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状态或癌前疾病,而在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则被公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因此,CAG的研究和治疗受到广泛的重视。CAG属中医“胃痛”、“胃痞”等范畴,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CAG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2.
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并多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胃脘痞满、疼痛、食欲减退、嗳气、泛酸等,属于祖国医学“胃痞”、“胃脘痛”范畴。CAG被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而在其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则称为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rastic cancer,PLGC)。目前中医开展CAG伴IM和Dys的治疗工作已有多年,众多的临床报道及病理证实,中药可使部分IM…  相似文献   

3.
胃“炎癌转化”是从胃的相关性炎症发生、发展到胃癌(GC)的一个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在我国,GC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较高,预后较差,对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构建GC的防治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炎癌”链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关键环节,现代医学对于CAG的治疗一般以去除病因及改善临床症状为主,这些治疗虽短期疗效较好,但往往缺乏明显的逆转性且易复发。中医药防治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出发,并且结合现代医学对“炎癌转化”的认识,对CAG及GC实施个体化防治原则,防治并重是控制胃“炎癌转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基于CAG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关键提出“脾虚宛滞”理论,认为脾虚是“炎癌转化”之根本,宛是“炎癌转化”之重要因素,滞是“炎癌转化”之关键,“脾虚宛滞”与胃“炎癌转化”进程息息相关。治疗上运用“健脾去宛”之法,其目的是健脾以培元,改善胃腑供血及调节机体免疫力;去宛以通滞,减少非可控性炎症的发生,改善炎性微环境,对胃的相关性炎症进行早期干预,控制胃“炎癌转化”进程,阻断、延缓甚至逆转胃黏膜病变,为CAG的临床诊疗及GC的预防提...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将之归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因此,阻断、逆转其癌变成为中西医研究的重点课题。近年来,由于国内传统医学工作者对该病的深入研究,使中医在CAG的治疗方面卓有成效。现笔者根据近年来中医药在该病辨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特点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下简称CAG)是以内镜下粘膜变色,变薄及血管显露为病理特征的顽固性难治性消化道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饱胀或疼痛、恶心、呕吐、嗳气、腹泻、贫血、消瘦、舌炎等,归属祖国医学“胃脘疼”“痞症”等范畴。近年来发病率及癌变率有上升趋势。据报道,约1%未作治疗的CAG可能变癌,而胃癌病人50%以上有CAG病史,因而CAG的治疗引起医学界广泛重视.我们从2000年至2003年,通过对98例CAG忠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及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昙庆 《国医论坛》2001,16(3):52-54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是以胃粘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 ,属中医“胃痞”、“胃脘痛”、“呃逆”等范畴 ,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病。现代医学认为 CAG是癌病变之一 ,多伴有异型增生(ATP)和肠上皮化生 (IM)。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 ,不仅可以改善病人临床症状 ,且经胃镜及病理检测证明可阻断和逆转其癌变。现将近 5年中医药对 CAG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陈氏 [1] 认为饮食不节 ,劳倦所伤是导致该病发生的最常见病因 ,脾胃虚弱 ,运化无权是决定性因素 ,七情所伤 ,气血不和 ,经络瘀阻是常见病机…  相似文献   

7.
傅晓霞  杜凯 《国医论坛》2001,16(2):50-52
慢性萎缩性胃炎 ( CAG)是以胃粘膜萎缩变薄 ,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 ,属中医范畴的“胃痛”、“胃痞”等。 1 978年 ,WHO将 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 ,表明 CAG已成为极受医学界重视的一个疑难杂证。近年来 ,国内对 CAG的中药治疗卓有成效 ,本文就近 5年来中医学杂志对 CAG的中药治疗有关报道作一综述。1 辨证分型现行中医药高等学校所用的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将 CAG归为“胃痞”的范畴 ,并提出 5种辨证分型。属“实痞”的有“邪热内陷”、“饮食停滞”、“痰湿内阻”、“肝郁气滞”;属“虚痞”的有“脾胃虚弱”。…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胃病,属于胃癌前病变。刘凤斌教授及其团队 历经3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脾虚为本,气血湿为标,瘀毒为变”是CAG“炎-癌”转化的病机演变特点。脾胃虚弱为 CAG发病的始动因素,贯穿疾病始终;气滞、血瘀、湿阻为CAG“炎-癌”转化的触发和加重因素;瘀毒的形成是CAG进展 和转变的关键。辨治应遵循“证镜结合,分期论治”的原则,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宏观和微观辨证相补充;健脾扶正需贯 穿始终。CAG早期阶段(胃黏膜以轻中度萎缩伴或不伴轻度肠上皮化生),其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伴有气滞、湿阻、血瘀 病理因素,治疗以健脾清热、理气活血为基本治法;CAG晚期阶段(胃黏膜重度萎缩伴或不伴中重度肠上皮和/或轻中度上皮 内瘤变),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痰瘀互结、胃络瘀毒,治疗以扶正散结、通络解毒为基本治法,从而构筑中医药阻断胃 “炎-癌”转化的整体防线。  相似文献   

9.
王垂杰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临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之一,而中、重度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PIGC),常在CAG基础上伴随发生。目前较为认可的胃癌发生模式是1988年Correa提出的:“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重度)-胃癌(肠型)”。西医对CAG及PLGC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中医采用整体调理与个体化用药相结合,不仅能显著改善症状,而且对部分患者的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有逆转作用。王垂杰教授早年即参与国家“八五”攻关课题《胃癌癌前期病变研究》,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丛军  蔡淦 《河南中医》2007,27(7):81-8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状态或癌前疾病,而在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则被公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因此,CAG的研究和治疗受到广泛的重视。CAG目前病因不明,西医学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中医学辨证属“胃痛”、“胃痞”等范畴,运用各种方法治疗卓有成效。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对CAG的治疗有关报道作一综述。1病因病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错综复杂,中医学认为其多由外邪犯胃,饮食失调,情志内伤,或体质素虚等原因所致。病变脏腑在胃腑,肝、脾在病机中起重要作用,胆与肾也与…  相似文献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遭到反复侵害而见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或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病症。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胃痞”范畴。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胃癌前病变。积极治疗CAG是阻断其向胃癌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下面就CAG中医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萎缩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长期慢性的非可控炎症使得胃黏膜长时间处于高炎性反应状态,或可诱导胃恶性肿瘤的发生,该过程为胃“炎癌转化”。目前中医药治疗CAG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延缓甚至逆转胃“炎癌转化”,本文从中医药改善胃黏膜萎缩和改善肿瘤形成前微环境两方面来探讨其治疗CAG的机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CAG、干预“炎癌转化”、逆转癌前病变提供证据支持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吕明安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185-2187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的胃腺体数目减少、消失或腺管长度缩短、黏膜厚度变薄的一种慢性胃炎。病程较长,伴有重度肠腺化生或(和)不典型增生者有癌变的可能,癌变率每年约为1%。中医一般将本病归入“胃脘痛”、“痞满”、“嘈杂”、“纳呆”、“胃胀”、“胃痞”等范畴。CAG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有胃脘部痞闷、胀满、隐痛不适、纳差、嗳气、反胃、嘈杂、口苦、身体消瘦等。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难治病之一,当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时,癌变系数增加。本病临床表现为一系列非特异性胃部不适的症状,中医上属于“痞满”、“胃脘痛”范畴。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和胃降逆汤治疗CAG112例,并与养胃颗粒对照,取得显著疗效,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下称CAG)是一种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胍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为特征的慢性胃病.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嗳气”等范畴.研究表明,CAG与胃癌发病关系紧密,其癌变率为2.55% ~7.46%[1].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CAG的研究进展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垂杰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临证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为病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之一,而中、重度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PLGC),常在CAG基础上伴随发生.  相似文献   

17.
赵克学  单兆伟 《陕西中医》2006,27(12):1600-1600,F0003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作为一种癌前状态,在中医称之为“胃痞”,“胃痛”,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早在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认为是重要的癌前病变。中外学者已将胃癌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胃癌前病变。手术或西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医药对干预及逆转胃癌前病变效果较好。笔者有幸侍诊于著名脾胃病专家单兆伟教授,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兹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治疗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下称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缓慢,病情顽固,病势缠绵,施治棘手,古代医籍中无该病记载,但有与CAG之症状类似的记述,如“胃脘痛”、“腹胀”、“木乘土”、“嘈杂”、“吞酸”、“胃痞”、“脘痞症”、“胃脘痛”等病名。各家报道CAG占胃镜检查例数的4.7~13.0%,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检出率可高达20~50%,国内外医学家一致认为CAG是胃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尤其在与胃息肉同时存在时,CAG肠化合并中度至高度不典型增生时,可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称CAG)是指胃粘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 ,甚至消失 ,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因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WHO也明确表示CAG是癌前状态 ,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CAG属中医的“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西医药治疗尚无特效药 ,多以对症处理为主 ,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运用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 ,以“三步曲”的方法实施 ,取得较好的结果 ,介绍如下 :1 1 第一步 :消除症状。CAG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 ,症状的轻重并不一定代表病情的轻重 ,但CAG患者在临床就诊时都有一定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孙洁纯  潘以丰 《新中医》2024,56(1):200-20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是炎-癌转化的重要环节,中医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对本病进行辨证论 治。笔者通过浅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肾为胃之关”的中医理论来探讨CAG 的病因病机,总结得出其病 机为本虚标实,可从脾肾亏虚角度进行论治,兼顾瘀、毒、湿等标实之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