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颈丛加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用于肩部和上臂手术的经验。方法我院肩部和上臂手术患者86例,均采用颈丛加臂丛联合阻滞。结果86例患者的阻滞范围和阻滞深度均符合手术需要,麻醉效果满意,手术顺利完成。结论臂丛加颈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上肢手术128例经验。方法: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2月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的上肢手部、前臂、上臂、肩部及锁骨部手术的麻醉效果。结果:本组麻醉完全112例,对镇痛、肌松不全者术中辅助麻醉性镇痛药可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持续时间长且可反复穿刺,并发症少而短暂,操作易于掌握,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及肩部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上肢及肩部手术大都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方法进行麻醉,较之全身麻醉没有误吸的风险,没有麻醉后苏醒的步骤,避免全身麻醉诸多并发症。但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师都是依靠体表标志定位进行盲穿,操作费时,阻滞效果不理想,经常误穿血管神经,造成并发症。我们采用超声实时监测下进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上臂、肩部、锁骨手术麻醉经验。方法:肌间沟向头端消失处约平C5水平为进针点找到肩部异感后注药液。结果:123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有2例发生麻醉药毒性反应,手术顺利完成。结论:颈臂丛神经阻滞一点法方法简单,相对安全,麻醉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用于单侧腕部尺桡贯通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患者在单侧腕部尺桡贯通伤手术中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单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及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观察3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更大地满足了手术要求,且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优于单纯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上肢骨折患者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90例采用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更大地满足了手术要求。结论: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优于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7.
臂丛神经阻滞是临中上肢、颈肩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近年来有不少研究[1-3]报道,在外周神经电刺激器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在较少的麻醉用量下获得较好的神经阻滞效果,但是鲜有在外周神经电刺激器下行臂丛神经阻滞与临床有经验麻醉医生操作的对比研究。本科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开展了相关的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臂丛复合颈丛阻滞用于肩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的肩部手术我们只采用臂丛阻滞,通过观察镇痛不全,效果不满意.近年,我们开始对颈-臂丛阻滞进行研究,根据肩区及上肢神经分布特点采取臂丛复合颈丛阻滞,以解决单纯臂丛阻滞在肩区手术中阻滞不全的问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对于前臂及手手术可选择臂丛神经(腋路)阻滞麻醉,临床用于臂丛神经(腋路)阻滞麻醉常规用1%利多卡因,常出现阻滞不全、桡侧效果不佳,需要添加辅助药,或者联合肌间沟阻滞甚至于改全麻。作者于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用碳酸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用于臂丛神经(腋路)阻滞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求臂丛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 1%利多卡因对 32例患儿在基础麻醉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结果:32例患儿中30例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结论:在基础麻醉状态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可以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双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上肢手术首选的一种麻醉方法.然而,不同部位的手术选用不同入路,对麻醉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我院对上肢手术患者采用肌间沟联合腋路双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吸毒患者围术期麻醉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麻醉和镇痛方法在吸毒患者产生的效果,探讨围术期处理方案,方法:21例手术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全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肌注曲马多镇痛。结果:全麻效果满意,臂丛神经阻滞和连续硬膜外麻醉仍需静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才能完成手术,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基本满意,肌注曲马多镇痛效果不满意。结论:吸毒患者麻醉首选全麻,围术期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可应用自控镇痛法。  相似文献   

13.
高国峰  王海涛  李红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176-4177,4180
目的观察反向斜引进针法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肩部及上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0例肩部和上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反向斜引进针阻滞法,B组采用传统的肌间沟阻滞法。观察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和有无并发症。结果A组的麻醉显效及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麻醉效果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和高于B组,效果确切、安全、无并发症。结论反向斜引进针法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简便,较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效果也更加确切,并发症少,并且有区域阻滞选择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显微手外科的手术时间长,要求手术野清晰和稳定,而且要保持良好的末梢血供。单次臂丛神经阻滞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维持麻醉的时间不能满足手术的要求,术中改全身麻醉的情况时有发生。全身麻醉效果满意、可靠,但费用是臂丛神经阻滞的近十倍。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麻醉方法的选择时 ,肩部手术一般选用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法 ) ,锁骨手术选用颈丛神经阻滞 (单侧颈丛深、浅神经 ) ,但由于肩部及锁骨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神经支配 ,临床中仍有些病例阻滞不完善 ,术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或疼痛。作者自1996~2000年应用颈丛加臂丛联合阻滞的方法用于肩部及锁骨手术共36例 ,均获得良好麻醉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ASAⅠ~Ⅱ级病人 ,男28例 ,女8例。年龄17~65岁。手术种类包括锁骨骨折20例 ,肩关节手术7例 ,肱骨上段手术9例。麻醉维持时间在4~8h。1.2方…  相似文献   

16.
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阻滞不全为其一大特点。我科自2004年以来,根据肩区神经分布的特点,采取臂丛加颈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以解决单纯臂丛阻滞的镇痛不全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肌间沟臂丛一针多层次阻滞法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东  杨南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2):1398-1398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上肢手术中,是一种比较常用麻醉治疗手段。但是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尺侧阻滞不完善的机率非常高。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临床麻醉医生。为了探索解决这个问题,自2000年开始,我们探索应用肌间沟臂丛一针多层次阻滞法,与传统阻滞方法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臂丛复合颈浅丛阻滞用于肩锁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行锁骨骨折及肩锁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I组为对照组(n=30),I/组为实验组(n=30)。I组单纯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请手术医师评估阻滞效果,以及监测术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来评定麻醉效果。结果I组的SBP和HR在切皮时及骨折复位时较麻醉前有明显上升(P〈0.05)。II组的SBP和HR在切皮时及骨折复位时较麻醉前无明显变化。实验组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臂丛复合颈浅丛阻滞用于肩锁部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臂丛神经由C5~8及T1脊神经前支组成,主要支配整个手臂的运动及大部分感觉功能。将麻醉药物注入臂丛神经周围,阻滞其所支配的区域的神经传导而达到麻醉作用的麻醉方法被称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上常用于手、前臂、上臂及肩部的各种手术[1]。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通常是根据解剖定位、盲探穿刺寻找异感来定位神经。小儿在行上肢手术神经阻滞时,常常因其年龄小、恐惧、不合作的因素导致临床操作十分  相似文献   

20.
上肢手术的麻醉应用较多的是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近年来,我院麻醉科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进行了改进,选择312例上肢手术患者,分别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C6横突一针法和寻找异感法,并对麻醉方法、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旨在探讨理想的上肢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