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病毒肝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乙型肝炎病毒被发现 30年以来 ,世界上已超过2 0亿人口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每年有 5 0 0 0万新发病例 ,每年大约有 1 5 0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的肝硬化、肝癌[2 2 ] 。乙型病毒性肝炎已成为世界健康中的一大问题。过去人们认为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中 ,HBeAg与抗HBe的血清转换标着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和阴性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进一步探讨e系统在慢性惭肝病精神评估中的意见。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9例,其中HBeAg阳性者28例,抗HBe阳性者19例,HBeAg/抗-HBe阴性者12例,正常对照9例,采用间接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2水平,用APAAP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动态观察8例HBeAg阳性患者向e系统阴性转化过程中有IL-2水平,ALT水平及HBV-DNA。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慢性乙肝患者CD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和阴性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间接夹心ELISA法检测了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对其中27例用A-PAAP法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正常对照组CD~-细胞数明显降低,CD_8~+细胞数明显增高,CD_4~+/CD_8~+比值和IL-2水平均显著降低。HBeAg阳性组与抗-HBe阳性组比较,在CD_8~+细胞数增加和CD_4~+/CD_8~+比值降低方面均有显著差异。HBeAg阳性组较HBeAg/抗-HBe阴性组T细胞亚群和IL-2变化亦有显著差异,且IL-2与CD_4~+细胞数呈正相关。通过对8例HBeAg阴转过程的观察,发现多有IL-2水平增高,且IL-2水平与ALT水平、HBV DNA及临床症状有良好的一致性,但病程中出现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2/4例出现IL-2升高、ALT下降及HBV DNA阴转。提示抗-HBe的出现不一定意味着机体免疫力的提高和疾病的缓解。  相似文献   

4.
对85例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肾组织中乙肝病毒抗原(HBVAg)阳性共26例(30.59%)。肾组织中HBVAg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血红蛋白、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增加,肾组织病理改变中硬化肾小球数、间质炎症和血管炎显著增加(P<0.05)。随访期内阳性组有2例(7.69%)进入尿毒症期而行透析治疗。肾组织HBVAg阳性组与阴性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预后有明显差异,对阳性组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随访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转归,为比较两者的预后提供佐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随访6~18年,平均(11.8±4.1)年,经肝穿刺病理组织学诊断,HBeAg阴性65例、HBeAg阳性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转归。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Х^2检验。结果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累计发展为肝硬化7例,占10.8%,肝癌4例,占6.2%,死亡8例,占12.3%;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累计发展为肝硬化15例,占12.7%,肝癌8例,占6.8%,死亡12例,占10.2%。两组相比,肝硬化、肝癌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远期临床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1年1月至2006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医院收治的353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阴性组236例(66.8%),HBeAg 阳性组117例(33.2%),HBeAg阴性患者平均年龄高于HBeAg阳性患者,分别为(43.5±12.4)岁和(40.8±11.3)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8,P=0.048).对两组生化指标、HBV DNA、肝硬化基础、并发症、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HBeAg阳性患者,分别为(5.49±2.02)log10拷贝/mL、(6.64±1.41)log10拷贝/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P<0.001);且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5 log10拷贝/mL的病例教比例为41.8%,远高于HBeAg阳性患者(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055,P<0.001).两组在肝脏生化指标、肝硬化基础及发生感染、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及近期预后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HBeAg阳性患者.HBeAg阴性慢性重型肝炎的肝脏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预后与HBeAg阳性的慢性重型肝炎相似.应重视低水平病毒复制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随访,早期抗病毒治疗,减少重型肝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e抗原阳性及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HBeAg阴性及阳性CHB患者临床、病毒学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 对417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和HBV DNA进行分析,并对47例HBeAg阴性和36例HBeAg阳性患者肝脏病理组织进行分析。结果 417例CHB患者中男性286例,女性131例。HBeAg阴性患者241例,占57.8%(241/417),平均年龄(43.7±10.8)岁,病程(16.8±8.5)年。HBeAg阳性患者176例,占42.2%(176/417),平均年龄(37.0±11.4)岁,病程(12.3±8.1)年。HBeAg阴性患者平均年龄及病程均高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0和-5.43, P值均〈0.01)。HBeAg阴性及阳性患者组ALT分别为(37.7±32.9)U/L和(82.1±107.6)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P〈0.01),两组患者的ALT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 40.21,P〈0.01)。HBV DNA大于103拷贝/ml的患者,HBeAg阴性组92例,占38.2%(92/241), HBeAg阳性组166例,占94.3%(166/176),HBeAg阴性组低于阳性组(x^2=180.33,P〈0.01)。47例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1-G4分别为5、27、14、1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1-S4分别为10、12、5、20例;36例HBeAg阳性组G1-G4分别为5、14、15、2例,S1-s4分别为8、12、6、10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09和2.23,P值均〉0.05)。结论 应重视对HBV DNA低复制的HBeAg阴性的CHB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基于医疗保险角度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依据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进展规律,构建Markov模型,以GLOBE 2年临床试验结果为主要资料来源.另收集不同乙型肝炎相关疾病状态下的年医疗费用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增量成本效果比作为评价指标,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 与拉米夫定相比,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延长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多需的医疗费用在北京和广州分别为5403元、4916元.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在两地分别为28 239元/QALY和29 618元/QALY.根据文献报道的全国乙型肝炎相关疾病经济负担,与拉米夫定相比,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延长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多需的医疗费用分别为1282元和31 565元.结论 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替比夫定较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更具成本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丽萍  张建军  杜瑞清  王艳  王建彬 《肝脏》2009,14(2):113-115
目的研究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慢乙肝患者68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并检测血清HBVDNA定量,按照HBeAg阴性和阳性分组,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706、0.689,P均小于0.05;HBeAg阳性者血清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之间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0.119、-0.096,P均大于0.05。结论血清HBVDNA定量可作为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肝组织损伤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85例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已参照欧美诊治指南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HBeAg阳性和阴性两类,两类肝炎的临床特点、疗效以及预后等均有所不同。现将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进行比较,分析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特点与预后。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治疗、出院诊断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204例患者,其中HBeAg阴性85例,HBeAg阳性119例;男169例,女3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53例、中期65例、晚期8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3例RhD阴性产妇所育的RhD阳性新生儿因D抗原遮蔽造成假阴性现象,进一步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及分析。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新生儿及其母亲、父亲血型抗原、抗体。结果:新生儿血型分别为O,CcDEe、B,CCDEe、A,CcDEe;其母亲分别为O,ccdee、B,ccdee、AB,ccdee;其父亲分别为:O,CcDEe、O,CCDEe、A,CcDEe;新生儿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分别为:3+、3+、3+。对新生儿进行RhD血型检测时,试管法观察结果未见凝集,易误判为RhD阴性。结论: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测该3例患儿RhD抗原为阳性,并由Rh系统IgG抗D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为新生儿能得到及时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后HBVYMDD变异、HBV DNA消失率、ALT复常率情况。方法:将病例分成两组,HBeAg阳性48例,HBeA阴性48例,均口服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前和治疗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分别检测血清标本HBVYMDD变异、HBV DNA消失率、ALT复常率。结果:治疗前和治疗9个月两组HBVYMDD变异率无差别(P>0.05);治疗12个月、18个月、24个月两组HBVYMDD变异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和治疗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两组HBV DNA消失率、ALT复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eAg阳性乙肝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后较HBeAg阴性患者易发生HBVYMDD变异,但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免疫功能正常(ICH)人群中疑诊肺隐球菌病(PC)患者在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CrAg)阴性时需进行病理活检诊断PC的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ICH-P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血清CrAg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CrAg阳性组和CrAg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87例ICH-PC患者中,55例(63.2%)患者血清CrAg阳性,32例(36.8%)患者血清CrAg阴性。CrAg阴性组ICH-PC患者合并肺部慢性疾病(12.5%vs 32.7%),出现发热(9.4%vs 29.1%)、胸痛胸闷(28.1%vs 52.7%)症状的比例低于CrAg阳性组(均P<0.05),而CrAg阴性组无症状(43.8%vs 10.9%)比例高于CrAg阳性组(P<0.05)。CrAg阴性组ICH-P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58.8±9.7)%vs(64.5±11.2)%]、血沉[(7.6±4.9) mm/h vs(31.0±31.3) mm/h)]均低于CrAg阳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1970年,Borreille等首先报告1例产生AFP的胃癌伴肝转移的患者。据报道,胃癌产生AFP者1.3%—15%。本研究探讨AFP~+和AFP~-的胃癌的临床病理差别。对象和方法 1979年11月以来,作者对524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术前和随访期间的血清AFP和CEA测定。有34例血清AFP水平高于正常值(>20μg/  相似文献   

15.
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YMDD变异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发生的情况.方法对我科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2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检测肝功能和HBV病毒学指标,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YMDD变异,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BV DNA定量以及利用Abbott试剂检测HBV标志物,对比分析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中YMDD变异的发生情况.结果247例患者中共有42例出现YMDD变异,YMDD变异的累积发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年增加.与治疗前HBeAg阴性患者相比,治疗前HBeAg阳性患者YMDD变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前HBeAg阴性患者.结论HBeAg阳性患者YMDD变异年累积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与阴性暗娼的高危行为,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2012-2013年暗娼哨点监测中发现的既往已报告的HIV感染者作为HIV抗体阳性组,按1∶2配比选择HIV抗体阴性者作为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在人口学特征、高危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及接受干预服务等差异。结果 2012-2013年暗娼哨点共发现既往HIV感染者224例,共匹配205对。HIV抗体阳性组最近一个月与客人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8.8%,HIV抗体阴性组为80.7%,粗比值比(OR)值为2.273,95%可信区间(CI):1.271~4.066,调整后OR值为2.178,95%CI:1.053~4.505;既往HIV阳性暗娼亚组分析中,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报告年限1年以上组高于1年以内组,P=0.036),其余各因素在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和报告年限亚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阳性暗娼在知晓阳性结果后,高危行为有所改进,但仍存在感染嫖客的危险,且干预效果不受报告年限影响。常规干预措施对该人群效果不明显,应积极探索早期抗病毒治疗等有效干预手段,借助社区组织等感染者小组干预模式,进一步加强对阳性暗娼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从1985年初开始,英国已实行对供血者的血液检查有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为了鉴定有无从输入抗体阴性的血液而传播到 HIV 的情况,作者对13名血浒 HIV 阳性者进行了研究,而这13人曾经接受过7名供血者的血液,并在输血时曾检查供血者的血液 HIV 抗体是阴性的。  相似文献   

18.
粒细胞输入已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粒细胞减少症和那些尽管用了广谱抗生素仍不能退热的感染病人。然而,输入粒细胞能产生种种并发症,包括发热、感染传播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本文报告1例输入粒细胞的另一种并发症。患者女性,45岁,患白血病前期,因发热于1978年9月入院。患者有严重的粒细胞减少,血型 A 型。未发现感染病灶,亦未分离出引起发热的病原菌。开始给予静脉注射抗生素,无效,以后每天输注由不同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病人提供的粒细胞,病人症状大大改善而出院。3周后,又因发热住院,又开始静注抗生素仍无效。10月27日给予输入200ml 白细胞集合层(取自一名 O 型的慢粒病人),28日又输入1次。此次输注过程中病人觉(口恶)心、寒战,接着解出血尿,随后又证实尿中含有血色素。患者细胞直接抗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所致肝细胞内过度表达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前体对肝细胞可能带来的影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和克隆后序列分析,在中国HBeAg阴性重型肝炎病人中发现一种新HBV变异株:前C区第17位密码子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变异影响信号酶切功能,导致HBeAg加工和分泌障碍,HBeAg前体在肝细胞内过度积聚。认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攻击此靶抗原可能是肝细胞严重坏死的原因,但因例数太少尚难肯定。  相似文献   

20.
肝炎协同抗原(简称HBAg)并不是单一的抗原,而是一种复合抗原,可分为几种亚型:LeBouvier等发现所有的HBAg具有共同的决定簇抗原a。除a外,在不同的病人可有决定簇组抗原d或y,d和y并不同时存在而是分别与a抗原相伴。因此可将HBAg分为ad和ay二种亚型。最近又发现另二种新的决定簇组抗原w和r,二者分别与ad或ay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