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络合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麻咳合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溴麝香草酚蓝在pH5.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与盐酸麻黄碱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用氯仿萃取,在最大吸收波长416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麻咳合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表明,盐酸麻黄碱在20~1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95%,RSD为1.84%,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麻咳合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支炎合剂中鱼腥草素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支炎合剂中鱼腥草素的含量。结果:含量测量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9.56%,RSD为0.743%。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作为质量检验的一种快速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支炎合剂中鱼腥草素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支炎合剂中鱼腥草素的含量。结果 :含量测量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 99.5 6 % ,RSD为 0 .74 3%。结论 :本方法简单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结果稳定 ,可作为质量检验的一种快速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7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为97.76%,紫外光法为99.10%,前者的RSD值是1.02%,后者的RSD值是0.88%.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经济的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强力银翘片中扑热息痛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强力银翘片中扑热息痛的含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经测试、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1.04%,标准平均回收率为99.82%,且其他组分在测定波长处(257±1nm),亦无干扰。此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弥补了仅做扑热息痛鉴别反应之不足,为提高强力银翘片的质量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避免还原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盐酸小檗碱浓度在2.0μg-10.0u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平阳霉素软膏中盐酸平阳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平阳霉素甲醇液在300nm处有最佳吸收;在0~80u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有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O0104x+0.1695,r=0.9996;平均回收率(n=6)为100.03%;日内变异RSD=0.048%,五天内的日间变异RSD=0.08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质量控制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电穿孔技术对小分子离子型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以盐酸丁卡因为小分子离子型模型药物,使用双室扩散池方法研究电穿孔对其在离体大鼠腹部皮肤经皮渗透的影响,并与被动扩散和离子导入进行比较。结果 外加电脉冲(方波脉冲,脉冲幅度为130 V,脉冲宽度为 0.4 s,脉冲率为40 pulses·min-1)后,盐酸丁卡因的渗透速率较被动扩散增加3.5倍以上,比离子导入(0.2 mA·cm-2,4 h)增加1倍以上;并且渗透速率随着脉冲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电穿孔技术能明显地促进小分子离子型药物盐酸丁卡因的经皮渗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稳定性及贮存期。方法用HPLC测定盐酸丁卡因及分解声物对丁氨基苯甲酸的含量,将产品用加速实验法,经典恒温法和室温留样观察法进行实验。结果盐酸丁卡因的含量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产品加速实验得出:温度40℃,湿度75%条件下,盐酸丁卡因放置1个月含量为98.68%,2个月为96.33%,3个月为94.37%。经典恒温法测得25℃的贮存期为15个月。室温留样观察实验证实:盐酸丁卡因注射液放置1年含量为96.67%,放置2年为89.34%。结论3种实验方法测得的数据基本一致。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有效期可暂定为1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盐酸丁卡因凝胶剂,并考察不同透皮促进剂对其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配制含不同透皮促进剂的盐酸丁卡因凝胶剂,采用简单扩散小室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透皮吸收量。结果:加1%月桂氮艹(上)卓(下)酮,加1%,3%,5%薄荷脑或加两者混合透皮促进剂,将药物碱化均可显著增加盐酸丁卡因凝胶剂的透皮吸收量,其累积释药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结论:单独使用1%月桂氮艹(上)卓(下)酮对盐酸丁卡因凝胶透皮吸收作用不明显,3%,5%薄荷脑或加1%月桂氮艹(上)卓(下)酮两者混合透皮促进剂对盐酸丁卡因凝胶透皮吸收作用明显,1%月桂氮艹(上)卓(下)酮+3%薄荷脑对盐酸丁卡因凝胶透皮吸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胆碱、鞘磷脂等4种磷脂化合物对盐酸丁卡因促透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普通皮肤,去角质层皮肤和经磷脂化合物预处理皮肤为渗透屏障,分别以1%和3%的磷脂化合物作为渗透促进剂,采用改进Franz扩散池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收液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结果 4种磷脂化合物对盐酸丁卡因的促透作用顺序为: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胆碱>空白组>鞘磷脂;对于不同渗透屏障,盐酸丁卡因的经皮吸收顺序为:去角质层皮肤>经磷脂化合物预处理皮肤>普通皮肤。结论磷脂化合物作为一种低毒、无刺激性的渗透促进剂,能够提高药物的经皮渗透效果,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参赭助运合剂对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食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赭助运合剂+西沙必利片空白模拟剂)和对照组(西沙必利片+参赭助运合剂空白模拟剂),疗程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食管病变证候积分以及立卧位钡剂食管通过时间、卧位食管钡剂排空指数、食管扩张处最宽横径值等的变化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6.9%)优于对照组(56.2%,P<0.01);两组治疗后食管病变证候均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立卧位钡剂食管通过时间、卧位钡剂排空指数均改善(P<0.01),食管横径无明显改善;对照组除卧位钡剂食管通过时间有改善(P<0.01)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参赭助运合剂可以增强SSc患者食管动力功能,是治疗SSc食管病变的有效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洗剂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样品以 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采用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以水-乙腈(55:45,每100 mL中含磷酸二氢钾 0.34 g,含十二烷基硫酸钠0.17 g)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345 nm,柱温为35℃,流速1 mL·min-1。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 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分别在0.305~6.1,6.4~64,6~60 mg·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0.999 5,0.999 6(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99.8%和100.7%,RSD分别为1.67%,0.87%,0.74%(n=6)。结论 该法可以同时 测定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检测快速、定量准确,可用于复方苦参洗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金黄散中盐酸小檗碱及盐酸巴马亭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如意金黄散 (姜黄、大黄、黄柏、苍术等 )中的盐酸小檗碱及盐酸巴马亭进行定量测定。方法 :采用HP3D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对如意金黄散中盐酸小檗碱及盐酸巴马亭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电泳条件为 :石英毛细管柱 10 0 μm× 5 6 .5cm(有效长度 4 8cm) ;缓冲液为 10mmol·L-1混合磷酸盐溶液 ( pH =4 .8) ,含 30 %乙腈 ;分离电压 2 0kv ;检测波长 :2 30nm ;毛细管温度为 30℃。结果 :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亭在 5 μg·mL-1~ 10 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 =0 .0 2 0 96 4X - 0 .0 0 771(r =0 .9998)和Y =0 .0 10 92X - 0 .0 2 939(r =0 .9997)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7% (n =5 ,RSD =1.82 % )和 10 2 .1% (n =5 ,RSD =2 .81% )。结论 :本法简单、快捷、灵敏。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中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盐酸麻黄碱(E)和盐酸伪麻黄碱(PE)中杂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用RPC18色谱柱,以20mmol/LKH2PO4水溶液-甲醇(9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分析时间为20min。结果6种麻黄生物碱均达到基线分离;混合对照品连续进样6次,色谱峰面积RSD均小于1.0%;对照品质量浓度在选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各成分最低检出限分别为:去甲基麻黄碱(NE)为0.05μg/mL,去甲基伪麻黄碱(NPE)为0.04μg/mL,E和PE为0.1μg/mL,甲基麻黄碱(ME)和甲基伪麻黄碱(MPE)为0.2μg/mL;各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均大于97.1%;6个待测样品均被检测出不同程度的杂质。结论本方法分离度好、精密度高、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麻黄生物碱类药物中杂质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