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娟 《临床荟萃》2003,18(1):31-32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但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ertebro basicarterialischemia,VBI)的疗效目前少见报道。本文收集了我院收治的 6 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应用纳洛酮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从我院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3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 6 0例 ,所有病例均以眩晕为初始症状及主要症状符合 1989年WHO对短暂性VBI制定的诊断标准[1] ,全部患者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干、小脑、枕叶出血或梗死 ,。并排除心、肝、…  相似文献   

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性眩晕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且多发于中老年人 ,所表现的临床征象常在短时间内消失。患者主观症状多 ,而客观依据少 ,且常在间歇期就诊 ,所以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较多研究认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VBI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 。我室于 1 999年1 0月 - 2 0 0 0年 1 0月对 62例临床诊断的 VBI患者进行 BAEP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VBI患者 62例 ,男 2 4例 ,女 38例 ;年龄 2 2 - 70岁 ,平均 43岁 ;病程 7d- 2 0年。临床诊断标准 [3 ] :1眩晕为旋转感或表现…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颈椎不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与颈椎不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0/2002门诊和住院的84例VBI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进行颈椎X线检查,在过伸过屈位X片上测量椎体间角度位移和水位移,在自然侧位X片上记录颈椎曲线。结果:VBI组有68例(81%)共74个节段有颈椎不稳,其中C5~619C3~416例,C2~3,C6~7各1例;正常对照组有4例(13%)共4个节段颈椎不稳,其中C4~52例,C3~4,C5~6各1例。两组颈椎不稳例数比较检验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χ2=43.44,P<0.01)。VBI组颈椎线异常39例(46%),正常对照组颈椎曲线异常4例(13%),两组比χ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0.31,P<0.01)。结论:VBI眩晕与颈椎不稳密切相关,颈椎不稳很可能是导致临床眩晕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葛根素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均以1周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4.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葛根素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双盲随机分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23例),以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0.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以复方丹参针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有糖尿病者改用生理盐水稀释)。平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前后眩晕症状的变化。结果:眩晕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7.82%,对照组总有效率65.2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其发生机理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原因所导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所致。近年来,笔者用自拟葛根木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1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茹芳 《临床医学》2008,28(2):51-52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丁咯地尔联合西比灵,对照组用丹参联合654-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咯地尔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高于丹参联合654-2组.  相似文献   

8.
张孝儒  张红霞  毛书琴 《临床荟萃》1999,14(19):871-87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眩晕门诊的常见病,其不同于血管部分或全部阻塞,所表现的临床征象常在5分钟内消失,不遗留任何征象,故临床上不易观察到阳性体征,多数患者往往在间歇期就诊,所以较难诊断。现报道BAEP与TCD测定血管内血流变化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临床诊断为VBI患者86例,男50例,女36例,年龄38~69岁,平均53岁;病程3月至9年。VBI诊断依据:①眩晕持续时间仅数分钟,每日发作数次或数日发作1次,眩晕可为旋转性,或表现为平衡失调、不稳感、倾倒感、猝倒、共济失调等;②肢体无力、麻痹、运动欠灵活;③面部和(或)肢体麻木感、感觉缺失或感觉异常;④视力模糊或复视;⑤吞咽困难,构语障碍。具备第①项外,伴有②~⑤项中一项或一项以上的征象,同时经听力学、前庭功能检查,头颅CT扫描,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可诊断为本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双盲随机分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23例),以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0.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以复方丹参针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有糖尿病者改用生理盐水稀释)。平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前后眩晕症状的变化。结果:眩晕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7.82%,对照组总有效率65.2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发作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急性VBI患做BTEP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用30例相应正常人做对照。结果:患组和对照组结果比较相差显,异常表现为T2、T3波的潜伏期延长,波形变化,T2-T3 IPLD(IPLD:峰间期)延长和T1-T3 IPLD延长。结论:BTEP对VBI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眩晕的常见病种,我们于2002年8月至2004年8月对临床诊断为VBI眩晕患者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检测,并设立了对照组,以探讨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西比灵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西比灵,对照组静脉点滴川芎嗪。两组均常规使用脑细胞复活剂。疗程28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及复查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63.3%,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西比灵治疗VBI性眩晕疗效显著,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周莉  郭兰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8):809-81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方法。方法81例以“头昏”、“眩晕”为初始或主要表现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1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人院时均作Hallpike试验,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配合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81例患者Hallpike试验阳性46例(阳性率为56.8%);试验组显效率(36.6%)明显高于对照组(17.5%),试验组无效率(14.6%)明显低于对照组(35.0%)。结论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存在周围性平衡功能障碍时,平衡功能训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疗效观察,寻找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注射液250mL(400mg)静脉滴注,观察两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2.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一种有前途的注射制剂。  相似文献   

16.
赖胜 《临床医学》2012,32(6):57-58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按病情需要常规给予脑细胞活化剂和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尼莫地平片及西比灵胶囊等西药治疗。对照组用香丹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平均脑血流速度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6%,优于对照组的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脑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平均脑血流速度明显加快,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明显(P<0.05);且治疗组纤维蛋白原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安全及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中药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98例患者均有典型的眩晕症状 ,颅脑 CT无明显异常或有腔隙性梗死征象 ,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6 8例中男 3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舒血宁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护理。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培他啶注射液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臧岩 《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1):50-51
目的观察定眩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12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金纳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定眩饮,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估及脑彩超(TCD)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0%,对照组为49%,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TCD血流速度均有增加,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定眩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一般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颈椎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从观察病人中发现,在患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中,有大部分患者并不患有颈椎病,仅为单纯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短时间的临床治疗后,其症状即可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