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的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其与神经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32例急性期颈髓损伤患者,于伤后72 h内行神经功能检查和MR扫描,观察不同神经功能改变与DTI特征性参数节段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颈髓损伤的FA值、ADC值与其神经功能改变有相关性(FA值:r=-0.75,P<0.05;ADC值:r=0.69,P<0.05)。结论 DTI特征性FA值、ADC值与其神经功能改变有相关性,能客观定量地反映颈髓损伤的程度和评价颈髓传导功能的完整性,且较常规MRI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脊髓的扩散张量参数变化特点及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39例临床诊断明确的CSM患者(病例组),以21名无脊髓功能损害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颈椎MR检查及小FOV DTI,分别测量病例组C2~3水平、病变水平及对照组C2~3、C3~7水平FA值及平均扩散系数(MD)值,并对CSM患者进行JOA问卷调查。 结果 病例组脊髓受压水平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C3~7水平FA值(P<0.05),C3~7各水平FA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病变水平M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3~7水平MD值(P<0.05)。病例组C3~4和C4~5水平FA值与JO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633,P=0.003;r=0.446,P<0.05)。 结论 CSM患者病变水平FA值明显减低,C3~5水平FA值随CSM患者临床症状的加重而减低。  相似文献   

3.
DWI诊断小儿幕下脑肿瘤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诊断及鉴别诊断小儿幕下脑肿瘤的价值。方法 58例经病理证实的幕下脑肿瘤患儿均接受常规MR平扫、增强和DWI扫描,并测量实质病变的ADC值。结果 髓母细胞瘤25例,ADC均值(6.73±1.55)×10-4 mm2/s;星形细胞瘤(Ⅰ~Ⅱ级)24例,ADC均值(14.80±2.61)×10-4 mm2/s;室管膜瘤8例,ADC均值(11.08±1.60)×10-4 mm2/s;少突胶质瘤1例,ADC均值(15.10±2.73)×10-4 mm2/s。对前三种肿瘤实质部分ADC值进行方差分析(F检验)和t检验,其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WI及ADC值可评估小儿幕下脑肿瘤实质病变,是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后颅窝肿瘤的简单可靠的检查方法,对鉴别诊断髓母细胞瘤与星形细胞瘤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扩散张量成像(DTI)鉴别前列腺外周带癌和前列腺外周带良性病变,并确定正常前列腺的标准各向异性分数(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方法 收集接受前列腺DTI检查并经穿刺活检证实的20例患者(其中前列腺癌10例,良性前列腺病变10例),共获得10个外周带癌灶和15个外周带炎症或BPH 病灶。DTI均在Philips3.0T MR仪上完成,采用8通道心脏线圈,扫描序列包括轴位TSE T2WI及SS-EPIDTI序列,b值采用0 和700s/mm2。并对10名平均年龄30岁(25~35岁)的健康志愿者行DTI。采集数据后,利用Philips提供的FiberTrak后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测量各外周带病灶以及正常腺体外周带和中央腺体的ADC和FA值,对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前列腺外周带良性病变及前列腺外周带癌灶的ADC和FA值行方差分析,并对外周带良性病变及外周带癌灶的ADC和FA值行ROC曲线分析以确定它们区分前列腺外周带良恶性病变的效能。同时评估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和中央腺体参数值是否存在不同。结果 前列腺外周带癌、前列腺外周带良性病变及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ADC值分别为(0.972±0.116)×10-3 mm2/s、(1.326±0.151)×10-3 mm2/s和(1.696±0.104)×10-3 mm2/s;FA 值分别为0.396±0.067、0.280±0.063和0.196±0.065,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C和FA区分前列腺外周带癌和前列腺外周带良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和0.862。ROC曲线ADC和FA值临界点分别取1.185×10-3 mm2/s和0.341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9%、85.7%和85.7%、81.8%。正常前列腺中央腺体的ADC值[(1.181±0.048)×10-3mm2/s]显著低于外周带[(1.696±0.104)×10-3 mm2/s],中央区的FA值(0.368±0.046)显著高于外周带(0.196±0.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3.0T MR系统进行前列腺DTI具有可行性,所得FA 和ADC值与前列腺的组织结构性质一致。DTI可能有助于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5.
羊脊髓慢性压迫合并急性压迫的MR扩散张量成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羊脊髓慢性压迫合并急性压迫模型的MR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方法 健康山羊24只,随机分为A、B组,每组12只。A组为慢性压迫组,B组为慢性压迫合并急性压迫组。将导管球囊通过左侧C3~4椎间孔缓慢插入硬膜外腔。术后第11天经导管向球囊内注射生理盐水,对脊髓进行持续压迫。术后第62天,对B组再次经导管外口缓慢注射生理盐水。对动物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常规MR和DTI检查,测量受压脊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术后第63天对受压脊髓进行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两组动物术前脊髓运动功能评分均为5分,脊髓ADC值为(1.23±0.05)×10-3 mm2/s ,FA值为0.72±0.05。术后第63天,A组动物评分降低至(3.42±0.43)分,受压脊髓的ADC值升高至(1.43±0.05)×10-3 mm2/s,FA值降低至0.62±0.07,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动物评分降低至(1.13±0.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压脊髓的ADC值为(1.26±0.06)×10-3 mm2/s,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FA值为0.68±0.06,较术前降低(P<0.05)。常规MRI均未见异常。两组病理学改变均有脊髓组织水肿、变性、坏死,白质内髓鞘板层状结构紊乱,B组局部细胞水肿更重,并有局灶出血。结论 脊髓慢性压迫基础上合并急性压迫时,病理学改变加重,ADC值、FA值可反而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0T MR DTI及脊髓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3.0T MR成像系统对49名健康志愿者行脊髓DTI。分别测量颈髓、下段胸髓的ADC和FA值,同时进行各段脊髓DTT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颈髓与下段胸髓之间ADC和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45、0.196)。在DTT彩色编码图上,正常脊髓纤维束显示为头尾向的一束,存在头尾侧各向异性。 结论 脊髓DTI是描述扩散特征并直观显示脊髓纤维束的有效检查技术,可为脊髓病变提供扩散定量值参考。  相似文献   

7.
MRI表观弥散系数与腰椎间盘退变分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髓核弥散能力与其退变程度、解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下腰痛患者42例,行腰椎MRI,扫描序列为矢状位T1W、T2W及轴位T2W、DTI,椎间盘按Pfirrmann分级。测量不同退变分级及不同解剖水平各椎间盘髓核相对ADC值并进行比较,分析椎间盘退变分级、解剖水平与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210个椎间盘(L1-2~L5-S1各42个),Pfirrmann分级Ⅱ~Ⅴ级分别为73个、95个、38个、4个。所有椎间盘相对ADC值平均为0.45±0.10,Ⅱ~Ⅴ级分别为0.48±0.08、0.45±0.10、0.42±0.09、0.23±0.15;L1-2~L5-S1分别为0.44±0.08、0.45±0.08、0.45±0.10、0.45±0.11、0.45±0.12。不同退变分级椎间盘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除Ⅲ级与Ⅳ级两组总体无差异(P>0.05)外,其他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ADC值与Pfirrmann退变分级具有相关性(r=-0.25,P<0.05)。结论 DTI可定量评价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针灸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梗死灶、远隔部位的影响,评价针灸疗效,指导临床康复治疗。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致偏瘫患者2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与非针灸组各10例,两组患者西医治疗情况一致,针灸组于超急性期后行石氏醒脑开窍法针灸治疗;健康志愿者30名,男17名,女13名,年龄19~62岁,平均55岁。患者及志愿者均为右利手,行常规T2WI、FLAIR及DTI,连续追踪复查8周,每周1次,分析梗死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双侧大脑脚ADC值变化。结果 正常人基底节区ADC值为(763.59±36.07)×10-3 mm2/s,FA 值为0.509±0.037,大脑脚ADC值为(803.81±47.01)×10-3 mm2/s。所有患者梗死灶ADC值急性期低于正常,随病情发展呈逐渐上升趋势,约第4周恢复至正常水平(即为假正常),慢性期高于正常值;所有患者梗死灶FA值随病情发展持续下降;针灸组与非针灸组梗死灶ADC值、FA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FA 值大于非针灸组。结论 ADC及FA值变化情况能较早反映脑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并提示存在华勒变性。针刺治疗能缓解神经元坏死、华勒变性并促进神经功能重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DWI鉴别诊断实质性肝脏良性与恶性肿瘤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肝腺瘤、14例肝局灶性增生(FNH)及32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5例肝癌和7例转移瘤)的DWI定量分析结果,比较肝脏FNH和腺瘤与肝脏恶性肿瘤ADC值的差异。 结果 7例肝腺瘤9个病灶的平均ADC值为(1.05±0.28)×10-3 mm2/s,14例FNH 18个病灶的平均ADC值为(1.13±0.46)×10-3 mm2/s,32例肝脏恶性肿瘤49个病灶的平均ADC值为(0.96±0.29)×10-3 mm2/s(b=800 s/mm2)。FNH、肝腺瘤与肝脏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ADC值对实质性肝脏良性肿瘤(FNH和肝腺瘤)与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无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TI评价坐骨神经挤压伤的价值。方法: 建立32只兔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并随机分为8组,每组4只,分别于损伤后24 h、4天、8天、2周、4周、6周、8周、10周行DTI及纤维束示踪,并对4只兔在建模前扫描作为损伤前组;测量并比较损伤前及各时间段损伤远端坐骨神经FA值、λ及λ//,分析光镜及电镜下损伤远端神经的病理改变。结果: DTI纤维束重建显示挤压伤后远端神经截断,2周后远端纤维束逐渐增多,至10周时接近损伤前。损伤后24 h FA值较损伤前下降(P<0.01),损伤4天后FA值显著降低(P<0.001); 6周后FA值显著回升(P<0.001), 10周FA值仍低于损伤前(P<0.01)。损伤后4天远端λ显著升高(P<0.001), 6周后显著回落(P=0.007),10周后λ恢复至损伤前水平。损伤后远端λ//无显著变化。损伤远端FA值及λ的变化与病理改变基本一致。结论: DTI能够反映兔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变性及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