循环可以明显提高术后肺的顺应性及降低呼吸指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50例婴幼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外科矫治术。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内50例婴幼儿先心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和CPB情况(CPB设备、预充液组成、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体重3.5~11.5(7.5)kg,年龄3~50(26.5)m。本组男27例,女23例。CPB转流时间20~13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70min,所有患儿都顺利完成手术,本组有2例患儿死亡。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应尽量减少预充量,积极排出体内多余水分,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和重视心肺功能的保护是确保体外循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离心泵灌注技术应用于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应用离心泵灌注技术实施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 13例 ,平均年龄 9.3个月 ,平均体重 8.75kg。CPB中灌注流量为 80~16 0ml·kg-1·min-1,MAP30~ 6 0mmHg ,PaO2 在 15 0~ 2 5 0mmHg ,SvO2 在 6 5 %~ 75 % ,PaCO2 35~45mmHg ,Hct2 0 %~ 30 %。结果 CPB中离心泵运转平稳 ,组织灌注好 ,四肢末梢温暖 ,13例均一次脱机成功 ,术后无血红蛋白尿 ,无肺部并发症 ,康复顺利。结论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离心泵灌注技术 ,是安全可行的 ,可减少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零平衡超滤技术(Z-BUF)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ECC)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重症心脏瓣膜病需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者33例,术中采用零平衡超滤法,观察在停ECC时红细胞比容(Hct)、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呼吸机支持时间等指标。结果全组病例超滤时间为45~180min,滤出液量950~7000ml,平均3500ml,红细胞压积提高3%~10%,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恢复平稳。结论零平衡超滤技术可快速滤出体内多余水分,迅速浓缩血液,减少炎症介质,改善肺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ECC手术特别是重症患者的手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对肺脏的影响及围术期肺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建明  刘志勇 《江苏医药》2002,28(9):692-694
随着体外循环 (CPB)技术和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和心肌保护措施的完善 ,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然而 ,体外循环术后肺部并发症始终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在长时间的CPB手术后 ,肺水肿、肺不张 ,甚至呼吸衰竭等在临床上时常发生。对于重症患者以及年幼患儿 ,CPB引起的肺功能障碍已经成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CPB对肺脏的损伤机制1.机械物理因素的影响CPB时血液的有形成分破坏 ,形成微血栓 ,造成肺血管床微栓塞 ;左心引流不畅造成短期肺静脉高压以及开放肺循环后肺动脉压力骤然升高造成肺小血管破裂等均可造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体外循环心脏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86例接受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病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心脏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快速康复理念实施术后合理镇痛、分阶段的早期锻炼等相关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第1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第1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8%,比观察组的2.15%高(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可使患者快速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快速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