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蝾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和手术技巧.方法 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共治疗垂体瘤17例,术前均行影像学(CT和MRI)及内分泌激素检查,且均在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病变.17例均获得2~8个月的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12例(70.6%),次全切除3例(17.6%),部分切除2例(11.8%).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5例(88.2%),术后复查内分泌激素均有所改善.4例(23.5%)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鼻腔出血、脑脊液漏和尿崩症.结论 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良好的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随着其相关设备和器械的进步,该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骅  林忠  李英斌 《中国综合临床》2009,25(8):1088-1090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蝾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和手术技巧.方法 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共治疗垂体瘤17例,术前均行影像学(CT和MRI)及内分泌激素检查,且均在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病变.17例均获得2~8个月的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12例(70.6%),次全切除3例(17.6%),部分切除2例(11.8%).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5例(88.2%),术后复查内分泌激素均有所改善.4例(23.5%)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鼻腔出血、脑脊液漏和尿崩症.结论 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良好的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随着其相关设备和器械的进步,该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球囊导管经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陆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应用神经内镜联合球囊导管经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为研究组(n=25),医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n=25)。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术后1-3d复查头颅CT,研究组血肿完全清除者20例(术后第一次复查CT血肿量5 ml),少许残留者5例(术后第一次复查CT血肿量5-10 ml);对照组血肿完全清除者22例,少许残留者3例。研究组手术时间、留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疾病患者既例,其中单纯神经内镜手术39例,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22例,内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例。结果:单纯神经内镜手术的39例中36例(92.3%)有效;内镜辅助手术的22例和内镜控制手术的1例,肿瘤的全切率明显提高,取得满意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神经内镜用于神经外科,和传统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微创性,直视性,副损伤小、并发症少而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垂体腺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经蝶显微手术治疗的52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内分泌及病理检查结果 、肿瘤切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 .结果 微腺瘤的肿瘤全切率85.4%,小腺瘤全切率61.9%,大腺瘤全切率70.0%,巨大腺瘤全切率38.1%;术后并发尿崩386例,均为暂时性尿崩;并发脑脊液漏65例,术后出血3例,感染2例,鼻出血3例;术后死亡2例,1例死于残余肿瘤出血,1例死于垂体功能低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内分泌功能有显著改善,辅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率低(0.7%).结论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日益成熟及新技术的应用,经单鼻孔蝶窦手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绝大部分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97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的垂体瘤患者,其中神经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为105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治疗的患者为92例(显微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1年后随访复发率、术后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肿瘤全切率、内分泌激素下降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1年后随访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尿崩症、低钾血症、视力障碍、颅内血肿、鼻腔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显微镜组;肿瘤全切率、内分泌激素下降率均高于显微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晕入路下内镜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11月~2007年7月该院行内镜下乳晕途径入路双侧甲状腺切除术16例.结果 8例行内镜下双侧甲状腺切除术,3例行内镜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例行内镜下右侧甲状腺全切加左侧甲状腺次全切术,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病理诊断甲状腺腺瘤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无神经或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90~160 min,平均106 min,术中出血20~40mL,平均32mL.术后住院时间4~6 d.平均5 d,随访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乳晕途径的内镜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该技术将会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行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在神经内镜下清除血肿;对照组51例,行传统骨瓣(或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所有患者术后1 d行常规CT检查以了解血肿清除情况。治疗组平均清除率为(90.5±5.3)%,对照组平均血肿清除率为(78.7±11.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治疗组ADLⅠ级4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Ⅳ级13例,死亡0例;对照组ADLⅠ级5例,Ⅱ级10例,Ⅲ级11例,Ⅳ级25例,死亡0例。治疗组ADL效果良好33例(Ⅰ~Ⅲ级),效果不良13例(Ⅳ~Ⅴ级)。对照组ADL效果良好26例(Ⅰ~Ⅲ级),效果不良25例(Ⅳ~Ⅴ级);两组恢复良好率分别为71.7%(33/46)和51.0%(26/51),治疗组预后ADL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相比于显微镜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血肿清除率提高,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能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较高。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提高了神经内镜手术的可视性及安全性,在保证降低手术人为创伤的条件下,达到了微侵袭神经外科所要求的以最小创伤取得最佳手术效果的目的,进一步扩大了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范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总结微侵袭内镜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的适应证、方法及其优缺点。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共 4 5例。结果 :11例囊性肿瘤全切 7例、次全切除 4例 ,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 ;18例蛛网膜囊肿全部行囊壁部分切除、囊肿 -脑池 /脑室造瘘 ,症状 (13/ 16例 )明显缓解或消失 ,2例缓解 ,1例无变化 ;3例脑室内囊肿均切除 ,症状均消失 ;10例透明膈囊肿全部行囊肿 -脑室造瘘 ,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9例 ,1例无缓解 ;3例脑脓肿行囊肿引流 ,症状均消失。并发症共 7例 ,无伤残及死亡。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等优点 ,适用于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等颅内囊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莫士田 《大医生》2022,(6):36-3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指标的改善效果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上思县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依据治疗术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取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观察组42例采取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颅内疾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9例神经内镜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纯神经内镜手术38例,内镜辅助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6例,内镜控制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5例,并对手术指征、方法、并发症和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结果49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或好转。术后发热4例,气颅、术中出血和动眼神经麻痹各1例。结论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以往单纯开颅手术带来的创伤,在尽可能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去除病变,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院2002年5月-2005年10月收治的18例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首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合并胆囊结石者,待胰腺炎恢复后,施行腹腔胆囊切除术等。结果全组18例病人均行鼻胆管引流(ENBD),11例胆管结石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取出,胰腺炎顺利治愈17例,治愈率94.4%:6例取石失败。二次内镜治疗行胆道支架引流术、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ENBD+EST,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胰管压力,避免急诊手术,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该微创技术尤为适合高龄、合并有多脏器功能不全、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李鸣  詹怀义  叶建平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2):1941-1942,1945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蝶窦行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析内窥镜辅助下经蝶窦行垂体腺瘤手术19例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19例患者术前CT、MRI显示,其中微腺瘤5例,大腺瘤7例,巨大腺瘤7例。内窥镜辅助下经蝶窦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全切除肿瘤14例,大部切除5例.术后随访1~3年,主要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内窥镜辅助下经蝶窦行垂体腺瘤手术方法具有微创、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较佳手段。  相似文献   

14.
急诊十二指肠乳头嵌顿性蛔虫症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忠  张光全  吴先麟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0):1085-1086,109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嵌顿性蛔虫症的诊断和内镜疗效。方法总结该院1985-2004年经B超、内镜诊治的203例十二指肠嵌顿性蛔虫症病例。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为92.1%,内镜取虫成功率95.8%。结论内镜治疗十二指肠嵌顿性蛔虫症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腰椎后路显微内镜手术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显微内镜手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及易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方法1999年11月 ̄2005年3月,采用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56例。分别应用腰椎后路显微内镜手术进行单节段或双节段、连续或间断、单侧或双侧开窗减压,中央椎管呈桥式扩大减压及潜行性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治疗,摘除椎间盘483个。结果术中有2例转开放手术,发生硬膜损伤6例,定位错误5例。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8例,对侧复发1例。216例随访3个月 ̄5a。疗效:优175例,良23例,可13例,差5例,优良率92%。术后当天离床大小便,1.5周基本恢复日常生活。结论该术式创伤小,减压充分,术后恢复快。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操作技术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经鼻内镜EC耳脑胶修补脑脊液鼻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EC医用耳脑胶在鼻内镜下手术修补脑脊液鼻漏12例。结果12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均一次手术修补成功,术后随访6-18个月,无1例脑脊液鼻漏复发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鼻内镜下采用EC医用耳脑胶手术修补脑脊液鼻漏有面部无瘢痕,微创,鼻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并提高一次性手术修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毛细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射频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术中出血情况、治疗时间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100%,差异无显著性;两者治疗时间、术中出血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随访6个月 ̄1a无1例复发。结论经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毛细血管瘤具有操作精确、微创、治疗时间短、无出血和病人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下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32例下尿路结石患者的资料。结果32例结石粉碎率100%,一次彻底清除率84%(27/32),其余5例术后1周结石完全排出。无组织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碎石确切、安全、组织损伤小、清除彻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陈艳  张国光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701-1703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患儿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1~3岁,体重9~15kg,ASAⅠ~Ⅱ级,病程8~48 h,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17例.S组吸入8%七氟醚诱导,持续吸入4%~6%七氟醚维持;K组静注氯胺酮1~2 mg/kg诱导,麻醉深度不够时单次静脉追加氯胺酮1 mg/kg.监测患入室时、置镜前、置镜后、术中、退镜后、苏醒时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等指标,观察患儿诱导期、维持期、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K组患儿置镜前、后MAP、HR 、RR较S组高.K组麻醉诱导时间较S组短,但苏醒时间较S组长(P〈0.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术中S组有4例呛咳、3例屏气,K组有3例呛咳、5例屏气,苏醒期S组有3例舌后坠、1例喉水肿;K组有5例舌后坠、3例喉水肿、2例恶心呕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  相似文献   

20.
显微内镜下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显微内镜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应用。方法 对1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显微内镜下颈椎间盘摘除,同时行椎间植骨。结果 14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改善率为86.2%,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 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副作用少的优点,在实施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安全可行,是传统手术的微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