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东  陈爱军 《解剖学杂志》1998,21(5):393-396
目的:研究大鼠淋巴结淋巴滤泡的生后发育,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及三维重建技术研究了大鼠Guo窝淋巴结内淋巴滤泡的发生,结果:生后18天始,淋巴结浅层皮质内sIgM阳性B淋巴细胞聚集形成初级淋巴滤泡,生后3周ED-5阳性滤泡树突状细胞出现,随着鼠龄及体重的增长,初级淋巴滤泡不断扩大,每个淋巴结构淋巴滤泡数亦增多,生后13周滤泡数达高峰,平均每个淋巴结86个,13周以后体重缓慢增长,淋巴滤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淋巴滤泡在淋巴结内的分布及组成淋巴滤泡的细胞。描述了正常淋巴滤泡的发生,讨论了EDC出现与B淋巴细胞聚集发生的先后关系;探讨了实验条件下滤泡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用500rad X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腘窝淋巴结淋巴滤泡的形成。方法:本实验用光镜、透射电镜方法及三维重塑技术。结果:X线照射后,淋巴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淋巴滤泡被破坏。之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从照射后第5天开始,出现淋巴滤泡的再构筑;第10天淋巴滤泡数量增多并且出现生发中心;到照射后第14天,淋巴滤泡的数量正常。此外,滤泡树突状细胞的超微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结论:500rad的X线可以破坏淋巴滤泡,受破坏的滤泡经过一定时期可以重新再聚集。再构筑的滤泡不是新产生的而是受损滤泡再生形成的。滤泡的再构筑与有无生发中心无关。  相似文献   

4.
向小鼠采用一次及多次注入T细胞促有丝分裂剂植物血凝素铝吸附物(Alum-PHA)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淋巴小结的形成。实验分1次注入及3次注入组,不同时期取出guo淋巴结后,用免疫组化法、三维重建进行观察。结果:(1)淋巴结中大量次级淋巴小结形成,说明淋巴小结的形成不但与刺激T细胞有关,而且与活化巨噬细胞有关。(2)1/3量注入组产生的淋巴小结数比全量1次注入组产生的多;但第12周末不同组别产生  相似文献   

5.
小肠系膜淋巴结外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淋巴结外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学表型。方法 对1例发生于小肠系膜的淋巴结外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镜下显示特征性的双相性细胞结构,由旋涡状排列的胖梭形、卵圆形或多边性瘤细胞和大量混杂的小淋巴细胞组成。瘤细胞胞界不清,呈合体状。胞质淡嗜伊红色,核圆形或卯圆形,有清晰的核膜,染色质呈空泡状或点彩状,可见小核仁,灶性区域可见分叶状或多核性瘤细胞。瘤细胞核显示轻到中度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肿瘤内可见凝固性坏死灶。除与瘤细胞相混杂外,部分区域内可见淋巴细胞聚集于血管周围,形成袖套结构。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21,弱阳性表达EMA,而CD35、S100蛋白、desmin和AE1/AE3等标记均为阴性,大多数小淋巴细胞表达CD45RO(UCHL-1)和CD3。结论 淋巴结外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免疫辅助细胞中度恶性肿瘤,应予以完整切除,必要时辅以化疗和(或)放疗。  相似文献   

6.
大鼠脊髓前角内NMDA受体的定位与生后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良为  饶志仁  鞠躬 《解剖学报》2001,32(2):105-108,T001
目的:探讨NMDA受体亚基(NMAR1和NMDAR2A/B)在大鼠脊髓前角的细胞学定位和生后发育特征。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技术。结果:NMDAR1与NMDAR2A/B免疫反应产物丰富地分布在脊髓前角RexedⅨ和Ⅷ 层内,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胞体、树突和轴突样纤维终末上,生后早期的NMDAR1和NMDAR2A/B表达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生后7d(P7)的表达微弱,随后逐渐上调,至P21达高峰水平,然后维修此水平至成年。结论NMDAR1和NMDAR2A是构成脊髓前角神经元功能性NMDA受体的重要亚基,NMDA受体可能参与生后早期运动神经元成熟或可逆性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7.
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FDC)是存在于淋巴滤泡中的一类抗原提呈细胞,在淋巴滤泡中形成网状结构,在许多反应性淋巴结病或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可见FDC的增生.生发中心明暗区包含两种不同亚型的FDC,它们的形态和表型各不相同.免疫组化标记FDC不同标志物呈现不同的染色特征,这也许对反应性淋巴结病或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增生的FDC种类区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加注入 Alum-PHA 对小鼠腘淋巴结淋巴滤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小鼠采用一次及多次注入 T 细胞促有丝分裂剂植物血凝素铝吸附物(Alum-PHA)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淋巴小结的形成。实验分 1 次注入及 2 次注入组,不同时期取出腘淋巴结后,用免疫组化法、三维重建进行观察。结果(1)淋巴结中大量次级淋巴小结形成,说明淋巴小结的形成不但与刺激 T 细胞有关,而且与活化巨噬细胞有关。(2)1/3 量注入组产生的淋巴小结数比全量 1 次注入组产生的多;但第 12 周末不同组别产生的淋巴小结数差别不大,12 周末消退了许多生发中心。可见反应性淋巴小结的形成,不仅与刺激物性状和投入量有关,而且与投入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在美国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0%,占低级别淋巴瘤的70%.高发于中、老年人,中位年龄为59岁.由于其症状不明显,就诊时,多数已为Ⅱ~Ⅲ期.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依据Lukes等将FL分为早期滤泡内型FL(intrafollicular lymphoma,IFL)与浸润滤泡型(infiltrative follicular lymphoma).IFL与淋巴滤泡瘤样增生(follicle tumor-like hyperplasia,FTH)鉴别诊断仍存在着困难,欠或过诊断时有发生.为此作者对IFL与FTH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向体内注入非抗原类物质能否引起反应性淋巴滤泡形成 ,观察体内注入FCA(完全弗式佐剂 )、FICA(不完全弗式佐剂 )对滤泡树突状细胞 (FDC)捕捉抗原的能力有无影响。方法 将FCA、FI CA分别注入小鼠足底 ,数日后取出腘淋巴结 ,应用PNA B法及PAP免疫组化法染色 ,采取三维重塑方法 ,统计淋巴滤泡、FDC细胞群数量。结果 注入FCA、FICA后第 5日出现初级淋巴滤泡 ,第 3 5日数量达到高峰 ,之后逐渐减退。同时 ,滤泡树突状细胞 (FDC)与B细胞聚集同步出现。结论 动物体内注入有丝分裂物质FCA、FICA引起引流淋巴结内次级淋巴滤泡形成 ,初级滤泡形成过程中B细胞聚集与FDC形成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
AChE纤维在大鼠海马结构的生后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反应结合形态计量学分析 ,对出生后第 1d至第 60 d SD大鼠海马结构中胆碱能纤维和各层宽度的发育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发现 :乙酰胆碱酯酶纤维在海马结构中呈层状分布 ,生后 1~ 7d,各层分布稀疏 ;此后纤维均在生后 7~ 2 1d快速增长 ,始层和辐射层纤维密度于生后 2 1d达到高峰 ,分别为 63 / 0 .0 1mm2和 5 4/ 0 .0 1m m2 ;在稳定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 ;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纤维密度于生后 42 d达到生长高峰 ,分别为 5 2 / 0 .0 1mm2和 10 9/ 0 .0 1m m2 ,此后开始下降。各层宽度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宽 ,且于生后 7d到 2 1d增长最为迅速。结果表明 :胆碱能纤维在海马结构的发育主要是在出生后出现并体现“先过度生长后降低”的模式。胆碱能纤维的发育可能与树突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研究了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加压素(VP)神经元的生后发育过程,对75只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大鼠下丘脑室旁核VP神经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室旁核内,均有VP免疫阳性细胞出现,细胞质和突起呈棕黄色,胞体大多数为椭圆形,少数为圆形和三角形,用测微尺测量了各级发育阶段阳性细胞的直径及计数了各切面被标记的细胞数量,大多数细胞只有二支突起,少数有三支突起。生后30天大鼠室旁槟VP阳性细胞的形态、数量、直径和复杂化程度已接近成年水平,另在第三脑室周圍灰质区域,室管膜和室管腆下层也发现有VP阳性细胞存在。  相似文献   

13.
大鼠杏仁核区生长抑素神经元的生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钧  周洪堂 《解剖学杂志》1992,15(5):347-350
采用丙烯醛浸泡固定,PAP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仪,对生后0-30天大鼠端脑杏仁核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神经元的分布、形态和数目进行了观察。并对SS阳性反应的终纹纤维束(STss-f)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鼠杏仁核SS神经元数生后逐渐增多,21天达高峰。然后减少,至30天接近成年水平。STss-f内的纤维含量生后渐增多,至9天达高峰,以后减少,至30天亦接近成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大鼠海马巢蛋白阳性神经元及其出生后的发育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在成年大鼠海马 CA1、CA2和 CA3区锥体层某些特定部位的神经元呈巢蛋白阳性反应。巢蛋白阳性神经元出生后 3周开始在海马中出现 ,并且到 12月龄大鼠海马内仍有存在。双重反应结果显示 ,巢蛋白与 GABA在海马神经元内无共存。成年大鼠海马锥体层神经元表达巢蛋白的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用透射电镜结合体视学方法,首次定量地研究了大白鼠下丘脑乳头体核神经毯中亚突触结构在生后第3天、第10天、第20天和第90天的变化。结果显示,突触连接的相对体积(Vv)和相对面积(Sv)在生后第3天到第10天增加最快。突触前终末在生后第3天时较大,到生后第10天时明显缩小,以后其平均面积和平均周长都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大。突触前终末含线粒体的数目到生后第20天时才大量增加。突触连接的平均长度在所观察的各日龄组间未发现明显的规律性,可能与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及其高度可塑性有关。结合文献,可将生后的前两周称为突触的增殖期,生后第三周称为突触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16.
The development of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 in the rat was investigat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behavior and ultrastructure of Ia(+) cell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yer's patches (PP). At birth, Ia(+) cells were randomly scattered in the lamina propria. From three days, small aggregates of CD4(+), Ia(+), CD5(−) and IL-1(+) cells were observed in the lamina propria.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ically, these appeared as mixed populations of dendritic cells,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 flbroblast-like spindle cells and lymphocytes. In addition, CD8(+), CD4(–) and IL-1(−) cells were present in the interepithelial space. By seven days, lymphoid follicles were recognizable in the lamina propria, each with an aggregate of IgM-positive small lymphocytes at its center, surrounded by CD4(+) or CD8(+) lymphocytes. Between the 10th and 14th days, these follicles were covered with single-layered, specially differentiated epithelial cells, and structures resembling PP were formed. IgA plasma cell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lamina propria between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weeks. We speculate that the PP developed from aggregates of Ia(+), IL-1(+) spindle- or dendritic-shaped cells in the lamina propria. The PP were structurally complete by two weeks, although establish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 of GALT components evident in the adult took more than six weeks.  相似文献   

17.
生后早期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和NR2B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图象分析处理技术研究生后 1d、4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的 SD大鼠海马结构中NMDA受体亚单位 NR1、NR2 A、NR2 B三种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生后各时间点海马结构各区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胞体中均有 NR1、NR2 A、NR2 B的表达 ,NR2 B还在锥体细胞的顶树突中有较强表达。 NR1与 NR2 B的生后表达变化模式相似 ,在生后 1d和 4d,两者在 CA3区的表达均高于 CA1 区 ;生后 1周后两者在 CA1 区的表达则高于 CA3区 ;到生后 2~ 3周其表达达到峰值。而 NR2 A却与此不同 ,生后 1d、4d时其在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较高 ,随发育时间延长表达逐渐下降 ,大约在生后 4周降至谷底。整个发育过程中 ,NR1在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始终高于 NR2 A和 NR2 B的表达。这些结果提示 ,生后早期大鼠海马结构 NR1、NR2 A、NR2 B的表达具有发育性时空差异和亚单位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与发育早期海马学习功能的特异性以及海马各区对缺血敏感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蛋白多糖(PG)在大鼠小肠集合淋巴小结高内皮微静脉(HEVs)中的分布,探讨PG对淋巴细胞归巢的调节作用。方法 阳性胶体铁染色-酶连续阻断法,光镜和电镜观察PG在HEVs内的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基膜上的分布。结果 HEVs的基膜和邻接基膜的淋巴细胞的细胞膜呈强阳性着色,能被透明质酸酶、肝素酶、硫酸软骨素酶ABC阻断;电镜显示,胶体颗粒主要排列于基膜的内、外侧及穿越基膜的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上,内皮细胞、穿内皮细胞的淋巴细胞和腔内的淋巴细胞不着色。结论 分布在HEVs的基膜和穿基膜的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上的PG,主要是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和透明质酸,可能与归巢淋巴细胞穿越基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